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幼儿师范的音乐课程改革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sces_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推行,对中小学音乐教育提出了鲜明的要求。作为基础阶段的音乐教育,应是素质教育的体现,能更好地推进对人的基本素质的培养发展,立足于音乐审美体验,使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达到人的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
  音乐的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它具有唤醒、联系和整合人格的力量。幼儿师范是培养幼儿教师的载体,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时期错过了的东西,到了少年时期就更加无望了。这一规律涉及孩子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美育。”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要使幼儿时期的音乐教育是成功的,那么幼儿师范的音乐教育显得多么重要呀!
  立足于《音乐课程标准》,审视幼儿师范的音乐教育教学活动,其存在着很大差距。突出表现在:
  (1)、对音乐教育理念认识不清,过于强调音乐的专业化,强调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淡化了音乐本身的审美价值。
  幼儿师范的音乐教育应是审美教育,在进行音乐审美的过程中,体现艺术的审美价值。不同的音乐作品凝聚了不同的情感体验,表现出不同风格的音响效果,音乐以其独特的形式美、丰富的内容美、深刻的理性美去塑造与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气质修养等非智力因素,是一种人文素养的培养。而幼儿师范存在着过于强调音乐的技能技巧的学习倾向。比如钢琴课,教师强调对作品的熟练弹奏,学生也会想方设法、争分夺秒,一有时间就跑进琴房,加强对手指的约束和熟练,以完成作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无暇去对作品进行充分的感受和鉴赏,使音乐作品的本身具有的感染力下降,削弱音乐本身对学生情感的培养,音乐的审美价值不能很好的发掘,形成教学中,舍本求末的模式,学生的学习成为音乐教育肤浅的技能训练的附属。
  (2)、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是被动的,缺少积极的参与,从而损害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创造能力加以禁锢。
  幼儿师范的音乐教育虽然在进行素质教育,培养技能技巧和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但教学中知识还是“罐头式”教学,课堂满满的,老师讲,学生听,学生思维受到很大程度上的压抑。《乐记》中记载:“(音)乐者(块)乐也。”没有了学生的参与,没有了自主的快乐体验,创作没了源泉。
  (3)、音乐学科的综合能力薄弱。
  在教学中,音乐表现出很强的独立性,没有积极地和更多的艺术门类结合,和艺术之外的学科结合更加缺乏。师范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是针对于幼儿园的教师培养,那么应突出音乐在教学中的综合性、实践性,立足于幼儿年龄段的素质培养、审美感受。而实际上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却没有做到这一些。
  针对以上的问题,怎样更好地与《音乐课程标准》结合,更好地进行音乐教育改革,培养优秀的幼儿师范学生,为幼儿音乐教育服务?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进行调整和实践。
  
  一、大力调整音乐课程门类,体现音乐知识的基础性,树立以审美为中心去进行音乐教学
  
  音乐教学中,应突出审美特点,在教学中紧紧围绕发现音乐的美、感受音乐的美去进行,丰富学生的审美积累、情感体验。人对美的追求是自主的,要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美的音乐作品去体验音乐本身的审美价值,去塑造与发展个性品质、气质等因素。
  对音乐课程应大力削弱音乐课程的高深理论与高难技能技巧,削弱纯技能性的东西,使知识在大量的、不同形式的音乐审美中得以渗透。如声乐学习,能唱是第一位的,唱得好是第二位的。人与人的发音体系存在差别,要让每个学生唱得像帕瓦罗蒂一样高明恐怕不可能。学生在生活中能够很自然地、高兴地去唱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为什么在声乐课上要用一种统一的高难声乐技巧去要求?这样往往适得其反,三年下来,学生也不一定能掌握一套声乐高难技巧。基本的声音歌唱技法可以传授,也应立足于对音乐的审美中。音乐教育中,能使学生在愉悦地进行音乐作品的欣赏、鉴赏的同时,愉悦的运用音乐技能技巧,去表现自我感受,就是好的、成功的。
  立足于心灵上的自然愉悦,对美的真切感受,做到“玩”中学,知识才会落到实处,才能调动学生内需,使学习成为主动。美国促进科学协会提出的《普及科学——2061计划》中讲:“不必要求学校讲授越来越多的东西,但是,讲授的少是为了讲得更好些。集中在较少的主题上,教师能按不同的背景将概念渐渐的引入,并随着学生不断成熟,逐步加以强化和扩展。他们能够领会到更深刻的知识内容,从而加深理解。”它说明了教学规律下的课程改革要点。音乐不同内容的学习,可以在审美、评析的过程中去渗透和完成。例如讲解中国民族器乐知识,可以在欣赏《百鸟朝凤》、《金蛇狂舞》等曲目中渗透。把握住民族器乐的演奏风格、音域、音色以及不同乐器的配合演奏,在对音乐主题的理解过程中,可以对器乐有更深的感受,比如:《二泉映月》中通过运用二胡的演奏,把乐曲深沉、悲凉的感受充分表达出来;《高山流水》中通过古琴的弹奏,把那种对自然的和谐以及对人的内在高贵品质的追求娓娓道来。
  
