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是中国女排的一面旗帜,身为运动员时,她是叱咤风云享誉世界的“铁榔头”;转身为教练后,她带领多年沉寂低谷的国家队重夺世界冠军再返世界之巅,创造了王者归来的传奇。她外表硬朗、内心柔软,行走在教练、女儿、母亲、恋人等多重人生角色中,她辉煌人生的传奇背后,其实也有着不为人知的眼泪、辛酸、纠结和遗憾……她的名字是郎平。
教练篇:打破“千年老二”魔咒
郎平1960年出生于北京一个军人家庭,13岁接受专业排球训练,1978年入选国家队。运动员时代的她叱咤风云,威风八面,享有“铁榔头”的美誉。作为中国女排“五连冠”的核心球员,郎平堪称中国女排的一面旗帜。
1987年郎平从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毕业,赴美国新墨西哥大学自费留学。由排球巨星变身穷学生,郎平借宿在一位华侨朋友家的阁楼里。为省下午餐费,郎平从超市买回生菜、火腿、面包片自制三明治,6美元能对付一个星期。至今她见到三明治还想吐。
取得研究生学位后,迫于生计的郎平,到意大利一家甲A排球俱乐部打球。赛季进行到一半,她右膝关节受伤,又崴了脚。手术半个月,郎平吃止疼片上场,起跳扣杀时膝盖里的骨头嘎巴作响。结果她膝盖软骨碎了,骨膜出水,膝盖里全是积液。
1995年,郎平临危受命,回国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金戈铁马4年中,郎平带领低谷中的中国女排勇夺亚特兰大奥运会、第十三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亚军,第七届女排世界杯季军。那届女排因此被誉为“白银一代”。
1999年,郎平因脑供血不足,两次晕倒在训练场,无奈辞去主教练职务。此后数年,她像一朵孤独的云,辗转漂泊欧洲、美洲,执教多家著名俱乐部。2005年,美国排协慕名邀请郎平出任美国女排主教练,她由此成为美国排球史上第一位外国女性主教练。亿万网友为郎平点赞,称她是中国女性的骄傲。2008年北京奥运会,郎平率领美国女排夺得银牌。如此一来,郎平执教生涯共夺得世界杯、世锦赛、奥运会三大赛三枚银牌,一枚铜牌。很多人认为,郎平打球是NO.1,但做主教练总差那么一口气。
郎平不甘心,遗憾像根刺扎在心中隐隐作痛。北京奥运会后,中国女排陷入四年三换主教练的动荡,伦敦奥运会被挤出4强,舆论哗然。女排精神曾鼓舞了几代人,国人有着强烈的女排情结,郎平出山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此时郎平已53岁,腰椎、颈椎、膝关节、髋关节都有老伤,膝盖的老化程度甚至超过70岁的老人。纠结三天三夜后,郎平再次悲壮出征。
2013年4月,郎平走马上任,这成了她化解人生遗憾的最后机会。郎平将最先进的排球理念引入球队:从美国聘请专职体能师、康复师;推行大国家队做法,队员人数常年保持在30位以上;实行人性化管理,给队员们送化妆品、蛋白粉,过年给她们发红包,队员生日亲自买蛋糕……一帮花季女孩亲切称郎平为“妈妈”。
2014年意大利女排世锦赛,中国女排再次遗憾地获得银牌。网友调侃地称郎平为“千年老二”,预言这是打不破的魔咒。还有网友惋惜:“世界欠郎平一个冠军。”
2015年9月,第十二届女排世界杯在日本打响。就在出征前,队长惠若琪因心脏病临时退赛,郎平急得满嘴水泡,且少见地情绪失控。困难激发了队员们的斗志和凝聚力,在郎平魔术师般的指挥下,她们连克塞尔维亚、俄罗斯、日本等世界劲旅,以10胜1负的骄人战绩摘取金牌。这是中国女排在低迷动荡数年,时隔11年之后,再度登上王者之巅。
夺冠后,郎平接受采访时泪水夺眶而出,声音沙哑的她透露了世界杯期间自己的心路历程:“出征前出现的每一件事都让我很心疼,一度认为老天太折磨我们了……但最后老天还是给了我们机会,看我挺努力的,送给我一个世界冠军!”
