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对我国211高校图书馆机构设置进行调查,并按照图书馆所设置部门的性质与功能,将所设部门分为条件支持部门、文献信息支持部门、技术支持部门和读者服务部门等四类,以此为据进行综合分析,指出了当前高校图书馆机构设置模式和部门设置的变化与存在问题。认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机构整合是长期的,也是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图书馆必须要有长远整合战略规划,以保障整合的有序性,并提出建设性策略。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管理机构;机构设置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读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图书馆正面临着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图书馆的工作方式、思维方式、组织方式及服务方式也正在发生转变,以适应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而机构设置及运行情况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重要方面,为了解我国高校图书馆机构设置有关情况,对211高校图书馆进行调研。211高校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出我国高校图书馆部门设置现状。因此,调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公布的211高校名录[1]为基础,通过这些高校图书馆网站展开调查。211高校共计112所,获得图书馆部门设置信息的为103所,比例为91.96%。
1高校图书馆机构设置模式
被调查的103所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大致可以分为4种,即大部模式、分馆模式、平行设部模式和混合型模式。
1.1大部模式
大部模式即在图书馆“部门”之上再加一管理层级,将那些职能相近、业务范围趋同的部门相对集中,由一个大部门统一管理,便于对业务工作进行协调。
采用这种机构设置的图书馆一般是将总馆的采编部门、技术部门或参考咨询部门设为总馆直属部门,管理层级升格为大部,称呼由“部”改为“中心”,如文献资源建设中心、采访中心等。然后将分馆的阅览、流通或参考咨询等服务部门归并到一起称之为分馆,设分馆馆长,并按照分馆收藏文献的特点或所在地名称区分,如四川大学的江安分馆等。
1.2分馆模式
分馆模式即将采编或技术等工作集中到总馆相应的部门,总馆各部门不动。分馆以下设为两个以部门,包括读者服务部门和技术部门,设分馆馆长或由副馆长负责管理。
1.3平行设部模式
平行设部模式即总馆、分馆统一设置部门。平行设部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分馆直接设读者服务部,或按学科称之、或数字称之、或按校区名称称之。如延边大学的社科图书阅览部、理科图书阅览部,华东师范大学的流通阅览一部、二部等,陕西师范大学的雁塔校区借阅部、长安校区借阅部等。另一种是部门跨分馆的管理,即所设部门的管理包括分馆相同部分的管理,如南昌大学的流通部包括了3个校区4个分馆的流通工作[4]。
1.4混合模式
混合模式即采取的是总分馆模式,但将行政线与业务线分离,总馆业务部门指导分馆相应的业务部门开展工作。2高校图书馆部门设置现状
管理学认为部门是指组织中管理者按照专业化分工的要求,为完成规定的任务而有权管辖的一个特殊领域[5]。部门划分的目的,在于确定组织中各项任务的分配与责任的归属,以求分工合理、职责分明,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6]。图书馆部门的划分与一般组织机构设置既有共性,又有它的特殊性,一般图书馆部门设置是根据工作任务和业务工作流程来确定。所调查馆在部门设置的数量上相差很大,部门最多的馆达10余个,最少的馆只有4个。实际上图书馆部门的数量多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图书馆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因此,图书馆部门设置数量又要依据图书馆规模和工作量多少而定。为了便于统计与分析,笔者根据图书馆部门任务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把图书馆部门分为四种:条件支持部门、文献信息支持部门、技术支持部门和读者服务部门,被调查馆所设置部门均按此类聚。图书馆所有的工作是围绕着读者服务展开的,因此读者服务部门是核心,其他三个部门是为读者服务提供必备的条件。
2.1条件支持部门
条件支持部门是为读者服务提供必要支撑,涉及行政与业务管理协调、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文秘档案管理、公共关系管理以及后勤保障与安全管理等。从条件支持部门设置现状来看,为服务部门开展读者服务工作提供必要条件,已经不仅仅是办公室了。
办公室21.94%合计103100%合计54.85%合计76.79%合计65.82%合计32.91%目前条件支持部门的设置出现了四种变化:
名称的变化。从表1可以看出有23个馆占23.3%,未称为“办公室”,显然在名称上已经有了变化。馆长办公室、行政办公室、综合办公室可以说基本类同于办公室,综合部、综合管理部的名称则完全有别于办公室的称呼,这些名称其职责涵盖范围更广了。例如哈尔滨工程大学设综合部主管办公室、综合部物业管理中心。