  二、加强对音乐的实践性操作,培养对音乐的表现、创造
  
  音乐的学习没有止境,培养一种兴趣更加重要,使学生具有学习音乐的需求的同时,能主动去表现音乐,进行音乐创作。学生对音乐教育活动的参与给音乐教育教学提供了很大的创造空间。创造力也应在实践中去培养和形成,就像幼儿画画一样,不能等到幼儿会画笔直的线条时,才让他去画方方正正的桌子。这样的行为,不符合人天生具有的创造能力及创造心理,也是对人的创造力的一种漠视和压制,久而久之,会使人的创造力减退和衰竭。
  我们应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景和教学环境,使他们对学习音乐保持积极的态度,通过实践,去表现学生内在的创造力,应立足于大量的音乐活动,调动学生的创造力。例如进行音乐童话的创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积极地投入到音乐创作中去,运用和发掘已有的和未学习过的音乐知识,去创作不同节拍、旋律、色彩的音乐角色,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采用不同的乐器去演奏等等,使学生尽情发挥、创造性地进行音乐知识的整合,更好的表现音乐,创作音乐。
  
  三、加强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结合,加强不同学科教育的综合
  
  学习归根到底是一种能力的提高,音乐的学习使学生的审美能力、个性品质得到好的发展,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应积极主动地完成不同类型知识的综合运用,这也是评价一个人的能力的标准。例如进行一个音乐剧的创作,除了音乐不同方面知识(曲式、和声、配器、演奏形式等)的结合、重组外,还必须与美术、舞蹈、服装、戏剧、文学等学科进行积极的结合,才能很好地把握音乐剧的发展和成功,在这种氛围中,音乐与各学科的交融、紧密结合,产生共同的审美功效,体现音乐的价值。这里也体现了《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进行创造——发展个性——体现评价,使音乐学习更好地持续下去。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在音乐教育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只有积极探索,才会走向新的台阶。以上对音乐教育的看法也许很不成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积极实践,加以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李济英 著 《世界教育发展趋势》 北京大学出版社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修海林 著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
  (作者单位:050081河北石家庄幼儿师范学校)
其他文献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化学学科的概念、原理和规则大多数是由实验推导和论证的。因此,化学实验不仅有助于加深对化学概念、原理和规则的理解,也有助于培养同学们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在高考命题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向的形势下,通过加强实验复习来培养创新能力显得更有现实意义。以下是我们指导化学实验复习的一些做法,供各位参考。    一、重视实验“双基”,奠定创新的基础    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知识的载体作用
期刊
教育部颁布的《物理课程标准》要求:“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新课改所呼唤的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依赖于主体的不断活动,激发其内驱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受到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影响,过分强调系统的知识传授,存在着老师只管讲、学生只管学的满堂灌现象,学生只能机械地学、被动地学,从而抑制了学生的创新和探索热情。因此,如何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创新能力的关系,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期刊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期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中国以及所有饱受二战灾难的国家和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与人民纷纷采取各种方式纪念这一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时刻警示全人类,要牢记历史教训,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我没有看到有关日本国方面的纪念二战胜利60周年的报道,但却又一次看到,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逆世界人民和平之愿望,在今年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于10月17日再一次参拜供奉着日本二战甲级战犯灵位
期刊
众所周知,感受首先离不开观察。作文教学时,我们比较重视指导学生对大自然进行观察,这种观察的对象无疑是一种客观存在,但由于观察的途径、要求不同,就产生了科学的观察与文学的观察的不同特点。科学的观察要求尽可能排除一切可能的主观色彩,有时为摆脱人的感觉器官的局限,科学工作者常常又借助仪器(如显微镜、放大镜)排除错觉,以避免虚假的观察成果。然而文学的观察除了要有那种标准的、带普遍性的眼光外,还得有自己的眼
期刊
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动态过程,因此,只有及时获得反馈信息来调节其本身的行为,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采取观察交谈、提高分析、课内巡视、课堂练习、作业、考查等措施了解教学结果,并及时地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学习条件的有力措施,这种措施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心,对于提高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水平,都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这里就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反馈谈几点看法。    一、备课
期刊
随着计算机在教学中的普及,现代教育技术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讲评,以实现教育优化的理论与实践。它在政治课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使受教育者可以充分发挥各种感官功能,吸收广泛的信息。  2、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使教育者享有广泛的信息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地选择信息
期刊
高中政治教学应该坚持为社会服务与时俱进,面向学生实际以人为本的原则。  高中教育是人一生教育过程中最关键、最基本的基础阶段,它直接关系着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关系国家的将来是兴盛还是衰落。高中政治教学又是高中整个教育的关键学科教育,它直接关系着高中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及人生理想的树立。所以,高中政治教学必须冲破纯升学应试的圈子,应该紧扣时代脉搏,坚持从大处着眼,注重政治教
期刊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古人云:“正人必先正己”,“教人者自教”。中学历史教师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塑造青少年灵魂的崇高职责,更应该具备较高的素质。这里,我就自己的想法,初步探讨一下中学历史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    一、崭新的历史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教学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学的基本观念。它是教师教学行为的理性支点。作为历史教师,应该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课堂教学也不断地改进优化,已由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模式向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发展,现在,无论是大型的教学比武,还是学校的公开课,几乎都在多媒体教育中进行,可以说多媒体教学手段已被广泛应用。它那五彩的画面、优美动听的音乐以及新奇的情景,不仅可以使学生产生动态的视觉效应,更会激起他们的兴奋,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从而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恰如其分地应用多
期刊
本人从教多年,好于推敲教材中的一些字、词、句(观点),滋生了许多疑惑,比如表达前后矛盾、混淆概念范围、点到为止的叙述误导学生等。“尽信书,不如无书”,下面我将疑惑细说出来,以求教于同仁,或许不再有疑惑。    疑惑一:前后矛盾的表达  如:初二思想政治(下)(2004年11第3次印刷)有两处表达前后矛盾。第一处在P110,内容为:“公民受到非法侵害,除了要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外,还可以到执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