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教材为载体,以阅读教学为主阵地,从学生心理发展的内在需要、语文学习的规 律出发,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读写融合”阅读教学模式。通过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读写融 合训练,真正提升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和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关鍵词】核心素养 读写融合 群文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 “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 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可见,“读”是基础,“写”是目 的。“读写融合”是语文能力提升的必由之路,两者相辅 相成,在小学语文中均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统编版语文教材,在内容安排上连贯有梯度,文体实 用性强,要求清晰明确,教材的可操作性强。在阅读教学 过程中,应将课文中的语言文字作为载体,潜心对教材进 行梳理提炼,以写促读,以读促写,真正提升学生的語言 文字运用能力。
一、迁移模仿,激发读写兴趣
统编版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为学生阅读后实践练笔 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教师要深刻研读文本、教材,并发掘 它们背后所蕴藏的教学价值,紧扣阅读教学,科学推进随 文练笔。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吸收,将学到的 表达手法和写作技巧,运用到写中去。这样,在教学中将 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落实 从“语言知识教学”转向“语言功能教学”。读和写的能 力就一定能相辅相成,共同提高。
1. 学习表达
写文章,总体来看,从简单的方面讲,应把握三点: 一是为什么而写,二是写什么,三是怎样写。教学中应以 “怎样写”为教学的重点。
(1) 关注词语
教材文章中的词语有的清新艳丽、有的明快激进、有 的简约凝练,要鼓励学生积累。尤其是对于学生而言的 “新鲜词”,更值得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引导他们识 记,对这些有价值的词语进行品析、感悟,并当场进行仿 写,久而久之,学生习作中的语言就会干净、生动。
(2) 关注句式
习作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做到文通句顺。许多教师会 从不同的句式表达入手来训练学生。教材中很多文章为 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在遣词造句、语言特点、句式形 式上值得回味。
《搭船的鸟》中有这么一段话: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 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 头,一口把小鱼呑了下去。
这一片段的教学,根据文后的练习提示是需要让学 生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为了让这个情景可视化,教学 中可以首先让学生认真品读;接着引导学生圈出翠鸟捕 鱼的动词,抓住动词联想动态情景,感受翠鸟的动作灵 敏、作者用词的准确;再引导学生赏析,探究作者如何 能做到细致入微的描写(是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有感而 发),从而激发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愿望。一方面有利于 积累写作方法,另一方面落实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学完这一小节,笔者就设计了描写“小猫捕鱼”的读 写练习。首先带领学生回顾作者的描写方法,再一步一 步运用所学方法完成:第一步,根据视频分解小猫捕鱼 的几个画面,列出小标题;第二步,关注不同画面中小猫 捕鱼的不同动作,提炼动词;第三步,连词成句,写出小 猫捕鱼的身手不凡。
这样的仿写练习,让学生沉入文本,加深了理解的 深度;又从习作的角度,通过对文中翠鸟动作描写的详 细剖析,让学生习得方法,从而能够模仿文本有条理地 叙述。
2. 学习布局
阅读与写作并非只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句式、片段迁 移模仿的练习是局部训练,学生对整篇文章仍会感到困 难重重。因此,有效的读写融合应该让学生通过阅读拓 宽眼界、拓展思路,仿照课文段落的言语结构和精彩的表 达形式进行读写互动。在“用中学” “实践中学”,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在真实的学习活动中逐步提升。
