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学:天地浸染,世界通明

来源 :传奇故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jhurfd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了解外国人如何做新闻的专业
  高中毕业后,我进入了对外经贸大学学习国际新闻学,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的专业,便是“一门了解外国原来是这么新闻的啊”的专业。与很多同学类似,起初报考这个专业就是被其高大上的名称吸引了。当真正入读专业后,发现现实总是比想象中困难许多。
  我们专业的课程主要有新闻报道和写作,英汉翻译,公共关系写作,欧美文学等,这不仅锻炼快速读书的能力,更是挑战英文翻译的能力和写作功底。根据老师的要求,我们大家每天早上上课之前都要听CNN,BBC的新闻报道,做各类听力训练;起初都是一脸懵的在傻听,只听得到关键词,连成句子都不知道什么意思。这是速度与激情一般的体验,我室友说这种训练让他难过到不想起床。但也正是这些魔鬼般的训练,半年后,我们的英文听力越来越清晰,睡前听快速的VOA也没有问题了。
  还有新闻编辑课程,当年也是非常锻炼人的。课程刚开始,老师让大家抄写国外的新闻报道,抄写完英文的,再逐字逐句将其翻译为中文。我们每个周要做一次这样的练习,每次都是厚厚的一堆稿子。我们这课的课代表是个个头不高的女孩子,每次周一早上收作业,作业都盖过她的头顶,然后看着她摇摇晃晃朝教师办公室走去。
  在抄写新闻的过程中,我发现每天的娱乐新闻和灾难新闻是最多的。有一次抄写了一篇涵盖各种地震,海啸,矿难等灾难的长文章上交,被老师笑道可以出一本《灾难记实录》了。在这样看似无目的的抄写新闻过程中,我慢慢认识和了解这个专业,并开始有了自己的看法。
  新闻稿的写作技巧
  大一那会,老师常常告诉我们,国内外做新闻的步骤常常是一样的,但是由于编辑和传播方式不同,导致影响力不同。做新闻的步骤通常分为采集,编辑和传播三种,在采集方面,国内外的记者所用到的方法基本一致。但是在编辑和传播方面,就有些许不同了。国外的新闻通常会写得更加戏剧化一点,就像华尔街日报,写得就非常具有可读性。故事一上来,受众就多了起来,也有利于新聞的传播。
  新闻写作的专业素养培养是从没有形容词开始的。作为一名专业记者,文章中多用动词和白描是基本素养。老师让我们尝试用白描的方式去描绘生活中出现的场景,比如看到一个人的描述就是“白衬衫,牛仔裤,手持吉他”,用最简单的平铺直叙来描绘一个人整体的感觉。周末闲暇时,我常常一个人去酒吧点杯鸡尾酒。静坐下来,看过往的人群。用心观察他们的穿着,姿态,神情,然后用白描方式描绘出他的样子,进而猜测他的身份,个性及可能遭受的经历。通过这种练习,我的新闻敏感度又上了一个台阶。
  多人在提及“新闻敏感“这个词时认为是天分所致,一眼就能看出事件中的新闻价值。然而事实往往不是如此,只有你非常熟悉和了解一项事件时,当它出现异常或者反常时,你才会有敏感度对此作出反应。因此,强大的新闻敏感其实来源于对生活的强烈认知和细心的观察,两者缺一不可。
  课堂欢乐趣事
  教授我们新闻写作课程的事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英文名为Stephen。学校返聘回来继续教课,但那年是他在学校的最后一年,我们是他最后一届学生了。Stephen老师开玩笑说我们是他的关门弟子,然后每次说完这句话,他就关上教室门开始上课。教室里一片大笑。
  Stephen老师是前新华社驻法记者,个性非常开朗,特别喜欢冬泳。有次北京早春三月突然下起磅礴大雪,老师那天上课就特别开心,说今天下课不能拖堂,他一会要去冬泳:“同学们,等下咱们早点下课,我的小伙伴还等着我呢。”
  一时间教室内外充满了快乐的空气。时至今日,在我工作和生活遇到困难时,都会想起这个乐观的老师。
