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性周刊——种既古老又年轻、似传统又非传统的纸质媒体,在近年的传媒变局中,其整体显得比较耀眼。目前,中国大陆市场表现活跃、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新闻性周刊已经超过10家,如《财经》、《三联生活周刊》、《新民周刊》、《瞭望东方周刊》、《中国新闻周刊》、《南方人物周刊》、《凤凰周刊》、《南风窗》、《新周刊》、《南都周刊》、《环球》、《新世纪周刊》、《看天下》等等。
分析这些新兴的“市场化媒体”在中国传媒格局中的成因、地位、影响、发展轨迹以及未来走向,对于认识、研究和提升新闻性周刊的传播价值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新中国建立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有相当影响的新闻性周刊只有《瞭望》和《半月谈》。而这两份媒体基本都是公费订阅,主要读者是各级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党政领导。直到9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以市场零售及自费订阅为主的报刊不断满足了广大读者日益变化的阅读需求。毋庸讳言,当下纸质传媒中,以行政指令进行发行推广的报刊与以市场零售及自费订阅为主的报刊之间差异越来越大。其中,中央以及地方各级党委的机关报相比于过去50年,特别是相比于七八十年代,其影响力、经济实力等有所削弱;不少省会城市的晚报,“人气指数”继续保持较高水平,但是广告量和发行量趋于平缓,甚至呈现颓势;而从机关报衍升出的各种都市类日报,如《南方都市报》、《京华时报》、《新京报》、《新闻晨报》、《华西都市报》等一些新生媒体,可谓如日中天,它们正以“新主流日报”的架势拥有了当下城市读者中更为年轻、知识程度相对较高的一个部分。
我们还要看到与期刊同处一个时代的广播电视以及网络媒体的深刻变化。谁都能感受到,在广播和电视媒体中,备受瞩目的是中国的电视步入了前所未有的“频道时代”,多达数十个的卫星电视频道任人选择,频道属于哪个城市、哪个地区已不重要,人们注重的是频道的个性和特色。而在网络媒体中,变革更令人惊奇。譬如,一度还被议论是“媒体”还是“媒介”的互联网,依靠技术革命不断刷新了传媒概念:互联网当然地、而且强劲地崛起为继报刊、广播、电视后的“第四媒体”,尽管目前政策壁垒使商业性网站很多都不具备新闻采访权,但它成为媒体的发展趋势不可阻挡。尤其还要看到,有“私人媒体”之称的博客、博客等在迅猛地蔓延、普及,将来人们对媒体的观念还会随之而变,如今人人可以成为“信息源”,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向全世界发布独家信息。
在这样一个新旧传媒重叠、纷繁、不断演变的年代,中国的新闻性周刊凭着自己明确的定位、鲜明的特色和风格,顺应着时代的潮流,在不断地探索、发展和壮大。
这里所说的新闻性周刊,或冠上“周刊”之名,或不戴周刊这顶“帽子”;有的内容侧重时政或财经、有的侧重文化或时尚,有的侧重其他。但是它们有一些鲜明的共同点: 首先,是办刊思想发生了深刻转变。应当看到,目前中国的新闻性周刊们渴望打造像美国的《时代》及《新闻周刊》、英国的《经济学人》、德国的《明镜》及《焦点》那样权威影响的意愿比较强烈,但是前者与后者尚不可同日而语。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新闻性周刊大多经历了七、八十年发展,已经成为本国社会主流人群高度认同、发行量巨大、影响力广泛的新闻大刊,在国际上往往能代表所在国家或地区的主要“观点”或“声音”。而在中国,类似这些闻名世界、影响广泛、实力雄厚的新闻大刊无疑还是空白。中国的新闻性周刊整体上还很稚嫩,只是从那些仍然习惯于消费电视、日报快速新闻产品的读者中,去努力发现和培育愿意自己掏钱消费周刊深度新闻产品的读者。正因为清晰地认识了这一点,中国新一代新闻性周刊一开始就努力寻找自己与日报、电视、网络等新闻产品的差异性,注重深度报道和观点提供,在文化追求上也呈现有别于报纸的另一种特质,在公信力、权威性和可读性方面体现了更加鲜明的理性色彩。