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孩子,大家总是想到“纯真”、“无邪”、“可爱”等词,他们果真如此吗? 我们是否总以培育出“好孩子”和“乖孩子”为荣呢?孩子身上“恶”的一面,作为家长和大人,我们该如何去看待呢?家长们如果用错误的方法去对待,也许会犯下过失永远无法弥补,而孩子正成为牺牲品。
关键词:孩子;恶;教育
说起孩子,你会想到什么?“纯真”、“无邪”、“可爱”等词也许会不由自主地闪现脑海。然而,很抱歉,真正的孩子,并非只是如此。他们往往会跟“顽皮”、“淘气”“恼人”等词联系在一起,他们会撒谎、会恶作剧,甚至时不时与孟子的“人之初,性本善”相违背,体现出“性本恶”的一面。
作为一位担任了十几年班主任的教师,跟孩子及家长“打交道”日久。我们先来谈谈对于孩子的“恶”,家长一般如何处理?大致总结下,可分三类:
第一种是对自己的孩子自带滤镜效果或一叶障目,认为自己的孩子哪里都好。假如一直视孩子的“恶”为“天真”,那么恶意将永远无法被收敛。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一些熊孩子,地铁上、公交上、马路上,在公众场合大哭大喊,当他人指出孩子不该如此时,孩子妈妈往往来一句:他还是个孩子,你一个大人怎么跟个孩子计较?理直气壮的口吻让人更加火冒三丈,也让人深深地知道:每个熊孩子背后都有熊父母,教育熊孩子的前提是要教育父母。
第二种是只愿接受孩子身上的优点,不愿也不敢面对自己孩子身上不足的一面以粉饰太平。父母总是认为自家孩子是最可爱的,但只强调优点无视缺点,有害无益。校园里,一些孩子犯错后会主动认错并改正,而有一类孩子发生冲突时,从不反思自己,只会指责别人,这样的孩子背后,往往站着一直说着“你最棒,都是他们不好”之类的话的父母。事情的发生,貌似偶然,其实是必然。不遵守规则、乱扔垃圾、欺负弱小……面对这些,如若家长还依然觉得可爱,那么,总有一天,会自食其果,直至付出沉重的代价。
第三种是看到孩子不听话就一竿子打死,认为孩子无可救药,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这是完全不懂孩子心理、完全不负责任的做法。当我跟一些家长沟通时,经常听到家长叹气说:老师,我是管不住他的,你替我好好管他吧。真没办法吗,还是在推卸责任呢?还有一类家长,从小对孩子实施棍棒教育,一言不合就打骂孩子,孩子有时甚至不知自己为何挨打。无疑,这样的教育是完全失败的。家长只看到孩子当时怕了屈服了,彼时他弱小无法反抗,但他内心真的服气吗?当他身体渐长,用拳头和训斥还能“驯服”他吗?
那么,对于孩子的“恶”,我们究竟该如何对待呢?
首先,正视孩子的“恶”。
日本心理学家河合隼雄在《孩子与恶》一书中认为“恶”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破坏秩序,明知对自己无益反而有害,可还是忍不住要去做。这一点,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没多大区别……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类的心灵‘具有破坏性,具有恶的倾向。”孩子会有哪些家长认为的“恶行”呢?比如:乱发脾气,一旦不满足孩子的意愿,就一直处于负面情绪里,哭闹甚至撒泼打滚;又如攻击性行为,发怒时打玩具、摔东西、与人打架等。大人在教育孩子时经常将孩子的”恶”粗暴地视作道德低劣,从而加以否定与抨击。这样做的后果,往往是孩子将背后真正的原因深深隐藏,再也不会对我们敞开心扉,大人自然也就无法真正解决问题。“恶” 真的不可赦、没救了吗?其实,对于什么是“恶”,事实上并无绝对的标准,有时候,大人们眼里的小孩之“恶”,它真的就是“恶”吗?
