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基本资料
注意力缺失/多动症(ADHD)是儿童行为问题中最常出现的一种问题,严重影响到儿童的发展、教育、课业学习及社会行为,儿童与他们的父母也承受了许多痛苦。本个案小将(化名),男,7岁,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学年的辅导已发生了较大的转变。
(一)母亲的求助
我的孩子小将,目前在温州瓯海的一所上一年级,喜欢运动,喜欢各种汽车玩具,喜欢画画。我总感觉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不一样,希望达到心理老师的帮助。
我和孩子的爸爸,是在温州打工的,我目前在眼镜厂做中层管理,孩子的父亲在孩子中班的时候,受了工伤在家务农休养了。孩子跟着我们,在温州读的幼儿园。孩子目前主要由我来照顾学习和生活的。孩子的父亲在福建老家务农,每天会打电话跟孩子沟通的。
从小孩子就比较喜欢动,很难老老实实在一个地方呆上一会儿。进入幼儿园,我就发现他经常离开自己的位置,走动,讲话,干扰其他同学。他非常喜欢打架。我和他聊天的时候,他也非常不专心,常常被周围的东西吸引过去。
对小将来说,没有害怕的事情。不论是很高的地方,车来车往的马路,他完全没有安全意识。他喜欢冒险游戏,喜欢把各种玩具撕碎,喜欢看恐怖片。在集体活动中,常常会与小朋友发生冲突,喜欢用打架,不管是打别人还是被人打,他都乐在其中,很少感觉疼痛。每次打了其他小朋友,我问他的时候,他会承认自己的错,可是下次还是不长记性,照样犯。
从小将上幼儿园开始,老师常常打来电话抱怨小将违纪,干扰其他同学。我对他只有打,好言相劝都没有用,我也很困扰。
(二)小将的生活片段
场景一:(教室)语文课上,全班小朋友都听语文老师讲解语文课文。小将脱掉在自己的位置上,把头低下,把自己的鞋子脱了玩耍。一会儿,小将趁老师不注意,钻到课桌底下,把鞋子当船玩。其他同学发现告诉老师,他生气地瞪着他,并说了威胁的话,还握起拳头要打对方。老师发现后,请小将到前面来,小将固执地伏在桌上。
场景二:(咨询室)跟着妈妈高兴地来到咨询室。对咨询室的布置都充满好奇,没有经过允许就开始翻弄咨询室的各种道具。妈妈提醒后,放下东西有礼貌地和老师打招呼。我要求他和妈妈坐下来聊,他很乐意。在回答我的简单询问时,他表达有些不流畅,不能耐心听我把话说完。在听的时候,手里一直不停地动东西,在椅子上不能安稳地坐着,一会儿翘脚,一会从椅子上滑下来,粘到妈妈身上。我拿出画笔,让他画画,他很开心,每隔一会他会跟我描述他画的东西,4、5分钟后就沒太大的兴趣了。开始在位置上,坐立难安,开始环视咨询室寻找可以把玩的道具了。
(三)老师的描述
小将这个孩子聪明,学习反应快。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总在做小动作,把书包里的东西折玩个遍,有时候还把前后桌同学的东西拿过来玩。有时候,还会趁老师不注意,钻到桌子底下一个人玩卡片或者玩具。但是,课堂上只要他认真听的内容,他都能记住,老师提的问题他也能马上回答出来。常常没想好答案就把手举得很高,老师叫他回答,就很开心,老师如果没有叫他就很失落。在老师没有叫他,叫其他同学回答时,他就很生气,不听讲。上课有时候会离开自己的位置,干扰其他同学学习。课间喜欢打架和危险的游戏,比如从很高的台阶上跳下来。上课还喜欢做鬼脸,说些奇怪的话,来吸引同学的目光。同学关系不好、不合群。只有班级里的几个喜欢打架的同学,和他做朋友,其他人都对他敬而远之。违纪以后,有悔改之心,但承诺很难做到。几乎每天都有出现在课堂上捣乱的行为。
二、诊断分析
