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摘要】有效教学在教学中被广泛关注,也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最初的有效教学都有一个朴素的追求,就是“如何有效地讲授”。 而现在更多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有效学习主要是指学生自主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学习,这也是我们要着重发展的学生的学习活动。这与我们的新课标是相吻合的,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有效教学的几点体会:一要明确教学目标,二要重视教学过程的研究,三要联系学生实际生活。
【关键词】有效教学;明确目标;重视过程;联系生活
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11册《小草和大树》的一节课上,我出示这样一个问题:“夏洛蒂为什么堪称逆境成才的典范,又是如何傲放于风沙中的?快速读文,划出令你感动的句子,并简要写下你的体会。”(学生自学,然后小组交流,在集体交流)
以下是选择其中的两个教学片断。
[片断一]:
生:(读)她从小要强好胜,生活再艰苦再劳累,都不肯放弃学习。
师:要强好胜?(边说边在旁边打个问号)大家再练读这句话。
生:(读)注意突出了“要强好胜”。要强好胜就是指夏洛蒂,生活再艰苦再劳累,都不肯放弃学习。
师:讲的不错!谁来具体谈谈她的要强好胜?(思考一会儿)
生:夏洛蒂的母亲不幸早逝,作为姐姐,她不得不承担起家务活,洗衣、烧饭、缝缝补补、捡破烂、拾柴、帮富有人家带孩子,生活这么艰难困苦,可她仍然坚持学习。
生:夏洛蒂是个小孩子,但她要做成人的事,可见生活很艰苦很劳累。
师:(表示赞成,点头示意坐下)再想象生活再艰苦再劳累些,又会是怎样的?(边说边在两个“再”字下面打圈)
生:夏洛蒂家境不好,经常会忍饥挨饿,还要做沉重的家务活,可能会累得晕过去。在替富有人家带孩子,有时还会被富有人家的孩子欺负,但又不能放弃这种工作。实在是无可奈何啊!
生:(高高举手)在寒冷的冬天,北风呼呼地刮,天寒地冻,夏洛蒂还要在户外,拾柴,捡破烂,就像一个乞丐,会受人欺凌。大家知道买火柴的小女孩,她的生活和买火柴的小女孩的生活差不多。
师:生活艰苦到极点,夏洛蒂劳累到极点,她都——
生:不放弃学习。
师:说说你们的体会?
生:她是个坚强的人,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从不向命运低头,都坚持学习。就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
生:我体会到她的不屈的,顽强与命运抗争的精神。生活这样的艰难困苦,她能坚持学习,也像疾风中的劲草,暴风雨中的牵牛花。我们的生活和她相比,简直一个是天堂,一个是地狱。(师带头鼓掌)
师:简短的一句话,同学们,读出了文章背后的含义,用了精彩的比喻,而且联系了生活,真是了不起!
[片断二]:
生:(读)骚塞还以傲慢的冷冰冰的口吻训诫她:“……小草和大树都是上帝的安排……”
师:(皱眉)她读的怎样?
生:他没有读出傲慢的冷冰冰的口吻,没有训诫的味道。
师:是啊,训诫是什么?(生说训斥,劝诫,说话时盛气凌人),刚才你评的好!相信你也能读好。你来试试?
生:读这句话。(比刚才好些)
师:有进步!同学们,请把自己放到文章中去读,你就是文中大名鼎鼎的有权威的骚塞,在训诫无名小卒夏洛蒂,再练读?
生:指名多生朗读,能读出冷冰冰的训诫的口吻。
师:你们从训诫中,听出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了吗?
生:我听出了骚塞看不起夏洛蒂,他认为夏洛蒂就是小草,自己就是大树,因为小草看大树总是昂着头,大树看小草总是低头。
生:骚塞看不起夏洛蒂,还看不起妇女,不相信妇女的能力,认为文学是男人的事业,妇女只能在家干家务,带孩子。
生:(一女生不服气,插嘴)观念陈旧。
师:哦?
生:妇女也同样可以从事文学事业,我国古代女词人的李清照,现代的谢婉莹、舒婷、杨红婴,都是我们喜欢的作家。妇女的能力不比男人差,妇女半边天吗?
师:(赞许的目光)你们能读懂文字背后的意思,真了不起!你们听懂了,夏洛蒂同样听懂了,她的表现怎样,最打动你的是她的什么?
