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院校是我国实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高职学生一般不需要掌握高深的理论知识,而需要具备熟练的应用技能,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后能快速适应,为社会创造财富。不难看出,高职学生与高等院校学生相比,距离职业岗位更近,适应周期更短,这也就凸显出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性;针对高职学生展开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不仅是促使其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结合我国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现状展开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高职高专 职业核心能力 现状分析 对策研究
职业核心能力概述
提高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在职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本身就存在许多弊端,职业人才缺乏专业理论体系,这些问题会随着社会发展进步逐渐凸显出来,要避免这种问题,就必须让高职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具有“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具体来说,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学习能力
自我学习能力是构成职业核心能力的关键部分,也是确保高职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之后不被淘汰的保障。这是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能够掌握的学习方法较少,很难从原理、结构等抽象方面分析问题;因此,进入工作岗位以后,根据工作中、生活中的需求,制定学习目标、安排学习进度,根据自身的特点展开学习,可以有效地实现自身素质能力的提升;同时,自我学习能力也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
2.数字应用能力
高职院校人才在技能方面往往会突出程序化,即通过一定时间的技能培训和知识掌握,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展开生产。数字应用能力指的是对各类数据调查、整理、收集和分析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认真操作的意识,并根据工作任务的内容需求,作出合理的评价和结论,提高了分析总结能力;进一步而言,通过计算得到的数据结果,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预测能力。
3.信息处理能力
信息处理包括信息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理解和信息使用等步骤,当前社会处于一个信息包围的时代,特别是在社会层面,信息处理能力是工作和生活服务的关键,也是职业核心能力必备成分;具体来说,包括互联网应用、计算机应用和各类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应用。提高高职学生的相关信息处理能力,可以更好地解决所遇到的困难。
4.交流合作能力
在社会化大生产前提下,产业内部的分工逐渐明确,工作中需要人们之间相互配合。尤其在科学技术不断注入的背景下,产业的细分情况越来越明显,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只有与他人积极沟通,才能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源,并了解自身工作的重心。一般来说,交流包括两种形式,其中一种是个人间谈话、辩论、阅读或书面形式,另一种是团队性质的交流,主要是为了满足合作。通过协同关系的建立,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资源成本。
5.创新应用能力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是实现产业价值的关键,没有任何一种工作是永远一成不变的,在实际参与中,要不断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想法、新的理论和新的发明,使自身具有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能力,并创造更多的价值。
6.外语应用能力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态势推进,中外交流越来越频繁,国际贸易、文化交流、商业合作等,外语应用能力水平直接影响人才价值;结合现实情况来说,“外语”能力主要指世界主流的语言种类,其中英语作为国际交流最广泛的语言,是实现与外国人交流沟通的重要形式。最重要的是,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在工作岗位上接触外国设备的几率较高,需要具有阅读外语书面材料(说明书、外贸函电等)的能力。
我国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1.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存在认识误区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较为稳定,低端就业岗位较多,甚至不需要任何门槛,如基础建设工人、物流工人等。相对应地,高新技术产业如软件开发、材料研制、生命科学等,又需要很高的学历和专业知识才能胜任。如此一来,造成很多高职院校教学的困扰,同时也造成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迷失。大多数高职院校原本就对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不够重视,长此以往,发展就更加滞后。而事实上,职业核心能力并不仅仅局限于技能和知识,更多的是“周边能力”的应用,同时,职业核心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单纯地以来课堂教学是无法实现的。
2.师资队伍缺乏职业核心能力素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师资队伍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对象。而纵观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制度(如双师制度),师资力量整体上还很薄弱;同时,由于教学任务较重,大多数教师对开设职业核心能力教育并不热心,只是单纯地按照绩效考核体制展开教学;大部分教师的水平有限,一些刚毕业的学生直接走上讲台,但对于高职教育而言,技能属于一种实践性学习,必须具有亲身参与的经历以及丰富的经验,在当前的情况下,普遍缺乏职业核心能力教育的素质。
3.高职学生自身存在能力培养劣势
从社会生产角度来说,无论是高职学生或高等院校(本科)学生,职业没有高低贵贱的分别。由于人才培养理念不同,高职院校倾向于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大众性需求人才,一方面参考一定时期内社会人才需求种类,另一方面,培训主要以实践技能形式开展;而高等院校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以研究性、理论性为主,位于产业链的关键位置,往往一小部分的工作,就可以改善整个产业走向。
我国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水平提高的策略
1.提高职业核心能力思想认识
包括高职院校和用人单位在内的社会主体,都应该充分认识到提高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性,一方面,提高职业核心能力,是提高高职学生就业率的关键,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大有裨益;另一方面,提高职业核心能力,是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条件,也是基础实力。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夯实基础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师资力量引入存在一些问题,包括体制方面、知识结构方面、考核方面等,一些高职院校在引进教师的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学历,而忽视了真实能力,导致很多只懂理论、不懂实践的人才进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就必须夯实职业能力培养平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教师引进机制,可以采取“扩大渠道”和“缩小渠道”双管齐下的方式。
