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7月金融“国十条”明确表示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行业后,各地掀起了民营银行申办热潮。截至10月10日,今年申请或有计划申请筹办民营银行的上市公司或其大股东已达29家,且数字仍在不断增长中。
究竟是何种力量让众多公司趋之若鹜?银行过去几年的高回报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利率市场化压缩息差空间却让未来银行的经营扑朔迷离。尽管众多上市公司蜂拥而上,但由于相关法规对上市公司筹建民营银行约束甚多,未来能真正拿到牌照的,或许寥寥无几。
29家上市公司欲办银行
相比之前缓慢的“打开门”的探索,最大力度的金融创新正在开启,新一波民营银行开立大潮即将涌动。
今年6月中旬,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强调要“推动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不到1个月,7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金融“国十条”,其中第九条是“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首次明确提出“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20多天后,国务院公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再次提到“推动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助力小微企业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指导和鼓励下,全国各地掀起了申办民营银行的风潮。
自苏宁云商宣布筹备银行起,迄今共有29家上市公司宣布组建银行计划,金发科技、格力电器、中关村、正泰电器、凯乐科技等企业的股价也因此“跨越式”上涨。
实际上,上市公司参股银行的案例屡见不鲜。据统计,截至今年年中,有511家上市公司以小股东身份参股银行。其中招商银行参股的永隆银行投资金额更是高达320.8亿元。但是,以财务投资者身份进驻,上市公司对银行的日常经营与战略并无决策权限。不过,这一次有了根本性转变。今年9月,首份地方版《试点民营银行监督管理办法(讨论稿)》(简称《办法》)已完成报至银监会,并被列为“范本”,成为制定全国版细则的重要参考。这意味着,上市公司在银行中扮演的角色不只是财务投资这么简单,还能进行日常重要决策,左右银行未来。
然而,政策红利释放,上市公司“一窝蜂”公告筹建银行的背后,真正有实质性推动的是少数。金发科技内部人士表示:“公司目前筹建银行只是初步意向,还没有实质性进展。”佳都新太也在公告中表示,目前筹建事宜还在与相关部门沟通、征求意见阶段。
据悉,筹建银行流程包括工商局预核准、上报银监会与央行审批、创立大会、工商局颁发营业执照等。截至目前,由上市公司筹建的苏宁银行、华瑞银行、苏南银行、锡商银行、中联银行、国信银行等8家银行已通过工商总局名称预核准。“现在看来,审批速度还是比较快的,说不定一年内会有几家银行出现。”华东一名股份制银行人士表示。
三道门槛成障碍
“开银行很赚钱,我们也有兴趣。但坦率讲,《办法》对民营企业创办银行有太多限制与要求,短期内只会观望不会推动。”华北某上市公司高管表示。根据《办法》细则,上市公司申请银行牌照首要难点就是注册资本。《办法》规定民营银行需一次性拿出5亿~10亿元作为注册资本,设立后视发展情况逐步增资。对规模较小的公司而言,第一关就很难通过。
前述高管表示,想办法募集5亿以上不难,难的是拿出现金后公司资金还需运转正常。《办法》对股东的资产负债、财务杠杆率、现金流量有要求,对于小企业而言,5亿资金可能导致上市公司短期内业务开展困难。
公开资料显示,格力电器今年上半年货币资金高达440.24亿元,苏宁云商达256亿元。相比之下,御银股份货币资金仅7217万元,资金方面捉襟见肘。同时,《办法》明确民营银行的股权构成,大股东不得超过20%,其他法人及关联方少于10%。这就意味着筹建一家银行至少需要9家企业以上,大股东未来在银行的话语权并不如预期,阻碍了一部分公司的参与热情。
而许多企业上市多年后,出现关联交易频繁等运作瑕疵也成为申请牌照的障碍。《办法》要求关联企业众多、交易频繁且异常的公司不得作为发起人。“很多上市公司的年报都不会披露前五大客户名字,关联交易频繁,很难通过银监会审核。”前述高管表示。“《办法》对股东资质要求非常严格,所以现在一窝蜂地申请筹备,真正能坚持下来的,估计只有几家大的。”前述银行人士表示。
风险防范很重要
对民营企业进入金融领域,集成金融集团董事长张铁伟直言,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的产业资本对金融的风险判断、资本实力、经营管理规范、危机应对等都无法和传统金融相提并论。他表示,产业资本在进入金融市场初期缺乏金融血统,需要政府主动引导。广东金融学院院长陆磊认为,政策的支持和鼓励并不代表国家会大大放低银行的准入门槛,对发起成立民营银行的主体,有两个条件需要特别强调——金融相关方面的从业经验和对实体经济的涉足。“由于金融业的风险特殊性,我认为作为发起人的民间资本需要在第三方支付、小贷等相关方面有从业经验,在自己的本行业实业系统内,有较大的转型升级需求。另外,与实体经济结合度高,在实体经济中有相当的涉足,这是为其未来结合实体经济进行更好金融创新的基础,不能为了成立银行而成立银行。”陆磊表示。
