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患者男,20岁,双上肢肌肉疼痛、四肢肌无力1月余.体检:面颊、双上眼睑、胸颈及双手背弥漫性红斑,双上肢近端肌力Ⅳ级,远端肌力Ⅴ级,双下肢近端肌力Ⅲ级,远端肌力Ⅴ级.实验室检
【机 构】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皮肤科,解放军第457医院医务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病理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20岁,双上肢肌肉疼痛、四肢肌无力1月余.体检:面颊、双上眼睑、胸颈及双手背弥漫性红斑,双上肢近端肌力Ⅳ级,远端肌力Ⅴ级,双下肢近端肌力Ⅲ级,远端肌力Ⅴ级.实验室检查:肌酸激酶2103 U/L,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83 U/L,乳酸脱氢酶489 U/L,均高出正常范围.肌电图示肌源性病损,神经传导速度正常.腓肠肌活检示肌纤维肥大为主,部分肌纤维肿胀,横纹模糊或消失,肌纤维间淋巴样细胞浸润.上胸部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基底细胞液化变性,基底细胞层可见胶样小体,真皮内血管周围淋巴样细胞浸润.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检查,诊断为皮肌炎.治疗:甲泼尼龙80 mg/d静脉滴注及对症治疗4周后,患者双上肢肌力好转,肌酸激酶、CK-MB、乳酸脱氢酶均恢复正常.但患者双下肢肌力下降逐渐加重,并出现感觉障碍,MRI平扫加增强示胸椎11~12水平椎管内占位,外科手术切除直径约3 cm类球形包膜完整肿瘤,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诊断为椎管内副神经节瘤.该患者诊断皮肌炎合并胸椎管内副神经节瘤.
其他文献
目的 根据外伤性后枕部硬脑膜外血肿(POEH)的CT表现进行分型,并分析分型与疗效、预后间的关系.方法 对104例POEH患者以横窦为中心进行CT分型,其中Ⅰ型为横窦上型,Ⅱ型为横窦
目的:探讨肥胖对于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影响。方法:选择在本中心接受导管消融治疗并能按计划完成随访的持续性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体质指
目的 评价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及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 14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60~92岁,平均(73.8±8.0)岁,口服阿司匹林(≥75 mg)1个月以上.血小板聚
目的 通过检测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创面Wnt信号通路关键蛋白β-catenin,c-myc与K6蛋白的表达,探讨该通路与皮肤溃疡难愈性的关系.方法 以正常组织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及图像定
目的 探讨MR DWI在慢性肝病及其肝功能储备评价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正常志愿者30名作为对照组,病例组共60例,包括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各30例,均行肝脏DWI,病例组中15
背景:应用硬膜外阻隔材料是预防椎板切除后硬膜外瘢痕粘连的一种方法,而制备既有机械阻隔能力,又有抑制成纤维细胞的能力的复合膜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目的:制备壳聚糖/
目的 评估应用短种植体进行缺牙修复的长期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998年8月至2004年8月共有43例患者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种植中心植入短种植体77枚,
修补鼻中隔穿孔对鼻科医生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采用传统方法修补鼻中隔穿孔成功率低〔1〕。鼻中隔穿孔修补术较多,其中常采用自体组织作修补材料。自从2001-01-2009-09以来,
目的 通过观察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ox-LDL)引起心脏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时,内源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基因表达及蛋白分泌水平的变化,以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
20世纪以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据估计,2009年美国有192 370名女性被诊断患有乳腺癌,40 170名女性因乳腺癌而死亡.在我国,乳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