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增殖蛋白在db/db小鼠肾损伤中的变化及干预研究

来源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YW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抗增殖蛋白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分子机制和葡萄籽原花青素B2(GSPB2)的保护作用。

方法

以雄性db/m小鼠为健康对照组、db/db小鼠为2型糖尿病模型组(糖尿病组)、GSPB2干预组,各8只,每日给予GSPB2(30 mg·kg–1·d–1)灌胃。于18周末留取血清测定空腹血糖(FBG)、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含量,留取肾脏组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肌浆网超微结构变化,应用免疫印迹分析测定抗增殖蛋白的蛋白表达。

结果

糖尿病组小鼠在第8、12、16、18周体质量较健康对照组增加(均P<0.01),在第12、16、18周,GSPB2能抑制糖尿病组体质量增加(P<0.05)。糖尿病组FBG、血清AGEs和MCP-1含量较健康对照组均升高(P<0.01),GSPB2能抑制FBG、AGEs和MCP-1(P<0.01)。可见db/db小鼠肾小球体积增大,系膜细胞增生,细胞外基质增多,GSPB2干预组肾小球体积增大及系膜细胞增生情况较糖尿病组减轻;超微结构发现糖尿病组系膜细胞插入,基底膜增厚,足细胞数量减少,足突细胞融合,GSPB2干预组的基底膜增厚及足细胞损伤均较糖尿病模型鼠改善。糖尿病组抗增殖蛋白的蛋白表达较健康对照组降低(P<0.01),而GSPB2能够增加抗增殖蛋白的蛋白表达(P<0.01)。

结论

GSPB2对db/db小鼠肾脏损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糖基化、抗炎和增加抗增殖蛋白的表达有关。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乌索酸是否通过改善高糖状态下的足细胞自噬抑制,发挥其肾脏保护作用。方法体外高糖培养小鼠条件永恒足细胞株,加入PI3K抑制剂LY294002及乌索酸进行干预。RT-qPCR法检测细胞内微小RNA-21(miR-21)和磷酸酶基因(PTEN)的mRNA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自噬相关
期刊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胃镜检查中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270例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成3组,即丙泊酚组、芬太尼加丙泊酚组和舒芬太尼加丙泊酚组,每组90例。分别记录胃镜检查前、镜检时及镜检后5 min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记录患者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胃镜操作时间以及丙泊酚的用量。结果3组患者术中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与术前或术后相比均降低(P<0.
目的探讨老年人自发性气胸临床治疗方法和时机。方法收集我院124例老年人自发性气胸的相关资料与临床结局,总结老年人自发性气胸临床治疗的方法以及手术时机。结果124例老年人自发性气胸患者中,1.6%(2例)给予吸氧和药物保守治疗;33.9%(42例)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肺膨胀程度良好,复查胸CT时未发现明显气胸症状;64.5%(80例)患者行胸腔镜手术后手术效果良好,随访期为6个月,术后复发1.6%
目的探讨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VDD)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和分析湖北省12家三级甲等医院2000–2010年心衰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电话随访。根据RVDD将患者分为>38 mm、31~38 mm、25~30 mm、<25 mm 4组;根据患者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死亡组中根据死亡原因分为心衰死亡组和心源性猝死组。以单因素和多因素Cox生存分析确认RV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