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天与地混沌不分的黑夜——
瞧,在恐怖的大海上
耸立着一艘大船,
形如生着双翼的飞龙;
它宛似来自天国
从船首到船尾一派通明,
甲板上立着光闪闪的人们,
转瞬间消逝不见。
他俩下到海湾,伫望着惊涛骇浪,
浪头一个接一个,每个都比上一个更巨大,
直至最后,第九个浪头,聚拢起半个海洋,
充满着喧嚣,缓缓升起,声响震天,
整个巨浪一片光焰:
浪头落下,在光焰中诞生了一个赤裸的婴儿……”
这个诞生于巨浪与火光中的孩子就是《国王之歌》中的亚瑟王。
亚瑟王相传是公元6世纪前后不列颠凯尔特人的军事统帅,因率众抵抗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入侵而为凯尔特人民所景仰,遂成为凯尔特的民族英雄。后世人们将很多传说、故事附会于他,以之为中心编织出许多瑰丽奇幻的故事。久而久之,亚瑟王便蜕变成了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其历史的真实性反而湮灭无闻。传奇中的亚瑟王不再仅是凯尔特人的统帅,而是整个不列颠的王,“一个伟大的战士、高贵的首领、模范的君主”,英勇、慷慨、贤明。他南征北战,最终统一了不列颠诸岛,建立起亚瑟王国。在他卡米洛宫的大厅里摆放着一张大圆桌,周围设150个席位(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说法,其实圆桌的席位依据不同的故事版本,从12个到1600多个不等),凡是建树赫赫功绩的骑士均可在圆桌旁占一席之地。这就是所谓的“圆桌骑士”。从而引发了一系列骑士冒险、游侠的故事及骑士与贵妇人的罗曼司。众所周知的,如高文爵士与绿色骑士、朗斯洛与桂尼维尔、特里斯坦与伊瑟、帕尔齐法尔与加拉哈德追寻圣杯,等等。亚瑟王最后在一场鏖战中受了致命伤,但他并没有死,而是被仙女们接往阿瓦隆仙谷疗伤。人们相信,在创伤复原后,亚瑟王将再次回来拯救他的人民于水火之中。
一千多年来,亚瑟王和他的圆桌骑士的故事不断地被人们以各种文学艺术形式叙述、改写,乃至戏拟、颠覆。时至今日,甚至好莱坞的影视,百老汇的歌舞,到漫画书、木偶戏等,也津津乐道于亚瑟王传奇。因此有的学者认为亚瑟王传奇在西方流传之广,大概仅次于《圣经》和莎士比亚的作品;甚至有的学者将亚瑟王传奇与古希腊罗马文学、《圣经》并列为西方文学的三大源头。可见其影响之大。在古往今来的亚瑟王传奇作者中,对之最钟情、最痴迷的应该说是《国王之歌》的作者阿尔弗雷德·丁尼生。
阿尔弗雷德·丁尼生,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桂冠诗人,如同维多利亚女王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丁尼生则是在位时间最长的桂冠诗人(1850—1892)。一些评论家认为,若将光彩夺目的19世纪英国诗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半期称作华兹华斯时代,那么后半期则可称作丁尼生时代。丁尼生于1809年出生于林肯郡萨默斯比村一个文化氛围浓郁的牧师家庭,父亲博览群书,能诗会画(却有精神疾患);母亲喜爱诗歌,经常给孩子们朗读著名诗人的作品。因此丁尼生从小就对诗歌创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八岁即开始写诗,笔耕不辍,直至1892年逝世。在漫长的创作生涯中,丁尼生写下了大量诗歌,题材繁多,样式不一,长短不拘;但其中却有一个题材可以说贯穿了他创作生涯的始终。这就是亚瑟王题材诗歌。
