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探讨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教育与文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jy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道德与法治教学间有着极强的关联性,二者的有效结合,兼容并蓄,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科教学质量,还能满足学生长远发展的需要,更能促进学生道德共识、情感共识的形成并向着社会共识推进,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传统文化 初中 整合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11.014
  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完善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意识备受关注。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确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传统优秀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与法治思想,如何更好地挖掘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教研课题。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部分教师因为自身素养的限制,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了解有限。根据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构成分析来看,三十岁左右的教师占据道德与法治教师整体比例的二分之一。这就意味着教师不仅面临着一定的教学压力,还需要兼顾生活与家庭的责任。教师队伍老龄化是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传统文化教育受限的主要问题,教师的年龄偏大,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弱。部分教师仍旧沿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授课过程中很少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课堂反馈。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需求不在乎,课程设计完全沿用之前的“优秀案例”,尽管其中的事例已经不再“新鲜”。部分教师受到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认为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课中的传统文化简单了解就行,至于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增进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是没有必要的,片面地认为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是语文教师应该完成的任务。
  教师对于教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利用不充分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又一问题。教师对于课程教材没有彻底了解,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对于其他教师的优秀课程设计施行照抄照搬的策略。也有部分教师对于课程教材的理解还停留在之前的层面,丝毫没有因为课程教材改革而发生变化。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如果学生对于某处传统文化内容感兴趣,教师恰好对此有所了解则会顺带讲解几句。如果学生不敢兴趣或者学生感兴趣的內容教师对此了解甚少,那么教师会选择直接跳过进行下一部分的讲解。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强调目标知识的掌握,未能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即使大部分学生表现出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教师也往往无法抓住机会,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转化为热爱。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少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具体案例进行讲解,只是依照教材中给出的定义进行简单解释分析,要求学生完成记忆,至于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并不在教师的考虑范围内。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原则
  坚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和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发展与创新。初中生年龄较小,身体和心理发育尚未成熟,不具备成型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教师向学生灌输“家国概念”,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日常行为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学生从以前有问题找教师转变成有问题先百度。学生和教师对于智能手机产生了依赖心理,很大一部分学生通过智能手机观察了解世界。互联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学生不具备较强的鉴别能力,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而教师坚持将传统文化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可以增强学生的鉴别能力,避免学生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同时,教师也要强化学生的爱国意识。让学生明白,有国才有家。国家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了国家可以舍弃小家。
  坚持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是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基础的。经过工业化时期以及现代化时期的洗礼后,社会环境和社会基础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变化。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失去了用武之地,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稀缺性和重要性,如果我们这一代人不能很好地继承优秀传统文化,那么下一代人将面临没有文化可以继承发展的困境。每个学生都有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的责任和义务,教师要向学生明确他们的责任和义务。当然,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也需要顺应当前时代发展的潮流,在继承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没有任何文化可以独立于时代之外,独立于时代之外的文化终将被时代所抛弃。教师在日常授课过程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时要结合当前时代精神,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内涵。
  教师要坚持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教师仅仅通过理论层面上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要带领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增进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道德与法治本身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结合教材案例分析,还要引导学生将课堂中的所学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并不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的,需要教师和学生动手去做,用实际行动去继承拯救。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要贯穿学生发展始终,保证学生成长发育的全面与健康。