其次,理解孩子的“恶”。
儿时曾无意中目睹一位邻居小孩偷吃别人家饼干,当时心里鄙视地认定她是“贼”。后来,她并没有变成贼而是勤勞致富的好公民。长大后终究忍不住跟长辈秘密提起,长辈怅然地说:他们家太难了,可能太饿了,可怜。可见,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所谓“恶”不“恶”,得结合时代背景、个性特点、家庭环境等多个方面去看待,探寻“恶”背后的原因,是极其有意义的。
河合隼雄认为“大人们设定的所谓善恶的标准,真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他不仅认为不该一竿子打死“恶”,甚至将孩子的“恶”与创造性、个性、自立、想象力等公认的好词汇联系在一起。比如,“任何创造的背后都混杂着破坏性。”我们都希望孩子纯洁无邪,我们总刻意避免将“恶”展示于孩子,殊不知,越掩藏,对孩子来说,越具有吸引力和神秘感。儿童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它将引诱他们去一探究竟。而创造性往往是一个人自立的契机:“有一种以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判断为基础稳固站立的能力。”另外,“创造性,得靠着想象来支撑。”作者提醒我们:“教师也罢,父母也罢,焦急地排除’恶’以制造好孩子,结果却招来了更严重的‘恶’。” 当然,理解孩子的恶,不代表视而不见。
最后,转化孩子的“恶”。
“恶,过了分寸就具有无法挽回的破坏性。”正视及理解孩子的“恶”,并不代表纵容他们的“恶”。相反,纵容孩子的“恶”,是为人父母最大的“恶”。《伊索寓言》里有个著名的故事《小偷和他的母亲》,他一次次偷窃,母亲一次次赞许,他的胆子越来越大,终于最后被抓住将被处死,行刑前他狠狠地把母亲的一只耳朵咬下来,恼怒地说:“小时候,在我偷第一个写字板时,你如果揍我一顿,教导我这是不对的,并且让我改正错误的话,我会到今天这地步吗?”一旦孩子出现一点“恶”的苗头,应该及时掐灭,一旦不制止,就会由点点星火变成一场火灾,再也无法扑灭。
“大人作为一堵墙站在那里时,一定要有一种无论什么样的冲击过来,都绝不动摇的强韧的力量。”著名美剧《成长的烦恼》中,小儿子利用慈善募捐来骗取邻居的钱,父亲没有暴怒没有打骂,但他的态度异常明确和坚定,跟孩子讲清道理后,陪着孩子一起去还钱,一家家登门道歉。最后孩子疲惫地睡在父亲肩上,但嘴里依然嘟哝着:对不起。我想父亲给他上的这一课,将在使他刻骨铭心。
总之,我们对小孩的“恶”应有清醒的认识。孩子初期展现出来的“恶”,只是人之本性的流露,不是他品质的全部,大人不必惊慌,但也不可不当成一回事。玉不琢,不成器,只有正视、理解“恶”,抓住契机采取正确的方法去教育,才有化恶为善的可能。
参考文献
[1](日)河合隼雄;李静译.孩子与恶[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4.
关键词:孩子;恶;教育
说起孩子,你会想到什么?“纯真”、“无邪”、“可爱”等词也许会不由自主地闪现脑海。然而,很抱歉,真正的孩子,并非只是如此。他们往往会跟“顽皮”、“淘气”“恼人”等词联系在一起,他们会撒谎、会恶作剧,甚至时不时与孟子的“人之初,性本善”相违背,体现出“性本恶”的一面。
作为一位担任了十几年班主任的教师,跟孩子及家长“打交道”日久。我们先来谈谈对于孩子的“恶”,家长一般如何处理?大致总结下,可分三类:
第一种是对自己的孩子自带滤镜效果或一叶障目,认为自己的孩子哪里都好。假如一直视孩子的“恶”为“天真”,那么恶意将永远无法被收敛。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一些熊孩子,地铁上、公交上、马路上,在公众场合大哭大喊,当他人指出孩子不该如此时,孩子妈妈往往来一句:他还是个孩子,你一个大人怎么跟个孩子计较?理直气壮的口吻让人更加火冒三丈,也让人深深地知道:每个熊孩子背后都有熊父母,教育熊孩子的前提是要教育父母。
第二种是只愿接受孩子身上的优点,不愿也不敢面对自己孩子身上不足的一面以粉饰太平。父母总是认为自家孩子是最可爱的,但只强调优点无视缺点,有害无益。校园里,一些孩子犯错后会主动认错并改正,而有一类孩子发生冲突时,从不反思自己,只会指责别人,这样的孩子背后,往往站着一直说着“你最棒,都是他们不好”之类的话的父母。事情的发生,貌似偶然,其实是必然。不遵守规则、乱扔垃圾、欺负弱小……面对这些,如若家长还依然觉得可爱,那么,总有一天,会自食其果,直至付出沉重的代价。
第三种是看到孩子不听话就一竿子打死,认为孩子无可救药,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这是完全不懂孩子心理、完全不负责任的做法。当我跟一些家长沟通时,经常听到家长叹气说:老师,我是管不住他的,你替我好好管他吧。真没办法吗,还是在推卸责任呢?还有一类家长,从小对孩子实施棍棒教育,一言不合就打骂孩子,孩子有时甚至不知自己为何挨打。无疑,这样的教育是完全失败的。家长只看到孩子当时怕了屈服了,彼时他弱小无法反抗,但他内心真的服气吗?当他身体渐长,用拳头和训斥还能“驯服”他吗?
