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业产业基地为把手,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来源 :科技智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ody1234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落实十七大重要精神,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内涵。
  “三农”问题一直受到党中央以及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提出解决“二农”问题的全新战略部署。其主要内容包括: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
  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提高扶贫开发水平。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改革集体林权制度。
  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
  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十七大报告为我们展示了“三农”工作的新图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实现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者紧密相连、融为一体,其中“农业”是核心、是引擎,而以农业带动“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不能走传统农业的道路,必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即以发展新型现代农业为核心,实现以下几方面的目标:第一,新型现代农业,打破传统产业界限,实现一产与二产、三产充分融合,在延伸产业链的同时实现产业价值增值;第二,新型现代农业,打破区域界限,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以新型产业带动新型区域建设;第三,发展新型现代农业,离不开科技进步、金融体制改革、经营模式创新以及新型农民培育等几个关键要素,离不开国家各级政府大力实施的支农惠农政策;第四,发展新型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是以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产业基地化发展,此外,政府、行业组织、农民、金融机构、研发机构等都是新型现代农业的重要参与者。第五,新型现代农业致力于生产生态环保、健康安全、具有较高品牌价值的高品质产品。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落到实处,最重要的是发挥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实现“以工带农、以城带乡”的长效发展机制。其一,以工带农的主体是工业,工业的代表者是企业,企业的发展方向是产业化;其二,以城带乡的主体是区域政府,区域政府是城乡的管理者,也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主导者,政府的主要职能是服务,服务体现在城乡建设上就是做好区域规划、建设良好环境、提供政策支持、引导产业发展方向,创新经济发展方式。而将两个主体的积极性统一在一个焦点上,我们认为,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是重要的衔接点,也是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把手。
  首先,对于第一主体,走产业化之路,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带来的是市场的大融合、产业的大融合、生产资源的大融合,参与全球竞争、实现持续发展要求我国企业构筑自己完整的产业链,对于传统的工业企业,在巩固中游制造能力的同时需要大力向上游原材料基地以及下游市场营销服务领域延伸与扩展。当今,从制造业大国向服务业大国转移已在国内形成普遍共识,然而,近一年来,迅速的物价上涨应引起人们高度重视,尤其是粮油等农产品成本价格的高幅、高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对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造成威胁,因此,建设稳定、稳固的上游原料基地对于保证产业安全、树立企业核心战略地位至关重要。以食品工业企业为例,仅仅停留在中游的生产加工环节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国际以及本土的市场竞争环境,消费者需要安全健康、物美价廉的产品,而满足这些需求,关键在产业的源头——原料基地,稳固的原料基地意味着稳定的成本价格以及稳定的原料品质,此外,如果再能把这些原料基地建设在无污染的生态型发展区域,那么将会进一步提升企业产品的品牌含量。
