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乃钻研探索之意,南朝宋刘义庆在《世说新语·文学》道:殷仲堪精覈玄论,人谓莫不研究.“古往今来,研究都是学习的重要手段.国家教育部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综合实践活动就提出”研究性学习“这一概念,开设至今已有14个年头.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育教学活动;是一门重视科学研究方法的学科;是素质教育的体现.
全日制普通高中每周开设三节研究性学习课程,一般由该班的数学和物理教师兼任.其中以物理教师担任居多,因为物理学的探究方法与研究性学习最为接近.即使物理教师不全部担任三节研究性学习的教学,也至少要上一到两节课.合理有效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发展学生特长与爱好,满足学生兴趣和需要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研究性学习中积累的方法和经验又可以帮助其他学科,尤其是对理科学习有较强的辅导作用.然而研究性学习在开展过程中,研究目标模糊,教学组织混乱,教学准备不足.目前研究性学习有形无实,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具体表现在.
1研究目标模糊
《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 试行)》中列出研究性学习的六个目标.这6个目标都表明研究性学习注重过程体验和情感价值,最终提高学生能力.研究性学习特别强调”体验“这一心理过程,关注学生情感体验的积累.通过实践,使学生的心理态度、价值观、处理问题能力等方面获得增长.目前教师对待研究性学习还是以学生记忆、背诵和练习为目标,他们认为研究性学习是学完相应书本知识,却忽略了研究性学习对学生终生发展的重要性.不把提高学生能力作为首要目标的研究性学习就是有形无实.
2教学组织混乱
当前校园研究性学习组织混乱,究其原因是认识不明确.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顾名思义,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而大多学校研究性学习表现为:重传授,轻探索;重结果,轻过程;重教法,轻学法.研究内容局限于出版教材,没有对高中教学中需要探究的知识做出贡献.很多学校意识到研究性学习需要以课程为载体,所以独立设置成一门课程.这进一步削弱研究性学习与其它学科的联系.无论怎样看待研究性学习,只要忽视它与其它学科的联系,那就有形无实.
3教学准备不足
研究性学习没有明确的考核制度,对高考的帮助又被认作是”缘木求鱼“,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对研究性学习没有预先安排师资力量、建立后勤保障和管理制度.研究性学习没有同其他学科享有一样待遇,学校没有设立研究性学习的教学、交流、探讨和研究的专门机构.担任研究性学习的教师几乎都是其它学科的兼职教师,他们更关注自身学科,忽视研究性教学.课堂上教师随意选择课本中的专题,要么包办代替,侃侃而谈;要不撒手不管,学生看书.课题选取不当,加之学校各层不关心不重视,导致现阶段研究性学习有形无实.
高中研究性学习开展千回百折,有形无实的帽子越戴越重.就物理教学而言,没有受到研究性学习任何”好处“.改变这种现状已刻不容缓.基于施瓦布的”探究式学习“理论和物理学科的特点,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改善.
3.1研究性学习要以提高学生能力为首任,服务物理教学
研究性学习本身就是提升技能的重要途径,叶圣陶先生认为:”凡是技能,唯有在实践中方能练就.“学生作为主体探究已知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整理课本中、文献中、网络中、调查中的各种信息,自主建构知识体系.这种实践过程能让知识和能力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如”物理在生活中的利用“这一课题.学生首先要把物理知识分类:力、热、光、电等,这就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利用浮现于生活,要发现这些应用,需要学生提升观察能力.细究这些应用的原理,能锻炼学生的思考与应用能力.把这些生活中的利用讲清楚,学生必须提升表达能力.最后把整个研究成果成文,学生则在无形中具备了撰写论文的能力.因此研究性学习一定是以提高学生能力为首要目标,而一但这些能力不断提升,那么我们的物理教学必从中受益.
3.2研究性学习要以物理教学知识为依据,强化物理教学
物理新课程标准指出:物理教学要降低知识深度,拓宽知识广度;要求学生理解物理学的基本思想、观点和方法;重视渗透思想教育,培养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目前物理教学的时间偏少,需要研究性学习支援.如果能够把物理教学知识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那就一箭双雕.
例如研究”力与运动关系“.物理课堂重在知识讲解与练习,研究性学习则更注重学生的探究.力能决定运动,运动会影响力.学生可以探究三个生活中的事例:
(1)雨水在空中下落,不能忽视空气阻力,空气阻力与速度平方成正比.雨水在空中加速下落,空气阻力也增大,则加速度减小,最终雨水会以稳定速度落地.
