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文化悠久。因此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时段,不同文化传统,决定了汉语具有多样性。小学语文课本中课文内容丰富,文体多样,展现了语文教学的多元性也体现出小学阅读教学思路的隐蔽性。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要想让教学思路具有隐蔽性的小学语文教学展现出精彩的教学艺术更难。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切入点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b)-0076-01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始终围绕着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两大特点展开,它充分体现了语言表情达意、言以载道的功能。当前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采用和生活联系紧密的图片切入法、视屏切入法、音乐切入法充分整合了资源。这些方法虽然是现代教学的一个亮点,但是离文本较远,使课堂教学的语文味不够浓厚。如果语文教学要突出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两大特点,有效达成三维目标,那么教师只有在整体研究教材,认真分析学生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教材的切入点,才能事半功倍地进入文本,引导学生研修文本方为上策。
一、词句质疑切入法
这是一种最常用又最具创造性的方法。此方法的运用必须建立在教师对教材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引导者利用疑难词句打破常规思维,引发学习者对学习内容重新思考,从而引导学习者研修文本。
二、课文插图切入法
课文的插图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和文字、学生的生活环境、电教信息一样都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学中教师利用插图切入教学,不仅能达到引导学生研读文本的目的,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教师首先指导学生观察插图上的环境、小女孩的衣着和小女孩的想象图画。再引导提问:小女孩想到了谁?小女孩为什么會想到奶奶?插图上的小女孩还遇到了哪些困难?她还想到了什么?从此展开对文章的研读,进一步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体现出教材画在文中,文在画中的特点。
三、课文背景切入法
小学语文课本编排了许多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题材的文章,这些文章的思想性必须得到彰显。然而,在教学中由于这些题材大多离现代生活背景比较远,教学中学生的感情沉淀总是难以到位,思想难以得到震撼。这一类文本的教学需要从文章的背景切入。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媒体让学生充分感受文章所需的人文、社会背景,使学生的思想得到触动。学生有了情感的积淀,在研读文本时才能深切体会到文章的思想感情。
四、科学实践切入法
科学实践切入法是对科学课教学方法的引进。小学课本中的科普类课文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显得太抽象。运用这种切入方法,可以变抽象为形象,激发学生学习研究的兴趣,是学生进入研究性学习状态。例如教学《计算机与多媒体》时,可以从拆解计算机组件,组装计算机和连接外设切入。教学《新型玻璃》时,可找些不同种类的玻璃,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敲一敲,再导入文本的研修。这样的教学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授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综合实践的能力。
五、人物特点切入法
写人的记叙文,往往通过对人物语言、神态、心理、动作、外貌特征的刻画,来突出人物的品质。教学时抓住最能集中体现人物品质的细节描写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就能快捷走进文本,实现教学目标。反之,抓住文章中集中体现人物品质的词句切入教学,从而进入对人物语言、神态、心理、动作、外貌特征的细节研讨,亦可水到渠成。
六、题眼切入法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文章题目题目中最重要的词语就是文章的眼睛。抓住了题眼就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快速走进文本,直达作者的写作目标。在教学《鸟的天堂》一文时,首先抓住“天堂”切入教学。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天堂?”,“文中的天堂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说它是鸟的天堂?”,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研读,很快就可感悟到在“‘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中蕴含着的作者对鸟的天堂喜爱之情。教学《飞船上的特殊乘客》、《难忘的一课》、《我最好的老师》可分别从“特殊”、“难忘”、“最好”这些题眼切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切入点很多,一篇课文往往有多种不同的切入方式,不同的切入方式又体现出不同的教学思想。我们不能简单机械地套用某种格式。教师只有在认真研究课标、教材、学生和教师自身特点的基础上,走进文本,才能准确把握阅读教学的切入点,才能快捷、准确、有效地解决“开头难”的问题,展现出课堂教学艺术。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切入点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b)-0076-01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始终围绕着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两大特点展开,它充分体现了语言表情达意、言以载道的功能。当前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采用和生活联系紧密的图片切入法、视屏切入法、音乐切入法充分整合了资源。这些方法虽然是现代教学的一个亮点,但是离文本较远,使课堂教学的语文味不够浓厚。如果语文教学要突出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两大特点,有效达成三维目标,那么教师只有在整体研究教材,认真分析学生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教材的切入点,才能事半功倍地进入文本,引导学生研修文本方为上策。
一、词句质疑切入法
这是一种最常用又最具创造性的方法。此方法的运用必须建立在教师对教材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引导者利用疑难词句打破常规思维,引发学习者对学习内容重新思考,从而引导学习者研修文本。
二、课文插图切入法
课文的插图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和文字、学生的生活环境、电教信息一样都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学中教师利用插图切入教学,不仅能达到引导学生研读文本的目的,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教师首先指导学生观察插图上的环境、小女孩的衣着和小女孩的想象图画。再引导提问:小女孩想到了谁?小女孩为什么會想到奶奶?插图上的小女孩还遇到了哪些困难?她还想到了什么?从此展开对文章的研读,进一步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体现出教材画在文中,文在画中的特点。
三、课文背景切入法
小学语文课本编排了许多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题材的文章,这些文章的思想性必须得到彰显。然而,在教学中由于这些题材大多离现代生活背景比较远,教学中学生的感情沉淀总是难以到位,思想难以得到震撼。这一类文本的教学需要从文章的背景切入。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媒体让学生充分感受文章所需的人文、社会背景,使学生的思想得到触动。学生有了情感的积淀,在研读文本时才能深切体会到文章的思想感情。
四、科学实践切入法
科学实践切入法是对科学课教学方法的引进。小学课本中的科普类课文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显得太抽象。运用这种切入方法,可以变抽象为形象,激发学生学习研究的兴趣,是学生进入研究性学习状态。例如教学《计算机与多媒体》时,可以从拆解计算机组件,组装计算机和连接外设切入。教学《新型玻璃》时,可找些不同种类的玻璃,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敲一敲,再导入文本的研修。这样的教学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授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综合实践的能力。
五、人物特点切入法
写人的记叙文,往往通过对人物语言、神态、心理、动作、外貌特征的刻画,来突出人物的品质。教学时抓住最能集中体现人物品质的细节描写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就能快捷走进文本,实现教学目标。反之,抓住文章中集中体现人物品质的词句切入教学,从而进入对人物语言、神态、心理、动作、外貌特征的细节研讨,亦可水到渠成。
六、题眼切入法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文章题目题目中最重要的词语就是文章的眼睛。抓住了题眼就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快速走进文本,直达作者的写作目标。在教学《鸟的天堂》一文时,首先抓住“天堂”切入教学。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天堂?”,“文中的天堂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说它是鸟的天堂?”,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研读,很快就可感悟到在“‘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中蕴含着的作者对鸟的天堂喜爱之情。教学《飞船上的特殊乘客》、《难忘的一课》、《我最好的老师》可分别从“特殊”、“难忘”、“最好”这些题眼切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切入点很多,一篇课文往往有多种不同的切入方式,不同的切入方式又体现出不同的教学思想。我们不能简单机械地套用某种格式。教师只有在认真研究课标、教材、学生和教师自身特点的基础上,走进文本,才能准确把握阅读教学的切入点,才能快捷、准确、有效地解决“开头难”的问题,展现出课堂教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