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可持续发展是本世纪全球最重要的研究热点之一,而我们人类居住的城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生态系统承载能力限度内,从公众生态意识的提高、生态产业转型、城市自然环境保护、城市生态文化建设等方面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持续发展,是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可持续;生态景观;城市规划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公众的行为及生活方式的发展使得城市生态复合系统格局正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又影响着城市市民的行为及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正是这种城市与生态系统间的相互融合与影响,呼唤着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而在经济全球化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成果卓越。它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工业、农业、信息技术、人类生产生活的环境要素等等,使科技、人类、环境三方面的联系更加密切。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全球追求共同发展的战略,也是我国追求可持续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
准确来说,城市是一类以人类活动为中心的社会、经济和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近代城市的发展正由以关注城市建筑与视觉为中心转向以探索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内核。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赋予了城市特定的意义,城市的持续发展应该理解为城市生态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而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是从生态学角度提出的一个现代城市和谐发展的全新理念。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是指构成城市生态复合系统的城市社会系统、城市经济系统、城市环境系统的耦合度、协调度、平衡度达到最佳水平,共同促使城市生态复合系统的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所需要资源构成危害的发展”。
那何谓“生态”?有人说,中华民族在3000多年前,已经形成一套鲜为人知的“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原始人类生态理论体系,强调道理、事理、义理。提起生态城市,大家应该很快会想到素有“花园城市”之称的新加坡。新加坡政府在建国初期引入“花园城市”的理念,通过不懈的实施,向世人展示了其热带城市的风采,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风格,为居住在那里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健康的高质量的生活环境。这也是吸引全球人民前去旅行的一大理由之一吧。
我们都知道,真正意义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不仅要追求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社会的发展不仅要满足于当代人的发展需要,还要考虑下一代及子孙后代的需要、顾及人类发展的未来利益。而这些根本离不开技术的支持。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必须依靠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和“和谐科技观”的支持,这也进一步说明了科技进步在生态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因此近些年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对科技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科技的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环境负效应科学技术又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给人们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结构。人们对科学技术的依赖也与日俱增。在信息方面,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使全球成为了一个“地球村”,方便了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人类干预自然的能力也在大大增强,很大程度上破坏了自然发展规律,加剧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导致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了全球生态环境危机。近年来森林的大量砍伐、植被的大面积破坏和近代工业的飞速发展,致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急剧上升,土地沙漠化日益严重,物种灭绝加速等等。
面对科学技术带来的如此严重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人们若要持续、健康的发展,就必须转变科技的生态观,建立和谐生态科技,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上,保护自然环境,加强生态建设,节约资源能源。在人们正确思想的指引下,兴利除弊,让科技更好的为人类服务,最大限度地减小科技对生态的负效应,让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科技进步提供便利条件,使科学技术与生态环境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在中国,党中央在坚持改革开放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广泛开展经济技术的国际合作和交流的同时,大力提倡自主创新,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走新型工业道路,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那么首要的就是提高市民的城市生态意识,树立城市可持续发展观。生态意识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支撑。树立城市可持续发展观是改善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永久发展的客观要求。首先,扬弃把可持续发展观等同于传统工业文明的经济增长观的传统观念。要明确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经济数量的增长,而且也是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提高经济活动中的效益和质量。其次,正确认识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同生态环境相协调。同时,积极推动城市生态发展模式的转变,使自然资源的再生速度高于自然资源的耗竭程度,使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向人与自然互动共生转化。再次,正确认识到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是以人为本,在社会发展的任一历史时期,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实现城市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和谐发展。最后,树立城市市民代际公平观念。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实现同代人之间的代内公平,而且还要高度重视与下代人之间的代际公平。在追求本代人利益的同时,必须充分顾及后代人的发展资源,以保证城市生态发展链条的连续性。
当然我们要坚定改善城市生态状况,确保城市生态健康并且有序的发展。特别是要注意加强自然环境的保护,这一点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共同建设城市和谐的生态环境。
从生态学角度探讨城市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以人类生活与生产为中心、由居民与城市环境组成的,自然、社会、经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限度内,生态城市的永续发展”。从实现城市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相互协调着眼,从促成城市社会生态系统、经济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三个子系统的协调、持续发展,来展望城市生态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在当前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全球问题面前,我们必须以一种认真的态度来重新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人类文明的“天人合一”,人类对自然社会的完全依赖顺从,到工业文明的“人定胜天”,野蛮、残暴地掠夺大自然,从大自然中获取利益,再到现代社会人类生态文明观的确立。追根究底,即人类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思想观念的转变。一次次的洪水泛滥、沙尘暴袭击及大量地砍伐森林,导致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等等一系列生态危机问题,深深的教育了人们,也促使人们不得不一次次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近代工业的飞速发展及高新技术的开发,人们影响、改造自然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人类生产也越越社会化、国际化。所以说,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持久利益、永恒利益,创造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就必须共同努力构建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和谐与发展的统一。
参考文献:
[1]王如松.《转型期城市生态学前沿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0.9
[2]王之佳.《我们共同的未来》[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2
[3]唐蓓.《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城市生态学》[J].生物学通报,2001.5
[4]俞孔坚,李迪华.《潮洛蒙.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景观战略》[J].规划师