尽管新闻性周刊的文化也脱胎于大众的、市民的电视文化和报纸文化,但是它们自觉致力于“影响有影响力的人群”,普遍有着更高层次的社会关注、经济关注、文化关注,在传播现代文明、推动民主化、法制化进程、主张新的生活方式以及强调“人性”、“人权”等方面有着更加自觉、频繁而又深入的报道,这些报道不是简单地停留在表象层面,而是立足于历史、文化和社会,富有洞察力和分辨色彩。同时,它们的出版频率介乎于日报和月刊之间,既能够像报纸那样,在较短的时间中保持较高的出版频率,又能明显超越报纸内容的表面性、琐碎性,其报道内容和分析的深度、力度,甚至包括叙述方式和视觉表达都具有独特个性,因而其影响力迅速凸显,品牌优势比较明显。这种在受众心中树立的品牌形象,对培养、吸引忠实的读者和有效传播广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次,中国的新闻性周刊也都比较自觉地追求特定的目标读者群——锁定社会的中高端读者。他们深知,读者是周刊赢得发展的基础性资源,而眼下新闻性周刊的读者不可能是广大的普通市民,你的内容如果足以吸引习惯看电视、日报、晚报的读者或观众中的高端的那个部分,那么周刊这种基础资源的优势就能化为经营的优势。目前国内新闻性周刊的读者多由城市脑力劳动者构成,多次调查显示,周刊读者中政府官员、企业领袖和高级管理人员、专家学者以及诸如医生、律师、工程师、会计师等专业人士比较集中,在全部读者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综合性日报、晚报、都市类报纸等。这些富有经济实力、消费活跃、对社会有着较强责任感、参与性的有效的读者资源,成为传媒经济关键的两个指标“注意力”和“消费力”的坚实基础,由此赢得产业链中重要环节——广告客户的认可和信赖。
再次,今日中国的新闻性周刊大多采用流行于国际上新闻周刊类媒体的轻图纸,为什么放弃时尚类月刊普遍使用的高克数的铜版纸而普遍使用略显灰色的轻图纸?因为轻图纸不仅令视觉感觉舒适,更加方便轮转机印刷,能明显缩短印刷时间,为编辑部有较充裕的时间抢做重大新闻事件(典型的案例有美国“9·11”事件等等)创造了条件,一旦发行量很大时也完全可以像印报纸一样印得很快。中国的新闻性周刊的广告也极少营销类信息广告,他们的广告服务多瞄准那些国内外知名品牌,如壳牌、松下、日立、索尼、联想、方正、TCL电脑,奥迪,别克、大众、惠普、佳能等等。可以说,无论是外型、色彩甚至手感,还是广告的定位、风格等等,也都构成了中国新闻性周刊的中高阶层定位。
如果说,美国的三大新闻性周刊,德国的《明镜》、《焦点》周刊以及英国的《经济学人》等属于世界上新闻性周刊的成熟品牌代表,那么,当下中国的新闻性周刊则是一批潜力巨大并正在快速成长的新闻性周刊,他们与新华社主办的老牌的《瞭望》周刊、《半月谈》半月刊等明显有异,立足于从市场零售和自费订阅报刊的读者出发,服务于新兴的社会主流人群,报道的内容、视角、趣味、价值观与新一代读者的阅读需求比较贴近,从而在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中创造出了自己特有的传播价值。
当然,由于历史的、传统的、经济的、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目前,中国的杂志在整体上和电视、报纸产业相比,影响力、经济规模等都有一定差距;他们与“凶猛的”互联网媒体相比,受雄厚资本关注不多,尤其对新闻性周刊而言,资本进入的壁垒坚固,从而发展显得平缓。目前新闻性周刊在中国都是以分众的、半主流或准主流的媒体面目出现,但是我们应当看到,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的新闻性周刊已经拥有不少胸怀职业理想、有国际视野、有中国经验、熟悉周刊运作的领军人物和优秀采编人员,不远的将来,随着中国中产阶层的迅速壮大,对深度新闻产品的“消费”需求也会越来越大,同时,伴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作用越来越大,那时中国一定会出现几个面对广泛的社会主流人群、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甚至在国际社会能够代表“中国观点”的新闻大刊。