根据小将妈妈、老师的描述以及观察交谈所获得的信息,参照注意缺陷的行为界定经过分析判断,我认为小将的情况比较符合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表现,为了明确诊断并排除其他疾病,我们取得了家长的配合。家长带孩子到温州儿童医院看了专科门诊,专家诊断为:注意力缺失、多动症,轻度,攻击性突出,智力正常。
三、辅导方法
根据对该个案资料的统筹分析,决定主要采取绘画法、代币法来矫正其问题行为,以代币法为主。同时进行家长、老师的座谈,目的在于促进其支持系统的建立,同时获得家长和老师在实施代币法中的配合。
四、辅导过程
(一)绘画解读内心想法
绘画是儿童天然的表达方式,“它能够反映人们内在的潜意识层面的信息。人们对图画的防御心理较低。”我了解到东东非常喜欢画画,美术课是他最喜欢的课,表现得也比较安静,同时小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我决定将绘画法作为摄入性会谈的手段。通过绘画法,建立良好的关系,了解小将内心的想法。
绘画法在前三次会谈中使用,主要目的是建立信任关系,了解基本情况收集相关信息,宣泄情绪,明确主要问题,共同协商咨询目标。
第一次咨询,小将是在妈妈的陪同下来的,在得到家长配合(离场)后,我开始让小将把自己想象成一种动物或植物,画一个假想自画像,并描述一下画里的自己。小将对我着这样描述的:“我是一只很厉害,有锋利的牙齿,长长的爪子,喜欢在大树上跳来跳去,爬来爬去。一个人在森里里面寻找猎物,见到猎物就抓。喜欢抓小鸡和蛇,小鸡很小,容易抓。蛇喜欢和猴子打来打去,猴子也喜欢抓。猴子有时候还捉弄下森林里的其他小动物。”从这样的画画,我解读出小将内心比较孤独,想和其他向朋友和睦相处,但又控制不住自己的打架冲动。我接着问:“猴王想找朋友吗?改怎么找朋友呢?”小将说:“想,就是别的小动物都怕他。”我在后来的聊天中,逐渐帮小将意识到自己想改变问题行为的想法。
第二次咨询,我让小将画一幅自己一家人的画。他画了一张和妈妈的在一起的图画,爸爸在离他比较远的地方。我问:“妈妈喜欢小将吗?”小将回答:“有时候喜欢,有时候不喜欢。”“什么时候喜欢呢?”“小将乖的时候,考好成绩的时候很爱很爱小将;小将惹她生气的时候就不爱了,还会打人。”“爸爸在干嘛呢?”“爸爸在旁边看着小将,什么都没做,爸爸很爱小将的。”从这些画面和描述中,我发现小将非常渴望得到父母的肯定。 第三次咨询,我让小将画一个最开心的自己。小将画了一个小孩在看电视,津津有味一动不动。我就问:“小将喜欢看什么呀?”“喜欢看僵尸的电影。”“不怕吗?”“不怕,很好看。”“小将还喜欢做什么呀?”“喜欢和同学玩打来打去的游戏,还喜欢跑步、打球。”………在交流中,我发现小将喜欢刺激和冒险,也擅长运动。
(二)代币法训练良好行为
对多动儿童比较有成效的方法是行为训练,我选择比较适合小学生的代币法来进行行为训练。
(1)确定目标行为,制定代币管理方案——第四次咨询
与家长和老师逐一明确儿童需要改正的行为,需要鼓励的正性行为,共同协商代币内容和实施过程。详见代币管理单。
奖励 一周内总分累计到18分时,班主任在全班表扬一次。
一周内总分累积到24分时,选择一种学习用品做奖品。
一周内总分累计到28分时,可以换得一个下午由家人陪同玩耍机会。
(2)根据孩子的意见,适当调整方案——第五次咨询
在代币法中,逐条征得孩子本人的认同,并在一些环节进行调整修改,最大限度调动孩子的主动性。
(3)跟踪监控实施,及时反馈——第六、七次咨询
与班主任和生活老师沟通:请她们平時注意规范孩子的语言和行为,特别加强培养孩子符合社会规范的道德品质,比如宽容、爱心、谦让、理解、合作等,并实施代币管理。每一周对孩子的行为进行一次反馈。
(三)访谈建立支持系统