“千年老二”的魔咒被打破,郎平也由此创造了运动员时夺金牌,执教再夺世界三大赛金牌的人生传奇。
女儿篇:精神赡养也是孝
特殊的职业,注定郎平不能像普通儿女一样守在父母身边尽孝。她说自己不是一个好女儿,欠父母的太多。
郎平的父亲郎家骅是上世纪40年代参加革命的离休干部,正直开明,乐观豁达,与老伴十分体谅女儿。老两口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郎平不容易”。
郎平在女儿白浪两岁时,与前夫白帆离异。按照美国法律规定,她与前夫各享有一半的抚养权。轮到郎平照顾女儿,她就将白浪送回北京。郎家父母心疼外孙女,那时郎平在国外执教走不开,父母经常千里迢迢送白浪过去与郎平小聚。郎父晕机,每次在空中颠簸十多个小时,就像死过一回。
2003年白浪12岁了,郎平将女儿接到美国上学。因女儿和工作的牵绊,她一年只回北京探望父母一次。随着父母一天天老去,郎平将双亲托付给姐姐郎洪照顾,自己承担父母生活开支。郎父患有高血压,郎母有糖尿病,郎平经常给父母寄保健品和特效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当听到思念父母和家乡的歌曲,坚强的郎平也会掉泪。
郎平是父母的骄傲,她的奖杯、金牌摆满家里的一面墙。每隔一段时间,郎家骅和老伴就用毛巾擦一遍,享受精神上的愉悦。
郎平1995年回国执教时,郎家骅组织了一个中老年粉丝团,一遇重大比赛,他就带队赶到现场为女儿助威。一帮白发老头老太,脸颊贴着五星国旗,手里还挥舞着一面面小旗子,在观众席擂鼓吹号。郎平望一眼父亲,眼中涌泪。
2009年,郎平结束二十多年的海外漂泊生涯,回广东恒大女排俱乐部执教。虽离父母近了,她却依然无法像普通儿女一样与父母朝夕相处。2012年,郎家骅突发脑梗死,在医院昏迷三天三夜。当时全国甲A女排联赛正打得如火如荼,郎平趁带队来北京比赛的工夫,忙里偷闲去医院看望父亲。她只在父亲身边坐了两个小时,就含泪离去。 郎家骅虽保住了性命,但身体每况愈下。此后郎平每次回家看望父母,离家时都在心里狠狠责备自己一番。没有人知道,这位“铁榔头”背后的眼泪、辛酸、无奈与遗憾。或许,这才是真实的生活。
2014年5月,郎家骅脑梗死复发,再也没能走出医院。此时郎平正带队在宁波备战即将打响的世界女排锦标赛,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郎父弥留之际,叮嘱老伴和郎洪:“别把我的情况告诉郎平,她压力太大了,不能再分心。”母女俩向郎平封锁了老人病危的消息。
9月10日清晨,姐姐在电话里告诉郎平:“爸爸刚走了,不要担心他的后事,你继续带队训练。等爸爸举行告别仪式你再回京。”当晚郎平忍着悲痛,继续带队在灯火通明的运动场训练。三天后,她赶到北京八宝山殡仪馆送别父亲。郎平在父亲遗像前长跪不起,含泪自责:“爸爸,我不是个好女儿,原谅女儿的不孝。”母亲安慰郎平:“别自责,这些年你是没守在我们身边,但你是在精神上赡养我和你爸。因为你,我们比一般父母多了人生的骄傲和自豪。”
母亲篇:与女儿成闺蜜
郎平自认为做女儿不称职,而对于自身的母亲角色,她只给自己打70分,因为自己没能给女儿一个完整的家,常年与女儿聚少离多。
在国外生活了二十多年,郎平的教育观念更接近西方妈妈。她民主、平等,充分尊重女儿的天性:从未给白浪报绘画、音乐、舞蹈等特长班,也没有逼女儿学奥数、钢琴。白浪小小年纪,郎平就将女儿当朋友。5岁的白浪曾哭着问她:“你为什么一走就几个月,也不在家里陪我?为什么不在姥姥家门口的超市上班?”郎平像对待成年人一样与女儿平等对话:“妈妈除了挣钱养家,还有自己的梦想。如果妈妈在超市上班,虽能天天见到你,但会不开心。”白浪渐渐懂得了妈妈在做重要的事,后来郎平每次离家,她很少哭,还主动与姥姥姥爷去机场为妈妈送行。
