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嵩山在历史上又被称崧高、岳山等,古称祖诸山、外方、崇山等。《史记·封禅书》云:“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间,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名。”嵩山居五岳之中,处中原腹地,东接开封、郑州,西邻洛阳,北依黄河,南临颖水,是黄河流域东部的主要山脉。气候上属于暖温带,四季分明,冷热适中,优越的气候条件为嵩山成为“天下之中”提供了自然保障;夏、商、周三代,都城多建于嵩山周围,使得这一地区的文化水平较高,奠定了嵩山成为“天下之中”的人文基础。东方朔《五岳真形图序》曰:“嵩岳居天地之中,镇周藩而护燕都,为四岳所环拱。”嵩山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美。
/自然之美/
嵩山历史源远流长,地质石多土少,经历了太古纪的“嵩阳运动”、远古纪的“中岳运动”和震旦纪的“少林运动”,数次浮沉、历经漫长地理中的风化、崩塌和滑动,形成了嵩山奇峰秀水、博奥幽峻、瑰丽多姿的自然美。
瑰丽奇峰之美。“位宅中央正,高疑上界邻”(清·顾炎武《嵩山》),写出嵩山顶天立地的不凡气势。嵩山主要由太室山三十六峰和少室山三十六峰组成。“太室何森耸,少室欲飞动。相对起云霞,恍如游仙梦。”(宋·范仲淹《二室道》)太室山雄伟高耸,少室山凌空欲飞。“三十六峰危似冠,晴楼百尺独登看”(唐·吴融《望嵩山》)写出嵩山的巍峨之姿。“居中最高,曰峻极峰。顶像幢盖,敞平开朗。左右诸峰,争奇斗巧。拱向环拥,不得以雁行进也。仰天一颜,俯地万平。”(清·景日昣《说嵩》)登上嵩山峻极峰,其于各峰可一览无余。李廌《过具茨诸山始达嵩少》云:“初踰千峰时,千峰各呈秀。抵茲嵩高前,始觉众山陋。”通过对比,来讲嵩山的瑰丽清奇。田雯《游太室山》记载:
昔人云“嵩山如卧眠龙而癯”,望之浑成秀拔,若不知有崔崎参差之势者。及涉中峰之颠,群峰争出,若攒图之托霄上,烟云吞吐,日月蔽亏,林木蓊郁,鸟兽游鸣,阴晴变态,二十四峰环列于中峰,左右上下,不可名状。
嵩山凭借自身的自然地理优势,成为“天地之中”的高山。登上嵩山的山顶,则“华岳三峰小,黄河一代长”。(唐·褚朝阳《登少室山寺》)。范仲淹也发出“不来峻极游,何能小天下”(《和人游嵩山十二题其四·自峻极中院步登太室》)的感慨。
博奥幽峻之美。“东岳雄、西岳险、南岳秀,北岳奇,中岳奥”。五岳美景各有千秋,中岳嵩山风景雄隽古奥,七十二峰,峰峰有景,此起彼伏,雄浑无比,一涧一水,古木参天,雾流水响,鹰击禅唱,都使人沉醉痴迷,流连忘返。柳宗元曰:
游之适大率有二,旷如也,奥如也,如斯而已。其地之凌阻峭,出幽郁,寥廓悠长,则于旷宜;抵丘垤,伏灌莽,迫遽回合,则于奥宜。(《永州龙兴寺东丘记》)
适合游玩的自然山水,大体而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空旷开阔,一种是幽静深邃。如果某处山峰险峻,林木茂盛,高远空旷,就属于空旷开阔之景;如果某处山丘低如蚁穴,周围树木丛生,通道狭窄迂曲,就属于幽静深邃之景。嵩山的自然风光幽静深邃,各种景观星落分布,形成一种旷与奥并存的风格。嵩山顶峰空旷开阔,而山腰则幽静深邃。“言登诸峰胜,幽情散寥廓”(唐·李廌《丙子岁三月十有二日游嵩山宿峻极中院时天气》)。元好问《少室南原》云:“地僻人烟断,山深鸟语哗”,写少室南原山路幽深,偶遇林间鸡犬人烟,直呼“林间见鸡犬,直拟是仙家”。
秀水多姿之美。郑谷《登封八景赞》云:
月满高门正仲秋,轩辕早行雾中游。
颖水春耕田歌起,夏避箕阴溽暑收。
石淙河边堪会饮,玉溪台上垂钓钩。
余雨少室观晴雪,卢崖瀑布墨浪流。
这里点出了嵩山八种自然景观,即嵩门待月、轩辕早行、颖水春耕、箕阴避暑、石淙会饮、玉溪垂钓、少室晴雪、卢崖瀑布。嵩山迎霞峰是迎朝阳、送素月的佳地。山无水不秀,嵩山八景有两处因水而闻名。一为石淙河,武则天嵩山封禅后,在风景秀美的石淙河边建行宫,并带领大臣于此雅集。沈佺期《嵩山石淙侍宴应制》云:“溪水冷冷杂行漏,山烟片片绕香炉。”另一个为卢崖瀑布,“萬山峰恋千秋画,卢崖瀑布万古琴。”一副对联写出卢崖瀑布的气势。嵩山诸峰多与秀水相伴,傅梅作《悬练峰》诗云:
峰头瀑布水,寒色动诸天。
远望青林外,还疑匹练悬。
顾况《送李秀才游嵩山》:
嵩山石壁挂飞流,无限神仙在上头。
采得新诗题石壁,老人惆怅不同游。
