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秋天的门

来源 :语文世界(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yuszs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凉的清风裹着红柿子、黄杏子、绿核桃以及梧桐果们的清香,踏着阵阵“哗啦啦”的节奏,在我的心野盘旋着秋的尾曲,描摹着落叶缤纷的意境。恍惚间,一扇秋天的门徐徐敞开,那里面的世界,是绚烂斑驳的泼墨画,是秋的诗朗诵。
  这是掩映于梧桐林间的国防大学中心花园。有人在环抱花园的砖红色塑胶跑道上奔跑健身,有人在花园内“X”形林荫小径上漫步说笑,还有些小朋友在中间八边形小广场上踢毽子,玩滑板车,跳绳子……我却在长条木椅上半坐半立地翘首举目,陶醉于这迷人的秋韵。那数不清的金色梧桐叶子们也在枝头摇曳着,“哗啦啦”着,似在打着手势,向地面那些碎金般的落叶致意,向我这个好奇的中学生述说着秋叶的感受和境界。
  忽然,风陡地狂躁起来,依照那种扫落叶的惯势,一阵紧似一阵地呼啸而过,将那些来不及说些什么的梧桐叶子一扫而下。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叶子们像断了线的风筝,漫天飘零着。然而,叶子们并不是“飘”以待毙,而是按着自己的逻辑,趁风借势,在夕阳的映射下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像丰收之神撒下的金色箔片,并且在最后的当儿,倾力发起毕生的冲刺,抢占着自己想要抵达的点位,即使已经落到地上,也要用尽最后的力气向前再向前地滑动,直至它们所能到达的终点。
  “落‘金’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其中两片叶子,就在将要落地的瞬间,紧紧地贴在一起,仿佛一对至死不渝的鸳鸯互相拥爱着,宽慰着,鼓励着,轻轻地着陆,静静地躺下,一副恬然等待来生的样子。离它们不远处,有三片叶子像嬉戏的孩子抱成一团,在地上翻滚着,乐观地面对生命的终结,抖擞着最后的快意。另有五片或七片簇拥一起的叶子们,则于各个角落不停地辗转和“哗啦啦”着,似在七嘴八舌品评这金色的世界。令人惊异的是,就在那个打太極的老爷爷足边,一片叶子掠着地面奋力地冲刺,撞到别的同伴时还抖动一下,像是小声说了句“对不起”,然后接着向前冲刺,直至它的归根之处时,竟没有止步于此,而是借着地面的依托用尽力气将自己竖起来,使它的身形尽可能地更高一些、再伟岸些。旁边的众多同伴或许是受它的感染,也纷纷或侧或正地支起身形,绽放自己的最后辉煌,向世人昭示着生命的哲理。
  耳中鼓荡着“哗啦啦”落叶交响曲,我不禁离开坐椅,俯身近前,轻轻捡起那片叶子,小心翼翼地夹进我最爱读的《季节人生》的扉页间。我要把它做成标本,让它一直陪伴着我和我的书,去推开一扇又一扇秋天的门,一步步走向新的成熟与丰收。
其他文献
天气多变,心情不佳,就会回想一些美好的诗句来纾解内心的郁闷。比如望着窗外沉沉的乌云,忽然想起了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是何等娴静而又绮丽的诗句啊!唐人写词写诗都很像印象派画家,一个色块一个色块往画布上堆,并不考虑衔接过渡,但是色块和色块之间天然有着一种微妙的联系,凑近了看是分隔开的,退后了看却又是一种和谐的存在。  你比如这首词,白
期刊
作家档案rn查干,1940年生,蒙古族,内蒙古人.毕业于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历任乌兰察布盟文联主席,中国作协《民族文学》杂志社编辑部主任、专职编委(副局级)、编审,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资深会员,中国诗歌学会常务理事.1964年开始发表作品, 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出版有《爱的哈达》《彩石》《蹄花》《无艳的一枝》《灵魂家园》《红叶归处》等多部诗集与散文随笔集.部分作品被译成英、法、日、韩、匈牙利、波兰等文字介绍到国外.多次获得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国家和省部
期刊
我曾坐在窗前,望着远方的那片天,那依稀明灭的一轮月.思绪又飞回到与君相识的那个午后,那个夏天,和那敏感地认知着这个世界的少年.rn轻 轻 地,慢慢地,翻开这太阳烘焙过的卷帙,让扉页镏金的字迹绽放在心间.你坐在桌边,向我娓娓道来水乡所孕育的文化起源.一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那句“一夜飞度镜湖月”般,书斋早已不见,眼前的景,心中的梦,已幻化作古城楼上那匾“凤凰厅”.