郎平将女儿接到美国后,白浪才知道爸爸妈妈早就离婚了。一次,她从父亲那边回来,认真问郎平:“你和爸爸为什么离婚?”郎平没有回避:“我与你爸性格不合,在一起总是吵。”女儿又问:“你为什么不找男朋友?一个人过多没劲!”郎平捏捏女儿的小脸蛋:“妈妈没遇到合适的,再说妈妈有你就够了。”“那我将来也不结婚,永远陪着你。”郎平被女儿的天真逗笑了。
白浪升入高中后,身高达到了1.86米,个子比郎平还高。白浪遗传了郎平的运动天赋,是学校排球队的主力。高中毕业后,她考取了全球著名的斯坦福大学。每年参加全美大学生排球联赛,白浪就能挣钱养活自己。她独立的处世风格,与郎平如出一辙。
球场上的郎平留着利落短发,一身运动装,英姿飒爽。可生活中的她爱美,有品位,有情趣,乐于接受新生事物。她跟女儿学化妆,搭配时装;让女儿教她网购,登录微信、微博、Facebook。虽50多岁了,她能玩转最流行的通讯软件。小聚时,郎平经常与女儿一人拿一部手机,在网上玩抢红包,谁抢得多谁请客。在白浪眼里,郎平精致时尚,会生活,是典型的“酷妈”、“潮妈”。母女俩无话不谈,关系像闺蜜一样融洽。
有一次,郎平去斯坦福大学看望女儿,白浪对她说:“妈,你总一个人独来独往,多寂寞呀!你带个男朋友来看我多好。”郎平回答女儿:“妈妈习惯了,孤独也是一种美。到了我这个年纪,找一个爱自己的人很难。”“好莱坞巨星泰勒80岁还结婚呢!你还不到50岁,别悲观。要不我给你介绍同学的爸爸怎样?”母女俩嘻嘻哈哈,像一对姐妹。
2012年,郎平接受《鲁豫有约》专访,首次谈及自己的个人问题:“每个女人都渴望爱情,其实我心中那扇门一直敞开着。”节目现场,白浪从美国打来越洋电话:“这么多年,我见证了妈妈一个人的不容易,希望她有个完美的感情归宿。如果哪位伯伯爱我妈妈,我也会将他当亲人。”白浪还不忘与郎平调侃:“妈,咱俩来场恋爱竞赛,看谁先找到爱情。”女儿的话让郎平泪洒现场。
恋人篇:洗手下厨做羹汤
郎平情途坎坷,上世纪80年代,她与八一男排运动员白帆组建家庭,婚后夫妻双双赴美国留学。因性格不合,1993年女儿白浪两岁时,郎平与白帆和平分手。一年后,美国一位政治经济学博士向郎平伸出爱情橄榄枝。可随着1995年郎平回国执教,这场爱情便在时空距离中云烟一样消散。此后数年,郎平始终是一个人,直到2013年遇到王育成。
王育成也是北京人,大郎平4岁,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是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的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还担任博宝艺术网铜器鉴定专家,多次受邀出任央视《寻宝》栏目嘉宾。王育成也有过情感挫折,是骨灰级排球迷。
2013年春天,他与郎平在一次聚会中相识。见到自己的偶像,王育成打趣道:“郎导,我是看着你比赛长大的。”郎平幽默回应:“王教授,我是看着你鉴宝节目变老的。”两句玩笑,拉近了两颗心的距离。
郎平喜欢收藏,在意大利执教时,从古董市场淘了二十多件欧洲古铜器,王育成自告奋勇帮她鉴定。郎平投桃报李,遇到中国女排重大比赛,她请王育成去现场观战。
兴趣的交叉点,架起了两人的友谊桥梁。岁月流逝,此后有数位优秀男士追求郎平,可只有与王育成在一起,她内心才特别踏实、温暖。这年10月,王育成向郎平表白:“你不能一辈子与排球谈恋爱,得成个家。咱俩性格相近,志趣相投,你看我这个人怎样?”
