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的“农二代”

来源 :农民科技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yy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档案
  李春风:男,35岁,高中学历,上海市松江区泖港镇腰泾村人,家庭农场主。作为最早经营家庭农场、最早创业的青年职业农民之一,他应用新农机新农技、探索种养结合模式,在改善土壤、增产增收、绿色循环种养等方面贡献突出,闯出了一条农村青年致富道路,成为青年农民的代表。获“上海市优秀十佳农业农村青年人才”、“全国十佳农民”等荣誉称号。为了成为“科班”出身的专业农民,目前他正在中国农业大学学习农学专业。
  黝黑的脸庞,浓重的乡音,憨厚的笑容……李春风是土生土长的泖港镇“农二代”,别看他相貌平凡,现在可俨然已成为名人了!作为上海市松江区最早经营家庭农场、最早创业的青年职业农民之一,他创出了一条前景绚丽的农村青年致富道路,织就了现代农民的致富梦。
  弃工从农,乐当现代农民
  2008年,已经在上海一家合资企业工作了十余年的李春风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回家继续当农民去。吸引李春风回家的是松江农业的新变化。2007年松江区泖港镇作为全区试点之一开始探索家庭农场经营模式,鼓励大家适当扩大耕种规模,用先进的农机具进行先进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为农业生产探索新路。李春风的父亲承包了117亩土地,成为了上海市首批家庭农场主。李春风成为了最早一批“弃工从农”的年轻人之一。当时愿意放弃城市生活返乡务农的年轻人很少,他的选择令许多人不解。大家都觉得做农民又脏又累,收入又低。但李春风看到了不一样的前景和希望。2012年,父亲60周岁了,到了退休年龄,李春风子承父业,全面接管农场的生产管理,正式作为一名全职农民,走上了创业创富之路。
  埋头苦干,争做职业农民
  虽是出身农村,但和很多年轻人一样,李春风起初对农作物种植并无经验,更谈不上专业技术。“越是不会,越要加紧学。”为了早日进入农民的角色,他边干边学,不仅从父亲干农活的过程中学习,还积极参加区农委组织的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很快就入了门。从春播、夏管到秋收,每一个环节他都亲自深入田间地头,渐渐地成为生产能手和创新先锋。在他的家庭农场里,不光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他还继承了父辈们传统的农耕经验。2009年,他带头执行区农委推广的“三三制”耕作制度,积极调整种植结构,按照二麦、绿肥、深翻各三分之一的茬口布局种植秋熟作物,对土壤培肥、农田养护、改善土壤质量带来了益处;2011年,他又带头应用新农技、新农机,购置了1台拖拉机和1台收割机,并与邻近的农场主建立了农机互助关系,每年收割农忙时帮助他们抢收抢种;2012年起他承包的农田种植水稻采用机直播方式,减少人工支出的同时提高了种植效率,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这一年,李春风家庭的水稻亩产620公斤、获得种粮收益16.8万元,在上海现有的两千多个家庭农场中脱颖而出,成为上海家庭农场的经营典范。
  创新模式,探索循环种养
  在农田里摸爬滚打、辛勤劳作了这几年,李春风的家庭农场规模扩大到了200亩。2011年,作为全区试点之一,他承包了占地3亩的养殖场,由政府出资建设猪场,松林工贸公司提供苗猪、饲料、技术、销售等服务,开始探索“种粮 养猪”相结合的种养结合家庭农场模式。养殖场的四周就是他承包的农田,场内配备了现代化的通风、降温、粪尿收集利用设施,产生的猪粪经过充分发酵后全部还田使用,不仅能增加土壤肥力,而且对外“零排放”,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同时降低了农作物种植成本,改良了土壤结构,实现了农业生产环境的良性循环。通过这种“基地 公司”的生态养殖模式,李春风每年饲养生猪2.5批次,每批次500头,年上市生猪1250头,加上养殖成活率嘉奖,他每年靠养猪又增加了约7万元收入。
  带头致富,树立青年榜样
  如今,李春风已经成为青年专业农民中的佼佼者,年收入达到二三十万元,比在企业打工的收入翻了几番,真正走上了规模化、机械化、科技化的现代农民致富之路。更重要的是,他用自己的经验带动周围的农民一同致富,也欣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传播和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经验。由于家庭农场的发展,粮田由本地农户规范精心种植,不再出现土地抛荒,不再焚烧秸秆,不再过量使用化肥农药,更不会发生掠夺式经营,仅2013年全国有120多批次考察团队到他的家庭农场参观学习,受到国家农业部、中央农办以及市、区领导的肯定。面对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平日里不善言辞的他一谈到农业知识就打开了话匣子,他总是不厌其烦地讲解,乐于分享自己的种养经验和心得。“现在农民收入比以前提高了,现在的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比较好,家庭之间的亲情也比较融洽了,跟父母、孩子、妻子之间,有更多的时间沟通。农民以后也有保障了,到了60岁有养老金了,收入比以前提高了十倍。现在我做家庭农场也比较稳定。”谈到这些,李春风的脸上不觉露出憨憨的笑容。
  土地曾是农民安身立命的根本,但年轻一代如今只想脱离她。作为第一批返乡经营家庭农场的青年农民,李春风效应影响了越来越多的“农二代”陆续返回家乡。松江家庭农场中,除了李春风,还出现了30多户“子承父业”的经营户。在2009年松江区家庭农场生产评比中,李春风经营的家庭农场获得一等奖,2011年又荣获松江区水稻高产竞赛活动优胜奖。李春风也入选了新一届上海市优秀十佳农业农村青年人才。接下来,李春风还希望可以注册自己的农产品品牌,成立专业合作社。为了让自己的种养技能更专业,目前他正在攻读中国农业大学的农学专业,希望能凭借更系统的专业知识,在现代农业的广阔天地中奋发有为,一步步地实现他的青年农民致富梦!