  再有,对于第二个主体,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政府是第一推动力。如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核心问题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而城与乡的根本区别在于城市的主要成分是居民,农村的主要成分是农民,因此改变农民身份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根本切入点。改变农民身份实质上就是改变农民传统意义上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这其中,生产方式改变又是生活方式改变的前提。改变农民传统的生产方式,就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进,变农民个体、粗放、低效的散户经营形态为规模化、标准化、高效率的基地经营模式。建设农业产业基地,将实现农业与二、三产的融合以及向二、三产的延伸,随之,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变为产业链上游的主要建设者,即完成了从农业耕作者向产业工作者的转变。依此逻辑,区域政府建设新农村的核心切入点应该是以有形的农业产业基地为把手,以无形的产业链运营为载体,通过引入具有产业带动效应的龙头企业,依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营”的原则,大力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大力推进农民工作方式转变、大力推进农村经济产业环境建设。
  综上,发挥企业与政府两个主体的积极性,聚焦一个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这是一条连接农民发展、企业发展、产业发展与区域发展的新型道路,而今,国内已有先行者征此方面做出积极探索,这就是下面要为大家介绍的露露国芝香杏仁产业拓展与密云生态县建设的完美聯姻。
  
  国芝香,让杏仁产业走进千家万户
  
  “国芝香”全名“露露集团北京国芝香食品有限公司”,是中国杏仁产业在新发展时期的领军人物。
  露露集团是我国知名企业,中国饮料工业十强企业之一,被列为我国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之一,具有20多年山杏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经验。“露露杏仁露”开创了中国植物蛋白饮品的先河,在国内饮料市场独树一帜,得到广大消费者长年青睐,品牌忠诚度极高。此外,喝露露杏仁露也成为中国人一种特有的饮食风尚。
  2006年,以露露集团山杏资源为基础的北京国芝香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芝香)开始筹划新的产业布局。2006年2月,经过对国内外市场和产业的深入调查研究、反复论证,国芝香企 业领导层提出新时期的事业发展战略:以山杏资源的农业产业化为基础,发展国际化现代生物、保健产业。
  在这一全新战略指导下,仅仅一年多时间,国芝香就收获了新事业拓展的第一个成果一一国芝香特种食用杏仁油。
  杏仁油是堪与橄榄油媲美的高级特种食用植物油。国芝香杏仁油以我国特有的山杏仁为原料,经过高科技生产工艺提炼而成,因“各种营养要素均衡配比”而符合现代人的健康生活理念。据了解,杏仁油中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尤以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VB17、VE、锌、钙、铁、硒等含量较高,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最符合人体营养成分摄取配比,具有维持人体器官、组织、细胞的正常运转,以及降低胆固醇和预防心血管疾病减少动脉血栓,预防糖尿病,增强大脑活力和记忆力等重要功能。产品一经上市,各大代理商纷纷抢购,杏仁油成为我国食油行业中的新亮点,特别是对生活品质有较高要求的消费群体具有特殊的吸引力。
  从单一品种的露露杏仁露向以国芝香杏仁油为代表的多产品系列进军,标志着露露国芝香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使山杏资源从生产附加值相对较低的饮料产业向高附加值的生物、保健产业成功升级。同时,这也是一次从“企业经营”向“产业经营”的跨进,国芝香不是一个单一的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而是杏仁产业的运营商。
  国芝香的杏仁产业经营,以露露集团多年来积累的山杏资源开发利用经验为基础,纵深化开掘山杏资源的产业化经营体系,它涵盖了从山杏树种的培育与种植到产品研发、生产加工和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的完整产业体系。它的基本战略路线是:由单一转化方式,上升为多元转化方式;由单一产品生产,上升为综合开发利用;由简单作业加工,上升为科学复合加工,由低附加值商品,上升为高附加值商品;由产品经营模式,上升到产业经营模式(如附图所示)。
  杏仁油是杏仁产业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除此之外,在产业化的运营平台上,国芝香还将向新领域延伸,开发新型高附加值产品,如由苦杏仁提炼而成的生物制药(主要用于癌症的预防),由杏核壳加工而成的高级活性炭(是做为飞机等高级交通工具的表面清洁剂)等等。
  在构思、规划以及实践新型事业战略的过程中,国芝香深深认识到企业的发展依托是产业,唯有构筑完整产业链、成为产业链中的龙头企业,才能牢牢把握竞争的主动权。
  以杏仁油为载体,国芝香已经开始精心打造杏仁油产业的下游、中游、上游体系。