(2)物体静止放在皮带上传送,依靠摩擦力.但物体加速到与皮带速度相等时,摩擦力消失,物体变匀速运动.
(3)电磁感应现象中也常出现类似情况.由于切割磁感应线的导体棒速度变化,其安培力也发生变化,运动情况又会改变.
这三个不同章节的内容,跨度太大,物理课堂很难放在一起与学生分析.但研究性学习中却能以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分析中提高能力.同时三种类型的问题也是考试重点,研究性学习就真正意义上为教学服务,强化物理教学效果.
3.3研究性学习要以能够贯彻应用为标准,协助物理教学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应渗透于所有学科之中,这些所以学科也应该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渠道.教师必须清楚认识学科内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贯彻执行,才能协助物理教学.
(1)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首先要领会研究性学习的内涵.积极学习相关理论,参加有关培训.不断更新思想,优化观念,提高现代教学手段应用能力.教师更要联系其他学科中能够作为研究性学习对象的内容,认真备课,重视课堂,提高效率.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是学科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成败的关键.
(2)研究教学内容
教师对教材内容研究,是学科教学渗透研究性学习的主要途径.如高二物理”划时代的发现“就可以作为很好的课题,让学生研究学习,让学生自主实验,让学生讨论总结.教师选择研究的内容一定要适合研究,能够研究,值得研究.
(3)联系实际问题
研究性学习亦要关注自然、社会、生活的热点问题,联系课本知识和研究性学习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如历年物理诺贝尔奖,国际重大科技进展等,都可以作为研究的素材.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自然、社会、生活的重大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能够深化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感受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自己积极的情感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渗透研究作业
传统物理作业多为书面作业,可以把研究性学习渗透其中.如作业中,选择一些互相联系的背景材料,创设研究性学习情境,学生作业提供的信息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也可以让学生对题目所给定的问题联系背景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从背景材料中整理信息,解决问题.
研究性学习课程设立是教育的进步.如果有形无实,那就违背其建立的初衷.研究性学习应以提高学生能力为首任;以物理教学知识为依据;以能够贯彻应用为标准.只有研究性学习为我们教学排”忧“解”难“,才是其价值所在.
全日制普通高中每周开设三节研究性学习课程,一般由该班的数学和物理教师兼任.其中以物理教师担任居多,因为物理学的探究方法与研究性学习最为接近.即使物理教师不全部担任三节研究性学习的教学,也至少要上一到两节课.合理有效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发展学生特长与爱好,满足学生兴趣和需要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研究性学习中积累的方法和经验又可以帮助其他学科,尤其是对理科学习有较强的辅导作用.然而研究性学习在开展过程中,研究目标模糊,教学组织混乱,教学准备不足.目前研究性学习有形无实,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具体表现在.
1研究目标模糊
《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 试行)》中列出研究性学习的六个目标.这6个目标都表明研究性学习注重过程体验和情感价值,最终提高学生能力.研究性学习特别强调”体验“这一心理过程,关注学生情感体验的积累.通过实践,使学生的心理态度、价值观、处理问题能力等方面获得增长.目前教师对待研究性学习还是以学生记忆、背诵和练习为目标,他们认为研究性学习是学完相应书本知识,却忽略了研究性学习对学生终生发展的重要性.不把提高学生能力作为首要目标的研究性学习就是有形无实.
2教学组织混乱
当前校园研究性学习组织混乱,究其原因是认识不明确.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顾名思义,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而大多学校研究性学习表现为:重传授,轻探索;重结果,轻过程;重教法,轻学法.研究内容局限于出版教材,没有对高中教学中需要探究的知识做出贡献.很多学校意识到研究性学习需要以课程为载体,所以独立设置成一门课程.这进一步削弱研究性学习与其它学科的联系.无论怎样看待研究性学习,只要忽视它与其它学科的联系,那就有形无实.