目前,新闻性周刊在欧美一些国家的发展趋势已经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趋势,但是在中国,它们方兴未艾。我敢说,未来约20年里,它们是向上、向好、向强的。
分析这些新兴的“市场化媒体”在中国传媒格局中的成因、地位、影响、发展轨迹以及未来走向,对于认识、研究和提升新闻性周刊的传播价值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新中国建立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有相当影响的新闻性周刊只有《瞭望》和《半月谈》。而这两份媒体基本都是公费订阅,主要读者是各级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党政领导。直到9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以市场零售及自费订阅为主的报刊不断满足了广大读者日益变化的阅读需求。毋庸讳言,当下纸质传媒中,以行政指令进行发行推广的报刊与以市场零售及自费订阅为主的报刊之间差异越来越大。其中,中央以及地方各级党委的机关报相比于过去50年,特别是相比于七八十年代,其影响力、经济实力等有所削弱;不少省会城市的晚报,“人气指数”继续保持较高水平,但是广告量和发行量趋于平缓,甚至呈现颓势;而从机关报衍升出的各种都市类日报,如《南方都市报》、《京华时报》、《新京报》、《新闻晨报》、《华西都市报》等一些新生媒体,可谓如日中天,它们正以“新主流日报”的架势拥有了当下城市读者中更为年轻、知识程度相对较高的一个部分。
我们还要看到与期刊同处一个时代的广播电视以及网络媒体的深刻变化。谁都能感受到,在广播和电视媒体中,备受瞩目的是中国的电视步入了前所未有的“频道时代”,多达数十个的卫星电视频道任人选择,频道属于哪个城市、哪个地区已不重要,人们注重的是频道的个性和特色。而在网络媒体中,变革更令人惊奇。譬如,一度还被议论是“媒体”还是“媒介”的互联网,依靠技术革命不断刷新了传媒概念:互联网当然地、而且强劲地崛起为继报刊、广播、电视后的“第四媒体”,尽管目前政策壁垒使商业性网站很多都不具备新闻采访权,但它成为媒体的发展趋势不可阻挡。尤其还要看到,有“私人媒体”之称的博客、博客等在迅猛地蔓延、普及,将来人们对媒体的观念还会随之而变,如今人人可以成为“信息源”,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向全世界发布独家信息。
在这样一个新旧传媒重叠、纷繁、不断演变的年代,中国的新闻性周刊凭着自己明确的定位、鲜明的特色和风格,顺应着时代的潮流,在不断地探索、发展和壮大。
这里所说的新闻性周刊,或冠上“周刊”之名,或不戴周刊这顶“帽子”;有的内容侧重时政或财经、有的侧重文化或时尚,有的侧重其他。但是它们有一些鲜明的共同点: 首先,是办刊思想发生了深刻转变。应当看到,目前中国的新闻性周刊们渴望打造像美国的《时代》及《新闻周刊》、英国的《经济学人》、德国的《明镜》及《焦点》那样权威影响的意愿比较强烈,但是前者与后者尚不可同日而语。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新闻性周刊大多经历了七、八十年发展,已经成为本国社会主流人群高度认同、发行量巨大、影响力广泛的新闻大刊,在国际上往往能代表所在国家或地区的主要“观点”或“声音”。而在中国,类似这些闻名世界、影响广泛、实力雄厚的新闻大刊无疑还是空白。中国的新闻性周刊整体上还很稚嫩,只是从那些仍然习惯于消费电视、日报快速新闻产品的读者中,去努力发现和培育愿意自己掏钱消费周刊深度新闻产品的读者。正因为清晰地认识了这一点,中国新一代新闻性周刊一开始就努力寻找自己与日报、电视、网络等新闻产品的差异性,注重深度报道和观点提供,在文化追求上也呈现有别于报纸的另一种特质,在公信力、权威性和可读性方面体现了更加鲜明的理性色彩。尽管新闻性周刊的文化也脱胎于大众的、市民的电视文化和报纸文化,但是它们自觉致力于“影响有影响力的人群”,普遍有着更高层次的社会关注、经济关注、文化关注,在传播现代文明、推动民主化、法制化进程、主张新的生活方式以及强调“人性”、“人权”等方面有着更加自觉、频繁而又深入的报道,这些报道不是简单地停留在表象层面,而是立足于历史、文化和社会,富有洞察力和分辨色彩。