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林业产业发展趋势的浅析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la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严重不足、人口众多的国家,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发展极不平衡。根据这种国情、林情,针对林业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林业;产业;现状;趋势;政策取向
  
  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由小到大,由缺到全,由弱渐强,目前已形成涉及国民经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多个门类、多种产品的复合产业群体,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和极具潜力的朝阳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独特优势,发挥着重大作用。
  一、我国林业产业发展呈现的特点
  (1)产业发展迅猛,势头强劲。据统计,2001年至2005年,林业产业实现增加值4368亿元,年均递增21.4%,2006年林业产业总产值比2005年增长25.9%,其中第一产业增长8.1%,第二产业增长49.1%,第三产业增长20.7%,在主要林产品中,近5年,竹材产量平均增长19.6%,其中2006年增长13.9%;人造板平均增长40.6%,其中2006年增长16.2%; 家具平均增长42.2%,其中2006年增长88.3%;木地板年均增长51.4%,其中2006年增长35%,而且将持续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
  (2)新兴产业迅速崛起,成为林业产业发展的亮点。近几年,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竹产业、森林食品、森林药材、种苗花卉和森林旅游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围绕一种资源,开发出一系列产品,发展一个大产业的现象层出不穷。如杨树、桉树、银杏、红豆杉等已发展成了大产业。新兴产业增势强劲,如经济林产品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速度,经济林带给产区农民的增长效益约占林业第一产业的50%;森林旅游人数年增长率保持在30%以上,2006年实现社会综合效益950亿元;花卉业2006年增长速度为8.9%;竹产业产值5年间增长了近2倍。
  (3)产业集群逐步形成,区域特色日益突出。近几年,各地立足当地经济条件和自然资源优势,积极推进特色林业产业发展,形成了若干区域特色突出的林业产业集群和产业带,如中东部地区已成为人造板生产中心,东北地区已成为森林食品和森林药材的主产区,东南沿海已成为花卉产业的主要基地,西北地区已成为经济林产品的生产基地,西南地区已成为森林旅游的胜地。
  二、我国林业产业的差距
   (1)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林业产业所占比重较低,在林业总产值中,第二、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例过低。据FAO(世界粮农组织)统计,在全球总产值中,林业产业所占比重为7% ,而我国比重较低;在GDP中,林业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仅为0.97%,还不到百分之一。在林业总产值中,世界发达国家第二、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重一般超过70%,高的达到90%以上,而我国为56%左右,其中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重仅为7%。
  (2)以木材及其他林产品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加工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初级低档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木浆造纸、纤维板、刨花板属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规模效益明显。我国的松香产量大,完全可以居于世界垄断地位,但目前其主要以原料和初级加工产品为主。我国的木材综合利用率仅为60%左右,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也较大。
  (3)科技含量低,科技成果转化慢。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全国林业系统各类专门人才仅占职工总数的25%,并且以初级专业技术人员为主,远低于其他行业,更低于发达国家同行业40%以上的水平。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对新技术、新设备的利用程度差,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林业产业科技贡献率仅为2O%,远低于全国其他行业40%的平均水平。
  三、发展趋势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将拉动林业产业快速发展。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的消费重点将由吃和穿转到住和行上来,住房面积的扩大、装修标准的提高和家具使用的增加,必将对木材消费提出巨大需求。其次,它表现为对绿色林产品需求的增加。包括经济林产品、竹产品、森林食品、花卉等等。林产品产于自然,很少污染,含人体所需的维生素、氨基酸和多种有机成分等,是健康食品的首选。再次,它表现为对森林旅游多种需求的增加,精神消费需求的增加,回归自然,享受自然成为时尚,而森林旅游是最好的选择。
  (2)加人世贸组织,融人世界经济一体化,广阔的世界市场有待我们去开拓。按照比较经济学观点,在生产要素中,谁具有比较优势,准就能获取比较效益,谁就能占有市场。我国劳动力数量多,素质高,且价格相对便宜,从而劳动力密集产品具有比较优势。正是基于这一点,我国将成为世界制造中心。林业产业,特别是林产工业如胶合板、家具生产等多属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小型企业居多,可以吸纳大量劳动力,制造出具有明显价格优势的出口产品。
