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舞蹈的编排与成人舞蹈不同,幼儿舞蹈是通过幼儿表演来体现幼儿生活的情趣,反应的是幼儿的生活、思想、感情和态度,亦是通过幼儿身体动作,戏剧表演和音乐相结合的综合手段,它是陶冶幼儿性情,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幼儿舞蹈更强调形象性、生动性、直观性、情趣性和故事性,如何构思编排出具有浓郁的儿童特色,又富于教育意义的儿童舞蹈,是我们当代幼儿教师所努力的目标,介于幼儿舞蹈的这些特点,我精心编排了舞蹈“快乐的苹果娃”,演出后受到了各界一致好评,并得到了小朋友和大朋友的喜爱,特将编排构思策略心得与大家分享:
一、舞蹈编排要有目标,情节设置构思巧妙以趣引人
舞蹈编排前,教师应了解自己要编排舞蹈的目的,了解通过舞蹈让孩子学会哪些舞蹈技能,通过舞蹈给舞者及观众传达怎样的思想和教育信息,通过舞蹈达到怎样的观赏效果等等,教师在编排前细心观察了解幼儿当前所需所想构思周密,目标明确。
舞蹈“快乐的苹果娃”的编排目标是通过舞蹈让舞者掌握学习运用卡通形象和动作表现苹果娃,通过表演教育孩子要勤劳勇敢,互助互爱不做懒惰虫。舞蹈构思:一群可爱的卡通“小苹果”随着公鸡的鸣叫,早早起床,他们相互问候,整理衣装,锻炼身体,互助互帮,在点名情境中发现只有一个懒惰的小苹果还没起床,于是苹果娃娃们,一起想办法帮助感化它,让它知道懒惰是个坏习惯,勤劳的孩子人人爱的道理,编排中为了突出舞蹈趣味性,丰富舞蹈故事性,增加教育色彩,构思了一个看护苹果园的老爷爷的形象,使整个舞蹈更加完整生动。
二、音乐的选择要契合的整体舞蹈思路,主题鲜明带有感染色彩有意境
俗活说“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因此音乐的选择至关重要,舞蹈音乐的选择要符合整体编排的思路,一般表现欢乐场景要用节奏鲜明、旋律流畅,动听欢快的乐曲,当情节转变或不同角色出现时,要用反差较大的音乐对比鲜明地体现,动静交替,有起有伏,有放有收,并注意音乐的整体感注意主旋律的再现,避免杂乱无章“乱弹琴”的局面发生。
在“快乐的苹果娃”选曲中,我选用了节奏感较强,略带点诙谐色彩的民乐作为主题音乐,音乐开始以公鸡打鸣的仿生音乐引出,中间设计了以唢呐打击乐等为主的情趣性较强的慢音乐,体现老爷爷挑着箩筐,吸着烟袋悠闲自得的情绪,后半部穿插了一段节奏较快且紧凑的音乐在关键时候设计了使音乐在高潮中嘎然而止,此段音乐紧张急促时感情色彩浓烈将整个舞蹈带到了高潮,表现那个由于懒惰被落下的小苹果焦急追赶拦截嫌他长得小的爷爷,渴望得到爷爷喜爱的心情,当音乐戛然而止时观众们凝心静气,被爷爷已收好的一筐苹果撒了一地的尴尬局面所吸引,最后以主旋律巧妙连接体现音乐的整体性,展现了小苹果的真诚悔意打动了老爷爷,小苹果们高高兴兴与老爷爷一同回家的圆满结局。
三、动作的选择要针对幼儿特点和舞蹈需要
编排幼儿舞蹈动作,一定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幼儿身心特点,易于模仿接受、易于表演展现、易于情绪的发挥,形象生动且具感染力的动作,创编幼儿舞蹈的原则是新鲜而不猎奇,夸张而不失真,动作不宜过多,变换不要太繁琐,一个舞蹈动作的设计要有主要的基调动作,其他动作在基调动作的基础上加以变换如动作的方向、动作的幅度、动作的频率,动作的速度、动作的路线就能在原有的动作上增添新意,并变化出许多新动作来即可,这样既能深刻刻画要表达的人物形象,达到变而不乱,循序渐进,张弛有度的目的。
快乐的苹果娃正是秉承以上的规则,以括指足跟小碎步为基调动作,在此基础上,模仿伸懒腰,齐步走,侧踢挥臂,捂肚子笑等幼儿身边经常发生的能产生无限共鸣动作,整个舞蹈动作都以卡通形象为主线贯穿始终,即活泼生动又刻画鲜明,即易于理解又标新立异,深受舞者和观众的喜爱。
四、舞蹈的传授与排练要寓教于乐,创设自由发挥的空间
要提高幼儿的舞蹈表现水平,教师必须通过自己的感受去启发孩子们的感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特别是自己示范表演时要有激情,感情投入,要在孩子们面前树立艺术形象,感染带动幼儿,使他們身临其境感受舞蹈中的音乐之美、动作之美、韵律之美从而获得情感体验,激发表演欲望。