传统图书馆办公室的一些职能分化出来,形成了新的部门,如后勤管理部、综合保障部、总务办公室、物业管理部、安全保障部等为后勤与安全提供保障;研究发展部、研究合作部和业务办公室则对图书馆未来发展、业务研究和对外合作提供保障。
传统图书馆公共关系管理职能仅限于办公室的迎来送往,当前图书馆已经开始重视公共关系管理与协调,并设立了新的部门,如公共服务部、读者服务部、读者服务与文化建设部等,说明图书馆已经有了“自我营销”的观念,这些部门的职责就是负责图书馆整体形象和服务的宣传推广,以获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并协调图书馆与读者、同行和相关机构的关系。
很多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管理采取的是二级管理制,图书馆之下还有院系资料室,现在有的学校称为“专业分馆”。院系资料室与图书馆之间的行政关系是脱节的,有的图书馆为了更好整合全校资源与服务,建立了相关的部门,如专业馆管理部、学院分馆管理办公室等。
2.2文献信息支持部门 文献信息是读者服务的基础和依托,文献信息支持部门就是通过文献信息的收集与整理,以支持读者服务工作开展的部门。文献信息支持部门是图书馆不可或缺的部门,也是较为传统的部门,在部门设置上(见表2)变化不大。 103个馆中采编合一的有84个,占81.55%,采编分离的有19个,占18.45%。中央音乐学院只设编目部门,而未设采访部门,该馆将各类型文献的收集分散于各相关部门,如书籍特藏部、期刊部等。随着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文献信息支持部门在名称上也有所变化,目前尽管传统的称呼还占一定的比例,如称为采访部、采编部、采访中心等有49个馆,占49.57%。但称为文献资源建设部、资源建设部和文献建设部的有35个馆,占33.98%,其他还有一些相类似的称呼,如文献资源部、资源建设中心、信息资源建设部等。单独设置编目部门的有19个馆,占18.45%,其中称为编目部或编目中心有17个馆。目前大部分编目部门还是传统的纸型文献分类编目,但湖南大学编目部门改名为“资源加工部”,武汉大学的资源建设中心之下的编目部门改为“资源组织部”,为编目部门提供了发展空间。
3高校图书馆机构设置分析
从调查情况来看,高校图书馆的机构设置模式在不断调整变化,机构设置模式趋于扁平化[8]。如前所述在总分馆统管情况下的四种机构设置模式,选择了平行设部模式的有68个馆,所占比例达66%。单纯地压缩层级只会带来沟通协作不畅通的弊端[9],重要的是还要加强横向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从调查情况看,图书馆所进行的机构重组,忽略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部门之间的关联度在逐渐增强,有很多工作与服务需要多部门协作才能完成的问题。从管理沟通角度上看,大多数图书馆缺乏部门横向沟通与协作的组织保障。在组织结构方面只有3个馆建立了横向跨部门的委员会或工作小组,迎合了许多研究者提出的构建扁平化的矩阵式组织结构的观点[10]。
随着图书馆的发展,部门工作划分越来越细,图书馆部门设置已不再是传统的“四部一室”、“五部一室”了,形成了一些新的部门。如条件支持部门的办公室,衍生了负责图书馆规划、学术研究,图书馆发展方向的研究发展部。技术支持部门出现了负责对各类型的数字资源进行集成、组织、制作、管理并提供服务的数字化部;读者服务部门出现了负责专题文献服务的部,传统的参考咨询部衍生了科技查新、读者教育与文检课、学科服务、教学与研究等部门。
多校区图书馆服务部门的重复设置,说明读者服务已趋于综合化,即“一站式”服务。虽说方便了读者,但服务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极易出现服务标准不一致性问题。混合管理模式中的业务线能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但大多数图书馆未采取这一模式。读者服务部门已经有了按读者需求和专题设置的部门,如东北师范大学设置的学习支持中心、课程服务中心、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支持中心,中国海洋大学的海洋文献与数字化部等等。 从图书馆部门设置现状来看,图书馆对自身的工作没有一个明晰的分类,导致机构设置中的机构名称混乱,部门职责不够明晰[11],给读者服务与馆际交流带来诸多不便。如技术支持部门中的技术部,名称达46种之多。设数字化部的高校有18所,但名称却有7种之多。纵观技术部和数字化部,它们在名称上也是有重复。
4结语
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促使图书馆从传统向现代转变,这一转变过程也是图书馆为适应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整合的过程。图书馆整合包括三个方面,文献信息整合、管理整合和服务整合。文献信息整合和管理整合是基于服务整合的基础上进行的,机构整合是管理整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有利于读者服务工作的开展。机构整合是长期的,也是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因此图书馆必须要有长远的整合战略规划,以保障整合的有序性。
参考文献
[1]“211工程”学校名单[EB/OL].(20080802)[20140310]. http://www.moe.gov.cn/business/htmlfiles/ moe/moe_94/.