  其实幽默也算是新闻人的一种特质,在严肃枯燥的新闻实践里,我们太需要一种阳光爱笑的个性了。工作后遇到的媒体人,多是深刻并且开朗的。我们用最犀利最酷的语言描述严肃的新闻事件,同时用最博大的胸襟和积极的态度看待生活中的灾难。
  《china Daily》实习生
  大三半年实习时间,我被派去了《中国日报》,英文名称为《China Daily》。报社就在学校对面,距离很近,通常我们早中晚餐就直接穿过马路回学校里来吃。
  那半年我被分配到编辑部,于是开启了一段有趣的审阅中学生英文稿件的旅程。当时《中国日报》有专门针对中学生发放的英文报刊,其中有作文比赛的项目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稿件。我们Team每天的工作就是从这些浩瀚如烟的投稿中整理出优秀稿件,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并公示。那绝对是我英文读译能力最高超的半年,也借由此工作了解中学生的想法,有趣极了。
  最对口的就业方向是CCTV-9
  我们专业同学常常调侃自己,说我们这些人毕业后最对口的专业方向就是去CCTV-9英文频道做一个记者,或者直接去国外当记者。因为国际新闻专业算得上是学校新开设的专业,所以考研的同学也不少,出国继续深造的同学也有许多。传统的就业方向其实和新闻系学生是一致的,包括传统媒体,新媒体,教育类等等。
  我们同学有在凤凰网工作的,也有相当一批人成为了专业写手,撰写各类新闻评论,甚至还有一些去做了编剧。通常而言,和文字及新闻相关的工作我们都担得起来。尤其还有英文这一优势,做个英文笔译或者口译也是不错的出路。
  新闻人的尺子
  选择这个专业,要学习和成长的地方有很多。其一,英文要好,毕竟有很多英文资料等着你翻阅和翻译;其二,要有国际视野,熟悉各个国家新闻报道的风格,并积极用心钻研区别;其三,知识面要丰富,争取在各种领域都有所涉猎,成为杂家;其四,要有快递学习的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贯通能力,这个行业需要你迅速了解每个你不熟悉的行业并及时报道出来。
  除此之外,信息搜索的能力也是关键。我们老师曾在课程上要求我们用20分钟的时间找到相关新闻事件人物的联系方式,不能出教室,只能依靠手机和通讯设备。我们班当时有同学花了7分钟就找到了,没有依靠人脉,仅仅是用网络信息加技巧性的套话。做这一行,迅速和灵活比什么都重要。
  可最重要的一点是,新闻专业适合有新闻理想的人。因为新闻本身很特殊,它肩负着信息的收集和传承,引导着社会舆论。这其中每个环节都需要新闻人有一把可以判断是非曲直的尺子,需要持续足够的情怀才能支撑得起来。
  从小到大,我读过的书不计其数。但最澄澈的道理是读新闻时自己体悟到的。北京的夜晚,繁星满天,传媒大厦灯火通明。所有的思绪随流星洒落,烂漫了一片,像下过雨,天地浸染,世界通明。
其他文献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说:钝感力就是,一旦下了决心,就能够无视周围人的目光和流言蜚语,毅然决然地进行。即使听到别人的讽刺,也是一副与我无关的架势,大大方方地勇往直前。钝感力,正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原动力。  最近,正在热播的节目《主持人大赛》,出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她就是著名的央视主持人敬一丹。作为曾经的主持界“标杆”,敬一丹主持了20年的《焦点访谈》是一代人的共同回忆。  敬一丹的事业起点是一名广播员,
期刊
刚刚是加纳时间的21点37分,我整理了碗筷并且用保鲜膜包了剩下的米饭放进冰箱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起,我也会如此细心地生活了。可就是偏偏这些生活里的小细节总让我想起父亲。也不知道是哪根神经错乱了,想起来很久很久以前他喜欢在夏天把熬好的绿豆汤用保鲜膜包起来放进冰箱里。  就这样越想越觉得生活真是个狼心狗肺的东西,人走茶凉的悲愤情怀贯彻全身。那些特别小的有他的生活琐碎历历在目。我越沉默就越想父亲,越