  上海市松江区农业委员会
其他文献
在农耕化浪潮和现代农牧业技术出现之前,对于生活在科尔沁草原上的历代游牧民来说,“逐水草而居”是唯一可行的生产生活方式。草原游牧系统是对充分利用大自然恩赐的资源和环境来延续游牧人的生存技能的完美诠释,人和牲畜不断地迁徙和流动,既能够保证牧群不断獲得充足的饲草,又能够避免长期滞留带来的草地资源退化。牧民—牲畜—草原(河流)之间形成了天然的依存关系。本片从延续至今的这种“三角关系”入手,讲述该系统孕育和
“青山座座紧相连,片片脐橙绕山间,梯田层层结硕果,幸福的歌声随风传。”走进被誉为“世界橙乡”的江西省赣州市,满眼的绿树橙果确实让人震撼。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赣州大力实施“兴果富民”战略,形成了脐橙优势产区,赣南脐橙从单纯的种植业发展成为集种植生产、仓储物流、精深加工于一体的产业集群。  脐橙产业是赣州百姓脱贫致富的第一支柱产业。2015年全市脐橙种植面积157万亩、产量128万吨,实现脐橙产业集
陈士海自1998年调任江苏省盱眙县农广校校长以来,始终坚持“以农为根、以教为本、特色立校、育才强农”办学宗旨,致力于把农广校打造成为全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主体、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摇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窗口”而不懈努力。他18年如一日,爱岗敬业,务实进取,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处处维护树立农广校形象。他充满着农村情怀、农业情结、农民情愫,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从事着农业教育、
中央电视台第七套播出。时段一,首播:周一至周五14∶43-15∶13,重播:周一至周六00∶12-00∶42;时段二,首播:周一至周五、周日19∶00-19∶30,重播:周二至周日6∶05-6∶35。节目全文可登录:www.ngx.net.cn。  《玉米大小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我国是玉米种植的大国,同时也是遭受病虫害危害比较严重的国家,其中玉米大小斑病就是我国玉米生产中最主要的叶部病害。由于发
编者按: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密切的教育类型之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提上日程,在这场改革中,职业教育不会缺席,而且要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农民教育培训机构既作为“供给侧”改革的对象,同时也是承担“供给侧”改革的主体。在改革大幕拉开之前,农民教育培训机构需要率先强化“供给侧”理念,形成从“供给侧”视角考虑问题的习惯,大力推进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服务,满足农民不同
一、甘肃省委省政府从当地实际出发,以提供社会化服务、培养新型经营主体为突破口,探索形成了在生态扶贫战略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有效模式  在农村社会化服务发展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民勤模式”。民勤县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农业人口23.7万人。民勤县农广校依托“设施农牧业 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有效推动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  一是充实农村社会化服务人才队伍。农广校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
通过各市县组织部、农业等相关部门的相互协调配合,2014年海南省农广校继续面向海口和中西部11个市县开展万名中专生培养招生工作。12个市县报名人数为1072人,最终通过教育厅系统录审人数为1034人。2014年招生工作虽然完成,但是工作难度较大,一是学员除了享受免学费政策外,没有享受到其他相关的助学金政策;二是其他中职院校在面向农村的中专生培养方面均能享受到交通补贴或助学金,这给万名农村中专生培养
《婚姻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但是,事情也有例外,因为有些债务完全可以让对方独自担责。  一方非法债务,对方有权拒还  【案例】 梅某的丈夫是个赌徒,虽然其丈夫同意离婚,但提出要梅某承担一半在赌场借的高利贷,即 20余万元。见梅某拒绝,丈夫便称:该赌债形成于夫妻关系
自农业部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百万中专生计划”的意见以来,北京市农广校大力实施“百万中专生计划”,2006-2013年,共完成73703人的招生培养任务,平均每年招生8000人;2014年,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共计招生4970人。北京市农广校为北京郊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培养了大批农村实用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主要做法  (一)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全力打造农广校
郯城县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最南部,耕地面积107.47万亩,人口97万人,其中,农村人口82.8万人,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县,农业生产连续9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2012-2015年被确定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和示范县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作为助推全县“三农”工作的一项系统工程来抓,立足产业,注重创新,搞好目标管理,精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一、开展社会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