  首先是下游拉动,在产业的初期规划阶段,国芝香对我国食用油行业与市场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准确预测到我国食用油市场的实际发展变化,即:一方面由于受制于本土原材料供应不足以及我国食用油行业过度依赖大豆等进口原料等因素,食用油产品价格上涨成为必然趋势。统计资料表明:2006~2007年度,我国国内油脂油料价格明显上涨,其中豆油上涨幅度达到60%,棕榈油上涨幅度接近57%,菜籽油上涨幅度接近48%,食用油产品平均上涨幅度超过50%。旺盛的市场需求为食用油生产企业注入强大发展动力,同时也提出新的挑战。保持产品持久的高价位必须以高品质、高价值为支撑。另一方面,2006年以来频繁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党中央政府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将其摆在了重要位置。2007年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自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草案)》,以法制的方式,進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这对保护消费者权益、规范食品行业竞争起到了重要作用。以上两方面信息说明,第一,国芝香具有充足的市场空间,人们对于特种植物食用油的需求远远高于市场供给,第二,要赢得目标消费者的持久认同,国芝香杏仁油在产品品质上必须得到全方位的保障。
  何为全方位保障?这就是由下游客户需求导引出来的中游生产加工的“过程保障”以及上游原材料供应的“源头保障”。一般的工业企业,尤其是食品工业企业在过程保障环节已经达到很高水准,但在源头保障方面并未能引起高度重视。国芝香不同于我国大多数食品工业企业,在于它走了一条国际化新型发展之路,即通过引入雄厚的国际资本资源、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机制,实现产业链的全方位布局:在下游以品牌经营为核心,打造一流的产品形象识别系统,确立国芝香杏仁油的国际品质、民族品位;在中游以质量管理为核心,引入国际HACCP质量体系和GMP生产规范双重标准,保障产品加工环节达到国际食品生产的健康、安全标准;特别要强调指出的是,国芝香向产业上游的延伸开创了一种全新模式,即建立自己的产品原料基地,在源头上满足市场对产品数量与质量的双重需要,在保障产品源头生态、安全、健康的同时提供具何稳定价格保障的高价值产品。
  采用原料基地模式,第一,可规模化、标准化实施农业高科技手段,将研发上作向产业上游延伸,从源头开始实现对产品质量的适时监控和管理,实现产品原料产地的标识化、品牌化,从而满足国际化竞争的需要;第二,可有效破解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农业生产资金不足问题,通过嫁接国际资本,发展专项基金(如农业产业基地基金),形成保障食品原料安全的长效机制与持续运营体系;第三,可顺畅植入现代化管理体系,通过集中培训、长期学习、实地指导,吸纳更多个体农户成为产业劳动者、知识劳动者,以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产品品质的不断拉升。综上,原料产地是科技、资本、管理、人才等关键产业生产要素的集聚与整合,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形式。它将改变传统“农户+企业”单点对单点的发展模式,而是以基地为桥梁,实现企业上游与中游、下游链条的有机结合,以最有效的组织方式实现上游资源的价值最大化、发展持续化。
  “谁掌握了源头,谁就掌握了世界”,这已经不是一句预言,而成为企业现实的竞争法则。建立自己的原料基地,是企业满足下游消费者对产品安全、品质的需要,由于处于源头位置,因此这也是最基础、最根本的品质保障。同时在另一个层面,国芝香通过发展原料基地(或农业产业基地),也体现了企业的上会责任,这是值得力倡导和鼓励的。
  这种社会责任是对“三农”工作最具现实意义的推进和落实。
  首先,在农业方面,国芝香“基地模式”为上游农业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它体现在用现代产业体系拉升农业,用现代金融手段推动农业,用现代经营理念引领农业,最终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提升,这也是农业龙头企业的真正作用和价值所在。初步测算,延续传统散户运营方式,每亩地杏仁产量仅为2.81公斤,而采用基地模式,每亩地杏仁产量最低为8.33公斤,基地模式每亩产值是散户模式的3倍以上。   其次,国芝香“基地模式”在有形方面,国芝香对山杏仁资源的开发将为区域农民增收致富创造一条新的路径。依照基地模式保守测算,区域农民在山杏原料供应一项上的年均增收将达到2790.7元/户(797.3元/人),并且由于产业基金以及龙头企业的双重保障,这种增收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无形层面,以尽地为载体,以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为方向,以引入现代管理体系为手段,国芝香杏仁产业将实现短期内带动农民综合素质整体提升。这种提升首先是工作方式的改变(从传统农业经济形态向农业产业化形态转变)、工作能力的增长以及劳动价值的拉升,然后是生活品质与生活品位的提高,进而实现传统农民向现代知识型、科技型农民的转变。
  最后,在农村方面,通过建设农业产业基地将为农村的社会形态注入全新内涵,通过人口聚集和经济发展两大板块实现传统农村向国际化小城镇的跃升。其一,国芝香杏仁产业的全面拓展需要高品质、规模化的原料基地作为强有力支撑,这必然带来产业链上游劳动力资源的大量聚集,除了本地居民(农民)外,其他区域人口同样可参与进来,它在缓解中心城市人口膨胀的同时,亦形成了新型小城镇发展的必要人口条件。其二,农业产业基地的大规模、高品质建设,必然带动本地经济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将人大提高土地产出效率,促进先进生产要素向农村转移,进而提升区域品牌价值,而雄厚的经济基础是新型小城镇形成的又一重要支撑。
  通过基地模式连接千千万万农户,让杏仁产业走进千家万户,国芝香实现了“发展一项事业、带动一个产业、造福一方百姓、涵养一方水土”的事业理想。国芝香所实践的道路充分体现了中国企业的特色之路,产业、人、经济、社会的和谐共融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根基所在!
