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卡拉苏克文化是公元前1200—700年前的草原原始文化,其地理位置分布于现今中国西北地区以及中亚部分地区,通过考古学家的研究表明在青铜时代喀拉苏克时期掌握细石器和陶器的制造,同时卡拉苏克文化与殷商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
关键词:卡拉苏克;卡拉苏克文化;殷商文化
一、卡拉苏克文化的渊源
卡拉苏克文化,为青铜时代末期,约当公元前1200-700年。最初发现于叶尼塞河哈卡斯巴帖尼村附近的卡拉苏克河畔,因而得名。这类文化墓地的特点是墓葬表面用竖理砂石板砌成四角形围墙的大墓地。有的墓地几座围墙连在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网有的在主要的大围墙外附加小围墙。从墓葬中可以看出人口逐渐稠密。在阿凡纳谢沃和安德罗诺沃时期很少有10-15座古家以上的墓地,卡拉苏克墓地则往往有一百多座墓葬。证明在卡拉苏克时期,叶尼塞河米奴辛斯克盆地的人口有很大增长。
苏联捷别茨研究了卡拉苏克与安德罗诺沃的人头骨之后·发现二者之间的区别非常明显。卡拉苏克人头骨的一般尺寸很小,骨路较细,整个结构比校秀丽。他指出,卡拉苏克墓中,人头骨的基本类型是“高脸,圆而高的眼眶,中等高度或甚至扁平的鼻子占相当大的比例,这些特征在欧罗巴人种是看不到的,它们表明这一类型很可能起源于蒙古人种。脸部的平均宽度似乎根本不代表蒙古人种,然而蒙古人种的某些类型的额骨更小(如中国新石器时代人头骨的额宽为1322,现代华北人的额宽据步达生统计为132.7)卡拉苏克人脸型略近于中领面,额部中等倾斜,这也表明他们接近远东人种的华北类型…卡拉苏克人同华北类型的差别主要在于23个头骨指数。”[1]根据卡拉苏克人头骨的古人类学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来自东南方的蒙古人种华北类型成份曾大量渗入。卡拉苏克时期,居民经济生活中的畜牧业已占有显著地位。葬中除猪以外,马、牛、绵羊、山羊骨都有发现,特别是以绵羊骨为多。在威巴特河畔乌斯特——比里亚村附近和比扎河畔比扎村附近的草原上,卡拉苏克人建立了以绵羊头像作顶饰的圣碑,表明养羊业已在米奴辛斯克的居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在卡拉苏克人居住的地区,文化层都很薄,只有20-30厘米,但含有大量陶片,表明居住时间并不很长。
二、卡拉苏克文化与殷商文化的联系
随着新人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中国殷商文化的北传和影响,青铜銅品和陶技术及各种饰品都有新的突破。 墓葬中出土的卡拉苏克时期的陶器很多,所见陶器均为手制。陶器的器形已由安德罗诺沃的平底器政成底器。颈部陡直而高度适中的球形或芜菁形陶罐最为常见。陶器形的改变,反映了卡拉苏克人的生活曾发生过某种重大变化。陶器纹饰都饰有几何纹,自肩部的三角纹饰带以下,布满由两条平行线及其间的划线组成的带纹,带纹变幻曲折,形成错综复杂的折线几何纹,这种几何纹满布于器底。在西西伯利亚等地,都曾发现有自肩至底整个器壁布满此种地毯花纹的铜器。
到米奴辛斯克的卡拉苏克时期,所有主要工具如刀、斧锛、矛、短剑、戈、锥和镰已全是铜制品,不再用石材;而用铜制作的其它器物,如衣服配件和饰物等都已达到很高水平。不过铸造业还并未独立,因为,器材中只有刀的曲柄、弯尖、有段有格等是相同的。这些工具和兵器的制作技术有较高水平,已完全采用以范具制造器物的技术,打制己不再是成形的主要方法证明青铜工艺已向前迈进一大步。器类和器形已变得十分复杂,反映了工具的高度专门化。
同时,卡拉苏克的青铜工具和兵器如铜刀、铜戈、短剑、铜锛等,在西方很少发现,而在贝加尔、蒙古及华北各地却经常出现这种卡拉苏克形式的铜器,可见叶尼塞河中游铸铜业的进步,受中国北部治金文化的影响很深。在内蒙出土的一件铜戈,所有特点都与卡拉苏克戈相似,不过还保存了商殷原型的胡,只是弪管既长又大。所以苏联吉谢列夫肯定地指出:米奴辛斯克盆地刀、戈和短劍是“东南方向的中国北部居民带到叶尼塞河沿岸的器物。”[2]由此推知,中国至少在殷商时代(公元前1766-1112年)。已有较多的人向北方贝加尔湖、叶尼塞河、阿尔泰迁徒。
从这些卡拉苏克青铜器物的渊源看,叶尼塞河中游急刷增加的人口无疑是从中国北部迁去的。原来类似阿凡纳谢沃和安德罗诺沃时期的器物,在阿尔泰、西西伯利亚、北哈萨克斯坦、乌拉尔一带都有分布,甚至同西部黑海沿岸洞室墓一一木椁墓文化世界也有着密切的联系,那时米奴辛斯克盆地是欧亚大陆草原文化的东部边区。