  (3)我国人均林产品消费水平较低,具有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均林产品消费水平将会有较大提高,此外,我国林产品进口替代前景广阔。2006年我国进口原木、锯材、人造板、木浆及纸大约耗汇165亿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币1300多亿元。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地位不断强化,不断解决影响产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障碍,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为林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增添了活力。我国林业产业由大变强的过程中,将呈现以下五大变化:
  ①林区经济结构由资源主导型向技术主导型转变。过去我国林区经济是“独木经济”,主要靠砍木头支撑林区经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回归自然的情结和自身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森林资源的多功能价值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森林旅游、花卉产业、森林食品和森林药材等新兴产业快速崛起,已成为林业产业发展中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②资源配置方式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无论是营造林还是木材加工利用,都不再按计划经济模式配置资源,而是按市场机制去配置。在经济发展中,以可再生资源代替不可再生资源是必然的选择,市场配置将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③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林业产业属资源约束型产业,要提高生产效率,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实现最大程度的增值,必须加大产品的科技含量,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林业产业,特别是高增值的人造板、木浆造纸生产,规模效益明显,规模化生产是必然趋势。
  ④发展模式由单一国有型向多元混合型转变。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近几年的实践表明,林业产业的发展得益于非公有制林业的迅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已进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在新的发展时期,我们要明确发展林业产业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比较发达的产业体系为目标,以林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全面升级为主线,以增加林业职工和林农收人为根本发展点,以体制创新、政策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加快精深加工发展,面向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突出区域特色,提高产业素质,全面提高林业产业国际竞争力。以此为指导,促进林业产业全面协调高效有序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制定政策的基本取向。
其他文献
<正> 家蚕以桑叶为食料,从中摄取各种营养物质,建造蚕体,维持生命和生产丝物质。因此,桑叶的营养价值和实用价值,势必影响蚕的生长发育和饲料效率。为了明确不同桑品种的叶丝
<正> 营养液配方、栽培技术和配套设施是无土栽培的三个重要方面。有关番茄的无土栽培营养液配方很多,差异很大。为选择适应合肥地区栽培方式的营养液配方,我们采用正交试验
摘要:本文结合实际案例来对建筑工程基坑的围护施工技术进行简要的介绍,再通过基坑检验来对建筑工程的基坑质量进行一定的保障,从而解决在基坑边坡中存在的问题,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基坑围护;施工技术  目前,在建建筑工程基坑施工的过程当中,人们主要采用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对其进行施工,这种支护技术是将水泥搅拌桩技术和复合土钉墙相互结合,对地基边坡的土质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固,从而解决地基土质中存
在辣椒子叶组织培养中,外植体的幼嫩和部位影响形态发生,通常较嫩的子叶和子叶中部容易诱导愈伤组织和植株再生;辣椒品种的不同,其培养效果差异很大;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影
建设高产桑园,提高桑园土地产出率,是提高蚕桑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现阶段高产桑园应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是:亩桑产茧量100-150公斤,亩产值千元以上.采取的关键技术措施是:因地
本文从细长轴车削加工的特点入手,分析了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弯曲变形的因素,着重从装夹具的运用、刀具的选择、切削用量等几方面介绍了提高加工精度的措施。
国际化作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对中外优质教育资源的互通互享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近年来我国高校通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有效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因中西方
近年来地震在世界各地频繁发生,地震的发生与活动断层有密切关系,所以,对活动断层的研究对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很多基础设施的选址问题都离不开对活动断层的
太宰治的文学生涯分为前期(1932-1938年)、中期(1939-1945年)和后期(1946-1948年)三个阶段,他的多篇作品中都出现了"母亲"这一人物,而且各个时期的母亲形象都有所差异。文章
中国脂肪瘤治疗可通过简单的手术切除,而对于生长于颏部或项背部的、无包膜的巨大脂肪瘤,若采取切除的方法,则易留下较大疤痕,患者难以接受.近年来,脂肪抽吸术发展迅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