[5]杨士军.《浅谈我国的生态示范区建设》[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1.12
[6]陈勇.《生态城市理念解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1.1
关键词:可持续;生态景观;城市规划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公众的行为及生活方式的发展使得城市生态复合系统格局正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又影响着城市市民的行为及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正是这种城市与生态系统间的相互融合与影响,呼唤着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而在经济全球化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成果卓越。它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工业、农业、信息技术、人类生产生活的环境要素等等,使科技、人类、环境三方面的联系更加密切。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全球追求共同发展的战略,也是我国追求可持续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
准确来说,城市是一类以人类活动为中心的社会、经济和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近代城市的发展正由以关注城市建筑与视觉为中心转向以探索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内核。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赋予了城市特定的意义,城市的持续发展应该理解为城市生态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而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是从生态学角度提出的一个现代城市和谐发展的全新理念。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是指构成城市生态复合系统的城市社会系统、城市经济系统、城市环境系统的耦合度、协调度、平衡度达到最佳水平,共同促使城市生态复合系统的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所需要资源构成危害的发展”。
那何谓“生态”?有人说,中华民族在3000多年前,已经形成一套鲜为人知的“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原始人类生态理论体系,强调道理、事理、义理。提起生态城市,大家应该很快会想到素有“花园城市”之称的新加坡。新加坡政府在建国初期引入“花园城市”的理念,通过不懈的实施,向世人展示了其热带城市的风采,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风格,为居住在那里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健康的高质量的生活环境。这也是吸引全球人民前去旅行的一大理由之一吧。
我们都知道,真正意义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不仅要追求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社会的发展不仅要满足于当代人的发展需要,还要考虑下一代及子孙后代的需要、顾及人类发展的未来利益。而这些根本离不开技术的支持。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必须依靠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和“和谐科技观”的支持,这也进一步说明了科技进步在生态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因此近些年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对科技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科技的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环境负效应科学技术又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给人们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结构。人们对科学技术的依赖也与日俱增。在信息方面,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使全球成为了一个“地球村”,方便了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人类干预自然的能力也在大大增强,很大程度上破坏了自然发展规律,加剧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导致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了全球生态环境危机。近年来森林的大量砍伐、植被的大面积破坏和近代工业的飞速发展,致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急剧上升,土地沙漠化日益严重,物种灭绝加速等等。
面对科学技术带来的如此严重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人们若要持续、健康的发展,就必须转变科技的生态观,建立和谐生态科技,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上,保护自然环境,加强生态建设,节约资源能源。在人们正确思想的指引下,兴利除弊,让科技更好的为人类服务,最大限度地减小科技对生态的负效应,让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科技进步提供便利条件,使科学技术与生态环境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在中国,党中央在坚持改革开放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广泛开展经济技术的国际合作和交流的同时,大力提倡自主创新,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走新型工业道路,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那么首要的就是提高市民的城市生态意识,树立城市可持续发展观。生态意识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支撑。树立城市可持续发展观是改善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永久发展的客观要求。首先,扬弃把可持续发展观等同于传统工业文明的经济增长观的传统观念。要明确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经济数量的增长,而且也是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提高经济活动中的效益和质量。其次,正确认识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同生态环境相协调。同时,积极推动城市生态发展模式的转变,使自然资源的再生速度高于自然资源的耗竭程度,使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向人与自然互动共生转化。再次,正确认识到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是以人为本,在社会发展的任一历史时期,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实现城市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和谐发展。最后,树立城市市民代际公平观念。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实现同代人之间的代内公平,而且还要高度重视与下代人之间的代际公平。在追求本代人利益的同时,必须充分顾及后代人的发展资源,以保证城市生态发展链条的连续性。
当然我们要坚定改善城市生态状况,确保城市生态健康并且有序的发展。特别是要注意加强自然环境的保护,这一点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共同建设城市和谐的生态环境。
从生态学角度探讨城市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以人类生活与生产为中心、由居民与城市环境组成的,自然、社会、经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限度内,生态城市的永续发展”。从实现城市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相互协调着眼,从促成城市社会生态系统、经济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三个子系统的协调、持续发展,来展望城市生态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在当前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全球问题面前,我们必须以一种认真的态度来重新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人类文明的“天人合一”,人类对自然社会的完全依赖顺从,到工业文明的“人定胜天”,野蛮、残暴地掠夺大自然,从大自然中获取利益,再到现代社会人类生态文明观的确立。追根究底,即人类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思想观念的转变。一次次的洪水泛滥、沙尘暴袭击及大量地砍伐森林,导致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等等一系列生态危机问题,深深的教育了人们,也促使人们不得不一次次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近代工业的飞速发展及高新技术的开发,人们影响、改造自然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人类生产也越越社会化、国际化。所以说,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持久利益、永恒利益,创造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就必须共同努力构建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和谐与发展的统一。
参考文献:
[1]王如松.《转型期城市生态学前沿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0.9
[2]王之佳.《我们共同的未来》[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2
[3]唐蓓.《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城市生态学》[J].生物学通报,2001.5
[4]俞孔坚,李迪华.《潮洛蒙.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景观战略》[J].规划师
[5]杨士军.《浅谈我国的生态示范区建设》[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1.12
[6]陈勇.《生态城市理念解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