期刊
瓜瓜,本名韦佳。1993年5月生。喜欢书法、彩铅绘画、骑自行车、动漫,最爱写作。曾就读于华侨大学和华文学院对外汉语专业。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休学一年,此后一直处于治疗、复健、学习兼顾的生活状态。坚持写作十余年,在杂志撰稿领域是出道数月的新人。文章常见于《求学》,在国家级期刊《中国青年》、《课堂内外》旗下杂志亦有上稿。  小编说  审稿的时候在邮箱的众多来稿中发现一封特别的邮件,一个署名“信仰”的蝴
期刊
她是备受宠爱的江南闺秀,她是风华正茂的北大高才生;她的人生本可以有无数条路,但她偏偏选择了最艰难的一条:奉献半个多世纪的光阴,赴一场文化苦旅,守护着荒野大漠的735座洞窟。  她说:“莫高窟是人类的无价之宝,我心想一定要保护好。万一有闪失,我就是罪人……”因着她的奉献,人们亲切地喊她“敦煌的女儿”。2019年9月17日,她——81岁的樊锦诗,被正式授予“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成为唯一一
期刊
亲情笔记:姐妹兄弟,我们是彼此的礼物,世上最珍贵的那种。——木木笔记  都说出生顺序决定性格,这个,我真信。比如我姐,比我早出生三年,作为老大,她在我眼里,简直是倔得自讨苦吃。  爸妈催我们刷牙洗脸,她总是嘴里说着“马上”,但十分钟过去了,还是没挪窝。而我呢,已经洗好脸,刷好牙,还给爸妈挤好了牙膏。  又比如,同样是惹了祸,我不等爸妈责备就马上道歉,外加给他们端茶倒水,表示以后再也不敢了。可我姐呢
期刊
素材速用:活着的每一天都是那么美好,春天的花,夏天的风,秋天的落叶,冬天的白雪,每一个季节都让人眷恋,万物喧嚣这世间才格外灿烂,珍惜生命,热爱每一個醒来的早晨。  忘记是谁说过——每一次睡眠都是死亡,每一次醒来都是复活。而梦就是远行,是穿越时空的奇异之旅。  昨晚就做了一个很奇异的梦。在梦中,我和几个人在一条黄土弥漫的公路上,似要去往某个地方。那几个人是步行的,而我是坐在一辆自行车后座上的。骑自行
期刊
我想象着海边的风  涌起浪花朵朵  偶尔一只鱼儿跃出海面  画一道银色的弧线  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气息  每一次潮起都是对繁星的告白  张开双手  手心并不是空无一物  握拳是再一次出发  我想象着山顶的云  乘着飞鸟行远  在潇洒中流浪  或烟或雨  不过是把世界换成另一个样子  以别样的姿态去迎接  每一次出发都是新生  我想象着你  是阳光与书本的气息  天空中留下你挥洒的墨迹  是树荫下的
期刊
我开始明白我自己。我不存在。  我是我想成为的那个人和别人把我塑造成的那个人之间的裂缝。  或半个裂缝。因为还有生活……  这就是我。沒有了……  关灯,闭户,把走廊里的拖鞋声隔绝。  让我一个人呆在屋里,和我自己巨大的平静待在一起。  这是一个冒牌的宇宙。
期刊
///耿直追梦,百年不渝///  作为一所以理工科见长的老牌“985工程”高校,上海交通大学(以下简称“交大”)的领导和学子常常为交大受到“缺乏人文底蕴”的质疑而发愁。但实际上,如果你在这里度过了四年学习生活以后,回想起那三百多万平方米的广阔校园,你绝对不会觉得这里是一片“文化沙漠”。  相反,交大的文化气质是独一无二的,他踏实低调又鲜活,家国情怀印刻在血管里,一百二十余年来从不曾停下追寻梦想的脚
期刊
从高中一年级开始,我就对中国香港的大学有种执念,认为读大学就一定要去那里,感受全英文的语言环境和国际化的学术氛围。本科之后,当我接到香港理工大学的硕士录取通知书时,那种感觉不可名状。  红砖下的理大  来这里的第一天,我从理大步行至维多利亚港,只为一睹夜景。八月的维港,海风拂面,隔岸高楼林立,中环浅紫色的摩天轮在夜空中显得格外亮眼夺目。心心念念的香港城就这样如中国画的卷轴般在眼前缓缓展开,变得立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