[2]陈茜,孙莉,李广军.高校合并后图书馆管理模式研究[J]. 情报科学,2002,20(4):65-66.
[3]教育部.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2002)[EB/OL].(20020221) [20140310].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886/201010/xxgk_110215.html.
[4]馆情介绍:图书馆机构设置[EB/OL].(20080802)[20140310]. http://lib.ncu.edu.cn/department/lib_jgsz.htm.
[5]闫涛,孙晓红.管理学 [M] .第3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12:98.
[6]张永良.管理学基础[M].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109.
[7]李立国.现代图书馆馆长工作方法与创新:领导艺术、业务实践、管理创新[M].北京:中国知识出版社,2006:717.
[8]卢小平.高校图书馆机构设置探微[J].图书馆建设,2003,(6):77-80.
[9]王吉鹏,邸洁.大型集团组织结构设计[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55.
[10]唐承秀.图书馆内部管理沟通[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74.
[11]王启云.中美高核图书馆机构议置比较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07,(2):55-57.
(收稿日期:20140711责任编辑:张静茹)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管理机构;机构设置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读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图书馆正面临着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图书馆的工作方式、思维方式、组织方式及服务方式也正在发生转变,以适应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而机构设置及运行情况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重要方面,为了解我国高校图书馆机构设置有关情况,对211高校图书馆进行调研。211高校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出我国高校图书馆部门设置现状。因此,调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公布的211高校名录[1]为基础,通过这些高校图书馆网站展开调查。211高校共计112所,获得图书馆部门设置信息的为103所,比例为91.96%。
1高校图书馆机构设置模式
被调查的103所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大致可以分为4种,即大部模式、分馆模式、平行设部模式和混合型模式。
1.1大部模式
大部模式即在图书馆“部门”之上再加一管理层级,将那些职能相近、业务范围趋同的部门相对集中,由一个大部门统一管理,便于对业务工作进行协调。
采用这种机构设置的图书馆一般是将总馆的采编部门、技术部门或参考咨询部门设为总馆直属部门,管理层级升格为大部,称呼由“部”改为“中心”,如文献资源建设中心、采访中心等。然后将分馆的阅览、流通或参考咨询等服务部门归并到一起称之为分馆,设分馆馆长,并按照分馆收藏文献的特点或所在地名称区分,如四川大学的江安分馆等。
1.2分馆模式
分馆模式即将采编或技术等工作集中到总馆相应的部门,总馆各部门不动。分馆以下设为两个以部门,包括读者服务部门和技术部门,设分馆馆长或由副馆长负责管理。
1.3平行设部模式
平行设部模式即总馆、分馆统一设置部门。平行设部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分馆直接设读者服务部,或按学科称之、或数字称之、或按校区名称称之。如延边大学的社科图书阅览部、理科图书阅览部,华东师范大学的流通阅览一部、二部等,陕西师范大学的雁塔校区借阅部、长安校区借阅部等。另一种是部门跨分馆的管理,即所设部门的管理包括分馆相同部分的管理,如南昌大学的流通部包括了3个校区4个分馆的流通工作[4]。
1.4混合模式
混合模式即采取的是总分馆模式,但将行政线与业务线分离,总馆业务部门指导分馆相应的业务部门开展工作。2高校图书馆部门设置现状
