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年级的学生,无论是用言语来表达他们想要的东西,或者写下他们的想法,都还不能用恰当的词语来表达意见,不能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必须尽一切努力确保准确,以便接收者能正确的接受、理解和同意。对此,笔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试图从教学过程中分析学生的“原貌”,分析学生语言表达不清晰、过于混乱、逻辑性不强、准确性不高的情况。同时,提出了一些改进性方法来帮助学生准确、规范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水平。
一、语言混用性过多
随着识字率的逐步提高,低年级的学生已经慢慢从写一个句子延伸到写两三句甚至一个段落。翻看学生的作品,经常会看到其中一些“激动人心”的句子。如,“偶稀饭看电视、吃零食......”不难看出“偶”是说“我”,“稀饭”是“喜欢”的意思。
这种“激动人心”的句子实际上是语言的混合体。当学生写的时候,他们用网络用语或者将其他方式结合在一起,自认为这样的语言独特、新颖。事实上,这种表达的含义往往只能自己理解,而且他们就是名副其实的“语言异族”。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网络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网络词汇被大量引用,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方式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侵蚀。由于知识与经验的关系,成年人早已为这种语言建立了有用的“过滤器”,他们在需要规范表达的场合绝对不会加以使用,但学生却是做不到的。为了压制这种“废话式”语言的增多,并阻止其不断腐蚀学生的规范性言语表达,要求教师在教育和教学的过程中,面对这种不符要求的语言,在博取学生的畅快欢笑之后,应带领他们找寻这种不良表达的根源所在。然后根据语言文字的规范要求激励学生,删除这些不合适的网络术语,并用标准表达式替换,以达到最佳效果。当学生用标准化语言表达时,教师适当地评估和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比较并在阅读中理解,汲取“正统”语言,强化并获得规范性语言的表达。
二、语言指向性不明
在教学一年级上册《识字3》一课时,引导学生通过图片阅读“公园、绿树、红花”等,为了让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这三个新词,在字里行间感受到公园的景致,教师便让学生连词成句。教师的话说完,一名学生便急忙举起手发言:“清晨,我看到花朵上的露珠。”教师要求的三个词语,倒是一个都没有。教师将要求重新复述一遍,并让学生坐下。
上述学生的表达完全“无视”了教师的要求,偏离了轨迹,他看到了公园的景色,并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只是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是有要求的。经过教师的提示,学生意识到自己并没有按照要求去回答问题。在低年级课堂中比较多见的就是这种“抢说”的现象,他们在没有听清题目要求的情况下抢着说。究其根本,还是因为注意力不够集中。经常是只听到了开始部分,听不到结束部分。边听边走神,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这个环节相当重要。但是,由于低年级的学生较稚嫩,学习情绪还没有稳定下来,并且没有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当学生的答案不符合要求时,教师应及时伸出援手,指明正确方向。而在学生迫不及待回答之时及时冷处理,把要求再重申一遍,明确严肃地说明:“要注意老师的要求。”“仔细聆听别人的答案是一种学习更是一种尊重。”通过这种方式反复强调和提醒,不但培养了学生注意聆听的习惯,而且使他们远离了糊涂和模糊不清的表达。
三、语言事理性不强
这里有一个学生的寫话案例:“昨天,我们一起在公园里植树老师带领着。老师说:‘当每个人种植树木时,首先把根竖直,接着放正树苗,埋上土,最后把水浇好。’在听完老师的话后,我们提心吊胆地种下了每棵小树苗,并浇了水。小树苗神采奕奕,似乎在向我们招手。我们看着自己亲手种植的树苗,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虽然脸上的汗水还在滚动着。”
可以看出这段话中有三处错误。第一处是句式错误,应改为“老师带领着我们在公园里植树”;第二处是不当的用词,应将“提心吊胆”换为“小心翼翼”更为妥当;第三处词语搭配不合理,“汗水”如何“滚动”呢?