而在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体系的过程中,专家强调得最多的莫过于“打开门”后“安全通道”如何设,风险如何防范?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分析表示:“对于民营资本办银行的风险,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担心民营企业家或民营资本不懂银行;第二,担心民营银行出现利益输送,搞关联交易;第三,担心民营资本没办好银行卷钱外逃,给社会带来严重影响。”他认为,规避民营银行经营失败的风险,尽快设立存款保险制度和宏观审慎监管体系很重要。存款保险制度能够把银行的损失与存款人的损失隔离开,而宏观审慎监管体系可以隔绝单一问题银行的风险传导。
此外,民营银行申请审批过程中和试行之后这两个环节都要做好。除了考虑如何使得民营银行能够成功设立,更要考虑如何能够提升民营银行设立之后的监管和存款保障,帮助这些民间资本提升自身能力并且规范运作,保证这些民营银行成立后能够有能力按照要求来有效和安全地经办银行,使其能够长久发展,真正地实现民间资本通过金融渠道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盘活民间资金关键在疏浚
大量资金通过民间借贷、房地产投资等方式,在传统金融体外急速膨胀,形成了体量庞大的民间影子银行。一边是创新型中小企业极度缺乏资本血液,一边是民间资本堰塞湖水漫风险高筑。大禹治水,关键在于疏浚。引导盘活天量民间资金,让其进入充实金融业,甚至设立更为专注于服务中小企业、创新科技企业的新型金融机构,能同时解决上述两个难题。
今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求是》杂志中发表署名文章,明确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民营银行,引导其立足小微金融的市场定位。在他看来,适度放宽市场准入,支持小型金融机构发展,进一步促进民间融资规范发展,发挥好民间融资在扩大小企业融资来源中的作用,是我国加快包容性金融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可获得性的有效尝试。但可以预见,改革创新注定不会一帆风顺。随着民营银行政策研究的铺开,“风险自担”等制度安排已经明晰,对于大量希望进入金融业的民企来说,要变成“凤凰”必先经过“涅槃”,做好一间民营金融机构难度并不低。
此外,在实实在在的“打开门”政策下,民营资本是否就能畅通无阻地在金融业内游弋,发挥其最大的作用?过往一直存在的“开而不放”的隐形玻璃门会否依然阻碍着民资的步伐?这是市场中难以抹去的疑云。目前我国改革开放已进入深水区,急需新的突破,应该以更大的勇气和创新,给予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更多政策宽容和扶持力度,助其规范、助其成长,以浇灌出一批更有创新活力的实体经济绿芽。
究竟是何种力量让众多公司趋之若鹜?银行过去几年的高回报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利率市场化压缩息差空间却让未来银行的经营扑朔迷离。尽管众多上市公司蜂拥而上,但由于相关法规对上市公司筹建民营银行约束甚多,未来能真正拿到牌照的,或许寥寥无几。
29家上市公司欲办银行
相比之前缓慢的“打开门”的探索,最大力度的金融创新正在开启,新一波民营银行开立大潮即将涌动。
今年6月中旬,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强调要“推动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不到1个月,7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金融“国十条”,其中第九条是“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首次明确提出“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20多天后,国务院公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再次提到“推动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助力小微企业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指导和鼓励下,全国各地掀起了申办民营银行的风潮。
自苏宁云商宣布筹备银行起,迄今共有29家上市公司宣布组建银行计划,金发科技、格力电器、中关村、正泰电器、凯乐科技等企业的股价也因此“跨越式”上涨。
实际上,上市公司参股银行的案例屡见不鲜。据统计,截至今年年中,有511家上市公司以小股东身份参股银行。其中招商银行参股的永隆银行投资金额更是高达320.8亿元。但是,以财务投资者身份进驻,上市公司对银行的日常经营与战略并无决策权限。不过,这一次有了根本性转变。今年9月,首份地方版《试点民营银行监督管理办法(讨论稿)》(简称《办法》)已完成报至银监会,并被列为“范本”,成为制定全国版细则的重要参考。这意味着,上市公司在银行中扮演的角色不只是财务投资这么简单,还能进行日常重要决策,左右银行未来。
然而,政策红利释放,上市公司“一窝蜂”公告筹建银行的背后,真正有实质性推动的是少数。金发科技内部人士表示:“公司目前筹建银行只是初步意向,还没有实质性进展。”佳都新太也在公告中表示,目前筹建事宜还在与相关部门沟通、征求意见阶段。