管理学认为部门是指组织中管理者按照专业化分工的要求,为完成规定的任务而有权管辖的一个特殊领域[5]。部门划分的目的,在于确定组织中各项任务的分配与责任的归属,以求分工合理、职责分明,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6]。图书馆部门的划分与一般组织机构设置既有共性,又有它的特殊性,一般图书馆部门设置是根据工作任务和业务工作流程来确定。所调查馆在部门设置的数量上相差很大,部门最多的馆达10余个,最少的馆只有4个。实际上图书馆部门的数量多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图书馆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因此,图书馆部门设置数量又要依据图书馆规模和工作量多少而定。为了便于统计与分析,笔者根据图书馆部门任务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把图书馆部门分为四种:条件支持部门、文献信息支持部门、技术支持部门和读者服务部门,被调查馆所设置部门均按此类聚。图书馆所有的工作是围绕着读者服务展开的,因此读者服务部门是核心,其他三个部门是为读者服务提供必备的条件。
2.1条件支持部门
条件支持部门是为读者服务提供必要支撑,涉及行政与业务管理协调、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文秘档案管理、公共关系管理以及后勤保障与安全管理等。从条件支持部门设置现状来看,为服务部门开展读者服务工作提供必要条件,已经不仅仅是办公室了。
办公室21.94%合计103100%合计54.85%合计76.79%合计65.82%合计32.91%目前条件支持部门的设置出现了四种变化:
名称的变化。从表1可以看出有23个馆占23.3%,未称为“办公室”,显然在名称上已经有了变化。馆长办公室、行政办公室、综合办公室可以说基本类同于办公室,综合部、综合管理部的名称则完全有别于办公室的称呼,这些名称其职责涵盖范围更广了。例如哈尔滨工程大学设综合部主管办公室、综合部物业管理中心。
传统图书馆办公室的一些职能分化出来,形成了新的部门,如后勤管理部、综合保障部、总务办公室、物业管理部、安全保障部等为后勤与安全提供保障;研究发展部、研究合作部和业务办公室则对图书馆未来发展、业务研究和对外合作提供保障。
传统图书馆公共关系管理职能仅限于办公室的迎来送往,当前图书馆已经开始重视公共关系管理与协调,并设立了新的部门,如公共服务部、读者服务部、读者服务与文化建设部等,说明图书馆已经有了“自我营销”的观念,这些部门的职责就是负责图书馆整体形象和服务的宣传推广,以获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并协调图书馆与读者、同行和相关机构的关系。
很多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管理采取的是二级管理制,图书馆之下还有院系资料室,现在有的学校称为“专业分馆”。院系资料室与图书馆之间的行政关系是脱节的,有的图书馆为了更好整合全校资源与服务,建立了相关的部门,如专业馆管理部、学院分馆管理办公室等。
2.2文献信息支持部门 文献信息是读者服务的基础和依托,文献信息支持部门就是通过文献信息的收集与整理,以支持读者服务工作开展的部门。文献信息支持部门是图书馆不可或缺的部门,也是较为传统的部门,在部门设置上(见表2)变化不大。 103个馆中采编合一的有84个,占81.55%,采编分离的有19个,占18.45%。中央音乐学院只设编目部门,而未设采访部门,该馆将各类型文献的收集分散于各相关部门,如书籍特藏部、期刊部等。随着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文献信息支持部门在名称上也有所变化,目前尽管传统的称呼还占一定的比例,如称为采访部、采编部、采访中心等有49个馆,占49.57%。但称为文献资源建设部、资源建设部和文献建设部的有35个馆,占33.98%,其他还有一些相类似的称呼,如文献资源部、资源建设中心、信息资源建设部等。单独设置编目部门的有19个馆,占18.45%,其中称为编目部或编目中心有17个馆。目前大部分编目部门还是传统的纸型文献分类编目,但湖南大学编目部门改名为“资源加工部”,武汉大学的资源建设中心之下的编目部门改为“资源组织部”,为编目部门提供了发展空间。
3高校图书馆机构设置分析
从调查情况来看,高校图书馆的机构设置模式在不断调整变化,机构设置模式趋于扁平化[8]。如前所述在总分馆统管情况下的四种机构设置模式,选择了平行设部模式的有68个馆,所占比例达66%。单纯地压缩层级只会带来沟通协作不畅通的弊端[9],重要的是还要加强横向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从调查情况看,图书馆所进行的机构重组,忽略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部门之间的关联度在逐渐增强,有很多工作与服务需要多部门协作才能完成的问题。从管理沟通角度上看,大多数图书馆缺乏部门横向沟通与协作的组织保障。在组织结构方面只有3个馆建立了横向跨部门的委员会或工作小组,迎合了许多研究者提出的构建扁平化的矩阵式组织结构的观点[10]。
