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名视域下“屠呦呦获奖事件”解读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h_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污名的过程是一个没有经过论证,根据刻板印象或出自于自我提升、自我防御的需要而对其他群体进行的自发的无组织和无实质性地分类。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大众传媒会将各类负面信息放大,从而会在整个社会中形成对某一特定群体的污名化。研究针对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引发的对院士、海外学习经历、博士学历引发的污名对6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社会大众对其引发的污名效信息表现出来极大的关注。而此次污名现象主要是通过身份区别、经验、经历和共情的途径而产生的。究其原因有三:部分群体的自我防御、社会期待与印象吞没的作用和公正社会的群体社会心理需要。
  关键词 污名 刻板印象 舆论 共情
  基金项目:内蒙古工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小组工作对蒙古族大学生学业幸福感的积极影响研究——以内蒙古工业大学为例”。
  作者简介:利爱娟,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内蒙古工业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教育和社会心理学;陈小雨、张琦、刘佳宇,内蒙古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中图分类号:D920.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12.174
  污名效应无论从历史的横向分析还是纵向分析都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现阶段中国出现了新型污名现象,而这些新型的污名现象在污名的对象、污名的手段上都与传统的污名存在较大差异,基于此本文试图用于污名理论并借助屠呦呦事件将对区别于传统污名对象的污名机制及污名背后更深层次的社会、心理因素进行探讨。
  一、污名及污名效应
  污名译自于Stigma,其在宗教中用来描述在侍奉神的人身上用灼热烙铁留下记号。后来指用刺或烙的方式在奴隶或罪犯的躯体上留下记号,以标示其社会等级和身份地位低下。直到1960年污名在戈夫曼的解说下成了学术概念,戈夫曼认为污名是个体在人际关系中具有某种令人“丢脸”的特征,这种特征使其拥有者具有一种身份受损。 污名的过程是一个没有经过论证的、根据刻板印象或出自于自我提升、自我防御的需要而对其他群体进行的自发的无组织、无实质性地分类。污名本身就带有一种歧视、耻辱性质。 被污名群体会因为群体内部的个别现象而被社会其他群体所排斥,长期的被角色的刻板印象所束缚,也会引发该群体对本群体内部的认同危机。
  正如戈夫曼指出的,污名的存在并非污名者的问题,而是社会规则和公共秩序的缺陷。在消极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将这种来自内部的不认同与外部的不信任无限放大,从而会在整个社会中形成对某一特定群体的污名化。污名效应是一种为了突出自己心理上的优势地位而对其他群体进行毁誉的过程,通过对其它群体的毁誉来达到提高对自身的积极认同和维持高自尊的目的。
  二、关于“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调查
  (一)调查对象及问题
  针对“屠呦呦获诺贝尔奖”这一事件,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有63名在校大学生参与的调查。调查问题共有三个:
  问题1: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之后,您在各类媒体中看到哪类新闻较多?
  问题2:仅从题目上,您会更关注哪类新闻?
  问题3:这些新闻当中,您更了解哪些?
  答案涉及三个维度:屠呦呦及其贡献的客观内容;屠呦呦引发的人物身份污名相关内容;与屠呦呦获诺贝奖无关也于污名无关的信息。
  (二)结果
  针对以上问题,对相关答案的百分比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见表1。
  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以大学生群体为代表的大众对其贡献进行关注的原因是正常、合理的。但是,在关注事件本身的同时,却又有三分之一还要多的大学生会关注到屠呦呦身份引发的对院士、博士和出国留学者三类人的污名,这不仅仅是一个社会现象,其背后隐藏的是社会心理及社会结构问题。同时,更加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这样的污名效应可能会引发一定的社会危机——大多数具有院士、博士和出国留学者三类身份的个体,都是具有大学学习经历的,这样的污名效应是否会影响到在校大学生未来的职业选择和生涯规划,也是需要思考的。
  三、屠呦呦获奖引发的污名效应作用路径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可以引发污名效应的事件,却引发了社会大众对院士、博士、出国留学者的污名效应,究其机制,是由以下路径产生的:
  以屠呦呦为代表的中国大陆科学家首拿诺贝尔奖引起了社会极大的关注,而关注的焦点不仅仅是其获奖,还有屠呦呦身份的特殊性。并由此引发对与其相反群体的污名。引起此次污名效应的路径是在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引发关注后开始分化的:一部分社会公众关注的是其“三无”身份,他们自己本身就是“三无”群体,也有在不断争取摆脱“三无”群体的人,屠呦呦事件一出他们自发的聚集起来形成一个无形的舆论团体并由此产生共情,而有这种共情引导他们对院士、博士、出国留学者进行污名;另一部分社会公众关注的是青蒿素的价值,而这种被国际上肯定的极其有价值的东西在国内却未被批准使用,这使中西医界和有相同经历的人产生共情,他们开始批判权威、权力机构,开始对其进行污名,而这种污名由于舆论的巨大导向作用,最后也都投射到了对院士、博士、出国留学者的污名之中。   四、屠呦呦事件下的污名效应分析
  (一)部分群体的自我防御
  屠呦呦事件的污名效应是一种刻板印象和类型化,而这二者都是人类思维不可避免的,由于无知和人格弱点产生的一种自我防御心理,人们基于错误且僵化的归纳产生了对特定人群的反感 ,而这种反感在羊群效应的推动下会迅速转化为污名。这种人格弱点更多的是一种由自卑而衍生出来的一种强烈的自我保护欲望,而这种保护欲望有时候也会演变成一种对他人或其他群体的攻击、毁誉。
  (二)社会期待与印象吞没
  印象吞没是在互动过程中,人们以记号为基础形成的对记号背负者的整体印象,这一印象逐步吞没了记号背负者的整体印象。其最主要的特征就在于其整体性和连带性。 在舆论导向与社会公众对信息的不断的整理加工、传递,使其对群体形成印象吞没,使得这种污名逐渐上升到了公共意识的高度,所以这种污名又会具有不易消除的特性 。