在第八次咨询中,我与家长和老师进行沟通,使他们对孩子的多动行为有个科学的认识。建议老师和家长将代币管理法继续使用。建议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加强对该个案学生的关注,及时鼓励表扬强化其正性行为。告诉家长要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倾听孩子的感受,给孩子申诉的机会,让孩子感觉到安全、信赖。在孩子面前学会控制情绪,尽量避免打骂教育。鼓励家长正确引导孩子接触现代传媒。增加孩子户外活动,发展体育项目,增强感觉统合训练。布置家长监控、实施孩子在家庭中的代币管理。
五、辅导体会
ADHD在学龄儿童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如果一个班级中有一个这样的儿童,老师往往要在他身上花费大量的精力,也不一定收到明显的效果。没有得到矫治的孩子一年年升级,错过了最佳矫治时期,荒费了学业,影响个人发展,甚至给班集体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所以,在小学低年级最初发现ADHD的时候,应立即进行干预。目前干预手段主要有家庭训练、医学治疗、学校辅导等,因为孩子大部分时间在学校,不良表现也主要发生在学校,学校的干预显得尤其重要。
该个案虽属ADHD轻度,但对班级教学秩序的干扰非常大,对老师的管理极不服从,所以在最初建立辅导关系时,我非常谨慎,基本上是投其所好,顺应他,然后再慢慢带着他,绝不勉强。咨询后,小将感觉轻松很多。第二阶段的代币法,在我的指导下进行了2周,而后老师和家长继续使用了5周,孩子的干扰、多动行为明显减少。第三阶段,我对小将的老师和家长进行沟通,让他们了解多动症,接纳小将的行为,发现小将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都有所改善。
注意力缺失/多动症(ADHD)是儿童行为问题中最常出现的一种问题,严重影响到儿童的发展、教育、课业学习及社会行为,儿童与他们的父母也承受了许多痛苦。本个案小将(化名),男,7岁,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学年的辅导已发生了较大的转变。
(一)母亲的求助
我的孩子小将,目前在温州瓯海的一所上一年级,喜欢运动,喜欢各种汽车玩具,喜欢画画。我总感觉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不一样,希望达到心理老师的帮助。
我和孩子的爸爸,是在温州打工的,我目前在眼镜厂做中层管理,孩子的父亲在孩子中班的时候,受了工伤在家务农休养了。孩子跟着我们,在温州读的幼儿园。孩子目前主要由我来照顾学习和生活的。孩子的父亲在福建老家务农,每天会打电话跟孩子沟通的。
从小孩子就比较喜欢动,很难老老实实在一个地方呆上一会儿。进入幼儿园,我就发现他经常离开自己的位置,走动,讲话,干扰其他同学。他非常喜欢打架。我和他聊天的时候,他也非常不专心,常常被周围的东西吸引过去。
对小将来说,没有害怕的事情。不论是很高的地方,车来车往的马路,他完全没有安全意识。他喜欢冒险游戏,喜欢把各种玩具撕碎,喜欢看恐怖片。在集体活动中,常常会与小朋友发生冲突,喜欢用打架,不管是打别人还是被人打,他都乐在其中,很少感觉疼痛。每次打了其他小朋友,我问他的时候,他会承认自己的错,可是下次还是不长记性,照样犯。
从小将上幼儿园开始,老师常常打来电话抱怨小将违纪,干扰其他同学。我对他只有打,好言相劝都没有用,我也很困扰。
(二)小将的生活片段
场景一:(教室)语文课上,全班小朋友都听语文老师讲解语文课文。小将脱掉在自己的位置上,把头低下,把自己的鞋子脱了玩耍。一会儿,小将趁老师不注意,钻到课桌底下,把鞋子当船玩。其他同学发现告诉老师,他生气地瞪着他,并说了威胁的话,还握起拳头要打对方。老师发现后,请小将到前面来,小将固执地伏在桌上。
