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决“三农”问题,核心是农民增收,根本在产业创新,关键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而农业标准化则是农业产业规模化建设、集约化生产、系列化加工的重要前提,是提高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创新建设生态农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江苏省农科院充分发挥其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优势。以创新中心建设为契机,大力推动农业标准化工作,发展农业优势产业、创品牌农产品,已取得了一定成效。
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产业创新
2005年的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根据全国农业综合区划,在整合现有资源基础上,依托具有明显优势的省级农业科研单位和高等学校,建设区域性的农业科研中心。”同时,江苏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中,提出了我省重点发展的包括优质瘦肉型猪、波杂山羊、特粮特经、特色蔬菜等16个主导产业。江苏省农科院作为专业农业科研机构,在生态种养业发展方面具有技术和人才等优势,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有机栽培技术比较成熟;波尔羊繁育、杂交改良和养殖技术为国内领先;培育的“苏钟”猪为我省重点推广品种,饲养、防疫技术成熟;拥有自主研制的专用饲料配方、生产技术和生产企业:自主研发的农产品清洁生产技术、养殖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综合利用等技术获省科技进步奖;以超市为平台的农产品安全技术国内领先。这些都为生态种养业发展提供优良品种、优质高产种养生产技术、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管理和认证体系等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宏观背景及自身优势条件下,江苏省农科院经过积极酝酿筹划,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于2006年末选择六合区金磁村2730亩土地,作为动植物生态循环种养、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启动动物科学创新中心的建设。创新中心旨在跳出传统的城乡二元思维定势,用现代工业理念创新谋划农业产业发展,用工业化方式进行农业生产经营,把工业的管理理念、生产方式、营销手段、科学技术植入农业,实施标准化种养、工厂化加工、品牌化经营,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因此,在前期的规划和设施设计上,中心充分体现了规范、科学、先进、适用和环保的理念,动物养殖进行充分的隔离防疫,大量采用如自动除粪系统、自动饮水器、计算机监控等先进设施,并按照工厂现场“5S”理念进行管理:配套种植则采用防虫网、温室大棚、作业机械等打造精品设施农业;后续加工由设在基地的江苏省农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拥有中试车间及两条中试生产流水线、保鲜储藏库、冷库、中试实验库等先进设施。经过一年多建设,万头种猪养殖场、万只种羊养殖场及养羊示范小区、四万只种兔养殖场、两千亩配套饲料种植、年产一万吨饲料加工车间、四百亩无公害蔬菜设施栽培、农产品精深加工车间、沼气发酵、配套办公生活设施等九大功能区已全部建成运行。创新中心将充分发挥科技优势,通过技术集成、组装配套、推广应用及经营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在区域内形成一个具有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功能的完整系统,一个引进吸收利用和示范推广辐射并举的开放平台。同时,也将形成一个种植基地化、养殖小区化、研发企业化、产品标准化的新型科研和产业基地。
以标准化战略贯穿产业化经营始终
农业标准化是运用“统一、简化、协调、优选”的原则,建立规范农业生产全过程的工艺流程和衡量依据,通过对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以及有效监控,促进先进的科技成果和生产经验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最终取得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最佳效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告诉我们。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忽视标准化体系的研究和建立,必将影响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进程,必将影响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创新中心围绕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着手创建绿色(有机)优质农产品产业集团,着力构建“优质种植业产品生产、加工、配送、销售”和“优质养殖业产品(猪羊兔)生产、加工、配送、销售”两条产业链。产前统一布局、统一品种、统一饲料供应和防疫规范、统一技术规范和标准生产;产中统一价格收购、统一加工;产后统一品牌销售。通过产业化、标准化、企业化运作,最终实现大进饲料大出农畜产品,大幅度提高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区域的生态效益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社会效益。
