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地质工程测量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前提,对于工程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地质测量中,技术设计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在技术设计中经常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改进。同时,GPS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测量方式,对于提高地质工程测量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文章对地质工程测量中设计的改进及GPS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提供一个借鉴。
【关键词】 地质工程测量;设计的改进;GPS应用
1. 测量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抄袭设计方案的现象比较严重
在工作过程中,很多地质测量者为了方便、省时,会抄袭以前已经成稿的设计方案,这样就会引发许多技术问题,一方面,设计者在设计时是按照当时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完成的,而抄袭者在使用该设计方案时,由于设计方案的内容不符合现在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又无科学依据,就会在实际施工时出现失误和偏差,所以,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地质测量技术也就不会进步和提高;另一方面,抄袭他人的设计方案会跳过实地勘察这一环节,但要想设计出的方案具有一定的深度,实地勘察是很有必要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地质工程中的部分数据和专有名词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抄袭他人的成果对设计者来说是有百害无一利的,只有脚踏实地地设计自己的方案,才能真正展现出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
1.2设计方案思路狭窄,没有创新
在我国的一些小型地质测量工程中,测量设计方案成为了可有可无的东西,无方案可依,盲目进行测量工作,只会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没有预先的设计和标准,后期工作就会变得很被动。在地质测量工作中,测量布网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如果测量区域的精确度低,很可能是存在漏布的现象,即使及时补救,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先前的布网集体性受损的情况。这些结果都不是我们所希望的。所以,没有设计方案一切都是徒然。
1.3设计方案不符合相关规定
有些工程队虽然不缺少设计方案,但是,方案内容完全不符合我国规定的要求,其中主要包括以下三点:①缺乏相关科学知识,设计内容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照搬照抄现象严重,没有系统地研究最新的知识和技术,导致设计方案与实际严重脱节。②方案内容比较片面,只研究与此次施工相关的事物和材料,忽略了实地考察的重要性。只有到现场深入地了解和分析,才可以弥补方案的不足,同时,也可以在测量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③一些编写方案者过于自信,在评价方案时,主观意念占主导地位,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
1.4测量得到的数据质量较差
布网工作是很重要的,而有些工程只是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大大缩短了工作时间,不理会标准的布网要求,盲目采用一次性布网的方式,长此下去,就会使精准度迅速下滑。质量不过关的工程就需要重做,这样来看,不但没有节省时间,反而加大了工作的强度和工作量,花费了更多的经费,后期的测量工作也就会处于被动的局面。
2. 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的方法
2.1技术设计的依据
技术设计的主要依据首先是上级下达的相关的文件或者是合同书。第二是相关的技术标准以及法规。三是相关的地质工程测量中的成本定额、生产定额以及装备标准等。
2.2技术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是技术设计方案应先考虑整体而后局部,且顾及发展;要满足用户的要求,重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是要从作业区实际情况出发,考虑作业单位的实力,挖掘潜力,选择最佳方案。三是广泛收集,认真分析和充分利用已有的地质工程测量产品和资料。四是积极采用适用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
2.3编写技术设计书的要求
一是内容要明确,文字简练,标准已有明确规定的,一般不再重复,对作业中容易混淆和忽视的问题应重点叙述。二是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时,要说明可行性研究或试生产的结果以及达到的精度,必要时附鉴定证书或试验报告。三是名词、术语、公式、符号、代号和计量单位等应与有关法规和标准一致。四是以工程项日的实际需要与工程特点为基础,以测量规范为准绳,以分级布网控制测量误差,确保校核条件控制测量质量,最大限度地保证测量成果的可靠性,实现测量工作的多快好省。
2.4对设计人员的要求
一是设计人员首先要明确任务的性质、工作量、要求和设计的原则。二是设计人员应认真做好作业区情况的踏勘和凋查分析工作。三是设计人员应对其设计书负责,要深入第一线检查了解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3. GPS的具体应用
3.1 GPS技术简介
为军方提供定位帮助是GPS技术开发的初衷。在军事领域中,GPS开发商看到了该技术巨大的应用前景,所以,把GPS技术投放到社会各领域中试点。在使用了GPS技术的领域,该技术取得了惊人的使用效果,从此,它不再是军方的专用技术了。GPS技术从军事领域走向民间,最终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领域。GPS的工作原理是太空卫星工作系统、地面控制系统和用户端系统三者的结合。