在日记里,丁尼生写道:当他还是孩子时,邂逅马罗礼(巨著《亚瑟王之死》的作者),便为亚瑟世界所着迷。丁尼生曾把亚瑟王传说称作“所有诗歌题材中最伟大者”。早在19世纪30年代,丁尼生就考虑创作一部亚瑟王组诗,而且形成了两个不同的方案:12卷的史诗,为此他于1833年写了个散文草稿;音乐剧,为之他于1840年前草拟了一个五幕的情节纲要。丁尼生的第一首亚瑟王题材诗歌是《夏洛特女郎》,创作于1832年。这是丁尼生的一首名诗。该诗以一意大利同名传说为蓝本,描述了居住在夏洛特岛的神秘女郎的故事。夏洛特女郎注定要日复一日地面壁织网,她了解外界的唯一途径是挂在墙上的一面镜子。通过镜里的映像,她感知外面的世界。但若她转身去张望窗外的世界,就会遭诅咒而死。然而镜中的世界再精彩也不过是影像。终于有一天,厌倦了镜中映像的夏洛特女郎,突然在镜中看到“骑士之花”朗斯洛骑马从窗前经过:“他开朗的脸上闪着阳光,/战马锃亮的蹄踏在地上,/骑马的他一路朝前直闯,/盔下的乌黑卷发在飘扬,/他呀,在驰向卡米洛特……”此时,她再也安坐不住,于是“离开织机、离开织的网,/她三步两步走过她的闺房,/她看见睡莲的花儿在绽放,/看见那盔顶的鸟羽飘扬,/她望着那卡米洛特……”墙上的镜子砰然而裂,死亡的厄运即将降临她头上。但夏洛特女郎义无反顾地登上小舟,向着朝思暮想的卡米洛特漂去。途中溘然长逝。根据亚瑟王传奇,夏洛特女郎就是伊莲(《国王之歌》的女主人公之一),其父的名字在英语中就是“夏洛特”。随后,丁尼生又创作了“朗斯洛爵士和桂尼维尔皇后”、“加拉哈德爵士”等。1842年丁尼生发表了《亚瑟之死》,受到许多评论家与读者的好评。这首诗以马罗礼之作为底本,用无韵诗体写成,主要叙述了亚瑟王与逆子莫俊德的最后一役。此役中,圆桌骑士大半战死,亚瑟王亦受了致命伤。在命令拜德维尔——第一位受封和最后一位离去的圆桌骑士——将他的神剑“艾克斯凯利勃”(“湖之仙女”所赠)掷入湖中后,亚瑟王被“三位头戴金冠的女王”接往阿瓦隆仙谷, —— “那里没有冰雹,没有骤雨,没有飙雪,风也永远不会吹得如此猛烈……”在那里,亚瑟王将疗治他的创痛。该诗铿锵有力,具有史诗的风格。1859年—1885年,丁尼生陆续发表了他的巨作《国王之歌》。1889年,丁尼生发表了《莫林和闪光》。这是独立于《国王之歌》的最后一首亚瑟王题材诗歌。莫林是亚瑟王传奇中的著名人物,大魔法师。他全力辅佐亚瑟王,可说是亚瑟王国的设计者。诗中诗人以莫林自喻,回顾了自己的创作生涯。此后数年丁尼生仍不断地修改前作,直至1892年逝世。
由上述可见,丁尼生对亚瑟王题材诗歌保持了一生的兴趣,对之终生念念不忘,历久而弥深,可谓形成了一种“亚瑟情结”。 在丁尼生创作的众多亚瑟王题材诗歌中,最重要的无疑是《国王之歌》。
《国王之歌》是丁尼生最为雄心勃勃,也是他创作时间最长的一首诗歌。丁尼生曾告诉他的儿子:“在二十四岁时,我就打算创作一部亚瑟王史诗或戏剧。”这一想法后来即促成了《国王之歌》的创作。其实,在此之前的《夏洛特女郎》即《国王之歌》中“朗斯洛与伊莲”故事的变形叙述,是它的前身;而大约从1833年开始创作1842年发表的《亚瑟之死》,后来则以《亚瑟消逝》为名归入《国王之歌》。从1859年—1885年间,《国王之歌》的各卷陆续不断地发表,最终形成了一部12卷的具有史诗规模的长诗。整部作品于1889年出版。此后,丁尼生仍不断地修改、润色之,直至逝世的前一年。可以说,如同歌德的《浮士德》,《国王之歌》是丁尼生“一生的事业”。