生:……最打动我的是,她面对沉重的打击,近似于毁灭性的打击时,她的那份坚强、坚持,很像一棵倔强的小草。我坚信她这棵小草能长成参天大树。面对挫折和不幸,夏洛蒂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师:一起朗读品味这段话。(齐读)同学们读得认真,学得踏实,品悟得很好。如果把夏洛蒂这种精神切实的应用到生活中,相信你也能成功。
几点思考:
有效教学在教学中被广泛关注,也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
最初的有效教学都有一个朴素的追求,就是“如何有效地讲授”。老师首先是“讲师”,是“教书先生”,是文化知识的“传递”者。一个能够把知识讲清楚的老师,差不多就是一个好老师。为了能够把知识讲清楚,于是就有“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系列说法。而现在更多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有效学习主要是指学生自主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学习,这也是我们要着重发展的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效教学的理念,关注学生需求是重要核心,而关注的心理基础则是尊重,尊重是人文、平等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交往中的素质要求,是诚信,关爱,协作等品质的形成基础。如何有效的进行语文教学,是我们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一直探究的话题。我就结合《小草和大树》的教学时间谈几点心得体会:
1 明确教学目标
目标就是一盏指明灯,明确的教学目标对实施有效教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恰当的或模糊的教学目标所产生的教学效果是低效或无效的。我在定《小草和大树》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时,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学生三个方面,终旨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获得进步与发展,使语文素养得到提升,教学目标如下:有感情地朗读;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以重点词句的揣摩为依托,开展对话交流,感悟夏洛蒂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让学生在语文积累的同时受到情感思想的陶冶,懂得逆境成才的道理,树立生活的自信,勇敢面对生活中的不幸和挫折,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这样的三维设计目标很明确,能突显学生本位,也能有效达成。记得语文特级高林生说过,语文课紧扣“读书”这一目标,准没错,因为读中能学到知识,读中能明白道理,获得价值观,读中能陶冶情操,读中能学到技能,提升能力。教者心中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才能合理、恰当、严密,教学过程中才能有的放矢的、行云流水,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2 重视教学过程
新课标中强调了“过程”的重要性,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过程,正如新课程所指出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语文实践包括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也包括情感的体验,兴趣的培养。在教学《小草和大树》的过程中,我重在以下两方面的指导。
一抓读书。抓读书的速度、形式、质量,高年级注重默读的训练,速度在每分钟300字左右,而这里我讲的是有感情地朗读指导。以上两个教学片断,我都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朗读的指导,让学生与文本“零距离”的接触,让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让课堂成为学生彰显个性的舞台,指导学生个性化的读,如[片断二]中读到怎样的夏洛蒂,品味语言内容,如你从骚塞的训诫中听懂了什么,体会到了文章的思想内涵,再一起来朗读体会,语文课提倡要走个来回,从语言文字到生活体验,再从生活体验到语言文字,体现了“言语形式——言语内容——言语形式”的循环。但在[片断一]中,这个“回”,还体现的不够,如果学生已体会和感悟到文章的内涵,让学生带着理解再来读读品味,那么语文味就更浓了。
二抓住关键词来教学。这是非常重要的方法,苏教版教材有一个非常好的教学理论“提领而顿,百毛皆顺”,这句话就告诉我们教学中要抓住关键。高年级特别注重揣摩关键词意思,并且放在一定的语境中去理解。我在[片断一]中抓关键词两个“再”,进行想象她的生活究竟苦到什么程度,在极其艰苦的生活中,她能坚持学习,不放弃自己的追求,才称得上是逆境中的典范啊!同样在[片断二]中,抓“训诫”一词,读中理解,理解体会中再来朗读,从训诫中学生读明白了骚塞的傲慢,重男轻女,鄙视妇女,看不起夏洛蒂,当然夏洛蒂也读懂了,从而进一步体会夏洛蒂面对挫折和不幸,她的那份坚忍不拔和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多像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
3 联系学生生活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是一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教材,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其教学活动必然离不开生活,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因此,我们提倡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让语文教学贴近生活,回归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
在教学[片断一]中,我引导学生根据实际生活想象夏洛蒂的艰辛生活,学生创设一定的情景,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北风呼呼地刮,天寒地冻,夏洛蒂还要在户外,拾柴,捡破烂,就像一个乞丐,会受人欺凌。根据阅读的经历,把夏洛蒂想象成了买火柴的小女孩,学生很容易就进入到文本中,才能与文本进行有效的对话,有了知识的积累,对文本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解读,学生的文本阅读行为也转化为了生活行为,学生也完成了一次精神生活的旅行。教学效果也较好。在[片断二]中,有一个学生说:“我坚信她这棵小草能长成参天大树。面对挫折和不幸,夏洛蒂给我们树立了榜样。”这是学生内心真实体会,学生把课堂引向了生活,拓宽了教学的渠道。这种拓展应该是不露痕迹的,是水到渠成的,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我相信,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重视,现实的课堂将演绎得更精彩!