(1)太空卫星工作系统。在太空中工作的卫星是GPS的工作系统,它们在接收信息的同时也在传递信息,采用的是双向工作原理。在太空中工作的GPS卫星一共有24颗,它们围绕着地球的不同轨道运行。在不同的平面轨道上,卫星都要与地球平面保持60°的夹角,与赤道保持55°的夹角。这些轨道都在距离地球20000km的高空,每个轨道上都均匀地分布着3颗或者更多的卫星,这样的分布有效地保证了卫星接收到的地球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2)地面控制系统。地面控制系统是GPS中最关键的点,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测站是组成GPS地面控制系统的3个关键要素。地面控制系统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GPS运行的流畅性。当GPS出现问题时,地面控制系统就可以针对系统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作出合理的调整,然后汇总GPS出现问题前最后的运行参数,对比卫星系统反馈的信息,以此确定GPS的問题所在,确保GPS定位是科学、准确的。 (3)用戶端系统。用户端系统对GPS而言就是地面接收端,GPS接收来自卫星上的信息,为用户提供授时、定位服务。换一种说法,GPS就是用户端、卫星接收器,主机、天线和电源是接收器的3个主要部件。其中,主机是最关键的部分,它能够有效地接收卫星发来的信息,并处理和分析接收的信息,然后按照设置为用户显示信息。与此同时,主机还起到了监管接收设备的作用,如果接收设备出现故障,主机将会全面分析出现的问题,并发出故障警报
3.2 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工作中的应用
(1)流动站的设置
在流动站设置之前,应确保所设置的平民精度与高程精度满足测量作业要求,并认真检查作业文件设置是否正确。为了提升信号接收强度,应将仪器移动到相对比较开阔的地方,待出现固定解之后,再移至下一个测量点。同时,流动站与基准站之间的距离不要太远,将其控制在八公里左右。
(2)控制点的选择
由于GPS测量是通过接收卫星发射的信号,经过数据处理而得到点位坐标的,因此任何可能影响信号接收的情况发生时,所测定的点位坐标都可能产生误差。为此,在选择测量点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在选择点位时,应远离平静水面、光滑的地面、山谷山坡等这类反射波较强的区域,测量点位附近也不宜存在高压电线、电台电视台等辐射源。同时接收机天线应该设置抑径板,以减少地面的反射信号。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相对测量点位中心位置的偏差,也是造成测量误差的直接影响,在操作过程中,应该仔细定位以减少该误差对测量精度所造成的影响。
(3)GPS网的布设
布设GPS网应参考测区交通、自然状况与任务要求,着眼当前建设与城市长远发展、图根点加密及1∶500数字化测图要求,坚持快速度、高精度、省费用原则。首先,要重视已设控制点与充分利用其标石。尤其是利用GPS网平差校核点与约束点以及其网内位置和平差精度的关系,如四周均匀分布约束点则可有效控制精度。其次,整体网以点连、边连方式构成,连接之后应利于复测基线、异步环、同步环的构成,最大限度重复设站,实现多余观测、增加GPS网几何强度与可靠性,保证整体GPS网精度提升。
4.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GPS逐渐在侧亮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有效的提升了测量工程的质量以及效率,同时,对于测量作业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何家鸿.地质工程测量技术的常见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4:100-101.
[2]薛玉影,余去非,薛微.GPS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硅谷,2014,12:120+113.
[3]罗胜明.浅析GPS系统在建设工程测量中的运用[J].通讯世界,2014,16:138-139.
【关键词】 地质工程测量;设计的改进;GPS应用
1. 测量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抄袭设计方案的现象比较严重
在工作过程中,很多地质测量者为了方便、省时,会抄袭以前已经成稿的设计方案,这样就会引发许多技术问题,一方面,设计者在设计时是按照当时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完成的,而抄袭者在使用该设计方案时,由于设计方案的内容不符合现在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又无科学依据,就会在实际施工时出现失误和偏差,所以,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地质测量技术也就不会进步和提高;另一方面,抄袭他人的设计方案会跳过实地勘察这一环节,但要想设计出的方案具有一定的深度,实地勘察是很有必要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地质工程中的部分数据和专有名词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抄袭他人的成果对设计者来说是有百害无一利的,只有脚踏实地地设计自己的方案,才能真正展现出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
1.2设计方案思路狭窄,没有创新
在我国的一些小型地质测量工程中,测量设计方案成为了可有可无的东西,无方案可依,盲目进行测量工作,只会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没有预先的设计和标准,后期工作就会变得很被动。在地质测量工作中,测量布网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如果测量区域的精确度低,很可能是存在漏布的现象,即使及时补救,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先前的布网集体性受损的情况。这些结果都不是我们所希望的。所以,没有设计方案一切都是徒然。
1.3设计方案不符合相关规定
有些工程队虽然不缺少设计方案,但是,方案内容完全不符合我国规定的要求,其中主要包括以下三点:①缺乏相关科学知识,设计内容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照搬照抄现象严重,没有系统地研究最新的知识和技术,导致设计方案与实际严重脱节。②方案内容比较片面,只研究与此次施工相关的事物和材料,忽略了实地考察的重要性。只有到现场深入地了解和分析,才可以弥补方案的不足,同时,也可以在测量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③一些编写方案者过于自信,在评价方案时,主观意念占主导地位,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
1.4测量得到的数据质量较差
