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课改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新的课程理念解放了教师的思想,解放了孩子们的思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语文课以其独特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显示出巨大的魅力。
然而,改革的进程总是伴生着遗憾。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但我总是觉得,在我所上的每一堂语文课,总是存在着太多的问题没有解决。学生的思维开放了,但因其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终是较弱,感悟得总是较浅,不全面,对于教师的一些重点问题的回答,大多涉及皮毛,不甚了了,虽然是七嘴八舌,但精彩的回答总是只有那么几个同学,这对于全班整体的发展无疑是不利的,无形中还浪费了课堂的宝贵的时间,也影响了对文本的掌握。本学期开学后,我针对此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一、精读课文,以点带面
我主张简化每一篇课文的教学过程,因为如果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让学生接受太多的形式和内容,搭太多的教学模块,学生在每一块内容上的理解就会是蜻蜒点水,浅尝辄止。我反对把一篇课文变得支离破碎,分解得面目全非,而是喜欢让一到二个问题统领全文,让学生充分地读和思,发展其思维能力和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
如:在教学课文《装满昆虫的衣袋》时,对于这篇篇幅较长、内容较丰富的课文,我在备课时,试图寻找到一个文章的突破点,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把握文章的中心。这个点在哪儿呢?看到本文的中心句: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我想,何不以此为突破口,让学生在下文中寻找能体现法布尔对小虫子非常着迷的词句?于是,我布置了学生回去思考这个问题,并在书上作出相应批注,力争详细全面。
第二天的语文课上,我围绕着这个问题在全班展开了讨论,效果竟出奇地好。同学们对问题把握得很到位,几乎每一个要点都谈到了,在讨论中不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而且对于同学的意见作出了补充、质疑、反驳和讨论,气氛非常活跃。这种单一却深入的探讨,有效提高了学生对文字的感悟能力。
二、拓展阅读,延伸内涵
每篇课文的教学都不应该是孤立的,不管是人物还是事件,都有其独特的社会背景。在课前寻找相关的资料进行阅读了解,对学生更深入地把握课文的内涵是很有帮助的。如:教学《在大海中永生》,学生们没有对邓小平生前事迹的了解,是激不起学生与作者情绪上的共鸣的。在学习《装满昆虫的口袋》一课时,了解法布尔的生平,也许对他小时候对昆虫的这种执着更能理解了。
因此,我布置同学们每次预习课文前,都试着查找本文中自己比较感兴趣的相关资料,在课前或课上交流。这样,就能使同学们对文章的兴趣更浓,把握也更加到位。当然,不要求人人都查,每次几个,同学们之间也可以共享资源。这样可以减少学生的压力。实在查不到的,可以由教师来提供,但基本上还是以学生查为主,因为他们自己找的,印象就格外深。记得上《变色龙》一课时,一个学生有声有色地读了有关变色龙的资料,其它同学听得格外认真,上课也就更投入了。
三、佳文赏读,情感互动
在我的语文课上,常常会开辟一块佳文诵读的时间,随时随地,不作规定,只要达到了情感上的需要,只要在心灵彼此寻找共鸣。我常给学生读《读者》上的一些文章,因为我经常会在上面看到一些让我感动的文章,或让人深思,或给人启迪,或使人心动。那时,我就急切地想着要与人分享。因此,我把它带到课堂上。我声情并茂地给学生朗读,用我的声音和情感去感染他们。同学们似乎也特别喜欢我给他们读文章,在我朗读之时,他们或是发出会心的微笑,或是涌出同情的泪珠,或是陷入深思、进行对人性的拷问,听得异常投入。我读过让人流泪的叙述母子情深、挑战命运的《两地书》,读过充满了温馨的《两只兔子》,读过直逼生命本真的《亚马逊蝌蚪》……在静静的教室,在同学们的眼神里,我分明地感受到了流动在师生之间的一种真诚的理解、一种瞬间的共鸣、一种情感的升华。我喜欢这样的时光,它让我经常走入孩子们的心灵深处,这是在学习课文时所感受不到的。
