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鼻窦炎手术中实施中鼻甲外侧壁切除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kman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中鼻甲外侧壁切除对鼻内镜下鼻窦炎手术的疗效影响.方法 选取鼻窦炎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鼻内镜下鼻窦炎手术治疗,而观察组在鼻内镜下鼻窦炎手术基础上实施中鼻甲外侧壁切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6,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低于对照组的16.0%(x2 =7.36,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6.0%,低于对照组的18.0%(x2=8.19,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6.3±2.1)d和局部冲洗次数为(1.3±0.4)次,低于对照组的(8.4±2.5)d、(4.2±1.2)次(t=11.301、7.024,均P<0.05).结论 鼻窦炎患者在接受鼻内镜下鼻窦炎手术的同时可以实施中鼻甲外侧壁切除治疗,不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对患者鼻腔解剖结构也无破坏作用,能够有效地保证中鼻道的宽大,降低术后黏连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异常核型和正常核型的细胞形态学的特征.方法 对诊断明确的131例MDS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和细胞形态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异常核型和正常核型组的胞形态学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131例MDS患者中克隆性染色体异常71例(56.5%),异常核型组粒系Pelger核、淋巴样小巨核细胞明显高于正常核型组(P<0.05).红系巨幼样变、双核红细胞、多核红细胞、花瓣核、核碎
目的 应用分子克隆技术获得纳米级Ag85B蛋白并对其进行鉴定和免疫学特性检测.方法 利用S-layer/Streptag I这一具有自我组装能力的纳米模式嵌合结核杆菌分泌的Ag85B蛋白基因,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Ag85B蛋白,表达后的蛋白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结果 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28a-Streptag I-S
目的 探讨黄芩苷对创伤性休克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和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38例创伤性休克的患者入院后予黄芩苷200 mg静脉注射,测定用药前及用药后1h静脉血TNF-α、IL-6、IL-8、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治疗前后比较,患者血清TNF-α、IL-6、IL-8、MDA含量均明显下降(t=7.32、6.12、20.21、16.10,均P<0.05),而SOD活
目的 评价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联合电灼术治疗肛周尖锐湿疣的疗效和复发率.方法 将67例肛周尖锐湿疣患者按门诊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三组,联合治疗组22例用电灼术去除显性疣体后立即进行ALA-PDT治疗,每周1次,连续治疗3~4次;光动力组22例,用ALA-PDT治疗,每周1次,1个月为1个疗程;电灼术组23例,用传统方法电灼术对所有皮损逐个进行电灼气化治疗,每周1次的分批治疗,1个
目的 了解江苏省南通地区0~7岁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住院患儿常见病毒感染情况及其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因ALRI住院的0~7岁患儿鼻咽部拭子标本1 376份,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A、B(IVA、IVB)、副流感病毒Ⅰ~Ⅲ(PIV Ⅰ~Ⅲ)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1 376份呼吸道标本中,57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性乙肝,CHB)患者外周血IL-10+ CD19+调节性B细胞(Breg)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CHB患者61例,其中HBeAg阳性患者26例,对照组30例,抽取EDTA抗凝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anti-IL-10-PE,anti-CD19-APC抗体进行染色后,流式细胞术分析IL-10+ CD19+ Breg的表达情况,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