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及甘草提取物对小鼠免疫保护作用的研究

来源 :介入医学杂志(英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jing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观察甘草及甘草提取物对小鼠免疫保护的作用。方法 本实验设对照组、甘草低、高剂量组、甘草提取物低、高剂量组,共5组。甘草低、高剂量组分别以甘草100、300g/kg?BW,甘草提取物低、高剂量组分别以甘草提取物20mg、50mg/kg?BW进行小鼠灌胃,对照组以纯化水替代,连续30天后。观察对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血清溶血素、溶血空斑数、脾淋巴细胞转化和NK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 甘草及甘草提取物各剂量组小鼠的足跖肿胀度、NK细胞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甘草提取物高剂量组小鼠的淋巴细胞增值数、血清半数溶血值(HC50)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实验组小鼠均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甘草及甘草提取物均能一定程度增强小鼠免疫力。
  [关键词]甘草、甘草提取物、NK细胞、免疫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 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 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而得[1]。甘草和中益气,有调补劳损内伤、脾气虚弱、元阳不足、肺气衰虚之功效,其甘温平补,可增强免疫功能。在甘草提取物当中,含有的有效成分种类较多,能够发挥出多重免疫调节的效果。甘草提取物能够对免疫细胞进行激活,并且对免疫反应进行增强[2]。本实验观察甘草及甘草经过提取后所得甘草提取物对小鼠免疫的影响,比较提取工序是否影响甘草免疫作用的发挥。
  1 材料与方法
  1.1受试物 甘草购自张仲景大药房;甘草提取物以甘草饮片加10倍水煎煮提取3次,每次2h,过滤、干燥得粉末,1克提取物相当于6.1g甘草饮片。
  1.2动物 健康KM种小鼠,单一性别,体重18~22g,由新乡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3仪器 电子天平、分析天平、酶标仪、96孔细胞培养板、离心机、游标卡尺等
  1.4实验分组 100只KM小鼠随机分成两个组,一组进行迟发型变态反应、血清溶血素实验,另外一组进行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NK细胞活性实验。每组分别设对照组、甘草低、高剂量组、甘草提取物低、高剂量组。
  2 方法
  甘草低、高剂量组分别以甘草100、300mg/kg?BW,甘草提取物低、高剂量组分别以甘草提取物20mg、50mg/kg?BW进行小鼠灌胃,对照组以去离子水替代,连续灌胃30天。处死小鼠进行足趾肿胀度、半数溶血值(HC50)、COA诱导脾淋巴细胞增殖、溶血空斑数和NK细胞活性检测。方法按照中国卫生部《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版中规定操作。
  数据处理 采用检验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处理。
  3结果
  3.1对小鼠细胞免疫的影响
  灌胃小鼠受试物30天后,甘草及甘草提取物各剂量组小鼠的足跖肿胀度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具有統计学差异(P<0.05);甘草提取物高剂量组小鼠的淋巴细胞增值数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实验组小鼠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见表1
  3.2对小鼠半数溶血值(HC50)、溶血空斑数和NK细胞活性的影响
  灌胃小鼠受试物30天后,与对照组比较,甘草提取物高剂量组小鼠血清半数溶血值(HC50)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剩余其他实验组小鼠血清半数溶血值(HC50)、溶血空斑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甘草及甘草提取物各剂量组小鼠的NK细胞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见表2
  4讨论
  本实验结果显示,甘草及甘草提取物各剂量组小鼠的足跖肿胀度、NK细胞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甘草提取物高剂量组小鼠的淋巴细胞增值数、血清半数溶血值(HC50)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实验组小鼠均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甘草及甘草提取物均能一定程度增强小鼠免疫力。甘草提取物为甘草经过水提取、干燥而得粉末,本实验甘草和甘草提取物实验剂量折合药材饮片相当,实验结果甘草提取物高剂量组对小鼠淋巴细胞增值数、血清半数溶血值(HC50)有明显影响,而对应剂量甘草饮片高剂量组缺没有影响。一定程度上说明,甘草经过提取并无降低其药效作用。
  引用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一部,P86
  2.方鉴.甘草及其有效成分对免疫系统调节作用探究[B].海峡药学,2017年,29( 8): 28-3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究将护理安全综合量化管理模式应用于护理管理中,对临床应用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造成的影响,分析其临床实际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中选择时间段,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开展实验,在我院中随机抽选80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录入实验中将所有患者个体资料录入统计学软件后对其进行数据对比分析,记录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单组设置样本量为40。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护理,实验组患者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
期刊
【摘要】本文总结了肠内营养支持期间饲管到达部位对药物的影响以及影响饲管给药的药物因素,对肠内营养支持期间经胃肠管给药的护理研究进行分析,包括护士掌握正确的给药及冲管方式、饲管堵塞后妥善处置的方法等,目的在于为临床肠内营养支持期间减少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提供参考意见,促使临床安全、规范用药。  【关键词】肠内营养支持;胃肠管;给药;护理  前言  肠内营养支持根据给药途径的不同分为口服、管饲。通常情况下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耳鼻喉病房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以 60 例门诊患者为观察对象,就诊时间为 2017年 2 月—2018 年 2 月,将其中 30 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实施门诊常规护理质量管理方式,另外 30 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
摘要:护理工作是医院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护理质量的高低不仅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护理的满意度,还对医院的声誉有很大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护理服务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成为广大护理同仁共同关注课题。质量改进即采取相应的措施使质量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取得很大突破的过程。内分泌科护理中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护理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护理需
期刊
【摘要】护理专利申报,是护理工作者善于发现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问题加以钻研后找出解决办法的一种获得专利认可的过程,是体现护理工作者创新思维能力的一项指标,既锻炼了护理科研工作者的科研能力,又解决了工作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符合国家倡导知识产权战略的总布局。护理专利申报不仅需要对专利内容精雕细琢,还需具备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专利申报激励科研工作者拓展创新途径,专利制度指导科技人员的科研创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在手部烧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8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手部烧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采取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对比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手部功能评分。结果 试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手部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手部烧伤患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葡萄皮提取物和维生素C配伍对小鼠免疫力的影响。方法:选用ICR小鼠,进行脏器/体重比值测定、迟发型变态反应、刀豆蛋白 A(Con A)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实验、抗体生成细胞检测、半数溶血值(HC50)测定、碳廓清实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和NK细胞活性测定,研究葡萄皮提取物和维生素C配伍是否可以调节免疫功能。结果:葡萄皮提取物和维生素C配伍能增强小鼠的迟发型变态反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与解析病例引导式教学方法在实验诊断教学改革中的运用及对五年制医学生教育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进行学习的五年制医学生80人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人,对照组仅采用基础的教学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病例引导式教学法,对比两组医学生实验诊断教学的结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名词解释、填空题、问答题三个方面的评分均较高,差异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心理护理在护理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术后患者中的价值。方法:此次实验实验时间段设置为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该时间段内对我院数据库进行数据筛选,纳入60例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患者的个体信息作为实验对象,均分两组后记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单组样本量设置为30。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手术室心理护理。将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在实验结果中,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临床路径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7年6月-2019年8月本院接诊且行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病患60例为对象,利用数字抽签法均分成2组。试验组护理用临床路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法。对比2组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住院时间为(8.67±2.09)d,比对照组(12.58±3.24)d短,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6.67%,比对照组43.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