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电穿孔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

来源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探讨电穿孔法介导外源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可行性及转染效率.方法 Ficoll-PaqueTMPlus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MSCs)并进行原代培养和传代扩增,免疫组化的方法对其初步鉴定.用荧光显微镜、细胞计数法和流式细胞仪分析转染效率.结果电穿孔法可较高效转染rMSCs,转染率为(32.8%±3)%.该条件下电转染后的MSCs其生长曲线与转染前的细胞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优化条件的电穿孔法具有较高的介导外源基因表达于rMSCs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瘦素(leptin)及其受体(OB-R)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0例慢性宫颈炎、12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50例宫颈癌中leptin和OB-R
目的研究cFLIP在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40例宫颈癌,40例CIN和20例正常
目的:探讨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原因和再次手术疗效。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27例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肱骨9例,尺桡骨6例,股骨11例,胫骨9例)分析
采用非抑制电导离子色谱法测定盐酸法舒地尔中高哌嗪的含量。使用SH-SC-3(100mm×4.6mm)色谱柱,以5.0mmol/L甲烷磺酸-乙腈(体积比90:10)为淋洗液,流速为0.7mL/min。高哌嗪的质量浓度
目的:探讨蝶窦病变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治疗效果和误诊情况,以提高诊断率及疗效。方法:将2008-2012年间收治的80例蝶窦病变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蝶窦病变以慢性蝶窦炎合并全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