布网工作是很重要的,而有些工程只是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大大缩短了工作时间,不理会标准的布网要求,盲目采用一次性布网的方式,长此下去,就会使精准度迅速下滑。质量不过关的工程就需要重做,这样来看,不但没有节省时间,反而加大了工作的强度和工作量,花费了更多的经费,后期的测量工作也就会处于被动的局面。
2. 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的方法
2.1技术设计的依据
技术设计的主要依据首先是上级下达的相关的文件或者是合同书。第二是相关的技术标准以及法规。三是相关的地质工程测量中的成本定额、生产定额以及装备标准等。
2.2技术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是技术设计方案应先考虑整体而后局部,且顾及发展;要满足用户的要求,重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是要从作业区实际情况出发,考虑作业单位的实力,挖掘潜力,选择最佳方案。三是广泛收集,认真分析和充分利用已有的地质工程测量产品和资料。四是积极采用适用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
2.3编写技术设计书的要求
一是内容要明确,文字简练,标准已有明确规定的,一般不再重复,对作业中容易混淆和忽视的问题应重点叙述。二是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时,要说明可行性研究或试生产的结果以及达到的精度,必要时附鉴定证书或试验报告。三是名词、术语、公式、符号、代号和计量单位等应与有关法规和标准一致。四是以工程项日的实际需要与工程特点为基础,以测量规范为准绳,以分级布网控制测量误差,确保校核条件控制测量质量,最大限度地保证测量成果的可靠性,实现测量工作的多快好省。
2.4对设计人员的要求
一是设计人员首先要明确任务的性质、工作量、要求和设计的原则。二是设计人员应认真做好作业区情况的踏勘和凋查分析工作。三是设计人员应对其设计书负责,要深入第一线检查了解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3. GPS的具体应用
3.1 GPS技术简介
为军方提供定位帮助是GPS技术开发的初衷。在军事领域中,GPS开发商看到了该技术巨大的应用前景,所以,把GPS技术投放到社会各领域中试点。在使用了GPS技术的领域,该技术取得了惊人的使用效果,从此,它不再是军方的专用技术了。GPS技术从军事领域走向民间,最终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领域。GPS的工作原理是太空卫星工作系统、地面控制系统和用户端系统三者的结合。
(1)太空卫星工作系统。在太空中工作的卫星是GPS的工作系统,它们在接收信息的同时也在传递信息,采用的是双向工作原理。在太空中工作的GPS卫星一共有24颗,它们围绕着地球的不同轨道运行。在不同的平面轨道上,卫星都要与地球平面保持60°的夹角,与赤道保持55°的夹角。这些轨道都在距离地球20000km的高空,每个轨道上都均匀地分布着3颗或者更多的卫星,这样的分布有效地保证了卫星接收到的地球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2)地面控制系统。地面控制系统是GPS中最关键的点,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测站是组成GPS地面控制系统的3个关键要素。地面控制系统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GPS运行的流畅性。当GPS出现问题时,地面控制系统就可以针对系统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作出合理的调整,然后汇总GPS出现问题前最后的运行参数,对比卫星系统反馈的信息,以此确定GPS的問题所在,确保GPS定位是科学、准确的。 (3)用戶端系统。用户端系统对GPS而言就是地面接收端,GPS接收来自卫星上的信息,为用户提供授时、定位服务。换一种说法,GPS就是用户端、卫星接收器,主机、天线和电源是接收器的3个主要部件。其中,主机是最关键的部分,它能够有效地接收卫星发来的信息,并处理和分析接收的信息,然后按照设置为用户显示信息。与此同时,主机还起到了监管接收设备的作用,如果接收设备出现故障,主机将会全面分析出现的问题,并发出故障警报
3.2 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工作中的应用
(1)流动站的设置
在流动站设置之前,应确保所设置的平民精度与高程精度满足测量作业要求,并认真检查作业文件设置是否正确。为了提升信号接收强度,应将仪器移动到相对比较开阔的地方,待出现固定解之后,再移至下一个测量点。同时,流动站与基准站之间的距离不要太远,将其控制在八公里左右。
(2)控制点的选择
由于GPS测量是通过接收卫星发射的信号,经过数据处理而得到点位坐标的,因此任何可能影响信号接收的情况发生时,所测定的点位坐标都可能产生误差。为此,在选择测量点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在选择点位时,应远离平静水面、光滑的地面、山谷山坡等这类反射波较强的区域,测量点位附近也不宜存在高压电线、电台电视台等辐射源。同时接收机天线应该设置抑径板,以减少地面的反射信号。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相对测量点位中心位置的偏差,也是造成测量误差的直接影响,在操作过程中,应该仔细定位以减少该误差对测量精度所造成的影响。
(3)GPS网的布设
布设GPS网应参考测区交通、自然状况与任务要求,着眼当前建设与城市长远发展、图根点加密及1∶500数字化测图要求,坚持快速度、高精度、省费用原则。首先,要重视已设控制点与充分利用其标石。尤其是利用GPS网平差校核点与约束点以及其网内位置和平差精度的关系,如四周均匀分布约束点则可有效控制精度。其次,整体网以点连、边连方式构成,连接之后应利于复测基线、异步环、同步环的构成,最大限度重复设站,实现多余观测、增加GPS网几何强度与可靠性,保证整体GPS网精度提升。
4.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GPS逐渐在侧亮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有效的提升了测量工程的质量以及效率,同时,对于测量作业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何家鸿.地质工程测量技术的常见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4:100-101.
[2]薛玉影,余去非,薛微.GPS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硅谷,2014,12:120+113.
[3]罗胜明.浅析GPS系统在建设工程测量中的运用[J].通讯世界,2014,16: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