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显性语法与隐性语法
“显性语法”指语言学家通过对语料进行分析整理出来的语法规则或知识;“隐性语法”指潜意识中存在于人的大脑的语法规则或知识。语法书和语法教学中讲述的语法规则和知识都是显性语法,而每个人掌握的母语技能则是隐性语法。
显性语法需要通过教学来掌握,而隐性语法则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自然习得的。运用显性语法时,难免出错,故需要思考,而隐性语法的使用基本上是水到渠成的。如果英语学习者在英语输出时能够做到不用思考,脱口而出,就不会出现语法错误,表明他已经掌握了隐性语法。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在学习英语时,能把所学的显性语法转变为隐性语法,即可以用英语进行自然的交流,那么我们的学习目的就达到了。
隐性语法的运用之所以不需要经过思考,是因为所习得语言的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之间已通过神经元在大脑中建立了自动联系,继而通过神经直接操纵发音器官的肌肉运动,从而说出语言。所以,要学会隐性语法,首先要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练习,把知识转化为技能。
二、英汉思维方式的不同
英语属“形合”语言,它有着比较严格的语法形式,而且英语里起连接、过渡作用的词语很多,出现频率也相当高;汉语属“意合”语言,往往强调思维的连贯性,强调上下层次的衔接和前后照应。如:“I don’t touch chicken.”这句英文对应的汉语表达是“我不吃鸡”,或者是“鸡,我不吃”,或者是“不吃鸡,我”。在上述例句中,英语的语序、词形、时态是不可以随意变化的,而汉语不管怎么说,只要表达出“不吃鸡”的意思即可。
无论是汉字,还是单词,都只是表达意义的载体,而人们表达意义是以一定的思维方式进行的。英汉思维方式的不同表现在:首先,两者的语序不同。汉语习惯向左发展,而英语习惯向右发展。我们来看一个例句,“我妈妈每天早晨六点钟骑车上班”。将句子拆解如下:①我妈妈上班;②我妈妈早晨六点上班;③我妈妈每天早晨六点钟骑车上班。从句①中可以看出,句子的主干是“妈妈上班”,至于何时、如何去,汉语习惯添加在中心语的左边,而英语思维习惯先给出中心词,然后在右边依次添加句子成分。上述句子的英语思维过程应是这样的:①My mother goes to work. ②My mother goes to work at six every morning.③My mother goes to work at six every morning by bike.
三、英汉表述方法的不同
在语序方面,英语中有一个尾重原则,即复杂成分往往放在右边。如“The motion of the wing of this bird is remarkable(这种鸟翅膀的振动速度极为惊人).”这句话虽然表达正确,合乎语法,但并不理想,我们可以把表语部分前置,即构成倒装结构,成为“Remarkable is the rapidity of the motion of the wing of this bird.”这样一改,使中心词“rapidity”与“remarkable”近在咫尺,提高了信息的传递效率。通过以上例句分析可以看出:汉语围绕中心词迂回展开,先说定语、状语,然后是中心词,而英语则先说主干(即主谓结构),再添加定语、状语等成分,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中文的句子不复杂,而英语则需要大量的介词和连词来连接句子。
除语序外,英语、汉语在句子长短上也有差别。英语语句一般在15~25个单词之间,而汉语语句多在10~20个汉字之间。看这则英语广告:“Any person not putting litter in this basket will be liable to a fine of 5 pounds.”总共有17个单词,把它翻译成汉语是:“废物入筐,违者罚款5镑。”只需要10个字。
英语表达喜欢抽象、概括,而汉语偏重具体、实在。英语中常见的抽象表达法有形容词的名词化,如deep-depth, dead-death, high-height;动词的名词化,如type-typing, think-thinking, compute-computation。
从时间顺序上看,汉语思维描述系列事件习惯采取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一一展现的方式,而英语的叙事顺序常按照说话者的主观想法展现,即先说最重要的,然后次之,以此类推。
以上只是从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还需要学生进行强化练习,把显性语法转变为隐性语法,做到脱口而出、下笔成文,才算真正把知识转化成为技能。
在英语日益普及的今天,我们需要科学的学习方法,而要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思维习惯,有的放矢地进行强化练习,无疑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方法。
(作者单位:重庆市酉阳县第一中学校)
