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

来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icq359522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PTM)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用ELISA法测定979例PTM,并以60名健康人为对照.结果:对照组PTM(20.40±7.72)μg/L,无性别和年龄差异.疾病组PTM水平,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肾功能衰竭(CRF)高于无CRF,败血症高于非败血症,多脏器功能衰竭(MOF)高于无MOF,均为P<0.01;分别以>70、>50和>40μg/L为标准,预示CRF、败血症和MOF的灵敏度为85.7%、86.6%和77.8%,特异性为82.4%、89.5%和77.3%,阳性预示值为77.8%、76.5%和73.7%.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尿蛋白阳性组PTM高于阴性组;糖尿病并发症高于无并发症,微血管病变高于大血管病变(均P<0.01);以PTM高于正常上限值为标准,预示SLE尿蛋白阳性临床肾损害、糖尿病并发症和微血管病变的灵敏度为77.8%、53.4%和71.2%,特异性为92.3%、97.1%和97.1%,阳性预示值为93.3%、98.6%和97.9%.急性白血病(AL)和多发性骨髓瘤(MM)初诊时PTM升高,两病并发肾衰时极度升高(P<0.01).动态检测多发伤、脑卒中急性期和恢复期、AL和MM化疗前后、癌症术前后PTM与病情变化相关.分析微血管病变疾病PTM高于大血管病变疾病(P<0.01),以高于正常上限值(35.54μg/L)为标准,预示微血管病变灵敏度为77.7%、特异性71.2%,阳性预示值75.6%.结论:PTM是评估微血管病变疾病的良好指标,也是预警或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及其演变或疗效观察的有用指标.
其他文献
从如何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优势和特色,有效减轻激素毒副作用,有效处理狼疮性肾炎,正确评估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等方面介绍了榻国雏教授论SLE中西
患者,女,40岁。主因头晕3年,胸闷、胸痛1个月,加重6d,于2006年4月5日入院。该患者3年前无诱因出现头晕、头痛,诊断为高血压,血压最高160/120mmHg(1mmHg=0.133kPa),口服北京降
目的 探讨术中输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对子宫切除术后病人吗啡用量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开腹子宫切除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为2组(n=20):小剂量瑞芬太尼组(S组)和大剂量瑞芬太尼组(L
目的 :研究用泪囊鼻腔造口植皮术重建泪道 ,以治疗慢性泪囊炎。方法 :经鼻前孔切开鼻丘部黏膜及骨质 ,暴露泪囊 ,于鼻内窥镜下造口 ,并于造口周围处植入替耳氏皮瓣 ,以促进创
目的 探讨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在脑室一心房分流术中的应用,尤其在外伤性脑积水已行胃造瘘或拟行胃造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对29例外伤性脑积水患者术前行深静脉穿剌置管,摄X片定
目的分析和总结应激性心肌病的临床和影像特征,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71岁女性患者,入院前1 d 生气后突发胸闷、胸痛伴胸骨后烧灼。先后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
目的 对输尿管息肉的病因、分类、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方法 IVU,RGP是诊断输尿管息肉的重要方法,本病应与输尿管癌、阴性结石及血凝块相鉴别;根据息肉部位、大小及肾脏受累程度
目的:探讨中药“益肾汤”治疗IgA肾病(IgAN)的机制。方法:用“口服牛血清白蛋白联合尾静脉注射葡萄球菌肠毒素B”法复制小鼠IgAN模型。设正常照、模型照、益肾汤低浓度和高浓
人类疱疹病毒-6 (HHV-6)是1986年发现的一类DNA病毒,国内外均有报道淋巴瘤患者体内的HHV-6抗体效价或 淋巴瘤组织中HHV-6 DNA 的检出率高于正常人群,但用巢式PCR法检测淋巴瘤患
目的 探讨带巩膜环全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特征及其抗排斥治疗的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05年7月在我院行带巩膜环全角膜移植术且术后有完整记录的14例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