  在社会互动过程中,社会大众以院士、博士、出国留学者这些记号为基础形成了对这些记号的背负着的整体印象,这一印象淹没了记号背负者本身,而当记号背负者没有达到他的记号要求,这些记号就极易向污名转化。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屠呦呦污名事件也可以解释为社会大众总会对一些群体抱有极大的角色期待,而当这些群体没有达到大众对他们的期待时,就会将其群体“印象吞没”,演变为从不满到污名化过程。 其具有普遍性、外在性、强制性特点,不以人的意志转移,而屠呦呦事件只是一种表现形式。
  (三)公正社会的群体社会心理需要
  有学者从宏观社会结构和制度的维度来解释污名,指出污名的实质是社会不平等,并揭示了社会不平等与污名交互生产的事实。 屠呦呦事件中对院士、博士、出国留学者的污名是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权力的产物,简言之,文化强势群体因其地位而受到的污名。也就是Watts等人所强调的污名是权力的产物。 而这种形式的污名不再只是越轨状态和社会规则,公共秩序之间差异的标记 ,而更是文化权力也可以称为一种文化权威下的强行污名和被强行污名。即,这样的污名是不同文化权力之间即院士、博士、出国留学者群体与以屠呦呦为代表的“三无”群体之间的冲突的表达形式之,其是文化权力无声的较量。
  污名也是大众普遍存在的“公正社会”的群体社会心理需要的体现。权力很多时候也是一种权利,权力弱势群体为获得更大的权利,就可能对权力强势群体进行趋近,使自己也变成资源获益者。当这种身份的转变遇挫或者发现可能性极低的时候,就会使个体产生失望、嫉妒等消极心理,其可能通过言语攻击及标签化的攻击表现出来,形成污名效应。因此,公正社会的群体社会心理需要也是污名效应产生的另一个原因。
  五、结语
  “三无”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确实是中国科学的一大进步,也应该得到赞美,但是这种赞美不应该是建立在对其它群体的污名上。将个案无限的放大,其本身就毫无科学依据。维持社会良性运行的其背后的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屠呦呦之所以没评上院士也肯定是有这套制度规则所不容许的原因的,我们不能因为诺贝尔的获得者是“三无”科学家就去污名院士、博士、出国留学者,这是对制度的不尊重也是对人才的不尊重,也许在制度上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但是在现阶段的中国它也许是最合适的,任何东西都有一个评判标准,不能因为个例就推翻这套标准,能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才是“真理”,而“真理”又不是永恒的它是运动的,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是历史上证明了的不具准确性的。我们从屠呦呦事件中也可以看到文化权力的巨大引力,大众传媒的强大引导力在污名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能力,社会之所以进步是在于人的思想越来越自由越来越独立,我们要作理性的参与者,不作盲目的跟从者。
  注释:
  [美]欧文·戈夫曼著. 宋立宏译.污名——受损身份管理札记.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8- 25.
  陈路生. 疾病、污名与歧视:基于对现代社会流行性疾病的分析.消费导刊.2010(4).32-34.
  杨敏齐. 污名研究及被污名群体的类型特征//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国心理学会.2013.3.
  徐俊.知识、权力与当代知识分子的角色定位——简析米歇尔·福柯微观权力视野下的后现代科学知识观.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82-86.
  Kitwana B. The Hip-Hop Generation: Young Blacks and the Crisis in African American Culture. Black Issues Book Review, 2002(May-June).
  郭金华. 污名研究:概念、理论和模型的演进.学海.2015(2).99-109.
  王眉.网络舆论的“污名化”效应与“多数的暴政”.当代社科视野.2012(2).52.
其他文献
利用控温控时水浴锅 ,采用热化学侵蚀法对不同热处理和热机械处理状态 33Mn2V微合金非调质钢奥氏体实际晶粒的金相显示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自来水 30mL和适量苦味
消炎痛在眼科临床及实验室的应用日益广泛,并已取得满意的疗效。为了对本药在眼内动态变化过程有个透彻了解,以便为临床或实验室制定合理给药方案及优选给药浓度,本实验对消
该研究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要求测定样品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同时建立GC-MS指纹图谱,使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2012年版)》计算指纹图谱相似度,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
本文介绍了眼睑肿物矩形切除修复术的两种术式。(1)睑部皮瓣推移术(适用于眼睑前叶肿物切除术的修复)。(2)睑板及睑部皮瓣推移术(适用于眼睑全层肿物切除的修复)。用以上方法
瑞雪兆丰年。当新春的第一场瑞雪不期而至,也带来了太多太多的希望和憧憬。就在农历新年前夕,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切实做好2005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若干意见》。这是继2
[目的]对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08年7~12月内科住院患者病历400份,调查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一关于本综合征的命名1917年Lindberg 首先描述,在单纯性青光眼病例,有时发现瞳孔缘有灰白色碎屑样物存在,当时认为是渗出物。1918年Vogt 也见到一例,认为是瞳孔残膜,这例后
在眼科领域的实验研究中,微量蛋白的定量分析是进行生化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经典的“劳里”氏测定法已远远不能满足眼科临床及研究的需要,因它费时,操作繁琐,最大的缺点是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 1871年Von Bayer合成荧光素染料。十年后,Paul Ehrlich观察到注药后前房很快显示一垂直的染色线条,在眼内有炎症的情况下,染色形状有所改变,以此作为
随着社会文明进程的加快,女性发展及其权益保护日益受到全世界关注,在此国际大背景下,性别统计也越来越受到官方统计的重视。为此,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联手世界银行学院,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