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思考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kec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学科虽然不是一门“实用”的应用学科,然而它却是一门文化素质养成性质的人文学科,一门对青年学生认识社会、发展人格和道德借鉴过程中起着巨大作用的学科。但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它却常常受到不应有的“冷遇”。致使大部分学生历史知识贫乏,缺少应有的历史思维能力,这严重影响了民族索质的提高与历史学科的发展。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推进历史教育改革,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历史学科的功能并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一、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展开
  传统的历史教学至少有以下缺陷,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展开。一是以“应试”为目的的历史教学观念,历史教学的最终目标瞄准的是考试这块靶子。二是走传授历史基础知识的单一化轨道。历史教学只是按照预设的教材、预设的课程向学生提供一些历史表象,注入一些历史事实,而生动鲜活的历史被割裂成“重点非重点”之类的知识集合,学生记住的是一堆零碎的史料。三是历史教学中课堂模式的呆滞化。历史教学课堂模式长期以来没有多大变化,替代式的、封闭式的、注入式的方式依然存在着。在具体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学生接受知识入大脑,大脑运输知识上试卷,达到终点。学生没有一个去再发现、再认识的思维过程,因而信息的反馈在这里是少见而枯燥的。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与素质教育的严重背离,必然引出改革传统中学历史教学方式的话题。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展开的三个层次
  要达到中学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目的,必须通过3个层次的展开。概而言之。即记忆、思维、抉择。与之相应,历史教学中要解决的便是“有什么”“为什么”“要什么”。①“有什么”,即有哪些历史基础知识。历史基础知识是对历史的发展进程有重大影响的系统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其包括具体的历史知识和规律性的历史知识。《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中学历史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和历史人物。”这是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的起点。②“为什么”,即通过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思考历史史实间的前因后果、内在联系等。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在教师的引导下以“亲身的实践”逐步认识、解决“为什么”,以形成自己的历史概念体系,并进一步确立起历史基本理论体系。这是学生各种能力培养的主要层次。③“要什么”,即通过接触到的历史基础知识,解决了历史史实间的内在关联等问题后,让学生进而反观知道了什么、认识到什么、得到哪些启示和受到什么教育等。“要什么”是对学生接受能力与判断能力的训练,更是使学生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一环。教师应创设一些历史课堂环境,使学生有自由、有兴趣、有力量去抉择,真正明了要什么。中学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展开的3个层次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融通。大致来说,它们是层层深入的,前者为后者铺路,后者乃前者的深化。而传统的历史教学的效果往往只停留在第一个层面。
  三、中学历史教师在素质教育中应解决的两个问题
  我们为什么要这样传授知识?这些历史知识传授给学生是为什么?两个为什么,一个是对传统传授历史知识方式的质疑,一个是对所传授的历史知识进行反思。要体现自己在素质教育中的先导作用,中学历史教师首先必须思考和解决这两个“为什么”。
  历史教材的编著、课程的设置、历史教学大纲对历史教学目的、任务的规定等,这些都是先有的。历史教师不能亲自参与制定或选择它们。这样便带出了一些负面影响,最重大的影響就是使中学历史教师“只管教”的传统意识尤为深厚。这种意识又直接导致一批历史教师不思进取,在教学思想上落后保守、在教学手段上陈旧呆板、在传授语言上干枯无味,甚至发生种种知识性错误等等。对于这些历史教师来说,两个“为什么”是难以做出回答的。
  学习历史到底有什么用?这是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学生需要历史教师给一个信服的说法。作为历史教师就必须返回到自身,追问自己究竟对所传授的历史知识有何认识,而对学生来说,学这些知识之真正价值何在?如果历史教师能解决学习历史之价值所在,那第二个“为什么”就已不成为问题,历史教师已更深入了一层:有意义的历史教学从此开始。学生认识到了学习历史的切身价值,其学习便变为有意义的学习,他们的潜在能力便发挥出来。这是传统历史教学从来没有真正解决过的问题。中学生学习历史的真正价值,笔者认为有两大方面:一是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接受进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熏陶,增强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开阔眼界、认清大势等。二是通过认识历史,得到丰富的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经验,为走向社会成为祖国的建设人才、也为了更好地生存与生活作准备,这一点是任何其他学科所不能给予的。
  中学历史教师还有一个不断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问题,即在师德、师能、师神上不断加强修养,要能心有通史,驾轻就熟。而能如此,也体现出一个历史教师的师德、师魂来。
   (盐城市潘黄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采用轮式侧边抛磨技术对单模多模单模光纤结构的多模光纤部分进行侧边抛磨处理,研究了不同抛磨深度情况下该光纤结构对环境折射率的传感特性.结果显示,单模多模单模光纤结构
针对形位不确定回转壳体内表面的测量及重构问题,提出了一种准在线纵截线测量与曲面重构方法.通过粗、精测量相结合的实现过程,首先根据技术文件提取回转壳体的基本信息,并针对内
本文围绕着在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问题,阐明了作者的观点。创新意识的培养,应当贯彻到整个数学教学过程的每一部分中去,在“概念”的获得过程中,可以发展学生的理
应用不对称性参量对周期量级强激光脉冲下原子电离分布的反演不对称性进行了定量分析.采用非微扰的散射理论解析方法和三个激光模式模拟超短脉冲,研究不对称性参量随激光强度
加快城镇化建设,提高城市化水平,是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就目前境况看,城市化建设的关键是突破投入不足的"瓶颈",解决投入与发展的矛盾.只有遵循市
一、全面小康:多因素的整合发展趋向全面小康观念从提出到逐步成熟完善体现了多种因素的整合发展,它强调和倡导的不是单一因素的一枝独秀,而是众多发展因素的百花齐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