如《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作者 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的色彩、 丰收的景象、动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以秋雨作为一条 线索,将秋天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展现给读者一个美 丽、丰收、欢乐的秋天。这种层次分明、文质兼美的文章 是学生学习模仿的好例文。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 学生发现整篇文章在结构上的特点:总一分一总,并按 一定的顺序观察和描写每一个观察点的景物。第二小节 更是描写优美、生动、有趣,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把秋雨 人格化,同时这一段的篇章结构“总一分一总”,也是三 年级阅读以及作文教学中应当掌握的重点结构。无论是 文章的结构还是语言表述都值得学生揣摩学习。因此在 阅读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以下读写融合的练习:
练习1:根据总起句“秋天到了,田野里到处是一派 丰收的景象”,仿照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提示:围绕总起句展开分述。仿照课文句式,运用 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进行描写。)
某位同学的练笔如下:
秋天到了,田野里到处是一派丰收的景象。稻子成 熟了,金灿灿的一大片,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犹如铺满了 一地金子。高粱红了,像一个个喝醉酒了的大汉,又像一 个个燃烧的火把。棉花白了,一朵朵、一片片,犹如白雪 落满大地。豆荚饱了,在风中唱着欢快的歌。
练习2 :利用周末节假日,去公园、郊外、田野寻找 秋天,并运用《秋天的雨》一文中学到的“总一分一总” 的构段方式,以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展开描述。
围绕话题,学生在写文章之前搭好弹性框架,厘清从 哪几方面展开描述,文章思路十分清晰,同时不至于写得 千篇一律。两次练笔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样的练笔是典型的平移式,与 文本具有极高的相似性,虽然难度不大,但却是读写交融 的练笔体系过程中的重要资源,学生从字、词、句、段的品 味体悟中,增强阅读欣赏能力和习作思维能力,从而达到 对多种表达技巧的融会贯通,让教材文本中稳定而优质 的言语体系在学生的内在意识中得到贮存和内化。 二、群文阅读,提升读写能力
学生仅在教师的教学引领中学会方法,如此还不够, 因为这些都还只是停留在模仿的层面上,光有“举一仿 一”是很难形成能力的。所以教师还必须釆取多种方法, 让学生对这些方法牢固掌握。建议采取“1 X”的群文 阅读方式来弥补不足。教学中可以采用把相同写法的课 文进行归类学习,或是拓展与课文语言特点相同或相似 的片段等,抑或是根据某个读写融合点的实际需要选择 一些同主题的文章,帮助学生学习并有效运用某个读写 结合点,进行推己及人法(把自己当成文本中的“他”)、 推人及己法(由文本中的“他”联想到生活中的自己)、比 较阅读法、质疑批判法等方式的阅读。进行这样有深层 次的阅读,“真阅读”才会有“真感悟”。
例如,三年級下册统编版语文教材第三单元是传统 节日单元。2020年学习这一单元的时候,春节刚过不久, 加上这个阶段正好是疫情期间,同学们对节日的感受较 之平常更深一些。围绕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我们推荐 学生搜集了关于节日的古诗、文章,学习了相关的课程, 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这样系统性的 阅读,将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避免了过于零散的碎片化 积累,学生阅读的任务指向性也较明确。
在此基础上,笔者在线组织并指导学生写了过年的 作文。而后不久,又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很多同 学目睹了家人过清明节的情景,因此趁热打铁,再次写了 小练笔,效果较好。通过“举一仿三”,让学生在反复的 对比中,发现语言规律,从而形成能力,唯有如此,才能真 正实现“写作迁移”,进入语用教学的高境界。
三、活用文本,激活创作源泉
学会了模仿,学会了举一反三,并将之熟练运用到自 己的作文中去,进行再加工和创造,写作能力自然会得到 有效提升,之后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创作了。教学中始终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
1. 巧补留白
文中的留白处,是触发学生情感喷涌之处。在教学 中,教师要善于发掘与课文有关,但课文没写或没有直接 写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解释,使教学内容更加 清楚、完整,使学生由感悟和品味语言文字向真情流露情 感转化的过程变得顺畅。可以采用“补充情节” “补充 语言潜台词” “补充插图意境”等,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更为全面和深刻,能充分感受到自主创造的快乐。
