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实施的要求,指出农村配网运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运行管理和加强配网建设与改造两方面着手,提出并解决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和加强安全运行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配电网存在问题完善措施
0 引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历史任务,对加快推进农村电气化事业有了新要求,赋予了新使命。近几年来,我国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必须加强农村电网供电保障能力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通过对农村电网进一步的完善,才能大力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不断提高农村供电管理和服务水平,全力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 农村配网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布局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农村配网的难点、热点问题,突出表现在网架结构上。近年来,配网负荷增长迅速给农村配网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相当多的一些设备因为过负荷而发生故障,用户电压不稳定,电压合格率普遍较低。网络损耗过大,故障发生频繁;在配电网中,超供电半径范围供电,或线路迂回供电;配网线路没有随着负荷的发展,伸入到用电负荷中心。
1.2配电网改造工程规划和工程配套的问题
(1)由于配电网改造工程前期的规划负荷与实际负荷不尽相同,故而导致少数竣工的配电变压器投运后有欠负荷和二次电压偏高的问题。配电变压器欠载,设备利用率低,使线损增大;二次电压偏高,就要影响用电器具的寿命,增加用电器具的空载损失。
(2)在改造接户线时,忽略了三相负荷的平衡工作,以致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有时不平衡度很大,这样不仅增加了线损和电压降,而且还会增大变压器的发热。
1.3运行管理人员对新的设备不够熟悉
城乡配电网改造后,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配网上采用了许多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线路采用几回路同杆架设方式多了;变电所之间的配电线路大多实现了“手拉手”,许多支线可从两条线路取得电源,故而“双电源”问题多了;由于线路加了隔断设备,线路分段多了;部分配电线路采用了电缆和开闭所等供电设备。这些问题对配电网的运行管理、安全管理、调度操作管理和人员培训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1.4配电变压器配置不合理的问题
近郊城区一些变压器超负荷运行,供电半径过大,造成配网运行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而远郊一些配电变压器的负荷轻、不平衡,配电变压器空载运行时间长,固定损耗大。在一些地区存在着相当数量配电变压器容量与实际用电负荷不匹配的情况,配变负荷没有在经济运行区间。
1.5线损的问题
由于以往我们对农村的电网布局不规范,随着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线损问题日益严重。线损率是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经济技术指标,而配网线损不管在损失电量的绝对数量上,还是在电网的损失比例上,都占据了较大的份额。因此,配网的降损显得尤为重要。
1.6谐波的问题
由于城市的改造,大型企业纷纷落户农村,企业的设备逐步实现了大型化、现代化、自动化。这些企业也成为电能消耗大户。由于该设备的运行使线路中存在大量的感性负载和大功率非线性负载,使电网中无功功率增大、出现高次谐波,导致电网电压、电流波形发生畸变。由于大量无功电流和高次谐波存在,占用电网容量,造成企业电网的功率因数降低。严重时影响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1.7如何提高农网装备水平的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工业用电、生活用电猛增,用电负荷越来越大,对配网供电的可靠性及电压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网上一些陈旧设备的存在也制约了供电服务的延展,因此提高农网装备水平的问题也迫在眉睫。
2 针对存在问题的完善措施
2.1改善配网线路的网络布局和接线。优化网络结构
(1)以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前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兼顾“系统性、经济性、先进性、协调性、动态性”,制定科学合理的农网规划。因地制宜地采用符合当地农村经济和用电负荷特性的供电模式,农网发展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协调一致。
(2)强化低压电网规划,合理选择低压配电模式。根据负荷特性因地制宜地采取三相、单相、单相——三相混合等配电模式。
2.2加强负荷监测及时调整定值
(1)检查各变压器负荷监测仪的工作状况。为了有利于测量配电变压器负荷及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为了便于配电网自动化,在配电网改造中,一般都在配电变压器台上安装了配电变压器综合测量仪,以自动记录和储存配电变压器的实时负荷、电压、电能量及功率因数等等。
(2)核对各开闭所及线路上的开关、重合器的继电保护动作定值是否进行过整定;检查各熔丝装设是否符合规定要求,防止施工中用铜、铝线代替熔丝,防止熔丝容量选用不当。
2.3加强培训工作
鉴于城乡配电网改造中采用了许多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而现有配电管理人员以及运行、检修等有关人员是不够熟悉的,所以要加大培训工作的力度,以期达到:
(1)强化教育培训,提高运行人员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
(2)了解使用新设备,如重合器、负荷开关、环网开关、箱式变压器等的结构、工作原理,并能熟练操作。
(3)熟悉新配电网络的调度管理、倒闸操作、事故处理等有关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
2.4调整线路运行电压及配变容量,使配变经济合理的运行
(1)根据负荷情况,调节线路的电压,使线路的电压始终运行在一个经济合理的水平上。在高峰负荷时,可变损耗占总损耗比例较大,可适当提高电压使其接近上限运行;在低谷负荷时,可适当降低电压使其接近下限运行。以上措施可通过调节变电所的主变分接头来实现。
(2)在农网中,配电变压器运行不经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配变容量的选择不尽合理,安装位置又不恰当,尤其农村用电负荷存在季节性强、峰谷差大,年利用小时低,全年轻载甚至空载时间长,加之管理不善等因素造成损耗大。对此,必须合理选型和调整配变容量,提高配变负荷率。尤其是晚上空载时间长,必然导致线路末端电压的升高。
2.5加强用电检查及进行无功补偿
(1)由于农村供电区域广的客观原因,导致部分用户进行非法窃电,窃电必然导致线损异常严重。因此进行必要的用电教育和惩罚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2)积极推广农村电网全网无功优化及控制系统技术,推广应用自动无功静态补偿和动态补偿技术,实现无功电源和无功补偿最优化,实现农网无功分层、分区、就地平衡,进一步降低线损,节约能源。
2.6重视对谐波的治理
为改善电能品质、减少系统损耗、提高电器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必须做好供电电网的无功补偿及谐波治理。对于幅值变化较大并伴随有多次谐波的大功率冲击型负荷,电网电压、电流波形畸变较大,需采用兼有谐波治理功能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目前实现上述功能的方法很多,其原理多为根据电网电流滞后量来调节投入补偿电容的多少,以提高功率因数,根据谐波的阶次设置Lc。谐波吸收回路,实现谐波滤除,以满足电网要求。抑制谐波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采用谐波补偿装置,二是采用不产生谐波的电力电子装置,使功率因数为1。
2.7应用新产品和技术,提高配网科技含量
积极采用智能化、少维护、可靠性高、技术先进、节能环保和维护方便的电力设备;积极推广应用“四新”产品和技术,提高电网装备的科技含量。
(1)推广应用节能型变压器,包括调容变压器、非晶合金铁心变压器、Sll型及以上配电变压器。
(2)推广使用新型熔断器、线路复合绝缘子、低压平行集束导线等先进技术产品。
3 结束语
大力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加快建设坚强农村电网,不断提高农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同时建立规范的社会供用电秩序,积极构建“户户通电、供电可靠、安全经济、供用和谐”的新农村电气化格局,不断提高农村电气化整体水平,对于服务“三农”、促进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配电网存在问题完善措施
0 引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历史任务,对加快推进农村电气化事业有了新要求,赋予了新使命。近几年来,我国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必须加强农村电网供电保障能力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通过对农村电网进一步的完善,才能大力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不断提高农村供电管理和服务水平,全力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 农村配网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布局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农村配网的难点、热点问题,突出表现在网架结构上。近年来,配网负荷增长迅速给农村配网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相当多的一些设备因为过负荷而发生故障,用户电压不稳定,电压合格率普遍较低。网络损耗过大,故障发生频繁;在配电网中,超供电半径范围供电,或线路迂回供电;配网线路没有随着负荷的发展,伸入到用电负荷中心。
1.2配电网改造工程规划和工程配套的问题
(1)由于配电网改造工程前期的规划负荷与实际负荷不尽相同,故而导致少数竣工的配电变压器投运后有欠负荷和二次电压偏高的问题。配电变压器欠载,设备利用率低,使线损增大;二次电压偏高,就要影响用电器具的寿命,增加用电器具的空载损失。
(2)在改造接户线时,忽略了三相负荷的平衡工作,以致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有时不平衡度很大,这样不仅增加了线损和电压降,而且还会增大变压器的发热。
1.3运行管理人员对新的设备不够熟悉
城乡配电网改造后,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配网上采用了许多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线路采用几回路同杆架设方式多了;变电所之间的配电线路大多实现了“手拉手”,许多支线可从两条线路取得电源,故而“双电源”问题多了;由于线路加了隔断设备,线路分段多了;部分配电线路采用了电缆和开闭所等供电设备。这些问题对配电网的运行管理、安全管理、调度操作管理和人员培训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1.4配电变压器配置不合理的问题
近郊城区一些变压器超负荷运行,供电半径过大,造成配网运行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而远郊一些配电变压器的负荷轻、不平衡,配电变压器空载运行时间长,固定损耗大。在一些地区存在着相当数量配电变压器容量与实际用电负荷不匹配的情况,配变负荷没有在经济运行区间。