《国王之歌》主要叙述了亚瑟王国由建立到强盛而后衰落的历程。亚瑟王到来前,不列颠一片荒蛮:土地荒芜,野兽横行,异教徒肆虐。人们或丧命于野兽之口,或死于异教徒剑下。直至亚瑟到来。亚瑟率领众骑士打击异教徒,驱逐野兽,平定战乱,带领人们走出伦理蒙昧;随后迎娶天下最美貌的女人桂尼维尔,统一不列颠,建立起亚瑟王国。起初,亚瑟王用神圣的誓言约束圆桌骑士,用高贵的理念灌输他们,用自身的实行影响他们。他一心希望圆桌骑士能成为臻于完美的人,圆桌骑士团成为“浩大世界”的榜样。王国蒸蒸日上,欣欣向荣。不幸的是,后来由于各种乱伦行为的出现,王朝陷于伦理失范,风雨飘摇。首先,皇后桂尼维尔与“骑士之花”朗斯洛发生私情;接着,特里斯坦与伊瑟步其后尘;继而其他圆桌骑士“仿效这两位最强大的骑士——从有魅力的人中挑选丑陋的榜样——也犯下罪行”。亚瑟王朝日渐衰落。后来,在逃避责任的“圣杯追寻”中,大部分骑士丧生,“仅返回一小部分”,且疲惫、沮丧。最后由于莫俊德的篡位、叛乱,在一场“最后的,灰暗的,怪异的西方战争”中,圆桌骑士团灰飞烟灭??亚瑟本人亦伤重远逝。当然,长诗并非完全悲观。作品同时还塑造了一些高贵、美好的形象,如作为理想君主的亚瑟王,作为骑士精神典范的盖瑞思,作为忠贞贤淑、襄助丈夫的妻子伊尼德,作为忠诚不贰、至死追随亚瑟的忠臣拜德维尔等。他们最后虽都归于殒灭,但并非空无,因为他们留下了崇高的言行、光辉的榜样,可供未来立志于寻求高贵美好生活的人们追摹、效法。诚如诗中所言,他们是“溶于一片光中”。因此,长诗最后写道:“新的太阳升起,带来新的一年。”
《国王之歌》是丁尼生耗费心血最多的一部作品,也曾是他最脍炙人口的作品。在诗中他倾诉了自己对现实的关怀,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企望。
除传奇中的亚瑟王外,丁尼生的生命中还有一个亚瑟,他同样对之念念不忘。这就是亚瑟·哈勒姆。亚瑟·哈勒姆是丁尼生在剑桥读书时的同学,对诗歌的共同爱好和对社会、宗教、政治等问题的一致见解使两个年轻人很快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哈勒姆经常到丁尼生家中造访,同丁尼生兄妹一起朗读、讨论诗歌和哲学问题,一起散步、游玩,宛如家人。1830年,哈勒姆与丁尼生的妹妹艾米莉相爱,二人的关系更是发展得亲如手足。史学家之子的哈勒姆博览群书,才华横溢,见识超卓;同时又热情大气而温文尔雅,被认为是当时最出类拔萃的青年之一,青年人的典范。对于丁尼生的诗歌创作,哈勒姆给予了高度评价和热情鼓励,同时又提出了自己的忠告。1831年8月,丁尼生的《抒情诗集》出版后,哈勒姆撰文评论,公开坚持丁尼生是新时代诗人的观点,同时又私下里促使丁尼生摆脱纯粹自我情感的抒发,而转向“普通生活”和“公众”的兴趣。丁尼生日后成为维多利亚时代最有影响、最受人敬仰的诗人,在情感和理智上,都曾受惠于哈勒姆。因此,丁尼生对哈勒姆的感情是极其深厚的,对他而言,哈勒姆不仅是挚友,也是良师。不幸的是,1833年9月,哈勒姆在陪父亲去欧陆旅行时,突发脑溢血,不治而亡。时年仅二十二岁。