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路分析基础是一门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的专业基础课程。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理论教学的效果和效率,而且突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实现了教育的现代化。但是利用多媒体技术时应完美结合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恰当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
关键词:多媒体;电路分析基础;教学
电路分析基础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相关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接触的第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它基本的特点是:概念多、定理多、公式多、分析方法多、习题及其变化多且理论严密、逻辑性强。虽然学生之前通过物理学过一些基本的电路知识,但是随着课程内容的推进,学习难度逐渐加大,一部分学生出现了慌乱、厌学的情绪,这样就影响了后续内容的学习,更谈不上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而在强调这门课程重要性的同时,研究现代教育技术,探索新的教学模式,采用启发互动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多媒体技术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把文字、图形、图像、活动影像和声音等多种媒介信息集成在一起,并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使计算机成为能以人类习惯的方式提供信息服务的一种新技术。目前,多媒体技术已逐渐走进各院校,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使学生手、眼、脑、耳并用,使学生学习起来有新颖感、直观感,在唤起学生的学习情绪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多媒体技术有着传统教学方式所无法取代的优点,同时它也有一些缺点。
一、多媒体技术在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优势
1.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知识面宽,各章节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并且概念、公式和定理比较多。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起来感到非常枯燥,兴趣较低,课堂效率也比较低。多媒体技术通过新颖的、直观的、生动有趣的画面、图像等向学生展现教学内容,可增强课堂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与此同时利用问题来诱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对电路分析基础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在讲解理想电压源不能短路和理想电流源不能开路时,应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一小电压源短路和电流源开路的情景演示电路,并配上声音,这样图、声、光并用,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面对知识犹如身临其境,产生强烈的求学欲望,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同时学生会积极思考理想电压源不能短路和理想电流源不能开路的原因和危害。这样就让学生彻底从“要我学习”的状态转变为“我要学习”的状态。
2.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变抽象为具体,突破了教学难点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概念多、定理多。学生只有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才能学好这门课程。电路分析基础中许多概念和定理是比较抽象的,所以学生对这门课程仅靠形象、表象和想象是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的。但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难点。例如:叠加定理、替代定理、戴维南定理等,它们都是学生应重点掌握的内容,同时又是知识的难点。由于实验课程的不同步,学生对定理缺乏感性认识,因此理解并消化定理的应用非常费劲。为此在定理理论内容和应用方法讲授完成之后,通过多媒体技术演示这些定理的测试过程和实验数据,使学生对它们很快有了感性认识。这样如此下去,理论和感性认识的结合使学生运用这些定理分析电路的能力大大增强。
3.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实现了资源共享
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与电脑网络相结合,在课堂上教师可在互联网上使用搜索工具寻找与所授知识相关的理论、电路图、小实验演示,使学生能更直观地理解和吸收所学知识,及时了解世界范围内同行业的发展状况和研究成果。
4.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弥补了演示实验的不足
(1)在学习电路分析基础这门课程时,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线性元件电阻的伏安特性,而且要理解非线性元件电感、电容的伏安特性。电感和电容是储能元件,在不同的条件下,有充电和放电的过程,在实验过程中,它们的充放电时间非常短暂,只有几个毫秒不容易看出来。这样学生理解该知识点时比较费解。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学,将过程拉长,用灯的亮和暗分别描述,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了充放电的印象,理解并掌握储能元件的充放电原理及其规律。
(2)在讲授电路分析基础实验课程时,可引入多媒体技术,制作一演示实验小软件。这样就避免了在学生实验前,要反复讲解、强调实验时的操作规程、注意事项等。
5.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实现了教育的现代化
教育是人类自身再生产、再创造的复杂系统工程,显然这个工程的效益和现代化程度就会倍受关注。就目前,大多数教师,仍然是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来工作,每天都在从事繁重的重复劳动,学生更是如此。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必须突破传统的教育方式。多媒体技术使人类阅读转向超文本阅读、从手写转向键盘、鼠标、从单纯文字的文本转向图、文、声、形并茂的文本、使人类进入虚拟的计算机世界。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人类教育形式和教育手段,使传统的教育模式发生了变革,同时它也促使了教育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现代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变。
二、多媒体技术在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应完美结合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