  
  密云,发展生态县,建设新农村
  
  密云县是国芝香杏仁产业的聚集地,选择密云,国芝香看重的是“生态”二字,从原料基地、生产基地乃至品牌形象,“生态”密云为国芝香杏仁油的安全、健康品质提供了强大的资源与环境支撑。
  “生态”也是密云最大的特色、优势、标识。它突出体现在两个层面:
  其一是自然环境的“生态”禀赋。“八山一水一分田”是密云的地貌格局,密云县地势自北向西南倾斜,形成了三面群山环绕、中部低缓、西南向北京城区延伸的形态。14条主要河流贯穿其中,200条溪流纵横其间,其中潮、白两河最为著名,潮白河水系是北京市的两大水系之一。闻名全国的密云水库坐落在县境中央,是首都的重要饮用水源基地,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群山环抱之中,境内1500平方公里的区域为水源保护区。多年卓有成效的水源保护,形成了密云獨特的环境优势。全县林木覆盖率达60%,空气质量常年保持在一级,水体质量保持在国家饮用水二级标准以上。
  其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定位。“创建国家生态县”是密云“十一五”时期的核心发展战略。2008年6月,国家生态县将在密云正式挂牌。服务于这一核心战略,密云县委、县政府提出深入推进“两大功能区、一区两带、一城六重点镇”的战略布局,其中两大功能区以密云水库为中心,将密云全县划分为水库上游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水库下游城镇、产业发展区。这一功能划分具有重大意义。水库上游生态涵养区以生态农业、“生态型”新农村建设为主;水库下游生态发展区以发展新型生态产业、推进新城建设为重点。而实现水库上、下游城乡互动发展需要的正是如国芝香这样具有巨大产业拉动效应,通过产业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型现代龙头企业。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府是第一主导。密云县主打“生态”品牌,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这就是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强城、建乡同步推进。
  首先是“强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明确了密云县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将密云的南部平原地区划入北京未来重点发展的东部次区域。密云县委、县政府深刻认识到强城首先要强经济、强产业,因此将水库下游定位为城镇、产业一体化发展区域,着重体现“发展”功能,提出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无污染的都市型新型工业”以及“代表未来国际先进方向的现代服务业”,通过产业发展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强化城市功能,以新城和密云经济开发区为中心,集中建设整体产业基地,发展生态产业,提高人口和产业集聚能力,发挥增长核心的作用。为实现“强城”、“强产业”、“强经济”的目标,密云县委、县政府着重引进环境友好性、生态循环发展、具有巨大产业拉动效应和产业化发展战略眼光的知名品牌企业,国芝香因满足以上条件与密云县政府一拍即合,成为区域内颇具代表性的企业。
  再论“带乡”。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密云县以核心企业为龙头,以产业为带动,实现水库南北有机联动。以国芝香为例,其生产基地位于库南的经济开发区内,企业原料基地之一则建于库北广阔的生态涵养区,国芝香的产业化战略实施为密云以城带乡的发展模式提供了一个强大平台,这个平台上聚集的是现代化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包括一流的技术资源、管理资源、资金资源、高端智能资源、人才资源等等,这些资源是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高科技农业的必要前提。形象地比喻,国芝香是以开发区这“一分田”为动力源,拉动了密云库北“八山”的经济产业资源。“八山一水一分田”本用来形容密云优美的自然环境,但很长时间以来却成为密云经济产业发展的一个“天然屏障”,依照传统工业发展模式,只有库北的“一分田”适于经济开发,而为保护密云水库这一盆净水,“八山”不能受到任何环境污染,也就意味着不适宜开展工商业项目,“八山”拥有的最大经济资源是农业资源,尤以果树资源最为丰沛,但目前农民承包山区果园自行栽种、销售的方式,受到种植条件以及市场价格波动双重经营风险影响,加之初级农产品本身就利润很薄,因此很难达到迅速增收致富的目的。破解这一难题,唯有走农业产业化、产业基地化的发展模式,通过农业龙头企业连接山区农民,建设现代农业,以产业链整体联动的方式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确立农业的源头价值——生态、环保。