随着图书馆的发展,部门工作划分越来越细,图书馆部门设置已不再是传统的“四部一室”、“五部一室”了,形成了一些新的部门。如条件支持部门的办公室,衍生了负责图书馆规划、学术研究,图书馆发展方向的研究发展部。技术支持部门出现了负责对各类型的数字资源进行集成、组织、制作、管理并提供服务的数字化部;读者服务部门出现了负责专题文献服务的部,传统的参考咨询部衍生了科技查新、读者教育与文检课、学科服务、教学与研究等部门。
多校区图书馆服务部门的重复设置,说明读者服务已趋于综合化,即“一站式”服务。虽说方便了读者,但服务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极易出现服务标准不一致性问题。混合管理模式中的业务线能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但大多数图书馆未采取这一模式。读者服务部门已经有了按读者需求和专题设置的部门,如东北师范大学设置的学习支持中心、课程服务中心、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支持中心,中国海洋大学的海洋文献与数字化部等等。 从图书馆部门设置现状来看,图书馆对自身的工作没有一个明晰的分类,导致机构设置中的机构名称混乱,部门职责不够明晰[11],给读者服务与馆际交流带来诸多不便。如技术支持部门中的技术部,名称达46种之多。设数字化部的高校有18所,但名称却有7种之多。纵观技术部和数字化部,它们在名称上也是有重复。
4结语
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促使图书馆从传统向现代转变,这一转变过程也是图书馆为适应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整合的过程。图书馆整合包括三个方面,文献信息整合、管理整合和服务整合。文献信息整合和管理整合是基于服务整合的基础上进行的,机构整合是管理整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有利于读者服务工作的开展。机构整合是长期的,也是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因此图书馆必须要有长远的整合战略规划,以保障整合的有序性。
参考文献
[1]“211工程”学校名单[EB/OL].(20080802)[20140310]. http://www.moe.gov.cn/business/htmlfiles/ moe/moe_94/.
[2]陈茜,孙莉,李广军.高校合并后图书馆管理模式研究[J]. 情报科学,2002,20(4):65-66.
[3]教育部.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2002)[EB/OL].(20020221) [20140310].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886/201010/xxgk_110215.html.
[4]馆情介绍:图书馆机构设置[EB/OL].(20080802)[20140310]. http://lib.ncu.edu.cn/department/lib_jgsz.htm.
[5]闫涛,孙晓红.管理学 [M] .第3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12:98.
[6]张永良.管理学基础[M].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109.
[7]李立国.现代图书馆馆长工作方法与创新:领导艺术、业务实践、管理创新[M].北京:中国知识出版社,2006:717.
[8]卢小平.高校图书馆机构设置探微[J].图书馆建设,2003,(6):77-80.
[9]王吉鹏,邸洁.大型集团组织结构设计[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55.
[10]唐承秀.图书馆内部管理沟通[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74.
[11]王启云.中美高核图书馆机构议置比较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07,(2):55-57.
(收稿日期:20140711责任编辑:张静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