2. 故事接龙
有些课文结局留有余味,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顺着文 本思路,开展合理的创造想象,进行延伸表达。例如,学 习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时,教师 有意识引导学生发现故事独特的表达方式,运用相似情 节表述,在对话中推进故事发展。老屋要倒下时,总有小 动物要请她帮忙不要倒下,老屋答应了。在一边读一边 猜测中,学习预测的基本方法。结尾处,作者并没有告知 老屋最终是否倒下,教师就可以进一步训练学生顺着情 节去猜想,进而续编故事,在接龙的过程中,自然地模仿 和运用文本的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达到读写共同进步的目标。本单元的《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小狗学叫》 这些类似的文章,我们可以用相同的方法系统地训练学 生故事接龙读写互动,培养他们思维的敏捷性、广阔性和 创造性。
3.自由创生
阅读教学,让学生阅读感悟、培养语感、贴近文本还 不够,要在以课文为蓝本积淀课文中的语言的基础上,贴 近自我,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让学生形成表达力、想象力、 情感力。结合生活实际,教师巧妙架设读与写的桥梁,创 设氛围,让学生有话可说,在常态的语文课堂中,掌握读 写融合的技能。
在教学《宇宙的另一边》时,笔者引导学生通过时间 轴,去发现不同时间下宇宙的另一边有哪些秘密,采用表 格的方式,完成对课文内容的梳理、对比。学生不难发现, 作者大胆想象,采用相同法、对比法、加法、乘法写出了宇 宙不同的景象。
教师提供简单的句式,学生想象无极限,写出了以下 精彩的语段:
我们这边的夏天很炎热,宇宙另一边是冬天很炎热。 我们这边的水从高处往低处流,宇宙另一边的水从低处 往高处流。
在宇宙的另一边,加法是这样的:冰天雪地加上北 风呼啸等于银装素裹的冬天,那时兴奋的孩子们发疯似 的奔向雪地,滑雪、堆雪人、打雪仗 这样,冰天雪地加 上北风呼啸又等于孩子们的冰雪乐园。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对课堂教学节奏的良好把握,使 得读写融合恰到好处。写在高潮迭起时,如想象创编; 写在意犹未尽时,如续编故事。所选题材应是学生熟悉 的、生动有趣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运用不同的方 法来写,大大拓宽了学生的习作思路,也让读写变得妙趣 横生。
阅读教学是一切语文教学活动的基石,它是学生获 得习作方法、积累丰富语言、学习遣词用句的主阵地。在 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当立足学生言语智慧的生长,精心思 考和设计言语实践、活动和任务,让学生深度参与,为学 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起到奠基作用。
【关鍵词】核心素养 读写融合 群文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 “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 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可见,“读”是基础,“写”是目 的。“读写融合”是语文能力提升的必由之路,两者相辅 相成,在小学语文中均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统编版语文教材,在内容安排上连贯有梯度,文体实 用性强,要求清晰明确,教材的可操作性强。在阅读教学 过程中,应将课文中的语言文字作为载体,潜心对教材进 行梳理提炼,以写促读,以读促写,真正提升学生的語言 文字运用能力。
一、迁移模仿,激发读写兴趣
统编版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为学生阅读后实践练笔 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教师要深刻研读文本、教材,并发掘 它们背后所蕴藏的教学价值,紧扣阅读教学,科学推进随 文练笔。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吸收,将学到的 表达手法和写作技巧,运用到写中去。这样,在教学中将 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落实 从“语言知识教学”转向“语言功能教学”。读和写的能 力就一定能相辅相成,共同提高。
1. 学习表达
写文章,总体来看,从简单的方面讲,应把握三点: 一是为什么而写,二是写什么,三是怎样写。教学中应以 “怎样写”为教学的重点。
(1) 关注词语
教材文章中的词语有的清新艳丽、有的明快激进、有 的简约凝练,要鼓励学生积累。尤其是对于学生而言的 “新鲜词”,更值得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引导他们识 记,对这些有价值的词语进行品析、感悟,并当场进行仿 写,久而久之,学生习作中的语言就会干净、生动。
(2) 关注句式
习作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做到文通句顺。许多教师会 从不同的句式表达入手来训练学生。教材中很多文章为 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在遣词造句、语言特点、句式形 式上值得回味。