相较成年人,学生学习语言要经历一个“训练期”,这种“训练期”或许会持续很长时间。成年人语言经验较为丰富,并长期沉浸在语言交流的环境中,再加上培训学习的洗礼,语言上较学生更加规范、精炼,表达起来轻松自如、恰如其分。但是学生不同,他们毫无经验可言,更没有接受过规范式培训,并且还处在语言学习的“训练期”,他们所表达出来的内容是毫无章法的,在使用规范式语言时也只能生搬硬套,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项极其艰难的任务,对于语言环境更无暇顾及。
面对学生说话迟缓的行为,教师应引导他们更多地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培养语感并找到自己错误的表达方式。由于低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形成丰富的语言体系,对语言感觉也不够敏锐,这时教师可以给他们阅读文章,还可以和学生一起阅读文章,边读边启发学生。长此以往,学生便对语文开始有了感悟,并慢慢会使用语言文字。
四、语言准确度不高
班上新来了一位同学,胖胖的,脸圆乎乎的,微塌的鼻梁,细小的眼睛,笑起来眯成了一条缝。班上一名学生经过观察这样表述:“今天来了一个小胖子,脸大大的,鼻梁高高的,还长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
不难看出,这名学生把握住了新同学的最显著特征“胖”,还用了“脸大大的”加以描述。却在描写鼻梁的时候竟然把“微塌的鼻梁”描写成了“鼻梁高高的”,差距甚大。最夸张的是对于眼睛的表述,那么真实的“小眼睛”在他的笔下就变成了千篇一律的“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这和真相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从语言表达的角度来看,上面的例子归结为三点:第一,学生没有进行仔细、深刻、系统的观察。究其根本是由于学生在生活中无意观察所导致的。由于他们的观察经验不足,只能观察到最显著的特点,其余的都无暇顾及。第二,即便他们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从他们极度有限的词汇中,也难找到更合适的词语来描述。第三,学生思维的发展并不完善。他们还没有足够的水平去选词用词,所以在描写时总显得虚假。
想要使语言表达变得规范以及准确,需要教师长期引导培养并不断改进。而准确与规范的首要前题就是学会观察,按照一定的顺序去观察,既能把握全局又能注意到细节。使用语言的过程中,词汇量的不足可以边练习边改进,并加大学生的阅读数量,在反复的训练中培养和积累学生的语感,让语言与表达得到完善。多思考也是培养学生提高语言水平的一部分,通过思考,他们的思维变得严谨和细腻。
总之,教师指导学生使用语言,一定要以规范、准确作为语言表达的第一要素,正确引导,通过反复训练,适时纠错,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使他们建立起富足的语言经验,逐步走上语言规范发展的道路。
(作者单位:福建省沙县金沙第二小学)
(责任编辑 吴磊)
一、语言混用性过多
随着识字率的逐步提高,低年级的学生已经慢慢从写一个句子延伸到写两三句甚至一个段落。翻看学生的作品,经常会看到其中一些“激动人心”的句子。如,“偶稀饭看电视、吃零食......”不难看出“偶”是说“我”,“稀饭”是“喜欢”的意思。
这种“激动人心”的句子实际上是语言的混合体。当学生写的时候,他们用网络用语或者将其他方式结合在一起,自认为这样的语言独特、新颖。事实上,这种表达的含义往往只能自己理解,而且他们就是名副其实的“语言异族”。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网络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网络词汇被大量引用,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方式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侵蚀。由于知识与经验的关系,成年人早已为这种语言建立了有用的“过滤器”,他们在需要规范表达的场合绝对不会加以使用,但学生却是做不到的。为了压制这种“废话式”语言的增多,并阻止其不断腐蚀学生的规范性言语表达,要求教师在教育和教学的过程中,面对这种不符要求的语言,在博取学生的畅快欢笑之后,应带领他们找寻这种不良表达的根源所在。然后根据语言文字的规范要求激励学生,删除这些不合适的网络术语,并用标准表达式替换,以达到最佳效果。当学生用标准化语言表达时,教师适当地评估和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比较并在阅读中理解,汲取“正统”语言,强化并获得规范性语言的表达。
二、语言指向性不明
在教学一年级上册《识字3》一课时,引导学生通过图片阅读“公园、绿树、红花”等,为了让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这三个新词,在字里行间感受到公园的景致,教师便让学生连词成句。教师的话说完,一名学生便急忙举起手发言:“清晨,我看到花朵上的露珠。”教师要求的三个词语,倒是一个都没有。教师将要求重新复述一遍,并让学生坐下。