哈勒姆的突然离世对丁尼生是一个极大的打击,他悲痛不已,一时甚至失去了生活的方向。这种悲痛之情在1834年创作的《溅吧,溅吧,溅吧》一诗中得到了动人的表达。诗曰:“溅吧,溅吧,溅吧,溅碎在/你冷冷的灰岩上,哦大海!/但愿我的言辞能表达出/我心中涌起的思绪情怀。//哦,那渔家的孩子有多好,/他同他小妹正边玩边嚷!/哦,那年轻的水手有多好,/他唱着歌荡舟在海湾上!//庄严的船舶一一驶去,/驶进它们山坡边的海港;/可是那相握的手已殒灭,/那说话的声音已沉寂,哦!//溅吧,溅吧,溅吧,溅碎在/你那巉岩的脚上,哦大海!/已逝往日的深情厚谊,/对我呀,永远不会再来。”诗中“溅吧”,原文为“break”,既有“(波浪)拍击(海岸)”之意,又含“破碎”之意。因此该诗既表现了海浪拍击岩石,浪花四溅的情景;又抒发了诗人因挚友英年早逝而心悲欲碎之情,感人至深。丁尼生对哈勒姆的感情是异常深挚、持久的。在此后的岁月里,他不断地将对好友的哀思诉诸笔端,从而创作出了一首首满含深情而又富有哲思的悼亡诗。这些诗歌最后于1850年,也即哈勒姆逝世17年后整理出版,名《悼念》。诗集的扉页上醒目地印着其名字的缩写“A.H.H.”。《悼念》是英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挽诗之一,与弥尔顿的《黎西达斯》、雪莱的《阿多尼斯》并称为英国诗史上的三大挽诗。该诗记录了诗人在挚友突然去世后的悲伤绝望,抒发了对亡友的绵绵哀思;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在友人离世后对人生、社会、宗教等问题的思考,从而展现了诗人从悲伤、怀疑到重铸信念与希望的心路历程。
《悼念》发表后,受到读者和评论家的一致赞誉。据说维多利亚女王读了后曾说:“除了《圣经》外,能给我快慰的就是《悼念》。”同年,丁尼生获得了“桂冠诗人”的称号,并与艾米莉·塞尔伍德小姐结成眷属。
《悼念》的发表并不意味着丁尼生将把亡友忘却。终其一生,诗人始终未忘记亚瑟·哈勒姆,而是将这种情感倾注到创作中,融入到诗歌人物的塑造中,尤其是流露于对同名人物亚瑟王形象的塑造中。《国王之歌》中的亚瑟既有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又有温情儒雅的绅士风度,是一个“人中之人”,人类的典范。丁尼生本人曾明确指出,亚瑟是“上帝自亚当以来创造的最完美的人”。在创作《国王之歌》时,诗人眼前始终浮现着亚瑟·哈勒姆的身影,亚瑟王所具有的各种完美品质正是诗人心目中亚瑟·哈勒姆所具有的。其实,早在1842年发表的《亚瑟之死》中,诗人就将亚瑟王比作“最高贵庄严的现代绅士”。这位 “现代绅士”的样板显然即亚瑟·哈勒姆。研究者们还发现,《亚瑟之死》的草稿与《悼念》是被写在同一个笔记本中。对丁尼生来说,两个亚瑟是合而为一的。
1891年,丁尼生逝世前一年,在《国王之歌》的“结语”中诗人加入了这样一句话:“理想的男子气概寓于真实的男人心中。”这行诗既是对亚瑟王形象的一个说明,亦可看作对亚瑟·哈勒姆的忆念。
哈罗德·布鲁姆在《丁尼生、哈勒姆与浪漫主义传统》一文中宣称:“丁尼生的缪斯是,并且一直都是哈勒姆。”亚瑟·哈勒姆虽然英年早逝,仅存在于丁尼生生命的早期,但他对丁尼生的影响是深远的。他与传奇中的亚瑟王一起陪伴着诗人走过了漫长的创作生涯,构成了其诗的轴心,是诗人永远的灵感之源。
我们或许可以说:丁尼生的缪斯是,并且一直是亚瑟。