同时,它们的出版频率介乎于日报和月刊之间,既能够像报纸那样,在较短的时间中保持较高的出版频率,又能明显超越报纸内容的表面性、琐碎性,其报道内容和分析的深度、力度,甚至包括叙述方式和视觉表达都具有独特个性,因而其影响力迅速凸显,品牌优势比较明显。这种在受众心中树立的品牌形象,对培养、吸引忠实的读者和有效传播广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次,中国的新闻性周刊也都比较自觉地追求特定的目标读者群——锁定社会的中高端读者。他们深知,读者是周刊赢得发展的基础性资源,而眼下新闻性周刊的读者不可能是广大的普通市民,你的内容如果足以吸引习惯看电视、日报、晚报的读者或观众中的高端的那个部分,那么周刊这种基础资源的优势就能化为经营的优势。目前国内新闻性周刊的读者多由城市脑力劳动者构成,多次调查显示,周刊读者中政府官员、企业领袖和高级管理人员、专家学者以及诸如医生、律师、工程师、会计师等专业人士比较集中,在全部读者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综合性日报、晚报、都市类报纸等。这些富有经济实力、消费活跃、对社会有着较强责任感、参与性的有效的读者资源,成为传媒经济关键的两个指标“注意力”和“消费力”的坚实基础,由此赢得产业链中重要环节——广告客户的认可和信赖。
再次,今日中国的新闻性周刊大多采用流行于国际上新闻周刊类媒体的轻图纸,为什么放弃时尚类月刊普遍使用的高克数的铜版纸而普遍使用略显灰色的轻图纸?因为轻图纸不仅令视觉感觉舒适,更加方便轮转机印刷,能明显缩短印刷时间,为编辑部有较充裕的时间抢做重大新闻事件(典型的案例有美国“9·11”事件等等)创造了条件,一旦发行量很大时也完全可以像印报纸一样印得很快。中国的新闻性周刊的广告也极少营销类信息广告,他们的广告服务多瞄准那些国内外知名品牌,如壳牌、松下、日立、索尼、联想、方正、TCL电脑,奥迪,别克、大众、惠普、佳能等等。可以说,无论是外型、色彩甚至手感,还是广告的定位、风格等等,也都构成了中国新闻性周刊的中高阶层定位。
如果说,美国的三大新闻性周刊,德国的《明镜》、《焦点》周刊以及英国的《经济学人》等属于世界上新闻性周刊的成熟品牌代表,那么,当下中国的新闻性周刊则是一批潜力巨大并正在快速成长的新闻性周刊,他们与新华社主办的老牌的《瞭望》周刊、《半月谈》半月刊等明显有异,立足于从市场零售和自费订阅报刊的读者出发,服务于新兴的社会主流人群,报道的内容、视角、趣味、价值观与新一代读者的阅读需求比较贴近,从而在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中创造出了自己特有的传播价值。
当然,由于历史的、传统的、经济的、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目前,中国的杂志在整体上和电视、报纸产业相比,影响力、经济规模等都有一定差距;他们与“凶猛的”互联网媒体相比,受雄厚资本关注不多,尤其对新闻性周刊而言,资本进入的壁垒坚固,从而发展显得平缓。目前新闻性周刊在中国都是以分众的、半主流或准主流的媒体面目出现,但是我们应当看到,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的新闻性周刊已经拥有不少胸怀职业理想、有国际视野、有中国经验、熟悉周刊运作的领军人物和优秀采编人员,不远的将来,随着中国中产阶层的迅速壮大,对深度新闻产品的“消费”需求也会越来越大,同时,伴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作用越来越大,那时中国一定会出现几个面对广泛的社会主流人群、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甚至在国际社会能够代表“中国观点”的新闻大刊。
目前,新闻性周刊在欧美一些国家的发展趋势已经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趋势,但是在中国,它们方兴未艾。我敢说,未来约20年里,它们是向上、向好、向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