3教学准备不足
研究性学习没有明确的考核制度,对高考的帮助又被认作是”缘木求鱼“,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对研究性学习没有预先安排师资力量、建立后勤保障和管理制度.研究性学习没有同其他学科享有一样待遇,学校没有设立研究性学习的教学、交流、探讨和研究的专门机构.担任研究性学习的教师几乎都是其它学科的兼职教师,他们更关注自身学科,忽视研究性教学.课堂上教师随意选择课本中的专题,要么包办代替,侃侃而谈;要不撒手不管,学生看书.课题选取不当,加之学校各层不关心不重视,导致现阶段研究性学习有形无实.
高中研究性学习开展千回百折,有形无实的帽子越戴越重.就物理教学而言,没有受到研究性学习任何”好处“.改变这种现状已刻不容缓.基于施瓦布的”探究式学习“理论和物理学科的特点,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改善.
3.1研究性学习要以提高学生能力为首任,服务物理教学
研究性学习本身就是提升技能的重要途径,叶圣陶先生认为:”凡是技能,唯有在实践中方能练就.“学生作为主体探究已知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整理课本中、文献中、网络中、调查中的各种信息,自主建构知识体系.这种实践过程能让知识和能力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如”物理在生活中的利用“这一课题.学生首先要把物理知识分类:力、热、光、电等,这就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利用浮现于生活,要发现这些应用,需要学生提升观察能力.细究这些应用的原理,能锻炼学生的思考与应用能力.把这些生活中的利用讲清楚,学生必须提升表达能力.最后把整个研究成果成文,学生则在无形中具备了撰写论文的能力.因此研究性学习一定是以提高学生能力为首要目标,而一但这些能力不断提升,那么我们的物理教学必从中受益.
3.2研究性学习要以物理教学知识为依据,强化物理教学
物理新课程标准指出:物理教学要降低知识深度,拓宽知识广度;要求学生理解物理学的基本思想、观点和方法;重视渗透思想教育,培养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目前物理教学的时间偏少,需要研究性学习支援.如果能够把物理教学知识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那就一箭双雕.
例如研究”力与运动关系“.物理课堂重在知识讲解与练习,研究性学习则更注重学生的探究.力能决定运动,运动会影响力.学生可以探究三个生活中的事例:
(1)雨水在空中下落,不能忽视空气阻力,空气阻力与速度平方成正比.雨水在空中加速下落,空气阻力也增大,则加速度减小,最终雨水会以稳定速度落地.
(2)物体静止放在皮带上传送,依靠摩擦力.但物体加速到与皮带速度相等时,摩擦力消失,物体变匀速运动.
(3)电磁感应现象中也常出现类似情况.由于切割磁感应线的导体棒速度变化,其安培力也发生变化,运动情况又会改变.
这三个不同章节的内容,跨度太大,物理课堂很难放在一起与学生分析.但研究性学习中却能以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分析中提高能力.同时三种类型的问题也是考试重点,研究性学习就真正意义上为教学服务,强化物理教学效果.
3.3研究性学习要以能够贯彻应用为标准,协助物理教学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应渗透于所有学科之中,这些所以学科也应该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渠道.教师必须清楚认识学科内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贯彻执行,才能协助物理教学.
(1)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首先要领会研究性学习的内涵.积极学习相关理论,参加有关培训.不断更新思想,优化观念,提高现代教学手段应用能力.教师更要联系其他学科中能够作为研究性学习对象的内容,认真备课,重视课堂,提高效率.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是学科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成败的关键.
(2)研究教学内容
教师对教材内容研究,是学科教学渗透研究性学习的主要途径.如高二物理”划时代的发现“就可以作为很好的课题,让学生研究学习,让学生自主实验,让学生讨论总结.教师选择研究的内容一定要适合研究,能够研究,值得研究.
(3)联系实际问题
研究性学习亦要关注自然、社会、生活的热点问题,联系课本知识和研究性学习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如历年物理诺贝尔奖,国际重大科技进展等,都可以作为研究的素材.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自然、社会、生活的重大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能够深化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感受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自己积极的情感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渗透研究作业
传统物理作业多为书面作业,可以把研究性学习渗透其中.如作业中,选择一些互相联系的背景材料,创设研究性学习情境,学生作业提供的信息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也可以让学生对题目所给定的问题联系背景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从背景材料中整理信息,解决问题.
研究性学习课程设立是教育的进步.如果有形无实,那就违背其建立的初衷.研究性学习应以提高学生能力为首任;以物理教学知识为依据;以能够贯彻应用为标准.只有研究性学习为我们教学排”忧“解”难“,才是其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