瞧,在恐怖的大海上
耸立着一艘大船,
形如生着双翼的飞龙;
它宛似来自天国
从船首到船尾一派通明,
甲板上立着光闪闪的人们,
转瞬间消逝不见。
他俩下到海湾,伫望着惊涛骇浪,
浪头一个接一个,每个都比上一个更巨大,
直至最后,第九个浪头,聚拢起半个海洋,
充满着喧嚣,缓缓升起,声响震天,
整个巨浪一片光焰:
浪头落下,在光焰中诞生了一个赤裸的婴儿……”
这个诞生于巨浪与火光中的孩子就是《国王之歌》中的亚瑟王。
亚瑟王相传是公元6世纪前后不列颠凯尔特人的军事统帅,因率众抵抗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入侵而为凯尔特人民所景仰,遂成为凯尔特的民族英雄。后世人们将很多传说、故事附会于他,以之为中心编织出许多瑰丽奇幻的故事。久而久之,亚瑟王便蜕变成了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其历史的真实性反而湮灭无闻。传奇中的亚瑟王不再仅是凯尔特人的统帅,而是整个不列颠的王,“一个伟大的战士、高贵的首领、模范的君主”,英勇、慷慨、贤明。他南征北战,最终统一了不列颠诸岛,建立起亚瑟王国。在他卡米洛宫的大厅里摆放着一张大圆桌,周围设150个席位(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说法,其实圆桌的席位依据不同的故事版本,从12个到1600多个不等),凡是建树赫赫功绩的骑士均可在圆桌旁占一席之地。这就是所谓的“圆桌骑士”。从而引发了一系列骑士冒险、游侠的故事及骑士与贵妇人的罗曼司。众所周知的,如高文爵士与绿色骑士、朗斯洛与桂尼维尔、特里斯坦与伊瑟、帕尔齐法尔与加拉哈德追寻圣杯,等等。亚瑟王最后在一场鏖战中受了致命伤,但他并没有死,而是被仙女们接往阿瓦隆仙谷疗伤。人们相信,在创伤复原后,亚瑟王将再次回来拯救他的人民于水火之中。
一千多年来,亚瑟王和他的圆桌骑士的故事不断地被人们以各种文学艺术形式叙述、改写,乃至戏拟、颠覆。时至今日,甚至好莱坞的影视,百老汇的歌舞,到漫画书、木偶戏等,也津津乐道于亚瑟王传奇。因此有的学者认为亚瑟王传奇在西方流传之广,大概仅次于《圣经》和莎士比亚的作品;甚至有的学者将亚瑟王传奇与古希腊罗马文学、《圣经》并列为西方文学的三大源头。可见其影响之大。在古往今来的亚瑟王传奇作者中,对之最钟情、最痴迷的应该说是《国王之歌》的作者阿尔弗雷德·丁尼生。
阿尔弗雷德·丁尼生,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桂冠诗人,如同维多利亚女王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丁尼生则是在位时间最长的桂冠诗人(1850—1892)。一些评论家认为,若将光彩夺目的19世纪英国诗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半期称作华兹华斯时代,那么后半期则可称作丁尼生时代。丁尼生于1809年出生于林肯郡萨默斯比村一个文化氛围浓郁的牧师家庭,父亲博览群书,能诗会画(却有精神疾患);母亲喜爱诗歌,经常给孩子们朗读著名诗人的作品。因此丁尼生从小就对诗歌创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八岁即开始写诗,笔耕不辍,直至1892年逝世。在漫长的创作生涯中,丁尼生写下了大量诗歌,题材繁多,样式不一,长短不拘;但其中却有一个题材可以说贯穿了他创作生涯的始终。这就是亚瑟王题材诗歌。