在卡拉苏克文化时期,据中国汉文史书记载,活动于贝加尔湖、叶尼塞河、鄂毕河和阿尔泰一带的是丁零人。远在公元前15世纪丁零人及其亲缘部落;已经游收于今山西、夹西北部及内蒙古一带,后来逐步北迁至贝加尔湖、叶尼塞河一带。古书上,丁零亦作丁灵、丁令,《山海经》则作钉灵。《史记·奴传》指出:匈奴冒顿单于盛时〈约在公元前3世纪之末),丁零服属于匈奴:“北服浑庾、屈射、丁灵、鬲昆、薪犁之国。”根据考古学和人类学的分析,丁零人在和商周民族的斗争中,不断被排挤出黄河流域,从而在公元前12世纪左右,丁零人就逐渐向贝加尔溯、叶尼塞河一带迁移。所以此时叶尼塞河、阿尔泰一带地区人口大量增加,于是“西伯利亚的卡拉苏克地区得以扩大,从而在托木斯克地区和鄂毕河以西的中哈萨克斯坦形成了独特的卡拉苏克晚期文化。”[3]
三、卡拉苏克文化的影响
正是在丁零人北迁和西迁的推动下,贝加尔湖沿岸、米奴辛斯克、托木斯克和鄂毕河上游、阿尔泰等地,在物质文化形态上十分相似。这种文化甚至在哈萨克草原西部的文化也同段商文化极为相似。后来随着匈奴勢力的扩张,丁零人更不断向西近移直到额尔齐斯河及巴尔喀什湖以北一带。由于这种文化上的相似,和丁零人与当地原有居民的融合,汉文史书就统称之为丁零人。
这就证明中国与西域的联系在公元前1200年就已建立,这种文化上的联系使得当时不同的种族取得了联系,从而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与西域的联系。
参考文献:
[1]吉谢列夫著,摸润先、潘孟陶译《南西伯利亚古代史》上册,1981年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译本,第57页.
[2]吉谢列夫著,摸润先、潘孟陶译《南西伯利亚古代史》上册,第71页.
[3]吉谢列夫著,摸润先、潘孟陶译《南西伯利亚古代史》上册,第88页.
基金项目:
本文为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乡村振兴战略驱动下甘宁青民族地区异地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的民族志研究”(项目编号19YJC850008)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卡拉苏克;卡拉苏克文化;殷商文化
一、卡拉苏克文化的渊源
卡拉苏克文化,为青铜时代末期,约当公元前1200-700年。最初发现于叶尼塞河哈卡斯巴帖尼村附近的卡拉苏克河畔,因而得名。这类文化墓地的特点是墓葬表面用竖理砂石板砌成四角形围墙的大墓地。有的墓地几座围墙连在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网有的在主要的大围墙外附加小围墙。从墓葬中可以看出人口逐渐稠密。在阿凡纳谢沃和安德罗诺沃时期很少有10-15座古家以上的墓地,卡拉苏克墓地则往往有一百多座墓葬。证明在卡拉苏克时期,叶尼塞河米奴辛斯克盆地的人口有很大增长。
苏联捷别茨研究了卡拉苏克与安德罗诺沃的人头骨之后·发现二者之间的区别非常明显。卡拉苏克人头骨的一般尺寸很小,骨路较细,整个结构比校秀丽。他指出,卡拉苏克墓中,人头骨的基本类型是“高脸,圆而高的眼眶,中等高度或甚至扁平的鼻子占相当大的比例,这些特征在欧罗巴人种是看不到的,它们表明这一类型很可能起源于蒙古人种。脸部的平均宽度似乎根本不代表蒙古人种,然而蒙古人种的某些类型的额骨更小(如中国新石器时代人头骨的额宽为1322,现代华北人的额宽据步达生统计为132.7)卡拉苏克人脸型略近于中领面,额部中等倾斜,这也表明他们接近远东人种的华北类型…卡拉苏克人同华北类型的差别主要在于23个头骨指数。”[1]根据卡拉苏克人头骨的古人类学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来自东南方的蒙古人种华北类型成份曾大量渗入。卡拉苏克时期,居民经济生活中的畜牧业已占有显著地位。葬中除猪以外,马、牛、绵羊、山羊骨都有发现,特别是以绵羊骨为多。在威巴特河畔乌斯特——比里亚村附近和比扎河畔比扎村附近的草原上,卡拉苏克人建立了以绵羊头像作顶饰的圣碑,表明养羊业已在米奴辛斯克的居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在卡拉苏克人居住的地区,文化层都很薄,只有20-30厘米,但含有大量陶片,表明居住时间并不很长。
