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系统搜集资料的基础上,以新中国科技战略的阶段性特点为研究对象,分析每个阶段的特点,对其转变进行原因分析,为实现国家竞争力提供借鉴。
关键词科技战略转变原因
中图分类号:G31文献标识码:A
1 科技战略的概念
目前学界对科技战略的概念主要有:陈益升“科技战略是战略术语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延伸和推广,特指科技领域重大的、带全局性或决定全局的谋划。”;于光远对战略定义为“战略,一般是根据全局性质的具体情况,在较长时期内所采取的发展道路或发展方向”。
本文认为“科技战略”是指一般战略在科技领域的具体应用和推广,指为发展科技所进行的带有全局性或决定全局的重大谋划。特指一个国家根据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需求所制定的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科技方针、策略和方法。
2 中国科技战略的转变
第一,恢复期的科技战略(1949~1955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5年学部委员制的确立,是新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第一个阶段。该阶段主要是是进行体制建设,重建国民经济,振兴科学技术,为今后科技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以“大科技”发展为主的战略(1956~1966年)。由于当时中国科技总的状况落后,专家和知识分子的数量十分有限,中共中央、国务院首先建立起统一的科技领导机关,以确保科技发展的组织基础。其次大力开展群众性的科技活动——“群众路线”成为这一时期最大的特点。
第三,科技为政治服务的“战略”(1966~1976年)。这一时期科技的发展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极大,国际间竞争和战争惨痛的教训,故而国防科技成为战略重点,忽视了基础理论研究,造成了科技发展的畸形格局。
第四,科技面向经济发展的“战略”(1977~1994年)。这一阶段最大的特点是科技的全面发展,特别是那些与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领域,更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扶持和推动。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具体的科技发展计划,由于科技体制改革和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中国科技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第五,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1994~2003年)。江泽民同志立足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对科技作用的论述,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理论的基础上准确地分析和把握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及时地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全民族科技素质等富有远见的重大决策,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部署的中国跨世纪的宏伟纲领,是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化的治国方略。
第六,科技创新战略(2003年至今)。这个时期是中国科技战略大转变的一个时期,从奉行跟踪、模仿的渐进式发展,转变为自主创新、重点跨越的发展模式。转变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转变无疑更有助于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3 转变的原因分析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大科学”的转变。解放后的中国一穷二白,新中国成立后必须要在这时提出调整和恢复科技发展的战略。对于新中国的刚刚成立,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社会的不承认和不断破坏,迫使我国必须向“大科学战略”转变,我国迫切需要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威慑力量。首先在关系到工业和国防现代化的某些尖端科技领域取得突破 ,以带动科技事业的全面振兴 ,实现中国科学技术的跳跃式发展。事实证明,“大科学战略”不仅大大提高和稳定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也促进了新中国整体科技事业的发展。
“科技为政治服务战略”向“科技面向经济发展的战略”的转变。根据世界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新态势,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提出“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这一转变揭示了国家与科技的关系,不仅仅是国家单一地支配科技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反过来也影响国家制定什么样的战略。当时世界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促使我国改变以往的为政治服务的科技战略,制定新的面向经济全面发展的科技战略。
“科技面向经济发展的战略”向“科教兴国战略”再到“科技创新”的转变。经过邓小平时期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和科技水平都有了迅速的提高,这时立足于中国的国情,着眼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出了跨世纪的科技发展蓝图。必须要在加快科技进步的基础上,提高整个国民文化素质。实现科技水平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它实现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技术对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科技已成为当今世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社会生产力和优化生态环境的极为有效的手段。
关键词科技战略转变原因
中图分类号:G31文献标识码:A
1 科技战略的概念
目前学界对科技战略的概念主要有:陈益升“科技战略是战略术语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延伸和推广,特指科技领域重大的、带全局性或决定全局的谋划。”;于光远对战略定义为“战略,一般是根据全局性质的具体情况,在较长时期内所采取的发展道路或发展方向”。
本文认为“科技战略”是指一般战略在科技领域的具体应用和推广,指为发展科技所进行的带有全局性或决定全局的重大谋划。特指一个国家根据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需求所制定的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科技方针、策略和方法。
2 中国科技战略的转变
第一,恢复期的科技战略(1949~1955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5年学部委员制的确立,是新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第一个阶段。该阶段主要是是进行体制建设,重建国民经济,振兴科学技术,为今后科技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以“大科技”发展为主的战略(1956~1966年)。由于当时中国科技总的状况落后,专家和知识分子的数量十分有限,中共中央、国务院首先建立起统一的科技领导机关,以确保科技发展的组织基础。其次大力开展群众性的科技活动——“群众路线”成为这一时期最大的特点。
第三,科技为政治服务的“战略”(1966~1976年)。这一时期科技的发展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极大,国际间竞争和战争惨痛的教训,故而国防科技成为战略重点,忽视了基础理论研究,造成了科技发展的畸形格局。
第四,科技面向经济发展的“战略”(1977~1994年)。这一阶段最大的特点是科技的全面发展,特别是那些与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领域,更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扶持和推动。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具体的科技发展计划,由于科技体制改革和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中国科技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第五,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1994~2003年)。江泽民同志立足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对科技作用的论述,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理论的基础上准确地分析和把握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及时地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全民族科技素质等富有远见的重大决策,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部署的中国跨世纪的宏伟纲领,是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化的治国方略。
第六,科技创新战略(2003年至今)。这个时期是中国科技战略大转变的一个时期,从奉行跟踪、模仿的渐进式发展,转变为自主创新、重点跨越的发展模式。转变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转变无疑更有助于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3 转变的原因分析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大科学”的转变。解放后的中国一穷二白,新中国成立后必须要在这时提出调整和恢复科技发展的战略。对于新中国的刚刚成立,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社会的不承认和不断破坏,迫使我国必须向“大科学战略”转变,我国迫切需要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威慑力量。首先在关系到工业和国防现代化的某些尖端科技领域取得突破 ,以带动科技事业的全面振兴 ,实现中国科学技术的跳跃式发展。事实证明,“大科学战略”不仅大大提高和稳定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也促进了新中国整体科技事业的发展。
“科技为政治服务战略”向“科技面向经济发展的战略”的转变。根据世界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新态势,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提出“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这一转变揭示了国家与科技的关系,不仅仅是国家单一地支配科技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反过来也影响国家制定什么样的战略。当时世界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促使我国改变以往的为政治服务的科技战略,制定新的面向经济全面发展的科技战略。
“科技面向经济发展的战略”向“科教兴国战略”再到“科技创新”的转变。经过邓小平时期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和科技水平都有了迅速的提高,这时立足于中国的国情,着眼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出了跨世纪的科技发展蓝图。必须要在加快科技进步的基础上,提高整个国民文化素质。实现科技水平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它实现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技术对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科技已成为当今世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社会生产力和优化生态环境的极为有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