场景二:(咨询室)跟着妈妈高兴地来到咨询室。对咨询室的布置都充满好奇,没有经过允许就开始翻弄咨询室的各种道具。妈妈提醒后,放下东西有礼貌地和老师打招呼。我要求他和妈妈坐下来聊,他很乐意。在回答我的简单询问时,他表达有些不流畅,不能耐心听我把话说完。在听的时候,手里一直不停地动东西,在椅子上不能安稳地坐着,一会儿翘脚,一会从椅子上滑下来,粘到妈妈身上。我拿出画笔,让他画画,他很开心,每隔一会他会跟我描述他画的东西,4、5分钟后就沒太大的兴趣了。开始在位置上,坐立难安,开始环视咨询室寻找可以把玩的道具了。
(三)老师的描述
小将这个孩子聪明,学习反应快。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总在做小动作,把书包里的东西折玩个遍,有时候还把前后桌同学的东西拿过来玩。有时候,还会趁老师不注意,钻到桌子底下一个人玩卡片或者玩具。但是,课堂上只要他认真听的内容,他都能记住,老师提的问题他也能马上回答出来。常常没想好答案就把手举得很高,老师叫他回答,就很开心,老师如果没有叫他就很失落。在老师没有叫他,叫其他同学回答时,他就很生气,不听讲。上课有时候会离开自己的位置,干扰其他同学学习。课间喜欢打架和危险的游戏,比如从很高的台阶上跳下来。上课还喜欢做鬼脸,说些奇怪的话,来吸引同学的目光。同学关系不好、不合群。只有班级里的几个喜欢打架的同学,和他做朋友,其他人都对他敬而远之。违纪以后,有悔改之心,但承诺很难做到。几乎每天都有出现在课堂上捣乱的行为。
二、诊断分析
根据小将妈妈、老师的描述以及观察交谈所获得的信息,参照注意缺陷的行为界定经过分析判断,我认为小将的情况比较符合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表现,为了明确诊断并排除其他疾病,我们取得了家长的配合。家长带孩子到温州儿童医院看了专科门诊,专家诊断为:注意力缺失、多动症,轻度,攻击性突出,智力正常。
三、辅导方法
根据对该个案资料的统筹分析,决定主要采取绘画法、代币法来矫正其问题行为,以代币法为主。同时进行家长、老师的座谈,目的在于促进其支持系统的建立,同时获得家长和老师在实施代币法中的配合。
四、辅导过程
(一)绘画解读内心想法
绘画是儿童天然的表达方式,“它能够反映人们内在的潜意识层面的信息。人们对图画的防御心理较低。”我了解到东东非常喜欢画画,美术课是他最喜欢的课,表现得也比较安静,同时小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我决定将绘画法作为摄入性会谈的手段。通过绘画法,建立良好的关系,了解小将内心的想法。
绘画法在前三次会谈中使用,主要目的是建立信任关系,了解基本情况收集相关信息,宣泄情绪,明确主要问题,共同协商咨询目标。
第一次咨询,小将是在妈妈的陪同下来的,在得到家长配合(离场)后,我开始让小将把自己想象成一种动物或植物,画一个假想自画像,并描述一下画里的自己。小将对我着这样描述的:“我是一只很厉害,有锋利的牙齿,长长的爪子,喜欢在大树上跳来跳去,爬来爬去。一个人在森里里面寻找猎物,见到猎物就抓。喜欢抓小鸡和蛇,小鸡很小,容易抓。蛇喜欢和猴子打来打去,猴子也喜欢抓。猴子有时候还捉弄下森林里的其他小动物。”从这样的画画,我解读出小将内心比较孤独,想和其他向朋友和睦相处,但又控制不住自己的打架冲动。我接着问:“猴王想找朋友吗?改怎么找朋友呢?”小将说:“想,就是别的小动物都怕他。”我在后来的聊天中,逐渐帮小将意识到自己想改变问题行为的想法。
