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种子特性及促萌发机制的研究

来源 :湖北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x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获得甘薯[Ipomonea batatas(L.)Lam.]种子需要经过复杂的前处理,常规方法认为98%浓硫酸浸种可以获得较高的种子萌发率,但是不同基因型的种子之间可能存在差别,同时通过其他作物上的研究发现,活性氧化物对促进种子萌发效果显著,但是在甘薯上尚未有人应用。试验探讨了不同基因型的甘薯种子对浓硫酸的敏感性及后期活性氧化物处理是否也可以促进甘薯种子的萌发,以获得最佳的处理方式,将种子损失率降至最低。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的种子对浓硫酸的敏感程度不同,而后期添加活性氧化物确实能促进甘薯种子的萌发。
其他文献
利用EM38型电磁感应电导仪(EM38)在野外原位测定土壤电磁感应电导率(EM),是一种快速简便测定土壤含盐量的新方法。将EM38水平放置在地表以上不同高度,仪器EM读数随高度的变化
针对西藏林芝地区农业生态环境的特点,依据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从农业与农村经济、农业资源与环境及农村人口与社会三方面确立了林芝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