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转录因子活性差异的分析

来源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较常见的、反复发作并累及多器官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仍未阐明.近期有学者开始用生物芯片通过对SLE基因表达谱的检测以期达到了解相关致病基因的动态变化,希望借此来阐明SLE患者淋巴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紊乱的机制[1-2]。

其他文献
期刊
在临床实践中,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评估往往依赖于医生的经验.这样在患者的各脏器受累、并发症、预后判断等各方面在不同的中心就有不同的方法和标准.鉴于此,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提出了一套对SLE患者进行监测的方法,推荐用于临床实践及对SLE的观察性研究.那么,这一推荐方案的价值如何?是否适合中国的国情?是否能指导我们的临床应用以及临床研究?本文特将此建议进行解读。
期刊
本研究采用德国哈斯乐三氧治疗系统,应用于风湿免疫性疾病合并医院感染的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收集2006年11月至2007年5月风湿免疫科住院患者348例资料.接受三氧治疗者181例,未使用三氧治疗者167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和病种构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医院感染依据<陕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期刊
由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办、山东医学会承办的第14届全国风湿病学学术年会于2009年5月21日至23日在济南市召开.大会共收到论文800余篇,来自全国各地的到会代表共1400余人.本次会议以风湿病伴发心血管疾病和风湿病合并妊娠为重点专题,同时还涵盖了其他常见风湿病的发病机制和诊治进展的研究.会议以专题报告、大会发言、分会发言及书面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大会还特邀了来自美国和香港的著名风湿病学者作了
期刊
在肾小球疾病中,多数为机体免疫功能异常所致的系膜(MC)增生.系膜细胞增殖的直接结果是分泌多种炎症介质,以及细胞外基质(ECM)蛋白的过度合成,最终导致炎症性疾病以及肾小球硬化。
期刊
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尚无特效治疗,本研究尝试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治疗1例难治性SSc合并下肢溃疡的患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期刊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小血管炎(AAV)包括韦格纳肉芽肿病(WG)、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和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SS),是西方国家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我国发病率不详,但是随着ANCA检测的推广和应用,发现我国也不少见[1].然而我国临床医生对此类疾病认识不足,常导致误诊、漏诊,部分患者确诊后在治疗上也存在较大随意性.本文拟对诊断和治疗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期刊
患者男,32岁.因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erythematosus,SLE)1年余,嗜睡、复视、步态蹒跚3 d于2008年3月20日收住本院神经科。
期刊
目的 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体外对狼疮肾炎(LN)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从人骨髓中分离培养MSCs,采用流式细胞仪(FCM)分析鉴定MSCs的纯度.在植物血凝素(PHA)刺激下,LN外周血T淋巴细胞与不同数量的MSCs共培养.分组:A组:T淋巴细胞;B组:MSCsI+T淋巴细胞(MSCsl:T=1:5);C组:MSCs2+T淋巴细胞(MSCs2:T=1:20);D组:MSC
1概述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强直.AS的患病率在各国报道不一,日本本土人为0.05%~0.2%,我国患病率初步调查为0.3%左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