第二次咨询,我让小将画一幅自己一家人的画。他画了一张和妈妈的在一起的图画,爸爸在离他比较远的地方。我问:“妈妈喜欢小将吗?”小将回答:“有时候喜欢,有时候不喜欢。”“什么时候喜欢呢?”“小将乖的时候,考好成绩的时候很爱很爱小将;小将惹她生气的时候就不爱了,还会打人。”“爸爸在干嘛呢?”“爸爸在旁边看着小将,什么都没做,爸爸很爱小将的。”从这些画面和描述中,我发现小将非常渴望得到父母的肯定。 第三次咨询,我让小将画一个最开心的自己。小将画了一个小孩在看电视,津津有味一动不动。我就问:“小将喜欢看什么呀?”“喜欢看僵尸的电影。”“不怕吗?”“不怕,很好看。”“小将还喜欢做什么呀?”“喜欢和同学玩打来打去的游戏,还喜欢跑步、打球。”………在交流中,我发现小将喜欢刺激和冒险,也擅长运动。
(二)代币法训练良好行为
对多动儿童比较有成效的方法是行为训练,我选择比较适合小学生的代币法来进行行为训练。
(1)确定目标行为,制定代币管理方案——第四次咨询
与家长和老师逐一明确儿童需要改正的行为,需要鼓励的正性行为,共同协商代币内容和实施过程。详见代币管理单。
奖励 一周内总分累计到18分时,班主任在全班表扬一次。
一周内总分累积到24分时,选择一种学习用品做奖品。
一周内总分累计到28分时,可以换得一个下午由家人陪同玩耍机会。
(2)根据孩子的意见,适当调整方案——第五次咨询
在代币法中,逐条征得孩子本人的认同,并在一些环节进行调整修改,最大限度调动孩子的主动性。
(3)跟踪监控实施,及时反馈——第六、七次咨询
与班主任和生活老师沟通:请她们平時注意规范孩子的语言和行为,特别加强培养孩子符合社会规范的道德品质,比如宽容、爱心、谦让、理解、合作等,并实施代币管理。每一周对孩子的行为进行一次反馈。
(三)访谈建立支持系统
在第八次咨询中,我与家长和老师进行沟通,使他们对孩子的多动行为有个科学的认识。建议老师和家长将代币管理法继续使用。建议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加强对该个案学生的关注,及时鼓励表扬强化其正性行为。告诉家长要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倾听孩子的感受,给孩子申诉的机会,让孩子感觉到安全、信赖。在孩子面前学会控制情绪,尽量避免打骂教育。鼓励家长正确引导孩子接触现代传媒。增加孩子户外活动,发展体育项目,增强感觉统合训练。布置家长监控、实施孩子在家庭中的代币管理。
五、辅导体会
ADHD在学龄儿童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如果一个班级中有一个这样的儿童,老师往往要在他身上花费大量的精力,也不一定收到明显的效果。没有得到矫治的孩子一年年升级,错过了最佳矫治时期,荒费了学业,影响个人发展,甚至给班集体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所以,在小学低年级最初发现ADHD的时候,应立即进行干预。目前干预手段主要有家庭训练、医学治疗、学校辅导等,因为孩子大部分时间在学校,不良表现也主要发生在学校,学校的干预显得尤其重要。
该个案虽属ADHD轻度,但对班级教学秩序的干扰非常大,对老师的管理极不服从,所以在最初建立辅导关系时,我非常谨慎,基本上是投其所好,顺应他,然后再慢慢带着他,绝不勉强。咨询后,小将感觉轻松很多。第二阶段的代币法,在我的指导下进行了2周,而后老师和家长继续使用了5周,孩子的干扰、多动行为明显减少。第三阶段,我对小将的老师和家长进行沟通,让他们了解多动症,接纳小将的行为,发现小将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都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