在日记里,丁尼生写道:当他还是孩子时,邂逅马罗礼(巨著《亚瑟王之死》的作者),便为亚瑟世界所着迷。丁尼生曾把亚瑟王传说称作“所有诗歌题材中最伟大者”。早在19世纪30年代,丁尼生就考虑创作一部亚瑟王组诗,而且形成了两个不同的方案:12卷的史诗,为此他于1833年写了个散文草稿;音乐剧,为之他于1840年前草拟了一个五幕的情节纲要。丁尼生的第一首亚瑟王题材诗歌是《夏洛特女郎》,创作于1832年。这是丁尼生的一首名诗。该诗以一意大利同名传说为蓝本,描述了居住在夏洛特岛的神秘女郎的故事。夏洛特女郎注定要日复一日地面壁织网,她了解外界的唯一途径是挂在墙上的一面镜子。通过镜里的映像,她感知外面的世界。但若她转身去张望窗外的世界,就会遭诅咒而死。然而镜中的世界再精彩也不过是影像。终于有一天,厌倦了镜中映像的夏洛特女郎,突然在镜中看到“骑士之花”朗斯洛骑马从窗前经过:“他开朗的脸上闪着阳光,/战马锃亮的蹄踏在地上,/骑马的他一路朝前直闯,/盔下的乌黑卷发在飘扬,/他呀,在驰向卡米洛特……”此时,她再也安坐不住,于是“离开织机、离开织的网,/她三步两步走过她的闺房,/她看见睡莲的花儿在绽放,/看见那盔顶的鸟羽飘扬,/她望着那卡米洛特……”墙上的镜子砰然而裂,死亡的厄运即将降临她头上。但夏洛特女郎义无反顾地登上小舟,向着朝思暮想的卡米洛特漂去。途中溘然长逝。根据亚瑟王传奇,夏洛特女郎就是伊莲(《国王之歌》的女主人公之一),其父的名字在英语中就是“夏洛特”。随后,丁尼生又创作了“朗斯洛爵士和桂尼维尔皇后”、“加拉哈德爵士”等。1842年丁尼生发表了《亚瑟之死》,受到许多评论家与读者的好评。这首诗以马罗礼之作为底本,用无韵诗体写成,主要叙述了亚瑟王与逆子莫俊德的最后一役。此役中,圆桌骑士大半战死,亚瑟王亦受了致命伤。在命令拜德维尔——第一位受封和最后一位离去的圆桌骑士——将他的神剑“艾克斯凯利勃”(“湖之仙女”所赠)掷入湖中后,亚瑟王被“三位头戴金冠的女王”接往阿瓦隆仙谷, —— “那里没有冰雹,没有骤雨,没有飙雪,风也永远不会吹得如此猛烈……”在那里,亚瑟王将疗治他的创痛。该诗铿锵有力,具有史诗的风格。1859年—1885年,丁尼生陆续发表了他的巨作《国王之歌》。1889年,丁尼生发表了《莫林和闪光》。这是独立于《国王之歌》的最后一首亚瑟王题材诗歌。莫林是亚瑟王传奇中的著名人物,大魔法师。他全力辅佐亚瑟王,可说是亚瑟王国的设计者。诗中诗人以莫林自喻,回顾了自己的创作生涯。此后数年丁尼生仍不断地修改前作,直至1892年逝世。
由上述可见,丁尼生对亚瑟王题材诗歌保持了一生的兴趣,对之终生念念不忘,历久而弥深,可谓形成了一种“亚瑟情结”。 在丁尼生创作的众多亚瑟王题材诗歌中,最重要的无疑是《国王之歌》。
《国王之歌》是丁尼生最为雄心勃勃,也是他创作时间最长的一首诗歌。丁尼生曾告诉他的儿子:“在二十四岁时,我就打算创作一部亚瑟王史诗或戏剧。”这一想法后来即促成了《国王之歌》的创作。其实,在此之前的《夏洛特女郎》即《国王之歌》中“朗斯洛与伊莲”故事的变形叙述,是它的前身;而大约从1833年开始创作1842年发表的《亚瑟之死》,后来则以《亚瑟消逝》为名归入《国王之歌》。从1859年—1885年间,《国王之歌》的各卷陆续不断地发表,最终形成了一部12卷的具有史诗规模的长诗。整部作品于1889年出版。此后,丁尼生仍不断地修改、润色之,直至逝世的前一年。可以说,如同歌德的《浮士德》,《国王之歌》是丁尼生“一生的事业”。