那么,对于孩子的“恶”,我们究竟该如何对待呢?
首先,正视孩子的“恶”。
日本心理学家河合隼雄在《孩子与恶》一书中认为“恶”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破坏秩序,明知对自己无益反而有害,可还是忍不住要去做。这一点,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没多大区别……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类的心灵‘具有破坏性,具有恶的倾向。”孩子会有哪些家长认为的“恶行”呢?比如:乱发脾气,一旦不满足孩子的意愿,就一直处于负面情绪里,哭闹甚至撒泼打滚;又如攻击性行为,发怒时打玩具、摔东西、与人打架等。大人在教育孩子时经常将孩子的”恶”粗暴地视作道德低劣,从而加以否定与抨击。这样做的后果,往往是孩子将背后真正的原因深深隐藏,再也不会对我们敞开心扉,大人自然也就无法真正解决问题。“恶” 真的不可赦、没救了吗?其实,对于什么是“恶”,事实上并无绝对的标准,有时候,大人们眼里的小孩之“恶”,它真的就是“恶”吗?
其次,理解孩子的“恶”。
儿时曾无意中目睹一位邻居小孩偷吃别人家饼干,当时心里鄙视地认定她是“贼”。后来,她并没有变成贼而是勤勞致富的好公民。长大后终究忍不住跟长辈秘密提起,长辈怅然地说:他们家太难了,可能太饿了,可怜。可见,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所谓“恶”不“恶”,得结合时代背景、个性特点、家庭环境等多个方面去看待,探寻“恶”背后的原因,是极其有意义的。
河合隼雄认为“大人们设定的所谓善恶的标准,真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他不仅认为不该一竿子打死“恶”,甚至将孩子的“恶”与创造性、个性、自立、想象力等公认的好词汇联系在一起。比如,“任何创造的背后都混杂着破坏性。”我们都希望孩子纯洁无邪,我们总刻意避免将“恶”展示于孩子,殊不知,越掩藏,对孩子来说,越具有吸引力和神秘感。儿童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它将引诱他们去一探究竟。而创造性往往是一个人自立的契机:“有一种以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判断为基础稳固站立的能力。”另外,“创造性,得靠着想象来支撑。”作者提醒我们:“教师也罢,父母也罢,焦急地排除’恶’以制造好孩子,结果却招来了更严重的‘恶’。” 当然,理解孩子的恶,不代表视而不见。
最后,转化孩子的“恶”。
“恶,过了分寸就具有无法挽回的破坏性。”正视及理解孩子的“恶”,并不代表纵容他们的“恶”。相反,纵容孩子的“恶”,是为人父母最大的“恶”。《伊索寓言》里有个著名的故事《小偷和他的母亲》,他一次次偷窃,母亲一次次赞许,他的胆子越来越大,终于最后被抓住将被处死,行刑前他狠狠地把母亲的一只耳朵咬下来,恼怒地说:“小时候,在我偷第一个写字板时,你如果揍我一顿,教导我这是不对的,并且让我改正错误的话,我会到今天这地步吗?”一旦孩子出现一点“恶”的苗头,应该及时掐灭,一旦不制止,就会由点点星火变成一场火灾,再也无法扑灭。
“大人作为一堵墙站在那里时,一定要有一种无论什么样的冲击过来,都绝不动摇的强韧的力量。”著名美剧《成长的烦恼》中,小儿子利用慈善募捐来骗取邻居的钱,父亲没有暴怒没有打骂,但他的态度异常明确和坚定,跟孩子讲清道理后,陪着孩子一起去还钱,一家家登门道歉。最后孩子疲惫地睡在父亲肩上,但嘴里依然嘟哝着:对不起。我想父亲给他上的这一课,将在使他刻骨铭心。
总之,我们对小孩的“恶”应有清醒的认识。孩子初期展现出来的“恶”,只是人之本性的流露,不是他品质的全部,大人不必惊慌,但也不可不当成一回事。玉不琢,不成器,只有正视、理解“恶”,抓住契机采取正确的方法去教育,才有化恶为善的可能。
参考文献
[1](日)河合隼雄;李静译.孩子与恶[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