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艺术设计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能够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创造出和大众消费相适应的作品,因此,创造性思维训练就成了职业学校艺术设计教学改革中的重点。本文主要从运用思维导图来实行设计训练、通过循环联想来实行设计训练以及采用逆向思维来实行设计训练这三个方面来对创造性思维训练在职业学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创造性 思维 训练 艺术 设计 思维导图 循环联想 逆向思维
一、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设计训练
在创造性思维训练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对一些比较具体的事物元素或者是通过对一些抽象词语的利用,来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扩散,尽可能地把学生传统的惯性思维打破,把学生的灵感充分地激发出来。而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用来启动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工具,是能把放射性思维进行具体化的最有效的方式。对于思维导图的思考过程来讲,它其实和发散性思维的扩散过程是差不多的,两者都是通过放射性思考的方法来进行的。客观事物之间都是通过各种各样的表象、意义、性质、感觉、相似以及对立等的方式实现相互联系的,这种相互之间的联系就是联想的纽带,对于联想这一过程来讲,在思维出发点的选取上,可以从相近、类似以及对比等方面来展开联想,在设计创作当中,设计者所能够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横向知识都是有限度的,而通过联想,可以把每一个点的知识逐渐发展成为纵横相交的知识网络。
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设定一些比较具体的元素或者是抽象的概念,以此作为中心,让学生按照这一中心,通过图形的方式来进行发散性思维联想。这一联想的途径可以是从形状、材质、概念、文字以及功能等等分类实行一级扩散,并且可以把每一个扩散点再作为中心,让学生继续进行思维扩散,这样,学生的思维就可以呈现出丰富的联想。
二、通过循环联想进行设计训练
在艺术设计当中,虽然发散性思维训练能够使得学生思维的流畅性、连续性以及灵活性得到很大的提升,但是与此同时,学生也可能会出现思考的结果和主题相偏离的现象,因而使创造性思维的价值大打折扣。所以,这就需要学生在进行思考的过程当中能够建立起一种逻辑性的推理方式,这一方式是把逻辑思维作为基础,围绕这一基础和中心来实行排他法的取优论证,这一方法也就是循环思维联想。所谓的循环思维联想,它主要是把逻辑思维作为基础的,并在概念之间实行转换,通过一系列的推演,能够最终回归到原来的设计当中。
那么,在循环思维联想这一训练环节当中,教师要把重点放在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之上,并且要把默写式的智力激励法也灌注于学生循环思维的联想设计当中并让学生通过小组的方法来把设计完成好。这一方法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为敏捷,也可以使个人思考当中容易出现的思维定势现象得到避免,不仅如此,学生还能够在彼此的相互激励当中,促进交流和合作。学生在思考所要联想的范围的时候,可以结合原有设计当中与之相关的一些因素充分地考虑,并给小组当中最后把任务完成的学生留有足够的回到原位的联想空间。例如,在上课的时候,将班级所有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作品,在做的过程中,把各自的思维过程口述出来,相互影响,相互激励,得出作品方案。而后,组与组之间相互交流方案的联想过程,相互取长补短,吸收他组精华,结合自己的方案,进行二次加工,经过这样反复的思维联想形成最终方案。
三、采用逆向思维进行设计训练
对于逆向思维来讲,它是把正向思维的规律予以打破,并在此基础上从事物的性质以及事物形态的反方向不断地观察,并展开思考,把常规思维定势的束缚彻底地打破,让学生的思路反其道而行,这样,通常都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在艺术设计的教学当中,要想使学生的逆向思维得到培养和发展,首先,教师可以运用最简单的反义词的知识来对学生进行训练,从反义词的训练当中来引导学生对事物的相对性进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在设计创意的时候,把逆向思考的方法也纳入到自己的思维范畴当中,从而不断地设计创新。
教师可以从课题的设置入手,之后再进行词组概念的分析,在词组概念分析完之后,根据这一概念来对事物的形象进行联想,那么,学生就能够按照分析的范围,把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进行有机结合,来展开具体的形象联想,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学生所联想到的形象来讲,应该让他们把词组的含义充分表达出来,最后,让学生通过所设计的图形来表达出来。
通过这样的方法,在学生进行设计创意的时候,能够更多地站在事物的反方向的角度上,能够从矛盾的对立面来对具体的问题进行思考,从而使得学生的设计所表达出来的意义更加生动形象。
四、结语
总之,创造性思维训练是职业学校艺术设计教学的发展必然要求,掌握创新设计思维的方法也成了艺术设计当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本文通过对艺术设计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训练的研究,希望能在艺术设计教学当中不断加强学生的抽象观察与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让学生在对设计技能充分掌握的基础之上使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也得到训练,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设计意识。
参考文献:
[1]刘恋,李博超.关于设计中创造性思维的研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7).