《搭船的鸟》中有这么一段话: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 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 头,一口把小鱼呑了下去。
这一片段的教学,根据文后的练习提示是需要让学 生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为了让这个情景可视化,教学 中可以首先让学生认真品读;接着引导学生圈出翠鸟捕 鱼的动词,抓住动词联想动态情景,感受翠鸟的动作灵 敏、作者用词的准确;再引导学生赏析,探究作者如何 能做到细致入微的描写(是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有感而 发),从而激发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愿望。一方面有利于 积累写作方法,另一方面落实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学完这一小节,笔者就设计了描写“小猫捕鱼”的读 写练习。首先带领学生回顾作者的描写方法,再一步一 步运用所学方法完成:第一步,根据视频分解小猫捕鱼 的几个画面,列出小标题;第二步,关注不同画面中小猫 捕鱼的不同动作,提炼动词;第三步,连词成句,写出小 猫捕鱼的身手不凡。
这样的仿写练习,让学生沉入文本,加深了理解的 深度;又从习作的角度,通过对文中翠鸟动作描写的详 细剖析,让学生习得方法,从而能够模仿文本有条理地 叙述。
2. 学习布局
阅读与写作并非只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句式、片段迁 移模仿的练习是局部训练,学生对整篇文章仍会感到困 难重重。因此,有效的读写融合应该让学生通过阅读拓 宽眼界、拓展思路,仿照课文段落的言语结构和精彩的表 达形式进行读写互动。在“用中学” “实践中学”,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在真实的学习活动中逐步提升。
如《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作者 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的色彩、 丰收的景象、动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以秋雨作为一条 线索,将秋天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展现给读者一个美 丽、丰收、欢乐的秋天。这种层次分明、文质兼美的文章 是学生学习模仿的好例文。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 学生发现整篇文章在结构上的特点:总一分一总,并按 一定的顺序观察和描写每一个观察点的景物。第二小节 更是描写优美、生动、有趣,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把秋雨 人格化,同时这一段的篇章结构“总一分一总”,也是三 年级阅读以及作文教学中应当掌握的重点结构。无论是 文章的结构还是语言表述都值得学生揣摩学习。因此在 阅读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以下读写融合的练习:
练习1:根据总起句“秋天到了,田野里到处是一派 丰收的景象”,仿照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提示:围绕总起句展开分述。仿照课文句式,运用 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进行描写。)
某位同学的练笔如下:
秋天到了,田野里到处是一派丰收的景象。稻子成 熟了,金灿灿的一大片,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犹如铺满了 一地金子。高粱红了,像一个个喝醉酒了的大汉,又像一 个个燃烧的火把。棉花白了,一朵朵、一片片,犹如白雪 落满大地。豆荚饱了,在风中唱着欢快的歌。
练习2 :利用周末节假日,去公园、郊外、田野寻找 秋天,并运用《秋天的雨》一文中学到的“总一分一总” 的构段方式,以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展开描述。
围绕话题,学生在写文章之前搭好弹性框架,厘清从 哪几方面展开描述,文章思路十分清晰,同时不至于写得 千篇一律。两次练笔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样的练笔是典型的平移式,与 文本具有极高的相似性,虽然难度不大,但却是读写交融 的练笔体系过程中的重要资源,学生从字、词、句、段的品 味体悟中,增强阅读欣赏能力和习作思维能力,从而达到 对多种表达技巧的融会贯通,让教材文本中稳定而优质 的言语体系在学生的内在意识中得到贮存和内化。 二、群文阅读,提升读写能力
学生仅在教师的教学引领中学会方法,如此还不够, 因为这些都还只是停留在模仿的层面上,光有“举一仿 一”是很难形成能力的。所以教师还必须釆取多种方法, 让学生对这些方法牢固掌握。建议采取“1 X”的群文 阅读方式来弥补不足。教学中可以采用把相同写法的课 文进行归类学习,或是拓展与课文语言特点相同或相似 的片段等,抑或是根据某个读写融合点的实际需要选择 一些同主题的文章,帮助学生学习并有效运用某个读写 结合点,进行推己及人法(把自己当成文本中的“他”)、 推人及己法(由文本中的“他”联想到生活中的自己)、比 较阅读法、质疑批判法等方式的阅读。进行这样有深层 次的阅读,“真阅读”才会有“真感悟”。