峰头瀑布、石壁飞流为巍峨雄壮的嵩山增加了灵动之美。
李白《送杨山人归嵩山》:
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
长留一篇月,挂在东溪松。
流溪、深潭、泉瀑的自然景色之美,让人们身并于云、耳属于泉,寄情山水之间,心旷神怡、陶冶情操。
/人文之美/
在漫长的岁月和自然秩序中,嵩山居五行之正位,得天地六合之中。《史记·封禅书》载:“中国华山、首山、太室、泰山、东莱,此五山黄帝之所常游,与神会。”自然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极富人文色彩的神话传说和众多文人雅士的登临创作,形成嵩山神话传说之美、名人文化之美和隐逸之美。
神仙传说之美。先民时代,人们相信高山是神仙居住之地,也是上天入地的求仙通道。居中得正的嵩山成为人们心中的圣山。《诗经·大雅》云:“嵩高维岳,峻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嵩山显灵,降神给周王朝,诞生了仲山甫和申仲伯两位能臣,并保佑周王朝长盛不衰。西汉武帝刘彻祭祀山神,听闻山上有呼万岁之声,“翌日亲登嵩高,御史乘属,在庙旁,吏卒咸闻呼万岁者三”(汉·班固《汉书·武帝纪》)。 吴融《望嵩山》云:
不觉衡阳遮雁过,如何钟阜斗龙蟠。
始知万岁声长在,只待东巡动玉鸾。
《神仙传》记载汉武帝游嵩山,梦一仙人云:“吾九嶷之人也,闻中岳石山菖蒲一寸九节,可以服之长生也,故来采耳。”汉武帝服食嵩山菖蒲三年之久。酷爱寻仙问道的李白在《嵩山采菖蒲者》云:“嵩岳逢汉武,疑是九嶷仙。”
顾炎武《嵩山》曰:
世敝将还古,人愁愿质神。
石开曾出启,岳降再生申。
《淮南子》记载了嵩山“启母石”的传说,大禹的妻子涂山氏在此等候夫君归家,见大禹幻化成熊,自己也变成了石头,后石破而生启。在这里人的神话与自然的神话结合,嵩山的自然景观成为早期神话传说的天然载体,从而也说明上古时期,人类已在此繁衍生息。周武王灭商之后,在嵩山举行祭天地之礼。《山海经·中次七经》已有记载,“苦山、少室、太室皆冢也,其祠之:太牢之具,婴以吉玉。”少室山和太室山是山的宗主,人们用贵重的祭品来祭祀山神。秦朝时修建太室祠,用来祭祀太室山。西汉之际,定嵩山为中岳,汉武帝刘彻游嵩山,建启母庙,后为避讳景帝刘启,改为“开目庙”,后颍川太守朱宠于延光二年(123)在庙前建神道阙,成为今天“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启母阙”,位于太室山南麓万岁峰下,和“太室阙”“少室阙”并称为“中岳汉三阙”。神话传说和历史建筑的结合,增添了嵩山的人文魅力。
名人文化之美。历代帝王的游幸和祭拜活动,极大的提高了嵩山的地位,同时也提升了文人雅士对嵩山的向往及普通民众游览的热情,对嵩山人文之美的形成、交流、融合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骆文蔚《重修中岳庙记》载:“每至清明届候,媚景方浓。千里非遥,万人斯集。歌乐震野,币帛盈庭。陆海之珍,咸聚于此。”记载了宋人游览嵩山的盛况,最负盛名的就是欧阳修和梅尧臣同游嵩山,二人一唱一和,留下描写嵩山名胜的12首诗。欧阳修因游览嵩山时发现“神清之洞”,被当做是“神仙中人”,一时传为美谈。宋代“三苏”也都登临嵩山,留下不少的诗文佳话。苏辙曾与友人约定“同上嵩高望九州”(《和顿主簿起见赠二首其一》),后登顶嵩山,写下组诗,礼赞嵩山。苏轼晚年曾告诉苏辙“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宋·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苏门六君子”的李廌也登顶嵩山,留下很多诗歌。《宿峻极中院》云:“千峰挂夕阳,犹指中寺宿。”《登嵩顶》曰:
愈知天下小,助我浩气直。
平生四方志,登临聊感激。
登临嵩山有助于滋生诗人胸中的浩然正气。
归隐胜地之美。嵩山凭借旷奥的自然景色,自古以来在吸引众人登临游玩之际,也成为他们归隐的首选之地。最为著名的当为田游岩和卢鸿一。嵩山卢崖因卢鸿一隐居于此而得名。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其一》云:“同归无早晚,颍水有清源。”表达自己归隐嵩山之意。
