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不断完善,对于财务管理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了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财政部制定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等一系列内控制度,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建立和运行提供了依据。财务内部控制的目的是对各类金融风险进行合理科学的防控,从而实现国家资产的安全。因此,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加强财务管理的内控体系建设,抓好内部风险防范。本文主要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内部控制的有效措施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风险防范;内部控制
1.前言
行政事业单位主要涉及到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领域,这些领域都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财务内部控制是任何一个单位都不可回避的需要重视的管理手段,行政事业单位更是需要加强重视。行政事业单位是国家的服务窗口,其财务的内部控制直接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能力。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能力体现着其财务管理的水平,体现着其对外在和内在的风险的防范及抵抗的能力。内部控制是由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层和所有职工一同执行,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运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运营计划而制定的管理流程,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可以全面提高单位财务工作的水平。行政事业单位需要结合财务风险防范要求,完善并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及时找出风险因素并处理,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才能推动本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2.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若干问题
2.1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当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问题产生的真因主要出在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上。目前,还有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的权责规定划分不是很明确,财务管理的问题频出。
2.2财务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的意识不足。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主要弱点就是对风险防范的意识不足。当下,随着经济社会的腾飞式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面临巨大的风险威胁和挑战。如果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仍然按传统的管理模式,势必会遭受各种金融风险的打击和摧残。因此,财务内部控制要注重风险防控。
2.3财务内部控制没有制定有效评价和监督机制。任何制度的有效实施,都必须通过有效的监督与评价机制,财务内部控制也是一样。制度的制定只是开始,能否有效的开展与实施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有效的评价和监督机制是保证制度顺利实施的推手。然而,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机制还存在着不够科学,不够完善等问题,导致了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不少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2.4财务内部控制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预算管理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财务的支出起着重要的约束作用。因此预算管理作为财务内部控制的主要手段非常重要。只有把预算管理的问题解决了,才可以说把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做好了。然而,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内部财务控制管理意识淡薄,编制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低下,导致预算编报不完善,降低资金利用效率,出现会计信息质量失真等现象,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3.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措施
3.1 明确财务管理的任务职责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结合自己单位的特点合理设置其职能部门,并对各部门的职责权限进行明确,以此来避免职能的交叉或缺失,让单位的各部门既能相互制约,又能够相互协调。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需要在工作开始之前明确每个人的工作任务和职责,根据每个工作人员的职责能力不同而尽可能地做到科学且合理。同时,通过明确每个人的职责来确保重大决策的合理性,避免人员出现违法乱纪现象,并且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运行的效率。对此,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全面分析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绘制业务流程图,编制岗位说明书,明确每个部门每个岗位在财务内部控制活动中的职责和义务;要根据工作量和工作内容合理的划分单位内部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一旦发生问题需要明确到个人,使其承担应尽的责任。行政事业单位还应该将财务内控分解细化,使每一个员工了解自己在内部控制中的定位,更好地履行其职责。
3.2 建立健全内控管理体系
财务内部控制非常注重事前控制和事中监督的控制手段。因此,建立健全内控管理体系能够给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指导。在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需要结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要求,将管理机制渗透到各个环节中,让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开展有章可循。梳理管理流程,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形成一个统一的内部控制管理格局。同时,为了减少财务风险出现,需要明确财务风险内控管理职责,在各部门配合下完成财务内控管理工作,避免因疏忽而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严重损失。
3.3 强化风险预警机制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与现行的财务管理制度的主要区别就是以风险管理为重点,通过梳理关键业务流程,寻找风险点、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来有效防范风险。风险预警机制作用于财务风险的事前管理,从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现状出发,制定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对单位财务运营及风险发生规律进行预测,结合既定规则评价风险等级,并依照相应措施进行处理。首先,科学设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并将其量化,通过模型分析计算各风险项的发生概率。其次,确保风险预警指标与预警值相一致,依照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确保虚拟值与观测值统一。最后,合理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广泛采集单位发展中形成的各类信息,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模型,深入挖掘单位财务潜在风险,提高风险的可控性。行政事业单位一定要从本单位实际业务流程出发,思考探索适合自身的控制措施。
3.4 加強财务预算控制管理
财务预算对于财务的工作权限起到了制约作用,减少了很多的不必要的审批,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相关人员腐败问题的出现。财务预算涉及到诸多方面,也涉及到单位的财务状况,预算的把控有利于单位的良性运转。在做预算工作时,财务内部要根据每一季度、月度进行规划,不要过于长远的预算以避免出现不合理的开支,还要进行专业的反馈,落实好款项的使用,更好地对行政事业工作进行财务规划,减少内部松懈带来的财务超支。
3.5 完善财务控制监督制度
加强与完善财务监督管理制度建设能够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提高,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控制监督管理制度的完善性和高效性,对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情况进行追踪监管,明确管理职责,优化管理流程,最终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科学分配,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健康发展。除此之外,财务控制监督管理水平应与部门绩效充分结合,根据各部门工作表现,提供相应的奖罚制度。在开展财务控制监督管理工作时,通过部门绩效考核,加强财务控制监督管理力度,要求各个部门参与其中,保证财务控制监督管理的可行性。
4.结束语
国家为了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活动的监督管理力度,制定了一系列财经法律、法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良好的财务内部控制不仅可以规范单位内部管理,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保护各类资产的安全和完整,而且对防止财务风险、提高管理水平、严格财经纪律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需要从财务风险防范角度入手,抓好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监督与管理,确保单位财物的安全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财务行为的合法性,在减少风险出现的同时,给行政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打好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新华.浅议我国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的完善机制[J].财会学习,2019(28).