《国王之歌》主要叙述了亚瑟王国由建立到强盛而后衰落的历程。亚瑟王到来前,不列颠一片荒蛮:土地荒芜,野兽横行,异教徒肆虐。人们或丧命于野兽之口,或死于异教徒剑下。直至亚瑟到来。亚瑟率领众骑士打击异教徒,驱逐野兽,平定战乱,带领人们走出伦理蒙昧;随后迎娶天下最美貌的女人桂尼维尔,统一不列颠,建立起亚瑟王国。起初,亚瑟王用神圣的誓言约束圆桌骑士,用高贵的理念灌输他们,用自身的实行影响他们。他一心希望圆桌骑士能成为臻于完美的人,圆桌骑士团成为“浩大世界”的榜样。王国蒸蒸日上,欣欣向荣。不幸的是,后来由于各种乱伦行为的出现,王朝陷于伦理失范,风雨飘摇。首先,皇后桂尼维尔与“骑士之花”朗斯洛发生私情;接着,特里斯坦与伊瑟步其后尘;继而其他圆桌骑士“仿效这两位最强大的骑士——从有魅力的人中挑选丑陋的榜样——也犯下罪行”。亚瑟王朝日渐衰落。后来,在逃避责任的“圣杯追寻”中,大部分骑士丧生,“仅返回一小部分”,且疲惫、沮丧。最后由于莫俊德的篡位、叛乱,在一场“最后的,灰暗的,怪异的西方战争”中,圆桌骑士团灰飞烟灭??亚瑟本人亦伤重远逝。当然,长诗并非完全悲观。作品同时还塑造了一些高贵、美好的形象,如作为理想君主的亚瑟王,作为骑士精神典范的盖瑞思,作为忠贞贤淑、襄助丈夫的妻子伊尼德,作为忠诚不贰、至死追随亚瑟的忠臣拜德维尔等。他们最后虽都归于殒灭,但并非空无,因为他们留下了崇高的言行、光辉的榜样,可供未来立志于寻求高贵美好生活的人们追摹、效法。诚如诗中所言,他们是“溶于一片光中”。因此,长诗最后写道:“新的太阳升起,带来新的一年。”
《国王之歌》是丁尼生耗费心血最多的一部作品,也曾是他最脍炙人口的作品。在诗中他倾诉了自己对现实的关怀,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企望。
除传奇中的亚瑟王外,丁尼生的生命中还有一个亚瑟,他同样对之念念不忘。这就是亚瑟·哈勒姆。亚瑟·哈勒姆是丁尼生在剑桥读书时的同学,对诗歌的共同爱好和对社会、宗教、政治等问题的一致见解使两个年轻人很快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哈勒姆经常到丁尼生家中造访,同丁尼生兄妹一起朗读、讨论诗歌和哲学问题,一起散步、游玩,宛如家人。1830年,哈勒姆与丁尼生的妹妹艾米莉相爱,二人的关系更是发展得亲如手足。史学家之子的哈勒姆博览群书,才华横溢,见识超卓;同时又热情大气而温文尔雅,被认为是当时最出类拔萃的青年之一,青年人的典范。对于丁尼生的诗歌创作,哈勒姆给予了高度评价和热情鼓励,同时又提出了自己的忠告。1831年8月,丁尼生的《抒情诗集》出版后,哈勒姆撰文评论,公开坚持丁尼生是新时代诗人的观点,同时又私下里促使丁尼生摆脱纯粹自我情感的抒发,而转向“普通生活”和“公众”的兴趣。丁尼生日后成为维多利亚时代最有影响、最受人敬仰的诗人,在情感和理智上,都曾受惠于哈勒姆。因此,丁尼生对哈勒姆的感情是极其深厚的,对他而言,哈勒姆不仅是挚友,也是良师。不幸的是,1833年9月,哈勒姆在陪父亲去欧陆旅行时,突发脑溢血,不治而亡。时年仅二十二岁。哈勒姆的突然离世对丁尼生是一个极大的打击,他悲痛不已,一时甚至失去了生活的方向。这种悲痛之情在1834年创作的《溅吧,溅吧,溅吧》一诗中得到了动人的表达。