在郎平眼里,王育成优秀得无可挑剔。但一个女人到了她这个年岁,对婚姻慎之又慎。郎平婉拒道:“爱情讲究水到渠成,如果真有缘分,你我不会错过。”王育成尊重郎平:“我愿意等。”
后来,郎平带队赴福建漳州、宁波北仑集训,王育成几次飞过去看望她。队员们热身时,他也穿着运动衣和球鞋,与孩子们一道在郎平的指挥下做拉伸动作。王育成的良苦用心,让她的心渐渐向爱情靠岸。
郎平的爱情牵动了女儿的心,白浪特意从美国飞回北京,与王育成会面。她问道:“王伯伯,您爱我妈妈什么?”王育成认真回答:“你妈妈坚强、智慧、大气、柔情,身上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您会给我妈妈幸福吗?”王育成目光坚定:“会,我爱你妈胜过爱自己。我毕生都在追求幸福,所以你妈妈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白浪放心了:“妈,你还等什么?”郎平微笑地看着王育成,爱情花朵在心中绽放。不久郎父去世,王育成正式以郎平男友的身份料理老人的后事。
对于自己的私人情感生活,郎平始终刻意保持低调。2015年9月,郎平带领中国女排勇夺世界冠军,从日本凯旋回京时,《北京晚报》、新浪网等主流媒体,第一次曝光了她的爱情。郎平微笑着接受亿万网友的祝福,并透露,她与王育成的婚期定在2016年1月底。
2015年10月6日,郎平在自己的微博上传了3张下厨做饭的照片,开心地说:“每天都在认真学习烹饪,厨艺大有长进。”有粉丝点赞:“上得了殿堂,下得了厨房,王老师的完美女友。”有网友问:“是否进入贤妻良母的节奏了?预祝郎导新婚快乐!”
很多人都认为,郎平注定属于聚光灯,行走在最灿烂的前台,不是平凡的烟火女人。殊不知,她坚强的外壳下,也包裹着女人的如水柔情。自从与王育成恋爱后,一向远庖厨的郎平像普通女人一样,愿意洗手下厨为家人做羹汤。
随着2016年新年的钟声敲响,郎平的婚礼也进入紧张的筹备中,她将披上美丽的婚纱,开始演绎自己人生中另一个重要的新角色。编辑/纤手暖
教练篇:打破“千年老二”魔咒
郎平1960年出生于北京一个军人家庭,13岁接受专业排球训练,1978年入选国家队。运动员时代的她叱咤风云,威风八面,享有“铁榔头”的美誉。作为中国女排“五连冠”的核心球员,郎平堪称中国女排的一面旗帜。
1987年郎平从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毕业,赴美国新墨西哥大学自费留学。由排球巨星变身穷学生,郎平借宿在一位华侨朋友家的阁楼里。为省下午餐费,郎平从超市买回生菜、火腿、面包片自制三明治,6美元能对付一个星期。至今她见到三明治还想吐。
取得研究生学位后,迫于生计的郎平,到意大利一家甲A排球俱乐部打球。赛季进行到一半,她右膝关节受伤,又崴了脚。手术半个月,郎平吃止疼片上场,起跳扣杀时膝盖里的骨头嘎巴作响。结果她膝盖软骨碎了,骨膜出水,膝盖里全是积液。
1995年,郎平临危受命,回国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金戈铁马4年中,郎平带领低谷中的中国女排勇夺亚特兰大奥运会、第十三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亚军,第七届女排世界杯季军。那届女排因此被誉为“白银一代”。
1999年,郎平因脑供血不足,两次晕倒在训练场,无奈辞去主教练职务。此后数年,她像一朵孤独的云,辗转漂泊欧洲、美洲,执教多家著名俱乐部。2005年,美国排协慕名邀请郎平出任美国女排主教练,她由此成为美国排球史上第一位外国女性主教练。亿万网友为郎平点赞,称她是中国女性的骄傲。2008年北京奥运会,郎平率领美国女排夺得银牌。如此一来,郎平执教生涯共夺得世界杯、世锦赛、奥运会三大赛三枚银牌,一枚铜牌。很多人认为,郎平打球是NO.1,但做主教练总差那么一口气。