据悉,筹建银行流程包括工商局预核准、上报银监会与央行审批、创立大会、工商局颁发营业执照等。截至目前,由上市公司筹建的苏宁银行、华瑞银行、苏南银行、锡商银行、中联银行、国信银行等8家银行已通过工商总局名称预核准。“现在看来,审批速度还是比较快的,说不定一年内会有几家银行出现。”华东一名股份制银行人士表示。
三道门槛成障碍
“开银行很赚钱,我们也有兴趣。但坦率讲,《办法》对民营企业创办银行有太多限制与要求,短期内只会观望不会推动。”华北某上市公司高管表示。根据《办法》细则,上市公司申请银行牌照首要难点就是注册资本。《办法》规定民营银行需一次性拿出5亿~10亿元作为注册资本,设立后视发展情况逐步增资。对规模较小的公司而言,第一关就很难通过。
前述高管表示,想办法募集5亿以上不难,难的是拿出现金后公司资金还需运转正常。《办法》对股东的资产负债、财务杠杆率、现金流量有要求,对于小企业而言,5亿资金可能导致上市公司短期内业务开展困难。
公开资料显示,格力电器今年上半年货币资金高达440.24亿元,苏宁云商达256亿元。相比之下,御银股份货币资金仅7217万元,资金方面捉襟见肘。同时,《办法》明确民营银行的股权构成,大股东不得超过20%,其他法人及关联方少于10%。这就意味着筹建一家银行至少需要9家企业以上,大股东未来在银行的话语权并不如预期,阻碍了一部分公司的参与热情。
而许多企业上市多年后,出现关联交易频繁等运作瑕疵也成为申请牌照的障碍。《办法》要求关联企业众多、交易频繁且异常的公司不得作为发起人。“很多上市公司的年报都不会披露前五大客户名字,关联交易频繁,很难通过银监会审核。”前述高管表示。“《办法》对股东资质要求非常严格,所以现在一窝蜂地申请筹备,真正能坚持下来的,估计只有几家大的。”前述银行人士表示。
风险防范很重要
对民营企业进入金融领域,集成金融集团董事长张铁伟直言,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的产业资本对金融的风险判断、资本实力、经营管理规范、危机应对等都无法和传统金融相提并论。他表示,产业资本在进入金融市场初期缺乏金融血统,需要政府主动引导。广东金融学院院长陆磊认为,政策的支持和鼓励并不代表国家会大大放低银行的准入门槛,对发起成立民营银行的主体,有两个条件需要特别强调——金融相关方面的从业经验和对实体经济的涉足。“由于金融业的风险特殊性,我认为作为发起人的民间资本需要在第三方支付、小贷等相关方面有从业经验,在自己的本行业实业系统内,有较大的转型升级需求。另外,与实体经济结合度高,在实体经济中有相当的涉足,这是为其未来结合实体经济进行更好金融创新的基础,不能为了成立银行而成立银行。”陆磊表示。
而在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体系的过程中,专家强调得最多的莫过于“打开门”后“安全通道”如何设,风险如何防范?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分析表示:“对于民营资本办银行的风险,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担心民营企业家或民营资本不懂银行;第二,担心民营银行出现利益输送,搞关联交易;第三,担心民营资本没办好银行卷钱外逃,给社会带来严重影响。”他认为,规避民营银行经营失败的风险,尽快设立存款保险制度和宏观审慎监管体系很重要。存款保险制度能够把银行的损失与存款人的损失隔离开,而宏观审慎监管体系可以隔绝单一问题银行的风险传导。
此外,民营银行申请审批过程中和试行之后这两个环节都要做好。除了考虑如何使得民营银行能够成功设立,更要考虑如何能够提升民营银行设立之后的监管和存款保障,帮助这些民间资本提升自身能力并且规范运作,保证这些民营银行成立后能够有能力按照要求来有效和安全地经办银行,使其能够长久发展,真正地实现民间资本通过金融渠道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盘活民间资金关键在疏浚
大量资金通过民间借贷、房地产投资等方式,在传统金融体外急速膨胀,形成了体量庞大的民间影子银行。一边是创新型中小企业极度缺乏资本血液,一边是民间资本堰塞湖水漫风险高筑。大禹治水,关键在于疏浚。引导盘活天量民间资金,让其进入充实金融业,甚至设立更为专注于服务中小企业、创新科技企业的新型金融机构,能同时解决上述两个难题。
今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求是》杂志中发表署名文章,明确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民营银行,引导其立足小微金融的市场定位。在他看来,适度放宽市场准入,支持小型金融机构发展,进一步促进民间融资规范发展,发挥好民间融资在扩大小企业融资来源中的作用,是我国加快包容性金融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可获得性的有效尝试。但可以预见,改革创新注定不会一帆风顺。随着民营银行政策研究的铺开,“风险自担”等制度安排已经明晰,对于大量希望进入金融业的民企来说,要变成“凤凰”必先经过“涅槃”,做好一间民营金融机构难度并不低。
此外,在实实在在的“打开门”政策下,民营资本是否就能畅通无阻地在金融业内游弋,发挥其最大的作用?过往一直存在的“开而不放”的隐形玻璃门会否依然阻碍着民资的步伐?这是市场中难以抹去的疑云。目前我国改革开放已进入深水区,急需新的突破,应该以更大的勇气和创新,给予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更多政策宽容和扶持力度,助其规范、助其成长,以浇灌出一批更有创新活力的实体经济绿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