诗曰:“溅吧,溅吧,溅吧,溅碎在/你冷冷的灰岩上,哦大海!/但愿我的言辞能表达出/我心中涌起的思绪情怀。//哦,那渔家的孩子有多好,/他同他小妹正边玩边嚷!/哦,那年轻的水手有多好,/他唱着歌荡舟在海湾上!//庄严的船舶一一驶去,/驶进它们山坡边的海港;/可是那相握的手已殒灭,/那说话的声音已沉寂,哦!//溅吧,溅吧,溅吧,溅碎在/你那巉岩的脚上,哦大海!/已逝往日的深情厚谊,/对我呀,永远不会再来。”诗中“溅吧”,原文为“break”,既有“(波浪)拍击(海岸)”之意,又含“破碎”之意。因此该诗既表现了海浪拍击岩石,浪花四溅的情景;又抒发了诗人因挚友英年早逝而心悲欲碎之情,感人至深。丁尼生对哈勒姆的感情是异常深挚、持久的。在此后的岁月里,他不断地将对好友的哀思诉诸笔端,从而创作出了一首首满含深情而又富有哲思的悼亡诗。这些诗歌最后于1850年,也即哈勒姆逝世17年后整理出版,名《悼念》。诗集的扉页上醒目地印着其名字的缩写“A.H.H.”。《悼念》是英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挽诗之一,与弥尔顿的《黎西达斯》、雪莱的《阿多尼斯》并称为英国诗史上的三大挽诗。该诗记录了诗人在挚友突然去世后的悲伤绝望,抒发了对亡友的绵绵哀思;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在友人离世后对人生、社会、宗教等问题的思考,从而展现了诗人从悲伤、怀疑到重铸信念与希望的心路历程。
《悼念》发表后,受到读者和评论家的一致赞誉。据说维多利亚女王读了后曾说:“除了《圣经》外,能给我快慰的就是《悼念》。”同年,丁尼生获得了“桂冠诗人”的称号,并与艾米莉·塞尔伍德小姐结成眷属。
《悼念》的发表并不意味着丁尼生将把亡友忘却。终其一生,诗人始终未忘记亚瑟·哈勒姆,而是将这种情感倾注到创作中,融入到诗歌人物的塑造中,尤其是流露于对同名人物亚瑟王形象的塑造中。《国王之歌》中的亚瑟既有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又有温情儒雅的绅士风度,是一个“人中之人”,人类的典范。丁尼生本人曾明确指出,亚瑟是“上帝自亚当以来创造的最完美的人”。在创作《国王之歌》时,诗人眼前始终浮现着亚瑟·哈勒姆的身影,亚瑟王所具有的各种完美品质正是诗人心目中亚瑟·哈勒姆所具有的。其实,早在1842年发表的《亚瑟之死》中,诗人就将亚瑟王比作“最高贵庄严的现代绅士”。这位 “现代绅士”的样板显然即亚瑟·哈勒姆。研究者们还发现,《亚瑟之死》的草稿与《悼念》是被写在同一个笔记本中。对丁尼生来说,两个亚瑟是合而为一的。
1891年,丁尼生逝世前一年,在《国王之歌》的“结语”中诗人加入了这样一句话:“理想的男子气概寓于真实的男人心中。”这行诗既是对亚瑟王形象的一个说明,亦可看作对亚瑟·哈勒姆的忆念。
哈罗德·布鲁姆在《丁尼生、哈勒姆与浪漫主义传统》一文中宣称:“丁尼生的缪斯是,并且一直都是哈勒姆。”亚瑟·哈勒姆虽然英年早逝,仅存在于丁尼生生命的早期,但他对丁尼生的影响是深远的。他与传奇中的亚瑟王一起陪伴着诗人走过了漫长的创作生涯,构成了其诗的轴心,是诗人永远的灵感之源。
我们或许可以说:丁尼生的缪斯是,并且一直是亚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