在标准化战略指导产业化经营的思想下,创新中心首先从品种人手,狠抓提质增量。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集成应用提高农产品生产的产量和品质。创新中心在充分调查市场偏好的基础上。努力正确把握消费需求变化规律。在种植业上调整结构,将传统的稻、麦、油菜种植改为鲜食甜糯玉米、紫心甘薯、豆类、特色蔬菜等经济效益高、秸秆饲料质量好的作物,以此满足市场需求及动物养殖饲料要求。目前,创新中心的玉米、甘薯、毛豆三类已获得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在养殖业上结合江苏省农科院优势品种,引进“苏钟猪”、“波尔羊”、獭兔等品种。通过严格控制配方的饲料,优化养殖流程和工艺,提供优质肉类生鲜加工原料。二是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增强农民规范化生产的能力。中心通过基地为载体向农民示范和技术指导(做给农民看),向养殖农民提供统一标准的养殖小区,提供新品种和开展生产全过程技术服务,并对生产过程及产品质量进行统一监管(带着农民干)。在中心的带动下,由政府投资基建,基地提供种畜,农户饲养基地进行回收的链式效应初步显现。去年3月,30户农户承包了30栋兔养殖小区,仅两个月便产生效益。平均每户收入5000多元,农民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大面积推广的势头明显。三是抓延链增值,培育名牌。通过生鲜农产品的贮藏保鲜、深加工与物流,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综合效益。创新中心以江苏省农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平台,积极研究玉米、甘薯、豆类等经济作物的加工保鲜工艺流程,制订了各项生产工艺标准。紫心甘薯、玉米、豆类产品经清洗分级、热缩包装,并附以精美的外包装,作为生鲜商品进入市场,使产品多倍增值,经济效益明显。
以完善的产业体系统领未来发展
创新中心采用“科研+公司+基地+农户+标准+服务”的运作模式,目标到2010年公司自生产出栏优质绿色生猪1万头、绿色山羊5万只,生产达到有机产品质量标准的优质经济作物及特色蔬菜1200万公斤,同时带动辐射周边农户加入产业化体系。并配套发展饲料加工、农畜产品加工贮运销售和种植养殖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综合利用,打造品牌产品,提高现代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最终建成完整的现代生态农业生产技术体系,种植业与养殖业形成物质循环,产业体系内建立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和企业产品标准。绝大部分产品达到绿色A级以上,约20%产品达到有机级,约40%的产品达到欧盟、日本等认证标准。
在未来的几年中。创新中心将积极在产业体系的完善上下功夫。其关键着力点首先是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根据产业各个环节和各個领域,进一步详细制定各相关标准,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对标准进行动态的监控,加大标准清理和修订力度,解决标准陈旧、技术指标落后、配套性不强、重点不突出等问题。对波尔羊、苏钟猪、獭兔生产养殖、高效经济作物及特色蔬菜制订标准综合体,重点完善农产品生产、加工、贮藏、销售全过程以及操作环境和过程控制等方面的标准。同时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着重提高农产品安全标准和环境标准,处理好标准数量与标准质量的关系。其次在生产过程中加强检验检测技术研究,注重质检队伍的建设,使标准在过硬的质量检测体系下得到有效贯彻。并根据合理布局、优化结构、重点投入、满足工作需要的原则,尽快形成层次清晰、布局合理、职能明确、反应快捷的农产品质检服务体系,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和农业贸易活动提供技术支撑。第三是建立起长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科研、企业、农户几方多赢。创新中心将继续沿着产业化创新之路,通过合同订单、利润返还等形式,与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让基地成为龙头企业标准化的绿色食品原料的第一车间,让创新中心成为带动周边农户发展标准化种养。服务于三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纽带和桥梁。
责任编辑:金 雯
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产业创新
2005年的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根据全国农业综合区划,在整合现有资源基础上,依托具有明显优势的省级农业科研单位和高等学校,建设区域性的农业科研中心。”同时,江苏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中,提出了我省重点发展的包括优质瘦肉型猪、波杂山羊、特粮特经、特色蔬菜等16个主导产业。江苏省农科院作为专业农业科研机构,在生态种养业发展方面具有技术和人才等优势,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有机栽培技术比较成熟;波尔羊繁育、杂交改良和养殖技术为国内领先;培育的“苏钟”猪为我省重点推广品种,饲养、防疫技术成熟;拥有自主研制的专用饲料配方、生产技术和生产企业:自主研发的农产品清洁生产技术、养殖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综合利用等技术获省科技进步奖;以超市为平台的农产品安全技术国内领先。这些都为生态种养业发展提供优良品种、优质高产种养生产技术、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管理和认证体系等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宏观背景及自身优势条件下,江苏省农科院经过积极酝酿筹划,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于2006年末选择六合区金磁村2730亩土地,作为动植物生态循环种养、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启动动物科学创新中心的建设。创新中心旨在跳出传统的城乡二元思维定势,用现代工业理念创新谋划农业产业发展,用工业化方式进行农业生产经营,把工业的管理理念、生产方式、营销手段、科学技术植入农业,实施标准化种养、工厂化加工、品牌化经营,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因此,在前期的规划和设施设计上,中心充分体现了规范、科学、先进、适用和环保的理念,动物养殖进行充分的隔离防疫,大量采用如自动除粪系统、自动饮水器、计算机监控等先进设施,并按照工厂现场“5S”理念进行管理:配套种植则采用防虫网、温室大棚、作业机械等打造精品设施农业;后续加工由设在基地的江苏省农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拥有中试车间及两条中试生产流水线、保鲜储藏库、冷库、中试实验库等先进设施。经过一年多建设,万头种猪养殖场、万只种羊养殖场及养羊示范小区、四万只种兔养殖场、两千亩配套饲料种植、年产一万吨饲料加工车间、四百亩无公害蔬菜设施栽培、农产品精深加工车间、沼气发酵、配套办公生活设施等九大功能区已全部建成运行。创新中心将充分发挥科技优势,通过技术集成、组装配套、推广应用及经营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在区域内形成一个具有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功能的完整系统,一个引进吸收利用和示范推广辐射并举的开放平台。同时,也将形成一个种植基地化、养殖小区化、研发企业化、产品标准化的新型科研和产业基地。