“显性语法”指语言学家通过对语料进行分析整理出来的语法规则或知识;“隐性语法”指潜意识中存在于人的大脑的语法规则或知识。语法书和语法教学中讲述的语法规则和知识都是显性语法,而每个人掌握的母语技能则是隐性语法。
显性语法需要通过教学来掌握,而隐性语法则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自然习得的。运用显性语法时,难免出错,故需要思考,而隐性语法的使用基本上是水到渠成的。如果英语学习者在英语输出时能够做到不用思考,脱口而出,就不会出现语法错误,表明他已经掌握了隐性语法。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在学习英语时,能把所学的显性语法转变为隐性语法,即可以用英语进行自然的交流,那么我们的学习目的就达到了。
隐性语法的运用之所以不需要经过思考,是因为所习得语言的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之间已通过神经元在大脑中建立了自动联系,继而通过神经直接操纵发音器官的肌肉运动,从而说出语言。所以,要学会隐性语法,首先要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练习,把知识转化为技能。
二、英汉思维方式的不同
英语属“形合”语言,它有着比较严格的语法形式,而且英语里起连接、过渡作用的词语很多,出现频率也相当高;汉语属“意合”语言,往往强调思维的连贯性,强调上下层次的衔接和前后照应。如:“I don’t touch chicken.”这句英文对应的汉语表达是“我不吃鸡”,或者是“鸡,我不吃”,或者是“不吃鸡,我”。在上述例句中,英语的语序、词形、时态是不可以随意变化的,而汉语不管怎么说,只要表达出“不吃鸡”的意思即可。
无论是汉字,还是单词,都只是表达意义的载体,而人们表达意义是以一定的思维方式进行的。英汉思维方式的不同表现在:首先,两者的语序不同。汉语习惯向左发展,而英语习惯向右发展。我们来看一个例句,“我妈妈每天早晨六点钟骑车上班”。将句子拆解如下:①我妈妈上班;②我妈妈早晨六点上班;③我妈妈每天早晨六点钟骑车上班。从句①中可以看出,句子的主干是“妈妈上班”,至于何时、如何去,汉语习惯添加在中心语的左边,而英语思维习惯先给出中心词,然后在右边依次添加句子成分。上述句子的英语思维过程应是这样的:①My mother goes to work. ②My mother goes to work at six every morning.③My mother goes to work at six every morning by bike.
三、英汉表述方法的不同
在语序方面,英语中有一个尾重原则,即复杂成分往往放在右边。如“The motion of the wing of this bird is remarkable(这种鸟翅膀的振动速度极为惊人).”这句话虽然表达正确,合乎语法,但并不理想,我们可以把表语部分前置,即构成倒装结构,成为“Remarkable is the rapidity of the motion of the wing of this bird.”这样一改,使中心词“rapidity”与“remarkable”近在咫尺,提高了信息的传递效率。通过以上例句分析可以看出:汉语围绕中心词迂回展开,先说定语、状语,然后是中心词,而英语则先说主干(即主谓结构),再添加定语、状语等成分,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中文的句子不复杂,而英语则需要大量的介词和连词来连接句子。
除语序外,英语、汉语在句子长短上也有差别。英语语句一般在15~25个单词之间,而汉语语句多在10~20个汉字之间。看这则英语广告:“Any person not putting litter in this basket will be liable to a fine of 5 pounds.”总共有17个单词,把它翻译成汉语是:“废物入筐,违者罚款5镑。”只需要10个字。
英语表达喜欢抽象、概括,而汉语偏重具体、实在。英语中常见的抽象表达法有形容词的名词化,如deep-depth, dead-death, high-height;动词的名词化,如type-typing, think-thinking, compute-computation。
从时间顺序上看,汉语思维描述系列事件习惯采取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一一展现的方式,而英语的叙事顺序常按照说话者的主观想法展现,即先说最重要的,然后次之,以此类推。
以上只是从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还需要学生进行强化练习,把显性语法转变为隐性语法,做到脱口而出、下笔成文,才算真正把知识转化成为技能。
在英语日益普及的今天,我们需要科学的学习方法,而要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思维习惯,有的放矢地进行强化练习,无疑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方法。
(作者单位:重庆市酉阳县第一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