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一个月忽然收到了很多读者的邮件,数量之多明显是前几个月的数倍。读者邮件的大多内容是:到了年底,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丧失了加薪或者升职的机会,非常郁闷。这些原因有平时工作出了小漏洞的,也有内部奖励机制不公平的,还有跟领导有矛盾的,等等。面对众多读者的这些倾诉。一方面我们会努力思考读者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快速给出解决之道,竭尽全力成为读者工作上的好助手;另外,我也想对这些读者说一句话:成长比成功更重要——你不需要成为“最好的”,只要成为“最好的你自己”。人的成长并不一定非要得到外界的认可,必须通过加薪或者升职这种方式来验证。成长的目的在于让自己更有生命力。当你总结这一年、回顾这一年的时候,你觉得在这一年里你获得了成长,这就足够了。
《职场》也一样。《职场》从4月份改版到2010年的这最后一期,中间经历了数次的时尚与传统、简洁与花哨、沉稳与跳跃……的质疑与完善。尽管中间的过程很曲折,但当我们回过头来总结这一年时,我们却可以非常有底气地说:“《职场》在成长!《职场》的编辑们在成长!”——尽管我们离成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尽管我们还算不上完美。2011年,我们为读者准备了更加实用的工作技巧以及更加时尚靓丽的版式设计,希望我们点点滴滴的成长都能转化成为读者工作中的成长。
这一期的特别策划我们与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合作,历时6个月,通过对1000余所高校的走访、对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192个品牌的调研,总结出了25个大学生至爱品牌。同时,这也是一个与“成长”相关的策划。今天的大学生在不久的将来都会成长为职场新人,了解他们的成长轨迹,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把握职场未来的趋势。同样,在消费方面也是如此,了解大学生喜爱的品牌、了解大学生追逐的潮流,也意味着了解了未来的主流。在时尚领域一直都有这样一个新潮流诞生和蔓延的连锁反应链条:年轻人(18~22岁,刚好是很多在校大学生的年龄)一普通白领→中产阶级→高收入者→低收入人群。
另外,在这期关于“大学生至爱品牌评选”的专辑里,我们还特别奉上了从上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的典型大学生活样本。从充满使命感的60后到追求理想的70后、再到追求机会的80后以及与互联网时代融为一体的90后……每个年代大学生的心理、历史观和未来观以及方方面面的成长,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在这些人的大学故事里,可以看到属于历史的印记、属于历史的进步。
《职场》也一样。《职场》从4月份改版到2010年的这最后一期,中间经历了数次的时尚与传统、简洁与花哨、沉稳与跳跃……的质疑与完善。尽管中间的过程很曲折,但当我们回过头来总结这一年时,我们却可以非常有底气地说:“《职场》在成长!《职场》的编辑们在成长!”——尽管我们离成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尽管我们还算不上完美。2011年,我们为读者准备了更加实用的工作技巧以及更加时尚靓丽的版式设计,希望我们点点滴滴的成长都能转化成为读者工作中的成长。
这一期的特别策划我们与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合作,历时6个月,通过对1000余所高校的走访、对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192个品牌的调研,总结出了25个大学生至爱品牌。同时,这也是一个与“成长”相关的策划。今天的大学生在不久的将来都会成长为职场新人,了解他们的成长轨迹,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把握职场未来的趋势。同样,在消费方面也是如此,了解大学生喜爱的品牌、了解大学生追逐的潮流,也意味着了解了未来的主流。在时尚领域一直都有这样一个新潮流诞生和蔓延的连锁反应链条:年轻人(18~22岁,刚好是很多在校大学生的年龄)一普通白领→中产阶级→高收入者→低收入人群。
另外,在这期关于“大学生至爱品牌评选”的专辑里,我们还特别奉上了从上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的典型大学生活样本。从充满使命感的60后到追求理想的70后、再到追求机会的80后以及与互联网时代融为一体的90后……每个年代大学生的心理、历史观和未来观以及方方面面的成长,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在这些人的大学故事里,可以看到属于历史的印记、属于历史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