以标准化战略贯穿产业化经营始终
农业标准化是运用“统一、简化、协调、优选”的原则,建立规范农业生产全过程的工艺流程和衡量依据,通过对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以及有效监控,促进先进的科技成果和生产经验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最终取得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最佳效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告诉我们。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忽视标准化体系的研究和建立,必将影响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进程,必将影响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创新中心围绕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着手创建绿色(有机)优质农产品产业集团,着力构建“优质种植业产品生产、加工、配送、销售”和“优质养殖业产品(猪羊兔)生产、加工、配送、销售”两条产业链。产前统一布局、统一品种、统一饲料供应和防疫规范、统一技术规范和标准生产;产中统一价格收购、统一加工;产后统一品牌销售。通过产业化、标准化、企业化运作,最终实现大进饲料大出农畜产品,大幅度提高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区域的生态效益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社会效益。
在标准化战略指导产业化经营的思想下,创新中心首先从品种人手,狠抓提质增量。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集成应用提高农产品生产的产量和品质。创新中心在充分调查市场偏好的基础上。努力正确把握消费需求变化规律。在种植业上调整结构,将传统的稻、麦、油菜种植改为鲜食甜糯玉米、紫心甘薯、豆类、特色蔬菜等经济效益高、秸秆饲料质量好的作物,以此满足市场需求及动物养殖饲料要求。目前,创新中心的玉米、甘薯、毛豆三类已获得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在养殖业上结合江苏省农科院优势品种,引进“苏钟猪”、“波尔羊”、獭兔等品种。通过严格控制配方的饲料,优化养殖流程和工艺,提供优质肉类生鲜加工原料。二是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增强农民规范化生产的能力。中心通过基地为载体向农民示范和技术指导(做给农民看),向养殖农民提供统一标准的养殖小区,提供新品种和开展生产全过程技术服务,并对生产过程及产品质量进行统一监管(带着农民干)。在中心的带动下,由政府投资基建,基地提供种畜,农户饲养基地进行回收的链式效应初步显现。去年3月,30户农户承包了30栋兔养殖小区,仅两个月便产生效益。平均每户收入5000多元,农民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大面积推广的势头明显。三是抓延链增值,培育名牌。通过生鲜农产品的贮藏保鲜、深加工与物流,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综合效益。创新中心以江苏省农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平台,积极研究玉米、甘薯、豆类等经济作物的加工保鲜工艺流程,制订了各项生产工艺标准。紫心甘薯、玉米、豆类产品经清洗分级、热缩包装,并附以精美的外包装,作为生鲜商品进入市场,使产品多倍增值,经济效益明显。
以完善的产业体系统领未来发展
创新中心采用“科研+公司+基地+农户+标准+服务”的运作模式,目标到2010年公司自生产出栏优质绿色生猪1万头、绿色山羊5万只,生产达到有机产品质量标准的优质经济作物及特色蔬菜1200万公斤,同时带动辐射周边农户加入产业化体系。并配套发展饲料加工、农畜产品加工贮运销售和种植养殖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综合利用,打造品牌产品,提高现代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最终建成完整的现代生态农业生产技术体系,种植业与养殖业形成物质循环,产业体系内建立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和企业产品标准。绝大部分产品达到绿色A级以上,约20%产品达到有机级,约40%的产品达到欧盟、日本等认证标准。
在未来的几年中。创新中心将积极在产业体系的完善上下功夫。其关键着力点首先是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根据产业各个环节和各個领域,进一步详细制定各相关标准,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对标准进行动态的监控,加大标准清理和修订力度,解决标准陈旧、技术指标落后、配套性不强、重点不突出等问题。对波尔羊、苏钟猪、獭兔生产养殖、高效经济作物及特色蔬菜制订标准综合体,重点完善农产品生产、加工、贮藏、销售全过程以及操作环境和过程控制等方面的标准。同时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着重提高农产品安全标准和环境标准,处理好标准数量与标准质量的关系。其次在生产过程中加强检验检测技术研究,注重质检队伍的建设,使标准在过硬的质量检测体系下得到有效贯彻。并根据合理布局、优化结构、重点投入、满足工作需要的原则,尽快形成层次清晰、布局合理、职能明确、反应快捷的农产品质检服务体系,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和农业贸易活动提供技术支撑。第三是建立起长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科研、企业、农户几方多赢。创新中心将继续沿着产业化创新之路,通过合同订单、利润返还等形式,与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让基地成为龙头企业标准化的绿色食品原料的第一车间,让创新中心成为带动周边农户发展标准化种养。服务于三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纽带和桥梁。
责任编辑:金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