电路分析基础的内容多,信息量大。如果一味地通过多媒体教学,这样就会出现一些弊端。首先,忽略系统性的板书,不利于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构建。系统性的板书是学生在教师讲解引导下形成概念、掌握规律时头脑中进行认识活动的外部支撑点,是学生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的桥梁。如果一味地通过多媒体教学,在单位时间内讲授的内容比传统的教学模式讲授的内容肯定多,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常常是讲了后面的忘记了前面的。这样就很容易出现以机器代替教师对学生“满堂灌”的现象,危害很大。其次,教师教学方法上过度依靠多媒体,忽视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的应用。很多教师认为只要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课前无须认真备课,上课时只要点点鼠标读读就可以了。这样的上课方式和手段不仅缺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而且忽略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更忽略了教师对学生启发、诱导的积极作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际上绝大多数的基础理论知识,还是要通过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教学。因此,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地位,应完美结合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
2.多媒体课件制作要合理、适宜
目前,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仍存在着一些误区。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不是一味地将教案和教材文本移植到电脑上。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然后围绕目标去选择恰当的、针对性强的、能够解决教学中重点和难点的课件素材。同时,应注意教学课件内容的多少与编排是否合理、文字的颜色与背景的颜色是否协调,动画是否准确、科学地模拟客观事实,声音和音响的运用是否得当,活动图像的运用是否真实地表达教学内容。另外,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不能脱离学科课堂教学的特点。课件不仅要展示现象和教学内容,而且要揭示知识形成和发展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这样才会制作出既符合教学原则又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多媒体课件。
本人从现代教学思想的理念出发,通过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教学,对多媒体技术在其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总结了一些经验,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多媒体技术作为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一种,它在教学中的作用如何,是起到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关键在于教师的设计以及决策,所以教师要不断提高对多媒体技术的认识及其应用能力,以便让自己和多媒体技术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魏悦琴.多媒体技术在电工基础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新疆职业技术教育,2006,1:15~16
[2]姚晋丽,王晓云.浅谈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不足与对策[J].宁波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23~26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on circuit theory teaching
Sun Yan, Wu Yang, Cao Cheng mao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efei,230036,China
Abstract: Circuit theory is a specialty basic course . Using multimedia to teach not only excitating students’ interesting and improving didactical effction ,but also breaching traditionary teach-mode ,implementing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But at the time of using multimedia we should combine traditionary teaching and multimedia teaching ,exert correctly teachers’ leading stations.
Key words: multimedia;circuit theory;teaching
关键词:多媒体;电路分析基础;教学
电路分析基础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相关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接触的第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它基本的特点是:概念多、定理多、公式多、分析方法多、习题及其变化多且理论严密、逻辑性强。虽然学生之前通过物理学过一些基本的电路知识,但是随着课程内容的推进,学习难度逐渐加大,一部分学生出现了慌乱、厌学的情绪,这样就影响了后续内容的学习,更谈不上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而在强调这门课程重要性的同时,研究现代教育技术,探索新的教学模式,采用启发互动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多媒体技术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把文字、图形、图像、活动影像和声音等多种媒介信息集成在一起,并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使计算机成为能以人类习惯的方式提供信息服务的一种新技术。目前,多媒体技术已逐渐走进各院校,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使学生手、眼、脑、耳并用,使学生学习起来有新颖感、直观感,在唤起学生的学习情绪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多媒体技术有着传统教学方式所无法取代的优点,同时它也有一些缺点。
一、多媒体技术在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优势
1.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知识面宽,各章节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并且概念、公式和定理比较多。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起来感到非常枯燥,兴趣较低,课堂效率也比较低。多媒体技术通过新颖的、直观的、生动有趣的画面、图像等向学生展现教学内容,可增强课堂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与此同时利用问题来诱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对电路分析基础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在讲解理想电压源不能短路和理想电流源不能开路时,应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一小电压源短路和电流源开路的情景演示电路,并配上声音,这样图、声、光并用,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面对知识犹如身临其境,产生强烈的求学欲望,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同时学生会积极思考理想电压源不能短路和理想电流源不能开路的原因和危害。这样就让学生彻底从“要我学习”的状态转变为“我要学习”的状态。
2.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变抽象为具体,突破了教学难点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概念多、定理多。学生只有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才能学好这门课程。电路分析基础中许多概念和定理是比较抽象的,所以学生对这门课程仅靠形象、表象和想象是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的。但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难点。例如:叠加定理、替代定理、戴维南定理等,它们都是学生应重点掌握的内容,同时又是知识的难点。由于实验课程的不同步,学生对定理缺乏感性认识,因此理解并消化定理的应用非常费劲。为此在定理理论内容和应用方法讲授完成之后,通过多媒体技术演示这些定理的测试过程和实验数据,使学生对它们很快有了感性认识。这样如此下去,理论和感性认识的结合使学生运用这些定理分析电路的能力大大增强。