此外教师要尊重幼儿的独立性,教师应该积极为幼儿提供创造发挥的空间,鼓励幼儿说出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用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去诠释舞蹈的元素,让幼儿成为舞蹈的创编者,真正成为幼儿舞蹈的主人。
在教授“快乐的苹果娃”的舞蹈时,首先以给幼儿讲故事的形式,将舞蹈整个要表达的情节内涵传递给幼儿,引起他们的兴趣,其次播放音乐伴随着音乐边讲边以卡通动作模仿小苹果跳舞吸引幼儿,示范基调动作激发学习欲望,并启发幼儿跟着音乐同教师一起舞蹈,当播放老爷爷出场的音乐时,让幼儿自由发挥自编老爷爷挑担走路吸烟斗的动作,给幼儿想象的空间,最后找出舞蹈不宜掌握的难点动作如小苹果之间两两一对顶髋动肩一上一下意为相互鼓励比长高高的玉米神气的豆肩,为了启发鼓励幼儿反复练习,还特意编了一个小儿歌:“长长快快长,长高了才能抖肩膀”,孩子们边说边做,既增加了情趣有帮助了动作的掌握,相得益彰。
五、舞蹈队形的安排
幼儿舞蹈的队形要根据舞台整体构思、音乐、情节的安排设定,要简单清晰变换自然,队形间要有连贯性,渐进性,疏密适宜错落有致,穿插跑位要合情合理,要强调画面感,让人赏心悦目而不是眼花缭乱。
舞蹈苹果娃,、双排、单排、半圆形、满天星、梯形、三角形等队形作为队形的变换基调,队形简单明了,使整个舞蹈承上启下、变换有致、流动活泼引入入胜。
六、重视道具服装的设计
人们常说:“人靠衣服马靠鞍”,好的服装既能突出形象,又能吸引观者眼球,给舞蹈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样新颖别致的舞蹈道具更能彰显舞蹈的情境,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试想苹果娃们一个个身着红色大苹果形服装,肩上秀有两片醒目的大叶子,头上竖立着果柄一样的天追追,踩着活泼可爱的卡通舞步,从三颗仿真苹果树间快乐嘻嘻,谁能不喜爱呢?
一群可爱的苹果娃娃就这样诞生了,它体现了教师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也反映了要想编排出幼儿喜爱的舞蹈,一定要有缜密的构思,合理的安排和不断的创新,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呈现出有新意、有情感、有欣赏价值的好的幼儿舞蹈,为孩子们服务!
一、舞蹈编排要有目标,情节设置构思巧妙以趣引人
舞蹈编排前,教师应了解自己要编排舞蹈的目的,了解通过舞蹈让孩子学会哪些舞蹈技能,通过舞蹈给舞者及观众传达怎样的思想和教育信息,通过舞蹈达到怎样的观赏效果等等,教师在编排前细心观察了解幼儿当前所需所想构思周密,目标明确。
舞蹈“快乐的苹果娃”的编排目标是通过舞蹈让舞者掌握学习运用卡通形象和动作表现苹果娃,通过表演教育孩子要勤劳勇敢,互助互爱不做懒惰虫。舞蹈构思:一群可爱的卡通“小苹果”随着公鸡的鸣叫,早早起床,他们相互问候,整理衣装,锻炼身体,互助互帮,在点名情境中发现只有一个懒惰的小苹果还没起床,于是苹果娃娃们,一起想办法帮助感化它,让它知道懒惰是个坏习惯,勤劳的孩子人人爱的道理,编排中为了突出舞蹈趣味性,丰富舞蹈故事性,增加教育色彩,构思了一个看护苹果园的老爷爷的形象,使整个舞蹈更加完整生动。
二、音乐的选择要契合的整体舞蹈思路,主题鲜明带有感染色彩有意境
俗活说“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因此音乐的选择至关重要,舞蹈音乐的选择要符合整体编排的思路,一般表现欢乐场景要用节奏鲜明、旋律流畅,动听欢快的乐曲,当情节转变或不同角色出现时,要用反差较大的音乐对比鲜明地体现,动静交替,有起有伏,有放有收,并注意音乐的整体感注意主旋律的再现,避免杂乱无章“乱弹琴”的局面发生。
在“快乐的苹果娃”选曲中,我选用了节奏感较强,略带点诙谐色彩的民乐作为主题音乐,音乐开始以公鸡打鸣的仿生音乐引出,中间设计了以唢呐打击乐等为主的情趣性较强的慢音乐,体现老爷爷挑着箩筐,吸着烟袋悠闲自得的情绪,后半部穿插了一段节奏较快且紧凑的音乐在关键时候设计了使音乐在高潮中嘎然而止,此段音乐紧张急促时感情色彩浓烈将整个舞蹈带到了高潮,表现那个由于懒惰被落下的小苹果焦急追赶拦截嫌他长得小的爷爷,渴望得到爷爷喜爱的心情,当音乐戛然而止时观众们凝心静气,被爷爷已收好的一筐苹果撒了一地的尴尬局面所吸引,最后以主旋律巧妙连接体现音乐的整体性,展现了小苹果的真诚悔意打动了老爷爷,小苹果们高高兴兴与老爷爷一同回家的圆满结局。