上述学生的表达完全“无视”了教师的要求,偏离了轨迹,他看到了公园的景色,并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只是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是有要求的。经过教师的提示,学生意识到自己并没有按照要求去回答问题。在低年级课堂中比较多见的就是这种“抢说”的现象,他们在没有听清题目要求的情况下抢着说。究其根本,还是因为注意力不够集中。经常是只听到了开始部分,听不到结束部分。边听边走神,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这个环节相当重要。但是,由于低年级的学生较稚嫩,学习情绪还没有稳定下来,并且没有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当学生的答案不符合要求时,教师应及时伸出援手,指明正确方向。而在学生迫不及待回答之时及时冷处理,把要求再重申一遍,明确严肃地说明:“要注意老师的要求。”“仔细聆听别人的答案是一种学习更是一种尊重。”通过这种方式反复强调和提醒,不但培养了学生注意聆听的习惯,而且使他们远离了糊涂和模糊不清的表达。
三、语言事理性不强
这里有一个学生的寫话案例:“昨天,我们一起在公园里植树老师带领着。老师说:‘当每个人种植树木时,首先把根竖直,接着放正树苗,埋上土,最后把水浇好。’在听完老师的话后,我们提心吊胆地种下了每棵小树苗,并浇了水。小树苗神采奕奕,似乎在向我们招手。我们看着自己亲手种植的树苗,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虽然脸上的汗水还在滚动着。”
可以看出这段话中有三处错误。第一处是句式错误,应改为“老师带领着我们在公园里植树”;第二处是不当的用词,应将“提心吊胆”换为“小心翼翼”更为妥当;第三处词语搭配不合理,“汗水”如何“滚动”呢?
相较成年人,学生学习语言要经历一个“训练期”,这种“训练期”或许会持续很长时间。成年人语言经验较为丰富,并长期沉浸在语言交流的环境中,再加上培训学习的洗礼,语言上较学生更加规范、精炼,表达起来轻松自如、恰如其分。但是学生不同,他们毫无经验可言,更没有接受过规范式培训,并且还处在语言学习的“训练期”,他们所表达出来的内容是毫无章法的,在使用规范式语言时也只能生搬硬套,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项极其艰难的任务,对于语言环境更无暇顾及。
面对学生说话迟缓的行为,教师应引导他们更多地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培养语感并找到自己错误的表达方式。由于低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形成丰富的语言体系,对语言感觉也不够敏锐,这时教师可以给他们阅读文章,还可以和学生一起阅读文章,边读边启发学生。长此以往,学生便对语文开始有了感悟,并慢慢会使用语言文字。
四、语言准确度不高
班上新来了一位同学,胖胖的,脸圆乎乎的,微塌的鼻梁,细小的眼睛,笑起来眯成了一条缝。班上一名学生经过观察这样表述:“今天来了一个小胖子,脸大大的,鼻梁高高的,还长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
不难看出,这名学生把握住了新同学的最显著特征“胖”,还用了“脸大大的”加以描述。却在描写鼻梁的时候竟然把“微塌的鼻梁”描写成了“鼻梁高高的”,差距甚大。最夸张的是对于眼睛的表述,那么真实的“小眼睛”在他的笔下就变成了千篇一律的“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这和真相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从语言表达的角度来看,上面的例子归结为三点:第一,学生没有进行仔细、深刻、系统的观察。究其根本是由于学生在生活中无意观察所导致的。由于他们的观察经验不足,只能观察到最显著的特点,其余的都无暇顾及。第二,即便他们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从他们极度有限的词汇中,也难找到更合适的词语来描述。第三,学生思维的发展并不完善。他们还没有足够的水平去选词用词,所以在描写时总显得虚假。
想要使语言表达变得规范以及准确,需要教师长期引导培养并不断改进。而准确与规范的首要前题就是学会观察,按照一定的顺序去观察,既能把握全局又能注意到细节。使用语言的过程中,词汇量的不足可以边练习边改进,并加大学生的阅读数量,在反复的训练中培养和积累学生的语感,让语言与表达得到完善。多思考也是培养学生提高语言水平的一部分,通过思考,他们的思维变得严谨和细腻。
总之,教师指导学生使用语言,一定要以规范、准确作为语言表达的第一要素,正确引导,通过反复训练,适时纠错,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使他们建立起富足的语言经验,逐步走上语言规范发展的道路。
(作者单位:福建省沙县金沙第二小学)
(责任编辑 吴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