3.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实现了资源共享
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与电脑网络相结合,在课堂上教师可在互联网上使用搜索工具寻找与所授知识相关的理论、电路图、小实验演示,使学生能更直观地理解和吸收所学知识,及时了解世界范围内同行业的发展状况和研究成果。
4.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弥补了演示实验的不足
(1)在学习电路分析基础这门课程时,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线性元件电阻的伏安特性,而且要理解非线性元件电感、电容的伏安特性。电感和电容是储能元件,在不同的条件下,有充电和放电的过程,在实验过程中,它们的充放电时间非常短暂,只有几个毫秒不容易看出来。这样学生理解该知识点时比较费解。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学,将过程拉长,用灯的亮和暗分别描述,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了充放电的印象,理解并掌握储能元件的充放电原理及其规律。
(2)在讲授电路分析基础实验课程时,可引入多媒体技术,制作一演示实验小软件。这样就避免了在学生实验前,要反复讲解、强调实验时的操作规程、注意事项等。
5.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实现了教育的现代化
教育是人类自身再生产、再创造的复杂系统工程,显然这个工程的效益和现代化程度就会倍受关注。就目前,大多数教师,仍然是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来工作,每天都在从事繁重的重复劳动,学生更是如此。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必须突破传统的教育方式。多媒体技术使人类阅读转向超文本阅读、从手写转向键盘、鼠标、从单纯文字的文本转向图、文、声、形并茂的文本、使人类进入虚拟的计算机世界。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人类教育形式和教育手段,使传统的教育模式发生了变革,同时它也促使了教育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现代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变。
二、多媒体技术在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应完美结合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
电路分析基础的内容多,信息量大。如果一味地通过多媒体教学,这样就会出现一些弊端。首先,忽略系统性的板书,不利于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构建。系统性的板书是学生在教师讲解引导下形成概念、掌握规律时头脑中进行认识活动的外部支撑点,是学生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的桥梁。如果一味地通过多媒体教学,在单位时间内讲授的内容比传统的教学模式讲授的内容肯定多,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常常是讲了后面的忘记了前面的。这样就很容易出现以机器代替教师对学生“满堂灌”的现象,危害很大。其次,教师教学方法上过度依靠多媒体,忽视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的应用。很多教师认为只要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课前无须认真备课,上课时只要点点鼠标读读就可以了。这样的上课方式和手段不仅缺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而且忽略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更忽略了教师对学生启发、诱导的积极作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际上绝大多数的基础理论知识,还是要通过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教学。因此,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地位,应完美结合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
2.多媒体课件制作要合理、适宜
目前,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仍存在着一些误区。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不是一味地将教案和教材文本移植到电脑上。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然后围绕目标去选择恰当的、针对性强的、能够解决教学中重点和难点的课件素材。同时,应注意教学课件内容的多少与编排是否合理、文字的颜色与背景的颜色是否协调,动画是否准确、科学地模拟客观事实,声音和音响的运用是否得当,活动图像的运用是否真实地表达教学内容。另外,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不能脱离学科课堂教学的特点。课件不仅要展示现象和教学内容,而且要揭示知识形成和发展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这样才会制作出既符合教学原则又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多媒体课件。
本人从现代教学思想的理念出发,通过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教学,对多媒体技术在其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总结了一些经验,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多媒体技术作为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一种,它在教学中的作用如何,是起到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关键在于教师的设计以及决策,所以教师要不断提高对多媒体技术的认识及其应用能力,以便让自己和多媒体技术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魏悦琴.多媒体技术在电工基础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新疆职业技术教育,2006,1:15~16
[2]姚晋丽,王晓云.浅谈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不足与对策[J].宁波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23~26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on circuit theory teaching
Sun Yan, Wu Yang, Cao Cheng mao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efei,230036,China
Abstract: Circuit theory is a specialty basic course . Using multimedia to teach not only excitating students’ interesting and improving didactical effction ,but also breaching traditionary teach-mode ,implementing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But at the time of using multimedia we should combine traditionary teaching and multimedia teaching ,exert correctly teachers’ leading stations.
Key words: multimedia;circuit theory;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