1.5线损的问题
由于以往我们对农村的电网布局不规范,随着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线损问题日益严重。线损率是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经济技术指标,而配网线损不管在损失电量的绝对数量上,还是在电网的损失比例上,都占据了较大的份额。因此,配网的降损显得尤为重要。
1.6谐波的问题
由于城市的改造,大型企业纷纷落户农村,企业的设备逐步实现了大型化、现代化、自动化。这些企业也成为电能消耗大户。由于该设备的运行使线路中存在大量的感性负载和大功率非线性负载,使电网中无功功率增大、出现高次谐波,导致电网电压、电流波形发生畸变。由于大量无功电流和高次谐波存在,占用电网容量,造成企业电网的功率因数降低。严重时影响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1.7如何提高农网装备水平的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工业用电、生活用电猛增,用电负荷越来越大,对配网供电的可靠性及电压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网上一些陈旧设备的存在也制约了供电服务的延展,因此提高农网装备水平的问题也迫在眉睫。
2 针对存在问题的完善措施
2.1改善配网线路的网络布局和接线。优化网络结构
(1)以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前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兼顾“系统性、经济性、先进性、协调性、动态性”,制定科学合理的农网规划。因地制宜地采用符合当地农村经济和用电负荷特性的供电模式,农网发展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协调一致。
(2)强化低压电网规划,合理选择低压配电模式。根据负荷特性因地制宜地采取三相、单相、单相——三相混合等配电模式。
2.2加强负荷监测及时调整定值
(1)检查各变压器负荷监测仪的工作状况。为了有利于测量配电变压器负荷及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为了便于配电网自动化,在配电网改造中,一般都在配电变压器台上安装了配电变压器综合测量仪,以自动记录和储存配电变压器的实时负荷、电压、电能量及功率因数等等。
(2)核对各开闭所及线路上的开关、重合器的继电保护动作定值是否进行过整定;检查各熔丝装设是否符合规定要求,防止施工中用铜、铝线代替熔丝,防止熔丝容量选用不当。
2.3加强培训工作
鉴于城乡配电网改造中采用了许多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而现有配电管理人员以及运行、检修等有关人员是不够熟悉的,所以要加大培训工作的力度,以期达到:
(1)强化教育培训,提高运行人员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
(2)了解使用新设备,如重合器、负荷开关、环网开关、箱式变压器等的结构、工作原理,并能熟练操作。
(3)熟悉新配电网络的调度管理、倒闸操作、事故处理等有关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
2.4调整线路运行电压及配变容量,使配变经济合理的运行
(1)根据负荷情况,调节线路的电压,使线路的电压始终运行在一个经济合理的水平上。在高峰负荷时,可变损耗占总损耗比例较大,可适当提高电压使其接近上限运行;在低谷负荷时,可适当降低电压使其接近下限运行。以上措施可通过调节变电所的主变分接头来实现。
(2)在农网中,配电变压器运行不经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配变容量的选择不尽合理,安装位置又不恰当,尤其农村用电负荷存在季节性强、峰谷差大,年利用小时低,全年轻载甚至空载时间长,加之管理不善等因素造成损耗大。对此,必须合理选型和调整配变容量,提高配变负荷率。尤其是晚上空载时间长,必然导致线路末端电压的升高。
2.5加强用电检查及进行无功补偿
(1)由于农村供电区域广的客观原因,导致部分用户进行非法窃电,窃电必然导致线损异常严重。因此进行必要的用电教育和惩罚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2)积极推广农村电网全网无功优化及控制系统技术,推广应用自动无功静态补偿和动态补偿技术,实现无功电源和无功补偿最优化,实现农网无功分层、分区、就地平衡,进一步降低线损,节约能源。
2.6重视对谐波的治理
为改善电能品质、减少系统损耗、提高电器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必须做好供电电网的无功补偿及谐波治理。对于幅值变化较大并伴随有多次谐波的大功率冲击型负荷,电网电压、电流波形畸变较大,需采用兼有谐波治理功能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目前实现上述功能的方法很多,其原理多为根据电网电流滞后量来调节投入补偿电容的多少,以提高功率因数,根据谐波的阶次设置Lc。谐波吸收回路,实现谐波滤除,以满足电网要求。抑制谐波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采用谐波补偿装置,二是采用不产生谐波的电力电子装置,使功率因数为1。
2.7应用新产品和技术,提高配网科技含量
积极采用智能化、少维护、可靠性高、技术先进、节能环保和维护方便的电力设备;积极推广应用“四新”产品和技术,提高电网装备的科技含量。
(1)推广应用节能型变压器,包括调容变压器、非晶合金铁心变压器、Sll型及以上配电变压器。
(2)推广使用新型熔断器、线路复合绝缘子、低压平行集束导线等先进技术产品。
3 结束语
大力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加快建设坚强农村电网,不断提高农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同时建立规范的社会供用电秩序,积极构建“户户通电、供电可靠、安全经济、供用和谐”的新农村电气化格局,不断提高农村电气化整体水平,对于服务“三农”、促进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