郎平不甘心,遗憾像根刺扎在心中隐隐作痛。北京奥运会后,中国女排陷入四年三换主教练的动荡,伦敦奥运会被挤出4强,舆论哗然。女排精神曾鼓舞了几代人,国人有着强烈的女排情结,郎平出山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此时郎平已53岁,腰椎、颈椎、膝关节、髋关节都有老伤,膝盖的老化程度甚至超过70岁的老人。纠结三天三夜后,郎平再次悲壮出征。
2013年4月,郎平走马上任,这成了她化解人生遗憾的最后机会。郎平将最先进的排球理念引入球队:从美国聘请专职体能师、康复师;推行大国家队做法,队员人数常年保持在30位以上;实行人性化管理,给队员们送化妆品、蛋白粉,过年给她们发红包,队员生日亲自买蛋糕……一帮花季女孩亲切称郎平为“妈妈”。
2014年意大利女排世锦赛,中国女排再次遗憾地获得银牌。网友调侃地称郎平为“千年老二”,预言这是打不破的魔咒。还有网友惋惜:“世界欠郎平一个冠军。”
2015年9月,第十二届女排世界杯在日本打响。就在出征前,队长惠若琪因心脏病临时退赛,郎平急得满嘴水泡,且少见地情绪失控。困难激发了队员们的斗志和凝聚力,在郎平魔术师般的指挥下,她们连克塞尔维亚、俄罗斯、日本等世界劲旅,以10胜1负的骄人战绩摘取金牌。这是中国女排在低迷动荡数年,时隔11年之后,再度登上王者之巅。
夺冠后,郎平接受采访时泪水夺眶而出,声音沙哑的她透露了世界杯期间自己的心路历程:“出征前出现的每一件事都让我很心疼,一度认为老天太折磨我们了……但最后老天还是给了我们机会,看我挺努力的,送给我一个世界冠军!”
“千年老二”的魔咒被打破,郎平也由此创造了运动员时夺金牌,执教再夺世界三大赛金牌的人生传奇。
女儿篇:精神赡养也是孝
特殊的职业,注定郎平不能像普通儿女一样守在父母身边尽孝。她说自己不是一个好女儿,欠父母的太多。
郎平的父亲郎家骅是上世纪40年代参加革命的离休干部,正直开明,乐观豁达,与老伴十分体谅女儿。老两口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郎平不容易”。
郎平在女儿白浪两岁时,与前夫白帆离异。按照美国法律规定,她与前夫各享有一半的抚养权。轮到郎平照顾女儿,她就将白浪送回北京。郎家父母心疼外孙女,那时郎平在国外执教走不开,父母经常千里迢迢送白浪过去与郎平小聚。郎父晕机,每次在空中颠簸十多个小时,就像死过一回。
2003年白浪12岁了,郎平将女儿接到美国上学。因女儿和工作的牵绊,她一年只回北京探望父母一次。随着父母一天天老去,郎平将双亲托付给姐姐郎洪照顾,自己承担父母生活开支。郎父患有高血压,郎母有糖尿病,郎平经常给父母寄保健品和特效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当听到思念父母和家乡的歌曲,坚强的郎平也会掉泪。
郎平是父母的骄傲,她的奖杯、金牌摆满家里的一面墙。每隔一段时间,郎家骅和老伴就用毛巾擦一遍,享受精神上的愉悦。
郎平1995年回国执教时,郎家骅组织了一个中老年粉丝团,一遇重大比赛,他就带队赶到现场为女儿助威。一帮白发老头老太,脸颊贴着五星国旗,手里还挥舞着一面面小旗子,在观众席擂鼓吹号。郎平望一眼父亲,眼中涌泪。
2009年,郎平结束二十多年的海外漂泊生涯,回广东恒大女排俱乐部执教。虽离父母近了,她却依然无法像普通儿女一样与父母朝夕相处。2012年,郎家骅突发脑梗死,在医院昏迷三天三夜。当时全国甲A女排联赛正打得如火如荼,郎平趁带队来北京比赛的工夫,忙里偷闲去医院看望父亲。她只在父亲身边坐了两个小时,就含泪离去。 郎家骅虽保住了性命,但身体每况愈下。此后郎平每次回家看望父母,离家时都在心里狠狠责备自己一番。没有人知道,这位“铁榔头”背后的眼泪、辛酸、无奈与遗憾。或许,这才是真实的生活。