二、卡拉苏克文化与殷商文化的联系
随着新人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中国殷商文化的北传和影响,青铜銅品和陶技术及各种饰品都有新的突破。 墓葬中出土的卡拉苏克时期的陶器很多,所见陶器均为手制。陶器的器形已由安德罗诺沃的平底器政成底器。颈部陡直而高度适中的球形或芜菁形陶罐最为常见。陶器形的改变,反映了卡拉苏克人的生活曾发生过某种重大变化。陶器纹饰都饰有几何纹,自肩部的三角纹饰带以下,布满由两条平行线及其间的划线组成的带纹,带纹变幻曲折,形成错综复杂的折线几何纹,这种几何纹满布于器底。在西西伯利亚等地,都曾发现有自肩至底整个器壁布满此种地毯花纹的铜器。
到米奴辛斯克的卡拉苏克时期,所有主要工具如刀、斧锛、矛、短剑、戈、锥和镰已全是铜制品,不再用石材;而用铜制作的其它器物,如衣服配件和饰物等都已达到很高水平。不过铸造业还并未独立,因为,器材中只有刀的曲柄、弯尖、有段有格等是相同的。这些工具和兵器的制作技术有较高水平,已完全采用以范具制造器物的技术,打制己不再是成形的主要方法证明青铜工艺已向前迈进一大步。器类和器形已变得十分复杂,反映了工具的高度专门化。
同时,卡拉苏克的青铜工具和兵器如铜刀、铜戈、短剑、铜锛等,在西方很少发现,而在贝加尔、蒙古及华北各地却经常出现这种卡拉苏克形式的铜器,可见叶尼塞河中游铸铜业的进步,受中国北部治金文化的影响很深。在内蒙出土的一件铜戈,所有特点都与卡拉苏克戈相似,不过还保存了商殷原型的胡,只是弪管既长又大。所以苏联吉谢列夫肯定地指出:米奴辛斯克盆地刀、戈和短劍是“东南方向的中国北部居民带到叶尼塞河沿岸的器物。”[2]由此推知,中国至少在殷商时代(公元前1766-1112年)。已有较多的人向北方贝加尔湖、叶尼塞河、阿尔泰迁徒。
从这些卡拉苏克青铜器物的渊源看,叶尼塞河中游急刷增加的人口无疑是从中国北部迁去的。原来类似阿凡纳谢沃和安德罗诺沃时期的器物,在阿尔泰、西西伯利亚、北哈萨克斯坦、乌拉尔一带都有分布,甚至同西部黑海沿岸洞室墓一一木椁墓文化世界也有着密切的联系,那时米奴辛斯克盆地是欧亚大陆草原文化的东部边区。
在卡拉苏克文化时期,据中国汉文史书记载,活动于贝加尔湖、叶尼塞河、鄂毕河和阿尔泰一带的是丁零人。远在公元前15世纪丁零人及其亲缘部落;已经游收于今山西、夹西北部及内蒙古一带,后来逐步北迁至贝加尔湖、叶尼塞河一带。古书上,丁零亦作丁灵、丁令,《山海经》则作钉灵。《史记·奴传》指出:匈奴冒顿单于盛时〈约在公元前3世纪之末),丁零服属于匈奴:“北服浑庾、屈射、丁灵、鬲昆、薪犁之国。”根据考古学和人类学的分析,丁零人在和商周民族的斗争中,不断被排挤出黄河流域,从而在公元前12世纪左右,丁零人就逐渐向贝加尔溯、叶尼塞河一带迁移。所以此时叶尼塞河、阿尔泰一带地区人口大量增加,于是“西伯利亚的卡拉苏克地区得以扩大,从而在托木斯克地区和鄂毕河以西的中哈萨克斯坦形成了独特的卡拉苏克晚期文化。”[3]
三、卡拉苏克文化的影响
正是在丁零人北迁和西迁的推动下,贝加尔湖沿岸、米奴辛斯克、托木斯克和鄂毕河上游、阿尔泰等地,在物质文化形态上十分相似。这种文化甚至在哈萨克草原西部的文化也同段商文化极为相似。后来随着匈奴勢力的扩张,丁零人更不断向西近移直到额尔齐斯河及巴尔喀什湖以北一带。由于这种文化上的相似,和丁零人与当地原有居民的融合,汉文史书就统称之为丁零人。
这就证明中国与西域的联系在公元前1200年就已建立,这种文化上的联系使得当时不同的种族取得了联系,从而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与西域的联系。
参考文献:
[1]吉谢列夫著,摸润先、潘孟陶译《南西伯利亚古代史》上册,1981年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译本,第57页.
[2]吉谢列夫著,摸润先、潘孟陶译《南西伯利亚古代史》上册,第71页.
[3]吉谢列夫著,摸润先、潘孟陶译《南西伯利亚古代史》上册,第88页.
基金项目:
本文为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乡村振兴战略驱动下甘宁青民族地区异地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的民族志研究”(项目编号19YJC850008)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