[2]陈永生.设计教育中创造性思维培养体系初探[J].高等农业教育,2009(01).
关键词: 创造性 思维 训练 艺术 设计 思维导图 循环联想 逆向思维
一、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设计训练
在创造性思维训练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对一些比较具体的事物元素或者是通过对一些抽象词语的利用,来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扩散,尽可能地把学生传统的惯性思维打破,把学生的灵感充分地激发出来。而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用来启动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工具,是能把放射性思维进行具体化的最有效的方式。对于思维导图的思考过程来讲,它其实和发散性思维的扩散过程是差不多的,两者都是通过放射性思考的方法来进行的。客观事物之间都是通过各种各样的表象、意义、性质、感觉、相似以及对立等的方式实现相互联系的,这种相互之间的联系就是联想的纽带,对于联想这一过程来讲,在思维出发点的选取上,可以从相近、类似以及对比等方面来展开联想,在设计创作当中,设计者所能够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横向知识都是有限度的,而通过联想,可以把每一个点的知识逐渐发展成为纵横相交的知识网络。
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设定一些比较具体的元素或者是抽象的概念,以此作为中心,让学生按照这一中心,通过图形的方式来进行发散性思维联想。这一联想的途径可以是从形状、材质、概念、文字以及功能等等分类实行一级扩散,并且可以把每一个扩散点再作为中心,让学生继续进行思维扩散,这样,学生的思维就可以呈现出丰富的联想。
二、通过循环联想进行设计训练
在艺术设计当中,虽然发散性思维训练能够使得学生思维的流畅性、连续性以及灵活性得到很大的提升,但是与此同时,学生也可能会出现思考的结果和主题相偏离的现象,因而使创造性思维的价值大打折扣。所以,这就需要学生在进行思考的过程当中能够建立起一种逻辑性的推理方式,这一方式是把逻辑思维作为基础,围绕这一基础和中心来实行排他法的取优论证,这一方法也就是循环思维联想。所谓的循环思维联想,它主要是把逻辑思维作为基础的,并在概念之间实行转换,通过一系列的推演,能够最终回归到原来的设计当中。
那么,在循环思维联想这一训练环节当中,教师要把重点放在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之上,并且要把默写式的智力激励法也灌注于学生循环思维的联想设计当中并让学生通过小组的方法来把设计完成好。这一方法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为敏捷,也可以使个人思考当中容易出现的思维定势现象得到避免,不仅如此,学生还能够在彼此的相互激励当中,促进交流和合作。学生在思考所要联想的范围的时候,可以结合原有设计当中与之相关的一些因素充分地考虑,并给小组当中最后把任务完成的学生留有足够的回到原位的联想空间。例如,在上课的时候,将班级所有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作品,在做的过程中,把各自的思维过程口述出来,相互影响,相互激励,得出作品方案。而后,组与组之间相互交流方案的联想过程,相互取长补短,吸收他组精华,结合自己的方案,进行二次加工,经过这样反复的思维联想形成最终方案。
三、采用逆向思维进行设计训练
对于逆向思维来讲,它是把正向思维的规律予以打破,并在此基础上从事物的性质以及事物形态的反方向不断地观察,并展开思考,把常规思维定势的束缚彻底地打破,让学生的思路反其道而行,这样,通常都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在艺术设计的教学当中,要想使学生的逆向思维得到培养和发展,首先,教师可以运用最简单的反义词的知识来对学生进行训练,从反义词的训练当中来引导学生对事物的相对性进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在设计创意的时候,把逆向思考的方法也纳入到自己的思维范畴当中,从而不断地设计创新。
教师可以从课题的设置入手,之后再进行词组概念的分析,在词组概念分析完之后,根据这一概念来对事物的形象进行联想,那么,学生就能够按照分析的范围,把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进行有机结合,来展开具体的形象联想,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学生所联想到的形象来讲,应该让他们把词组的含义充分表达出来,最后,让学生通过所设计的图形来表达出来。
通过这样的方法,在学生进行设计创意的时候,能够更多地站在事物的反方向的角度上,能够从矛盾的对立面来对具体的问题进行思考,从而使得学生的设计所表达出来的意义更加生动形象。
四、结语
总之,创造性思维训练是职业学校艺术设计教学的发展必然要求,掌握创新设计思维的方法也成了艺术设计当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本文通过对艺术设计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训练的研究,希望能在艺术设计教学当中不断加强学生的抽象观察与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让学生在对设计技能充分掌握的基础之上使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也得到训练,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设计意识。
参考文献:
[1]刘恋,李博超.关于设计中创造性思维的研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7).
[2]陈永生.设计教育中创造性思维培养体系初探[J].高等农业教育,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