2014年5月,郎家骅脑梗死复发,再也没能走出医院。此时郎平正带队在宁波备战即将打响的世界女排锦标赛,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郎父弥留之际,叮嘱老伴和郎洪:“别把我的情况告诉郎平,她压力太大了,不能再分心。”母女俩向郎平封锁了老人病危的消息。
9月10日清晨,姐姐在电话里告诉郎平:“爸爸刚走了,不要担心他的后事,你继续带队训练。等爸爸举行告别仪式你再回京。”当晚郎平忍着悲痛,继续带队在灯火通明的运动场训练。三天后,她赶到北京八宝山殡仪馆送别父亲。郎平在父亲遗像前长跪不起,含泪自责:“爸爸,我不是个好女儿,原谅女儿的不孝。”母亲安慰郎平:“别自责,这些年你是没守在我们身边,但你是在精神上赡养我和你爸。因为你,我们比一般父母多了人生的骄傲和自豪。”
母亲篇:与女儿成闺蜜
郎平自认为做女儿不称职,而对于自身的母亲角色,她只给自己打70分,因为自己没能给女儿一个完整的家,常年与女儿聚少离多。
在国外生活了二十多年,郎平的教育观念更接近西方妈妈。她民主、平等,充分尊重女儿的天性:从未给白浪报绘画、音乐、舞蹈等特长班,也没有逼女儿学奥数、钢琴。白浪小小年纪,郎平就将女儿当朋友。5岁的白浪曾哭着问她:“你为什么一走就几个月,也不在家里陪我?为什么不在姥姥家门口的超市上班?”郎平像对待成年人一样与女儿平等对话:“妈妈除了挣钱养家,还有自己的梦想。如果妈妈在超市上班,虽能天天见到你,但会不开心。”白浪渐渐懂得了妈妈在做重要的事,后来郎平每次离家,她很少哭,还主动与姥姥姥爷去机场为妈妈送行。
郎平将女儿接到美国后,白浪才知道爸爸妈妈早就离婚了。一次,她从父亲那边回来,认真问郎平:“你和爸爸为什么离婚?”郎平没有回避:“我与你爸性格不合,在一起总是吵。”女儿又问:“你为什么不找男朋友?一个人过多没劲!”郎平捏捏女儿的小脸蛋:“妈妈没遇到合适的,再说妈妈有你就够了。”“那我将来也不结婚,永远陪着你。”郎平被女儿的天真逗笑了。
白浪升入高中后,身高达到了1.86米,个子比郎平还高。白浪遗传了郎平的运动天赋,是学校排球队的主力。高中毕业后,她考取了全球著名的斯坦福大学。每年参加全美大学生排球联赛,白浪就能挣钱养活自己。她独立的处世风格,与郎平如出一辙。
球场上的郎平留着利落短发,一身运动装,英姿飒爽。可生活中的她爱美,有品位,有情趣,乐于接受新生事物。她跟女儿学化妆,搭配时装;让女儿教她网购,登录微信、微博、Facebook。虽50多岁了,她能玩转最流行的通讯软件。小聚时,郎平经常与女儿一人拿一部手机,在网上玩抢红包,谁抢得多谁请客。在白浪眼里,郎平精致时尚,会生活,是典型的“酷妈”、“潮妈”。母女俩无话不谈,关系像闺蜜一样融洽。
有一次,郎平去斯坦福大学看望女儿,白浪对她说:“妈,你总一个人独来独往,多寂寞呀!你带个男朋友来看我多好。”郎平回答女儿:“妈妈习惯了,孤独也是一种美。到了我这个年纪,找一个爱自己的人很难。”“好莱坞巨星泰勒80岁还结婚呢!你还不到50岁,别悲观。要不我给你介绍同学的爸爸怎样?”母女俩嘻嘻哈哈,像一对姐妹。
2012年,郎平接受《鲁豫有约》专访,首次谈及自己的个人问题:“每个女人都渴望爱情,其实我心中那扇门一直敞开着。”节目现场,白浪从美国打来越洋电话:“这么多年,我见证了妈妈一个人的不容易,希望她有个完美的感情归宿。如果哪位伯伯爱我妈妈,我也会将他当亲人。”白浪还不忘与郎平调侃:“妈,咱俩来场恋爱竞赛,看谁先找到爱情。”女儿的话让郎平泪洒现场。
恋人篇:洗手下厨做羹汤