三、动作的选择要针对幼儿特点和舞蹈需要
编排幼儿舞蹈动作,一定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幼儿身心特点,易于模仿接受、易于表演展现、易于情绪的发挥,形象生动且具感染力的动作,创编幼儿舞蹈的原则是新鲜而不猎奇,夸张而不失真,动作不宜过多,变换不要太繁琐,一个舞蹈动作的设计要有主要的基调动作,其他动作在基调动作的基础上加以变换如动作的方向、动作的幅度、动作的频率,动作的速度、动作的路线就能在原有的动作上增添新意,并变化出许多新动作来即可,这样既能深刻刻画要表达的人物形象,达到变而不乱,循序渐进,张弛有度的目的。
快乐的苹果娃正是秉承以上的规则,以括指足跟小碎步为基调动作,在此基础上,模仿伸懒腰,齐步走,侧踢挥臂,捂肚子笑等幼儿身边经常发生的能产生无限共鸣动作,整个舞蹈动作都以卡通形象为主线贯穿始终,即活泼生动又刻画鲜明,即易于理解又标新立异,深受舞者和观众的喜爱。
四、舞蹈的传授与排练要寓教于乐,创设自由发挥的空间
要提高幼儿的舞蹈表现水平,教师必须通过自己的感受去启发孩子们的感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特别是自己示范表演时要有激情,感情投入,要在孩子们面前树立艺术形象,感染带动幼儿,使他們身临其境感受舞蹈中的音乐之美、动作之美、韵律之美从而获得情感体验,激发表演欲望。
此外教师要尊重幼儿的独立性,教师应该积极为幼儿提供创造发挥的空间,鼓励幼儿说出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用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去诠释舞蹈的元素,让幼儿成为舞蹈的创编者,真正成为幼儿舞蹈的主人。
在教授“快乐的苹果娃”的舞蹈时,首先以给幼儿讲故事的形式,将舞蹈整个要表达的情节内涵传递给幼儿,引起他们的兴趣,其次播放音乐伴随着音乐边讲边以卡通动作模仿小苹果跳舞吸引幼儿,示范基调动作激发学习欲望,并启发幼儿跟着音乐同教师一起舞蹈,当播放老爷爷出场的音乐时,让幼儿自由发挥自编老爷爷挑担走路吸烟斗的动作,给幼儿想象的空间,最后找出舞蹈不宜掌握的难点动作如小苹果之间两两一对顶髋动肩一上一下意为相互鼓励比长高高的玉米神气的豆肩,为了启发鼓励幼儿反复练习,还特意编了一个小儿歌:“长长快快长,长高了才能抖肩膀”,孩子们边说边做,既增加了情趣有帮助了动作的掌握,相得益彰。
五、舞蹈队形的安排
幼儿舞蹈的队形要根据舞台整体构思、音乐、情节的安排设定,要简单清晰变换自然,队形间要有连贯性,渐进性,疏密适宜错落有致,穿插跑位要合情合理,要强调画面感,让人赏心悦目而不是眼花缭乱。
舞蹈苹果娃,、双排、单排、半圆形、满天星、梯形、三角形等队形作为队形的变换基调,队形简单明了,使整个舞蹈承上启下、变换有致、流动活泼引入入胜。
六、重视道具服装的设计
人们常说:“人靠衣服马靠鞍”,好的服装既能突出形象,又能吸引观者眼球,给舞蹈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样新颖别致的舞蹈道具更能彰显舞蹈的情境,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试想苹果娃们一个个身着红色大苹果形服装,肩上秀有两片醒目的大叶子,头上竖立着果柄一样的天追追,踩着活泼可爱的卡通舞步,从三颗仿真苹果树间快乐嘻嘻,谁能不喜爱呢?
一群可爱的苹果娃娃就这样诞生了,它体现了教师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也反映了要想编排出幼儿喜爱的舞蹈,一定要有缜密的构思,合理的安排和不断的创新,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呈现出有新意、有情感、有欣赏价值的好的幼儿舞蹈,为孩子们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