  三、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策略
  教师首先要做到提升自身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力,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革新教育策略,顺应时代的发展摒弃原有僵化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提升自我文化修养,对于课程教材中涉及的优秀传统文化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数。每个教师都面临着生活负担,但是也肩负着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教师要利用空余时间参与文化知识讲座,听取他人的意见,与优秀教师代表交流互动。
  教师要放低姿态,正确认识自身的教育能力,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完善改进。教师要确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尊重学生,赢取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师生关系紧张是制约道德与法治课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学生对于课程不够重视,教师忽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课堂反馈,长此以往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远。教师对学生不够了解,学生对教师畏惧,导致课堂教学效率较低。教师要利用课前准备的零散时间,与学生交流互动。课前的宽松环境配合着教师亲切地交流,会让学生很愿意与教师分享交流自己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感受。教师通过与学生的多次交流能够对学生产生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并且借此机会拉近师生关系,建立友谊。
  教师要善于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丰富课外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课程教材中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不够详细,学生仅仅能够通过这份内容了解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部分内容。学生想要对优秀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却往往找不到正确的方法,因此教师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丰富学生的课外资源具备一定的现实意义。大部分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感兴趣,教师需要将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转变为热爱,这需要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自己预先准备好的视频资料,与纸质资料的记忆相比,学生对于视频画面的记忆更为简单容易,而且记忆周期更短,记忆保持时间更长。
  此外,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等文化气氛较为浓厚的场所。因为学生仅在书本上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在课余时间要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学生们在参观过程中会对传统文化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在博物馆讲解员和教师的讲解下对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更为深入的了解,同时对于这片生养自己的土地的历史产生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参考文献:
  [1] 何赛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研究》,《成才之路》2021年第24期。
  [2] 吴叶青《例谈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传统文化渗透》,《黑河教育》2021年第6期。
  [3] 陈叶青《优秀传统文化在道德与法治课上的生活化延展》,《新校园》2021年第6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针对初中英语教学而言,在实践的过程中要充分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同时也要充分适应新课改的相关要求,有效整合和渗透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进而为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提供必要的支持。同时要着重关注,在两者整合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或者不足,对此,要探究问题的根源,在问题导向意识的引导之下,使初中英语教学和传统文化进行更深层次的融合整合,进而体现出应
近年来随着循证医学概念的普及,各种疾病诊治指南应运而生.我国是人口大国,占地面积广,慢性病和传染病同时存在,疾病谱亦相当广泛.同时我国还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医师队伍(约2百万人),中西医并存,临床实践指南理应由我国医师参与制定,而制定内容也应包括来自我国的资料,但实际上事实并非如此。
期刊
目的 分析慢性胰腺炎(CP)糖尿病发生率及可能风险因素.方法 分析和随访1997年1月-2007年7月疼痛性CP患者资料,寿命表法计算首次腹痛后累积糖尿病发生率,Cox比例风险模型逐步回归分析风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吸烟、饮酒、病因、胰腺肿块、胰腺钙化、治疗方案、伴腹泻、体重减轻和腹痛程度.结果 人组病例共354例,男:女=2.1:1,首发年龄(38.1±17.6)岁,随访时间(45.2±32.
患儿女,11岁,因"腹泻2周,全身浮肿1周"人院.出生后即有右足面肿胀,随年龄增长出现右下肢非凹陷性肿胀,与左下肢不对称.有乙型肝炎病史、无结核病史.父母非近亲结婚,无家族遗传病史。
期刊
随着近年来结直肠疾病,尤其是恶性肿瘤及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结肠镜检查成为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
期刊
摘 要: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针对初中物理教学而言,需要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方面进一步改进和创新,在具体的教学推进过程中需要充分融入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这样才能在更大程度上有效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效果,为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有效增强奠定坚实的基础。针对这种情况,本文重点分析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以及相对应的渗透和教学策略等内容,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为初中物理教学取得全新的成效提供一
幽门螺杆菌(Hp)粘附胃上皮细胞后发生细胞骨架重组、酪氨酸磷酸化,激活核因子(NF)-_kB和(或)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诱导炎性细胞因子生成,进而造成炎性损伤.本实验探讨乳酸杆菌在Hp诱导GES-1细胞p38MAPK、NF-_kB活化中的调控和影响,探讨乳酸杆菌抑制Hp诱导GES-1细胞的炎性反应及其对细胞凋亡影响的可能机制。
期刊
近年来胰腺癌发病率明显增高,其发病隐匿,早期在临床上缺乏特异表现,恶性程度高,极易出现转移,就诊时80%的患者已失去根治手术的机会,5年生存率不足5%[1]。
期刊
幽门螺杆菌(Hp)现已确定为慢性活动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菌,并与胃腺癌和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关系密切。
期刊
患者男,34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25年,加重1年入院.患者自25年前出现进食固体食物吞咽困难,并伴有胸前区压迫感,无胸痛,无食物反流,无恶心、呕吐.近1年来逐渐出现进食半流质即感吞咽困难.该患者出生7 d后经常在头面、胸背部、四肢反复出现水疱、血疱,尤以背部、四肢伸侧及手足背多见,随年龄增长症状逐渐减轻.手足指(趾)甲逐渐缩小、脱落,先后经多家医院诊断为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懈症,反复治疗无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