然而,改革的进程总是伴生着遗憾。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但我总是觉得,在我所上的每一堂语文课,总是存在着太多的问题没有解决。学生的思维开放了,但因其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终是较弱,感悟得总是较浅,不全面,对于教师的一些重点问题的回答,大多涉及皮毛,不甚了了,虽然是七嘴八舌,但精彩的回答总是只有那么几个同学,这对于全班整体的发展无疑是不利的,无形中还浪费了课堂的宝贵的时间,也影响了对文本的掌握。本学期开学后,我针对此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一、精读课文,以点带面
我主张简化每一篇课文的教学过程,因为如果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让学生接受太多的形式和内容,搭太多的教学模块,学生在每一块内容上的理解就会是蜻蜒点水,浅尝辄止。我反对把一篇课文变得支离破碎,分解得面目全非,而是喜欢让一到二个问题统领全文,让学生充分地读和思,发展其思维能力和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
如:在教学课文《装满昆虫的衣袋》时,对于这篇篇幅较长、内容较丰富的课文,我在备课时,试图寻找到一个文章的突破点,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把握文章的中心。这个点在哪儿呢?看到本文的中心句: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我想,何不以此为突破口,让学生在下文中寻找能体现法布尔对小虫子非常着迷的词句?于是,我布置了学生回去思考这个问题,并在书上作出相应批注,力争详细全面。
第二天的语文课上,我围绕着这个问题在全班展开了讨论,效果竟出奇地好。同学们对问题把握得很到位,几乎每一个要点都谈到了,在讨论中不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而且对于同学的意见作出了补充、质疑、反驳和讨论,气氛非常活跃。这种单一却深入的探讨,有效提高了学生对文字的感悟能力。
二、拓展阅读,延伸内涵
每篇课文的教学都不应该是孤立的,不管是人物还是事件,都有其独特的社会背景。在课前寻找相关的资料进行阅读了解,对学生更深入地把握课文的内涵是很有帮助的。如:教学《在大海中永生》,学生们没有对邓小平生前事迹的了解,是激不起学生与作者情绪上的共鸣的。在学习《装满昆虫的口袋》一课时,了解法布尔的生平,也许对他小时候对昆虫的这种执着更能理解了。
因此,我布置同学们每次预习课文前,都试着查找本文中自己比较感兴趣的相关资料,在课前或课上交流。这样,就能使同学们对文章的兴趣更浓,把握也更加到位。当然,不要求人人都查,每次几个,同学们之间也可以共享资源。这样可以减少学生的压力。实在查不到的,可以由教师来提供,但基本上还是以学生查为主,因为他们自己找的,印象就格外深。记得上《变色龙》一课时,一个学生有声有色地读了有关变色龙的资料,其它同学听得格外认真,上课也就更投入了。
三、佳文赏读,情感互动
在我的语文课上,常常会开辟一块佳文诵读的时间,随时随地,不作规定,只要达到了情感上的需要,只要在心灵彼此寻找共鸣。我常给学生读《读者》上的一些文章,因为我经常会在上面看到一些让我感动的文章,或让人深思,或给人启迪,或使人心动。那时,我就急切地想着要与人分享。因此,我把它带到课堂上。我声情并茂地给学生朗读,用我的声音和情感去感染他们。同学们似乎也特别喜欢我给他们读文章,在我朗读之时,他们或是发出会心的微笑,或是涌出同情的泪珠,或是陷入深思、进行对人性的拷问,听得异常投入。我读过让人流泪的叙述母子情深、挑战命运的《两地书》,读过充满了温馨的《两只兔子》,读过直逼生命本真的《亚马逊蝌蚪》……在静静的教室,在同学们的眼神里,我分明地感受到了流动在师生之间的一种真诚的理解、一种瞬间的共鸣、一种情感的升华。我喜欢这样的时光,它让我经常走入孩子们的心灵深处,这是在学习课文时所感受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