郎平情途坎坷,上世纪80年代,她与八一男排运动员白帆组建家庭,婚后夫妻双双赴美国留学。因性格不合,1993年女儿白浪两岁时,郎平与白帆和平分手。一年后,美国一位政治经济学博士向郎平伸出爱情橄榄枝。可随着1995年郎平回国执教,这场爱情便在时空距离中云烟一样消散。此后数年,郎平始终是一个人,直到2013年遇到王育成。
王育成也是北京人,大郎平4岁,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是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的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还担任博宝艺术网铜器鉴定专家,多次受邀出任央视《寻宝》栏目嘉宾。王育成也有过情感挫折,是骨灰级排球迷。
2013年春天,他与郎平在一次聚会中相识。见到自己的偶像,王育成打趣道:“郎导,我是看着你比赛长大的。”郎平幽默回应:“王教授,我是看着你鉴宝节目变老的。”两句玩笑,拉近了两颗心的距离。
郎平喜欢收藏,在意大利执教时,从古董市场淘了二十多件欧洲古铜器,王育成自告奋勇帮她鉴定。郎平投桃报李,遇到中国女排重大比赛,她请王育成去现场观战。
兴趣的交叉点,架起了两人的友谊桥梁。岁月流逝,此后有数位优秀男士追求郎平,可只有与王育成在一起,她内心才特别踏实、温暖。这年10月,王育成向郎平表白:“你不能一辈子与排球谈恋爱,得成个家。咱俩性格相近,志趣相投,你看我这个人怎样?”
在郎平眼里,王育成优秀得无可挑剔。但一个女人到了她这个年岁,对婚姻慎之又慎。郎平婉拒道:“爱情讲究水到渠成,如果真有缘分,你我不会错过。”王育成尊重郎平:“我愿意等。”
后来,郎平带队赴福建漳州、宁波北仑集训,王育成几次飞过去看望她。队员们热身时,他也穿着运动衣和球鞋,与孩子们一道在郎平的指挥下做拉伸动作。王育成的良苦用心,让她的心渐渐向爱情靠岸。
郎平的爱情牵动了女儿的心,白浪特意从美国飞回北京,与王育成会面。她问道:“王伯伯,您爱我妈妈什么?”王育成认真回答:“你妈妈坚强、智慧、大气、柔情,身上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您会给我妈妈幸福吗?”王育成目光坚定:“会,我爱你妈胜过爱自己。我毕生都在追求幸福,所以你妈妈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白浪放心了:“妈,你还等什么?”郎平微笑地看着王育成,爱情花朵在心中绽放。不久郎父去世,王育成正式以郎平男友的身份料理老人的后事。
对于自己的私人情感生活,郎平始终刻意保持低调。2015年9月,郎平带领中国女排勇夺世界冠军,从日本凯旋回京时,《北京晚报》、新浪网等主流媒体,第一次曝光了她的爱情。郎平微笑着接受亿万网友的祝福,并透露,她与王育成的婚期定在2016年1月底。
2015年10月6日,郎平在自己的微博上传了3张下厨做饭的照片,开心地说:“每天都在认真学习烹饪,厨艺大有长进。”有粉丝点赞:“上得了殿堂,下得了厨房,王老师的完美女友。”有网友问:“是否进入贤妻良母的节奏了?预祝郎导新婚快乐!”
很多人都认为,郎平注定属于聚光灯,行走在最灿烂的前台,不是平凡的烟火女人。殊不知,她坚强的外壳下,也包裹着女人的如水柔情。自从与王育成恋爱后,一向远庖厨的郎平像普通女人一样,愿意洗手下厨为家人做羹汤。
随着2016年新年的钟声敲响,郎平的婚礼也进入紧张的筹备中,她将披上美丽的婚纱,开始演绎自己人生中另一个重要的新角色。编辑/纤手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