参考文献
1 《走进新课程》
2 《体会语文素养》顾云龙
3 《有效的阅读教学》瞿玉兰
4 《明确目标,让阅读更有效》高林生的讲座
【关键词】有效教学;明确目标;重视过程;联系生活
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11册《小草和大树》的一节课上,我出示这样一个问题:“夏洛蒂为什么堪称逆境成才的典范,又是如何傲放于风沙中的?快速读文,划出令你感动的句子,并简要写下你的体会。”(学生自学,然后小组交流,在集体交流)
以下是选择其中的两个教学片断。
[片断一]:
生:(读)她从小要强好胜,生活再艰苦再劳累,都不肯放弃学习。
师:要强好胜?(边说边在旁边打个问号)大家再练读这句话。
生:(读)注意突出了“要强好胜”。要强好胜就是指夏洛蒂,生活再艰苦再劳累,都不肯放弃学习。
师:讲的不错!谁来具体谈谈她的要强好胜?(思考一会儿)
生:夏洛蒂的母亲不幸早逝,作为姐姐,她不得不承担起家务活,洗衣、烧饭、缝缝补补、捡破烂、拾柴、帮富有人家带孩子,生活这么艰难困苦,可她仍然坚持学习。
生:夏洛蒂是个小孩子,但她要做成人的事,可见生活很艰苦很劳累。
师:(表示赞成,点头示意坐下)再想象生活再艰苦再劳累些,又会是怎样的?(边说边在两个“再”字下面打圈)
生:夏洛蒂家境不好,经常会忍饥挨饿,还要做沉重的家务活,可能会累得晕过去。在替富有人家带孩子,有时还会被富有人家的孩子欺负,但又不能放弃这种工作。实在是无可奈何啊!
生:(高高举手)在寒冷的冬天,北风呼呼地刮,天寒地冻,夏洛蒂还要在户外,拾柴,捡破烂,就像一个乞丐,会受人欺凌。大家知道买火柴的小女孩,她的生活和买火柴的小女孩的生活差不多。
师:生活艰苦到极点,夏洛蒂劳累到极点,她都——
生:不放弃学习。
师:说说你们的体会?
生:她是个坚强的人,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从不向命运低头,都坚持学习。就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
生:我体会到她的不屈的,顽强与命运抗争的精神。生活这样的艰难困苦,她能坚持学习,也像疾风中的劲草,暴风雨中的牵牛花。我们的生活和她相比,简直一个是天堂,一个是地狱。(师带头鼓掌)
师:简短的一句话,同学们,读出了文章背后的含义,用了精彩的比喻,而且联系了生活,真是了不起!
[片断二]:
生:(读)骚塞还以傲慢的冷冰冰的口吻训诫她:“……小草和大树都是上帝的安排……”
师:(皱眉)她读的怎样?
生:他没有读出傲慢的冷冰冰的口吻,没有训诫的味道。
师:是啊,训诫是什么?(生说训斥,劝诫,说话时盛气凌人),刚才你评的好!相信你也能读好。你来试试?
生:读这句话。(比刚才好些)
师:有进步!同学们,请把自己放到文章中去读,你就是文中大名鼎鼎的有权威的骚塞,在训诫无名小卒夏洛蒂,再练读?
生:指名多生朗读,能读出冷冰冰的训诫的口吻。
师:你们从训诫中,听出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了吗?
生:我听出了骚塞看不起夏洛蒂,他认为夏洛蒂就是小草,自己就是大树,因为小草看大树总是昂着头,大树看小草总是低头。
生:骚塞看不起夏洛蒂,还看不起妇女,不相信妇女的能力,认为文学是男人的事业,妇女只能在家干家务,带孩子。
生:(一女生不服气,插嘴)观念陈旧。
师:哦?
生:妇女也同样可以从事文学事业,我国古代女词人的李清照,现代的谢婉莹、舒婷、杨红婴,都是我们喜欢的作家。妇女的能力不比男人差,妇女半边天吗?
师:(赞许的目光)你们能读懂文字背后的意思,真了不起!你们听懂了,夏洛蒂同样听懂了,她的表现怎样,最打动你的是她的什么?