期刊
根,关系着树的生死;根,关系着国家的存亡。  云水泱泱,尘土茫茫,五千年的时间,沉淀了太多东西,是什么维系中华民族千年之久的根。  是文字!是一个又一个小小的方块字记录了中国的千年文明。  一片龟甲,一把刀,一个人,这就是汉字的祖先——甲骨文。从这里,带着一种粗犷质朴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美怯生生地从幕后登上舞台。“天雨粟,鬼夜哭。”甲骨文的重要性可見一斑,更重要的是它的美。每次见到甲骨文,总觉得几千
期刊
在辨析中探明意义  大约在2003年,我第一次读到库切的小说《耻》。他虽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他在中国却注定是个被冷落的作家。事实上,除了马尔克斯,最近几十年的库切的“诺贝尔奖同事们”,在中国都“享有”此类命运。其中原因非常复杂,可以做一篇长文。  我想,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中国读者喜欢的其实是那种简单的作品,并形成了顽强的心理定式,即单方面的道德诉求和道德批判。那种对复杂经验进行辨析的小说,我
期刊
我想講的一位作家,是从《收获》走出去、走向文坛的李洱。  李洱是上世纪60年代生人,成名于90年代。最近《南方周末》做了一大版报道,德国总理默克尔去年来中国,要求中方安排和李洱见面,那个时候正好李洱母亲生病,他回河南老家去了;奥运会之后,默克尔又来了,她和温家宝总理见面的时候,送给温总理的礼物是一本德文版的书:《石榴树上结樱桃》。这本书就是李洱写的,发表在我们杂志上的时候叫《龙凤呈祥》。  这本书
期刊
语文阅读所涉及的范围极其的宽泛,少不了延伸阅读和渗入经济、政治、历史、哲学等等相关知识,所以语文阅读教学工作既极为重要又相对复杂困难。该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以提问促进思维转变?本文以“提问促进思维”的相关方法为主要出发点,探索语文阅读高效教学的路径,为语文阅读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另外针对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效率低、成效少等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一、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传统的语文阅读教
期刊
双语交流中,一种常见的现象是用语码转换的方式进行重复提问。将Brown&Levinson的礼貌理论与会话分析理论结合起来研究双语交流中的重复提问是可行的,双语交流中的重复提问与礼貌密不可分。
约定俗成说“涅磐”rn经常见到电视剧字幕出错,近日又见到一种.电视剧《女子戏班》中有两句台词在屏幕上都出现“凤凰涅磐”字样.(2007年8月11日央视8频道)rn又如:“蒙古人民革命军是涅磐的凤凰.”(电视剧《草原春来早》央视综合频道,2007年9月4日)rn以上两例都将“涅槃”误写成“涅磐”.rn“磐”和“槃”,都读p1n.磐,从石,指又厚又大的石头,如“坚如磐石”;引申指沉重,如“风雨如磐”.槃,从木,指古代盥洗用的木盘;也泛指盘子.“槃”字古时亦从金,或从皿,是盘的异体字.该字今已很少用.至于出现在
期刊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向往的目的地。想要去到远方,到达这个目的地,唯有不断前行。  目的地是固定的,通往目的地的道路也是固定的,只有自己的坐标是可以改变的。身处起点,如果不迈开步伐,使自己的坐标前移,又怎会抵达终点?目标是确定的,达成目标的途径也是确定的,只有自己的行动是可以控制的。面对目标,如果不开始行动,又怎会达成目标,获得成功?由此可见,抵达成功之彼岸,行动是必要的。  行动可以提升自身修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