  当然,仅仅有龙头企业的积极参与还远远不够,密云县委、县政府在引导企业、服务企业的同时,为推进新型农村建设做了全方位部署。其一,为推进产业平台实施到位,密云县委、县政府积极开展本区域农民的思想转变工作,具体方式是通过各级党组织,开展农民的再教育与再培训工作,使之改变传统落后的发展观念,以开放心态主动融入新型产业之中,通过转变工作方式,实现又好又快致富。其二,在大力开展“三农”工作方面,密云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及具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如《密云县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扶持奖励办法》、《关下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扶持奖励办法》、《中共密云县委密云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的意见》、《密云县人民政府关下实施“221行动计划”》等等,这些对参与农业产业化建设的企业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其三,密云县委、县政府大力开展乡村环境建设,特别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如全县建立了26个爱农信息驿站,在部分站点配备高端PC机、工控机、中国移动信息机和语音系统等软硬件设备,安装“爱农农企通信息管理系统”,以提高合作组织信息服务能力。此外,密云县还与北京市农科院信息所合作,开通了“密云县农村科技信息资源库”,建设农业科技人员、涉农企业及农民农业信息渠道。这些为农业现代化管理体系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软、硬件条件。
  企业延伸产业平台、政府营造发展环境,在这两者的共同努力下,密云农村开始呈现出新的面貌,它体现为两种新型的发展方式:一种方式是以农业产业基地为依托,通过基地建设,发展新型农业产业,从而打破乡与乡之间原有的行政区隔,以产业融合带动区域融合,进而实现城与乡、乡与乡之间的统筹发展;另一种方式是农业产业基地发展较快的乡村,以示范者、先行者的身份,在原有行政建制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规模,向卫星镇方向发展,以此带动周边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但无论是哪种方式,它们都体现了新农村建设的新内涵。
  “发展生态县,建设新农村”,密云模式的特殊意义在于将“生态”上升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将“生态”原理科学地应用于区域产业规划与布局之中,谋求企业、产业、区域发展的和谐共生,为“新农村”建设铺设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其他文献
目的:从心功能的分级及右心超声参数的改变了解异舒吉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右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氧
目的:评价孟氏架配合中心偏阻髓内针治疗胫腓骨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孟氏架配合中心偏阻髓内针治疗胫腓骨骨干骨折患者40例。结果:术后采用Johner-Wruh胫骨干骨折评价
隐蔽攻击是攻击者为了长期控制一台被攻陷主机而采用的一种攻击方法。本文全面总结了针对Linux 操作系统的各种隐藏技术,同时提出了相应的的解决方案。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应用的日益普及和完善,对网络的依赖性不断增强.由于信息资源的共享、黑客的攻击、有组织的群体入侵、系统内部人员的不规范使用等,使网络信息安
期刊
【目的】了解在毕赤酵母中表达的来源于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GXU20的重组生淀粉糖化酶的酶学特性。【方法】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pH值、温度、金属离子和化学试
2007年11月26日,在中央电视台组织的专题晚会上,主持人请“嫦蛾一号”奔月工程有关负责人每人讲一句祝愿的话,有一位领导深情地祝愿他的团队和同事能够“永远成功”。这种精神当然是可贵的,不过似乎能够使人产生一种另类的感觉,他们是否面临着只许成功不能失败的精神压力呢?“嫦蛾一号”发回的第一张月球表面照片的隆重发布说明,我国月球探测工程获得了成功。但是种种怀疑和谣传的一度存在也说明有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安全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方案基于某大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管理,提出了在C/S和B/S相结合的体系结构下,针对系统安全性所采取的若干方法和技术。一、一般措施包括实体安全措施、运行安全措施、信息安全措施
Web技术自上世纪90年代初问世以来,历经了十多年时间,已经逐步从高新技术的神坛走进广大的Web应用爱好者。如今,喜爱网站开发制作的DIYer们已经可以驾驭各种各样的开发工具和语言,随心所欲地进行Web应用网站的开发制作。各式各样的功能型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地在网络上涌现,他们中相当一部分源自Web开发爱好者,以后甚至会逐步发展成为大中型商务网站,时刻为客户提供着优秀而富于个性的网络服务。
借鉴现今保暖内衣的针织结构,在机织物中引进"结构型保暖模式”的概念,提出运用表里交换和接结双层组织开发一次成型的立体夹层式的保暖机织物的思路.通过不断的尝试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