生:……最打动我的是,她面对沉重的打击,近似于毁灭性的打击时,她的那份坚强、坚持,很像一棵倔强的小草。我坚信她这棵小草能长成参天大树。面对挫折和不幸,夏洛蒂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师:一起朗读品味这段话。(齐读)同学们读得认真,学得踏实,品悟得很好。如果把夏洛蒂这种精神切实的应用到生活中,相信你也能成功。
几点思考:
有效教学在教学中被广泛关注,也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
最初的有效教学都有一个朴素的追求,就是“如何有效地讲授”。老师首先是“讲师”,是“教书先生”,是文化知识的“传递”者。一个能够把知识讲清楚的老师,差不多就是一个好老师。为了能够把知识讲清楚,于是就有“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系列说法。而现在更多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有效学习主要是指学生自主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学习,这也是我们要着重发展的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效教学的理念,关注学生需求是重要核心,而关注的心理基础则是尊重,尊重是人文、平等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交往中的素质要求,是诚信,关爱,协作等品质的形成基础。如何有效的进行语文教学,是我们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一直探究的话题。我就结合《小草和大树》的教学时间谈几点心得体会:
1 明确教学目标
目标就是一盏指明灯,明确的教学目标对实施有效教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恰当的或模糊的教学目标所产生的教学效果是低效或无效的。我在定《小草和大树》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时,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学生三个方面,终旨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获得进步与发展,使语文素养得到提升,教学目标如下:有感情地朗读;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以重点词句的揣摩为依托,开展对话交流,感悟夏洛蒂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让学生在语文积累的同时受到情感思想的陶冶,懂得逆境成才的道理,树立生活的自信,勇敢面对生活中的不幸和挫折,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这样的三维设计目标很明确,能突显学生本位,也能有效达成。记得语文特级高林生说过,语文课紧扣“读书”这一目标,准没错,因为读中能学到知识,读中能明白道理,获得价值观,读中能陶冶情操,读中能学到技能,提升能力。教者心中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才能合理、恰当、严密,教学过程中才能有的放矢的、行云流水,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2 重视教学过程
新课标中强调了“过程”的重要性,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过程,正如新课程所指出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语文实践包括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也包括情感的体验,兴趣的培养。在教学《小草和大树》的过程中,我重在以下两方面的指导。
一抓读书。抓读书的速度、形式、质量,高年级注重默读的训练,速度在每分钟300字左右,而这里我讲的是有感情地朗读指导。以上两个教学片断,我都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朗读的指导,让学生与文本“零距离”的接触,让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让课堂成为学生彰显个性的舞台,指导学生个性化的读,如[片断二]中读到怎样的夏洛蒂,品味语言内容,如你从骚塞的训诫中听懂了什么,体会到了文章的思想内涵,再一起来朗读体会,语文课提倡要走个来回,从语言文字到生活体验,再从生活体验到语言文字,体现了“言语形式——言语内容——言语形式”的循环。但在[片断一]中,这个“回”,还体现的不够,如果学生已体会和感悟到文章的内涵,让学生带着理解再来读读品味,那么语文味就更浓了。
二抓住关键词来教学。这是非常重要的方法,苏教版教材有一个非常好的教学理论“提领而顿,百毛皆顺”,这句话就告诉我们教学中要抓住关键。高年级特别注重揣摩关键词意思,并且放在一定的语境中去理解。我在[片断一]中抓关键词两个“再”,进行想象她的生活究竟苦到什么程度,在极其艰苦的生活中,她能坚持学习,不放弃自己的追求,才称得上是逆境中的典范啊!同样在[片断二]中,抓“训诫”一词,读中理解,理解体会中再来朗读,从训诫中学生读明白了骚塞的傲慢,重男轻女,鄙视妇女,看不起夏洛蒂,当然夏洛蒂也读懂了,从而进一步体会夏洛蒂面对挫折和不幸,她的那份坚忍不拔和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多像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
3 联系学生生活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是一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教材,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其教学活动必然离不开生活,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因此,我们提倡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让语文教学贴近生活,回归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
在教学[片断一]中,我引导学生根据实际生活想象夏洛蒂的艰辛生活,学生创设一定的情景,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北风呼呼地刮,天寒地冻,夏洛蒂还要在户外,拾柴,捡破烂,就像一个乞丐,会受人欺凌。根据阅读的经历,把夏洛蒂想象成了买火柴的小女孩,学生很容易就进入到文本中,才能与文本进行有效的对话,有了知识的积累,对文本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解读,学生的文本阅读行为也转化为了生活行为,学生也完成了一次精神生活的旅行。教学效果也较好。在[片断二]中,有一个学生说:“我坚信她这棵小草能长成参天大树。面对挫折和不幸,夏洛蒂给我们树立了榜样。”这是学生内心真实体会,学生把课堂引向了生活,拓宽了教学的渠道。这种拓展应该是不露痕迹的,是水到渠成的,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我相信,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重视,现实的课堂将演绎得更精彩!
参考文献
1 《走进新课程》
2 《体会语文素养》顾云龙
3 《有效的阅读教学》瞿玉兰
4 《明确目标,让阅读更有效》高林生的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