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养与习作能力的和谐共振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na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习作能力是人文素养的直接体现
  一个学生习作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其思想水平、知识结构、生活阅历及文字技巧等因素。习作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懂得做人与习作的关系,要让他们有思想,对事物对社会有正确的、辨证的认识,要引导他们用好书不断充实头脑,武装自己,增强对生活的感悟能力,由肤浅逐渐走向深刻,由贫乏逐渐走向丰富。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应注重人文精神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学生的习作过程,也是自我反思、自我提升的过程,需充分调动知识积累、经验积累、情感积累,投入充沛而丰富的思想感情、智慧和精神。谋篇布局、遣词造句,要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同时,自身也获得了人文素养的最佳发展。
  二、 人文素养与习作能力的互促共进
  人文素养的培养不能单纯靠训练、灌输、说教,而应当通过学生自身内化自觉、自然地有序地进行。这不仅要在习作之前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多种活动,把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学校、家庭、社会融为一体,还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接触自然和社会,认识事物,陶冶情操;更要注意在这一过程中,转变学生思想,指导自觉实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习作能力的培养必须依赖于学生对事物、事件的敏锐观察、准确判断、情感投入;而人文素养的提升也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事物特性,洞察事物本质,促进写作能力的提升,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教写作,就是教做人。脱离了人文精神,只在语言形式上兜圈子,语言文字就会因为失去灵魂、失去生命而暗淡无光,成为文字排列组合游戏。习作教学过程除了传授习作知识和技巧外,实际上更是不断帮助学生加深对社会、对人生和大自然的认识、理解、思考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培养学生审美感悟能力,用美的情操去陶冶学生,完善人格,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的过程。
  三、 在习作过程中提升人文素养的策略
  1. 注重观察,提高思辨能力。教师要开辟多条途径,让学生走进社会,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通过眼观、耳听、分析、讨论、交流,锻炼学生熟悉事物、思索社会、提升自我认知能力。在观察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积累知识经验;把观察中获取的材料,运用于课内学习,深化书本知识;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练口、练笔活动,介绍名著名篇的学习心得,达到互相推荐,彼此交流的目的。
  同学们来自各个家庭,生活在集体中,有共同的经历,也有独特的生活体验,因而令他们情感兴奋的事物也就有同有异。这就要求教师有较强的教育机智,有捕捉学生情感兴奋点的敏锐力,有针对性地命题,再给予适时、适度的引导、点拨,使学生写作言之有序,叙之有情。
  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时期,思想修养、观察思辨能力还不强。教师要做有心人,在交流辩论中引导学生辨析正误,分清美丑、真假善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提升观察认识能力和思辨能力。
  2. 以情激情,教师要顺情指导习作。教师要有一颗“爱心”,保持一颗“童心”,想学生之所想,看学生之所看,做学生之所做,与学生打成一片,学生才会视你为知心朋友,才会将心中的秘密倾诉于你。只有这样,你才能因势利导,推动学生的情感健康倾吐。
  3. 放飞想象,激发创新意识。首先,在习作的命题上要创新。好的命题能释放学生的潜能,放飞学生的心灵。教师要给学生真正的“自由”命题权,多方涉猎,多方发现,多角度思考,只有眼界拓宽了,思维激活了,胆子放开了,才能发现好题材,好题目,才能百花齐放。其次,习作评价要多元化,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保护学生习作的自信心,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从学生实际出发,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评”,注重发展与变化的过程,实现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多元化。教师在批改中要重在点拨、启发、鼓励,尤其是对学困生,更要善于沙里淘金,发掘他们习作的优点和进步,切不可“求全责备”。每一次讲评,都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劳动成果,激发他们的习作热情,在学生的心灵和情感上产生良好的影响,当学生对写作“乐思,乐作之时”,他们便会主动地去获取习作内容,探求习作技巧,谋求习作能力的提升。这不正是我们语文教师所渴求的吗?
  (作者单位:仪征市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期刊
摘 要:谈及中国诗歌的发展,无论如何都绕不过汉初四言诗这一形式。在学术研究中,对汉代诗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五言诗,而在五言诗之前,汉代四言诗也有过一段时期的发展,而且数量也不在少数,部分诗歌也是达到了讽谏规劝的效果;但是四言诗却没有成为汉代诗歌的主流,其中原因值得我们探析。在此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讨论:四言诗反映思想内容的局限性、韵律节奏形式的拘谨以及社会进步发展过程中所做出的舍弃。  关键词:汉代
高职院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指导者,作为一线的辅导员必须加强学习,提升认识;联系实际,学思结合;重视交流,齐心协作;不断拓宽工作思路,提升服务学生的本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