王维《归嵩山作》云: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嵩山的景致吸引着人们,清澈的流水环绕山林,林中鸟儿归林,落日余晖洒满金色的山林,虽然后来他走出嵩山,重归朝堂,但在嵩山的这段时日他的确过得悠闲自适。
白居易《送张山人归嵩阳》:
春明门,门前便是嵩山路。
幸有云泉容此身,明日辞君且归去。
诗人在诗中也婉转地表达了自己的归隐之心。
张乔《赠友人》云:“几时献了相如赋,共向嵩山采茯苓。”张耒《刘伯寿秘校》曰:“将军卷金甲,独卧嵩山阿。……家住太室阳,开门对嵯峨。嘉肴荐尊俎,有酒如江河。度曲得新声,词成自吟哦。”写出了隐者在嵩山隐居的惬意生活。苏洵在游览嵩山之后,曾有归隐之心,“尝有意于嵩山之下,洛水之上,买地筑室,以为休息之馆”(宋·苏洵《丙申岁,余在京师。乡人陈景回自南来,弃其官,得太子中允。景回旧有地在蔡,今将治园囿于其间以自老。尝有意于嵩山之下,洛水之上,买地筑室,以为休息之馆而未果。今景回欲余诗,遂道此意。景回志余言,异日可以知余之非戏云尔》)。在此归隐的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使得嵩山成为历代人们心中归隐的圣地。
/融合之美/
天地之中的嵩山凭借幽静深邃的山林胜境,在成为文人雅士归隐之地、成为宗教开拓领地的同时,也成为官方和民间共同崇拜的圣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学部主任埃德尔博士说:“嵩山不仅拥有全球罕见的地质现象,还融合了地球的历史文化,是石头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真是太美妙了。”嵩山体现了天与地,文与武,儒释道三教的融合之美。天地融合,嵩山居中得正,成为圣山。儒、释、道各家在漫長的历史岁月中,在嵩山得以荟萃、融合和不断壮大,形成嵩山“有容乃大”的融合之美。
嵩山之上,寺庙林立,道观罗列,书院云集,共存一山,和谐共生。张学林《少林寺志序》载:“嵩山名刹百数。”真可谓是嵩山七十二峰,峰峰有寺。景日昣曰:“嵩少名胜,山抱水环之区,无地不染梵尘。”(《说嵩》)嵩山清幽深邃的山林环境适合佛徒们的清修。达摩一苇渡江,到洛阳传法,后在嵩山创立禅宗。嵩山碧溪旁的少林寺成为禅宗的祖庭,山水环绕,环境清幽,深藏在深山之中。少林寺东西石坊刻有楹联“地在天中,四海名山为第一;心传言外,十方教法是初元”。同时嵩山又是道教的第六小洞天名司马洞天,道教通天,追求超凡脱俗,修道成仙。嵩山的老君洞、安阳宫、峻极宫等都有道家的洞室,中岳庙成为道家在嵩山的代表性建筑。儒家学派在嵩山的圣地就是嵩阳书院,书院环境古幽,清雅静谧,适合读书修身。“嵩阳书院,宋藏经处,两程子置散投闲与群弟子讲学地也。”(清·郭文华《嵩阳书院志序》)其前身是嵩阳寺,几蕃改名,历经佛、道两家的洗礼,儒家文脉,在此薪火相传。就方位而言,嵩阳书院位背靠太室,面临颖水,左少室右葺山,居嵩山正中,体现出儒家重正统论纲常的义理。“历代之圣君贤相名儒,无不游历其地,寻渊溯源,圣贤之道统萃焉。”(清·耿介《嵩阳书院志序》)
嵩山融合之美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少林寺。这里既体现了静心禅定的文武融合,也是三教融合的典范。少林寺钟楼前有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上刻“佛教见性,道教保命,儒教明伦,纲常是正……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百家一理,万法一统”的碑文,点明三教的作用,最后指出三教乃为一体。而碑中雕刻的图案,左为老子,正面是释迦摩尼,右为孔子。少林寺地藏殿内供奉着道教的阎罗王神位,后面墙壁上绘有儒家二十四孝图,大雄宝殿之上供奉着诸佛。无论是教义思想上的交流融合还是建筑上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都见证了嵩山“有容乃大”的宗教文化共存之美,三家在此得到全面的开拓和传承。
嵩山“天地之中”的圣山地位,优美的自然人文景观,在宇宙岁月,历史演变之中,都有属于它的秩序和美,这些江山胜迹,既令我辈敬畏又令我辈心生平和;既让我们引以为傲又愿意谦虚认知嵩山属于自然、属于宇宙天地的秩序和大美。
(作者系河南牧业经济学院讲师,文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