[2]迟玉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8(30).
[3]何庭辉.浅谈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9(03).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风险防范;内部控制
1.前言
行政事业单位主要涉及到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领域,这些领域都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财务内部控制是任何一个单位都不可回避的需要重视的管理手段,行政事业单位更是需要加强重视。行政事业单位是国家的服务窗口,其财务的内部控制直接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能力。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能力体现着其财务管理的水平,体现着其对外在和内在的风险的防范及抵抗的能力。内部控制是由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层和所有职工一同执行,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运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运营计划而制定的管理流程,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可以全面提高单位财务工作的水平。行政事业单位需要结合财务风险防范要求,完善并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及时找出风险因素并处理,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才能推动本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2.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若干问题
2.1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当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问题产生的真因主要出在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上。目前,还有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的权责规定划分不是很明确,财务管理的问题频出。
2.2财务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的意识不足。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主要弱点就是对风险防范的意识不足。当下,随着经济社会的腾飞式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面临巨大的风险威胁和挑战。如果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仍然按传统的管理模式,势必会遭受各种金融风险的打击和摧残。因此,财务内部控制要注重风险防控。
2.3财务内部控制没有制定有效评价和监督机制。任何制度的有效实施,都必须通过有效的监督与评价机制,财务内部控制也是一样。制度的制定只是开始,能否有效的开展与实施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有效的评价和监督机制是保证制度顺利实施的推手。然而,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机制还存在着不够科学,不够完善等问题,导致了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不少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2.4财务内部控制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预算管理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财务的支出起着重要的约束作用。因此预算管理作为财务内部控制的主要手段非常重要。只有把预算管理的问题解决了,才可以说把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做好了。然而,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内部财务控制管理意识淡薄,编制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低下,导致预算编报不完善,降低资金利用效率,出现会计信息质量失真等现象,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3.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措施
3.1 明确财务管理的任务职责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结合自己单位的特点合理设置其职能部门,并对各部门的职责权限进行明确,以此来避免职能的交叉或缺失,让单位的各部门既能相互制约,又能够相互协调。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需要在工作开始之前明确每个人的工作任务和职责,根据每个工作人员的职责能力不同而尽可能地做到科学且合理。同时,通过明确每个人的职责来确保重大决策的合理性,避免人员出现违法乱纪现象,并且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运行的效率。对此,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全面分析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绘制业务流程图,编制岗位说明书,明确每个部门每个岗位在财务内部控制活动中的职责和义务;要根据工作量和工作内容合理的划分单位内部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一旦发生问题需要明确到个人,使其承担应尽的责任。行政事业单位还应该将财务内控分解细化,使每一个员工了解自己在内部控制中的定位,更好地履行其职责。
3.2 建立健全内控管理体系
财务内部控制非常注重事前控制和事中监督的控制手段。因此,建立健全内控管理体系能够给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指导。在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需要结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要求,将管理机制渗透到各个环节中,让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开展有章可循。梳理管理流程,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形成一个统一的内部控制管理格局。同时,为了减少财务风险出现,需要明确财务风险内控管理职责,在各部门配合下完成财务内控管理工作,避免因疏忽而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严重损失。
3.3 强化风险预警机制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与现行的财务管理制度的主要区别就是以风险管理为重点,通过梳理关键业务流程,寻找风险点、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来有效防范风险。风险预警机制作用于财务风险的事前管理,从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现状出发,制定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对单位财务运营及风险发生规律进行预测,结合既定规则评价风险等级,并依照相应措施进行处理。首先,科学设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并将其量化,通过模型分析计算各风险项的发生概率。其次,确保风险预警指标与预警值相一致,依照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确保虚拟值与观测值统一。最后,合理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广泛采集单位发展中形成的各类信息,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模型,深入挖掘单位财务潜在风险,提高风险的可控性。行政事业单位一定要从本单位实际业务流程出发,思考探索适合自身的控制措施。
3.4 加強财务预算控制管理
财务预算对于财务的工作权限起到了制约作用,减少了很多的不必要的审批,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相关人员腐败问题的出现。财务预算涉及到诸多方面,也涉及到单位的财务状况,预算的把控有利于单位的良性运转。在做预算工作时,财务内部要根据每一季度、月度进行规划,不要过于长远的预算以避免出现不合理的开支,还要进行专业的反馈,落实好款项的使用,更好地对行政事业工作进行财务规划,减少内部松懈带来的财务超支。
3.5 完善财务控制监督制度
加强与完善财务监督管理制度建设能够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提高,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控制监督管理制度的完善性和高效性,对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情况进行追踪监管,明确管理职责,优化管理流程,最终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科学分配,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健康发展。除此之外,财务控制监督管理水平应与部门绩效充分结合,根据各部门工作表现,提供相应的奖罚制度。在开展财务控制监督管理工作时,通过部门绩效考核,加强财务控制监督管理力度,要求各个部门参与其中,保证财务控制监督管理的可行性。
4.结束语
国家为了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活动的监督管理力度,制定了一系列财经法律、法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良好的财务内部控制不仅可以规范单位内部管理,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保护各类资产的安全和完整,而且对防止财务风险、提高管理水平、严格财经纪律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需要从财务风险防范角度入手,抓好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监督与管理,确保单位财物的安全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财务行为的合法性,在减少风险出现的同时,给行政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打好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新华.浅议我国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的完善机制[J].财会学习,2019(28).
[2]迟玉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8(30).
[3]何庭辉.浅谈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