例如,三年級下册统编版语文教材第三单元是传统 节日单元。2020年学习这一单元的时候,春节刚过不久, 加上这个阶段正好是疫情期间,同学们对节日的感受较 之平常更深一些。围绕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我们推荐 学生搜集了关于节日的古诗、文章,学习了相关的课程, 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这样系统性的 阅读,将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避免了过于零散的碎片化 积累,学生阅读的任务指向性也较明确。
在此基础上,笔者在线组织并指导学生写了过年的 作文。而后不久,又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很多同 学目睹了家人过清明节的情景,因此趁热打铁,再次写了 小练笔,效果较好。通过“举一仿三”,让学生在反复的 对比中,发现语言规律,从而形成能力,唯有如此,才能真 正实现“写作迁移”,进入语用教学的高境界。
三、活用文本,激活创作源泉
学会了模仿,学会了举一反三,并将之熟练运用到自 己的作文中去,进行再加工和创造,写作能力自然会得到 有效提升,之后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创作了。教学中始终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
1. 巧补留白
文中的留白处,是触发学生情感喷涌之处。在教学 中,教师要善于发掘与课文有关,但课文没写或没有直接 写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解释,使教学内容更加 清楚、完整,使学生由感悟和品味语言文字向真情流露情 感转化的过程变得顺畅。可以采用“补充情节” “补充 语言潜台词” “补充插图意境”等,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更为全面和深刻,能充分感受到自主创造的快乐。
2. 故事接龙
有些课文结局留有余味,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顺着文 本思路,开展合理的创造想象,进行延伸表达。例如,学 习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时,教师 有意识引导学生发现故事独特的表达方式,运用相似情 节表述,在对话中推进故事发展。老屋要倒下时,总有小 动物要请她帮忙不要倒下,老屋答应了。在一边读一边 猜测中,学习预测的基本方法。结尾处,作者并没有告知 老屋最终是否倒下,教师就可以进一步训练学生顺着情 节去猜想,进而续编故事,在接龙的过程中,自然地模仿 和运用文本的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达到读写共同进步的目标。本单元的《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小狗学叫》 这些类似的文章,我们可以用相同的方法系统地训练学 生故事接龙读写互动,培养他们思维的敏捷性、广阔性和 创造性。
3.自由创生
阅读教学,让学生阅读感悟、培养语感、贴近文本还 不够,要在以课文为蓝本积淀课文中的语言的基础上,贴 近自我,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让学生形成表达力、想象力、 情感力。结合生活实际,教师巧妙架设读与写的桥梁,创 设氛围,让学生有话可说,在常态的语文课堂中,掌握读 写融合的技能。
在教学《宇宙的另一边》时,笔者引导学生通过时间 轴,去发现不同时间下宇宙的另一边有哪些秘密,采用表 格的方式,完成对课文内容的梳理、对比。学生不难发现, 作者大胆想象,采用相同法、对比法、加法、乘法写出了宇 宙不同的景象。
教师提供简单的句式,学生想象无极限,写出了以下 精彩的语段:
我们这边的夏天很炎热,宇宙另一边是冬天很炎热。 我们这边的水从高处往低处流,宇宙另一边的水从低处 往高处流。
在宇宙的另一边,加法是这样的:冰天雪地加上北 风呼啸等于银装素裹的冬天,那时兴奋的孩子们发疯似 的奔向雪地,滑雪、堆雪人、打雪仗 这样,冰天雪地加 上北风呼啸又等于孩子们的冰雪乐园。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对课堂教学节奏的良好把握,使 得读写融合恰到好处。写在高潮迭起时,如想象创编; 写在意犹未尽时,如续编故事。所选题材应是学生熟悉 的、生动有趣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运用不同的方 法来写,大大拓宽了学生的习作思路,也让读写变得妙趣 横生。
阅读教学是一切语文教学活动的基石,它是学生获 得习作方法、积累丰富语言、学习遣词用句的主阵地。在 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当立足学生言语智慧的生长,精心思 考和设计言语实践、活动和任务,让学生深度参与,为学 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起到奠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