3.改良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中,改良教育方法是一项重要实现途径,可以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日常行为中去,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改善。例如,通过案例教学、情境教学、项目化教学、实训教学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堂转移到实践环境,增强现场感。
此外,在改良教育方法的同时,还需要形成与之配套的评价方法。传统的高职教育中延续了考试考核的形式,通过分数来判断学生的能力,这显然与职业教育不相符。创新教学考核方法,将考核内容集中在能力、素质和知识三个方面,实现相互统一和融合。
4.加强校企合作
高职学生与工作岗位联系较为密切,也较为直接,因此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是进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措施。一方面,以高职院校为基础,引入企业岗位,聘请企业主管、高级工人等参与教学;另一方面,可以将课堂转移到企业内部,让学生以实习生的身份,观察、模仿、参与现实中的工作。因此,“校企联合”是一种最有效的途径,校方根据自身开设的专业,以及人才教育方向,与当地企业取得合作意向,然后通过引进企业的岗位、职业,在课堂上展开针对性的训练,模拟真实的职场环境,让学生提前感受到职业氛围,并从中学习到课堂上所不具备的知识。
参考文献:
[1]杨霖:《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年第9期,第159-161页。
[2]温九祥:《地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现状调查分析及培养对策》,《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第33-36页。
[3]蒋新萍:《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现状与对策分析》,《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第11期,第54-58页。
[4]王莉:《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现状及原因分析》,《中国成人教育》2015年第14期,第102-104页。
[5]靖德云:《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研究》,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12。
作者单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杨凌
【关键词】高职高专 职业核心能力 现状分析 对策研究
职业核心能力概述
提高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在职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本身就存在许多弊端,职业人才缺乏专业理论体系,这些问题会随着社会发展进步逐渐凸显出来,要避免这种问题,就必须让高职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具有“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具体来说,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学习能力
自我学习能力是构成职业核心能力的关键部分,也是确保高职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之后不被淘汰的保障。这是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能够掌握的学习方法较少,很难从原理、结构等抽象方面分析问题;因此,进入工作岗位以后,根据工作中、生活中的需求,制定学习目标、安排学习进度,根据自身的特点展开学习,可以有效地实现自身素质能力的提升;同时,自我学习能力也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
2.数字应用能力
高职院校人才在技能方面往往会突出程序化,即通过一定时间的技能培训和知识掌握,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展开生产。数字应用能力指的是对各类数据调查、整理、收集和分析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认真操作的意识,并根据工作任务的内容需求,作出合理的评价和结论,提高了分析总结能力;进一步而言,通过计算得到的数据结果,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预测能力。
3.信息处理能力
信息处理包括信息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理解和信息使用等步骤,当前社会处于一个信息包围的时代,特别是在社会层面,信息处理能力是工作和生活服务的关键,也是职业核心能力必备成分;具体来说,包括互联网应用、计算机应用和各类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应用。提高高职学生的相关信息处理能力,可以更好地解决所遇到的困难。
4.交流合作能力
在社会化大生产前提下,产业内部的分工逐渐明确,工作中需要人们之间相互配合。尤其在科学技术不断注入的背景下,产业的细分情况越来越明显,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只有与他人积极沟通,才能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源,并了解自身工作的重心。一般来说,交流包括两种形式,其中一种是个人间谈话、辩论、阅读或书面形式,另一种是团队性质的交流,主要是为了满足合作。通过协同关系的建立,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资源成本。
5.创新应用能力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是实现产业价值的关键,没有任何一种工作是永远一成不变的,在实际参与中,要不断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想法、新的理论和新的发明,使自身具有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能力,并创造更多的价值。
6.外语应用能力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态势推进,中外交流越来越频繁,国际贸易、文化交流、商业合作等,外语应用能力水平直接影响人才价值;结合现实情况来说,“外语”能力主要指世界主流的语言种类,其中英语作为国际交流最广泛的语言,是实现与外国人交流沟通的重要形式。最重要的是,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在工作岗位上接触外国设备的几率较高,需要具有阅读外语书面材料(说明书、外贸函电等)的能力。
我国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1.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存在认识误区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较为稳定,低端就业岗位较多,甚至不需要任何门槛,如基础建设工人、物流工人等。相对应地,高新技术产业如软件开发、材料研制、生命科学等,又需要很高的学历和专业知识才能胜任。如此一来,造成很多高职院校教学的困扰,同时也造成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迷失。大多数高职院校原本就对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不够重视,长此以往,发展就更加滞后。而事实上,职业核心能力并不仅仅局限于技能和知识,更多的是“周边能力”的应用,同时,职业核心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单纯地以来课堂教学是无法实现的。
2.师资队伍缺乏职业核心能力素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师资队伍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对象。而纵观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制度(如双师制度),师资力量整体上还很薄弱;同时,由于教学任务较重,大多数教师对开设职业核心能力教育并不热心,只是单纯地按照绩效考核体制展开教学;大部分教师的水平有限,一些刚毕业的学生直接走上讲台,但对于高职教育而言,技能属于一种实践性学习,必须具有亲身参与的经历以及丰富的经验,在当前的情况下,普遍缺乏职业核心能力教育的素质。
3.高职学生自身存在能力培养劣势
从社会生产角度来说,无论是高职学生或高等院校(本科)学生,职业没有高低贵贱的分别。由于人才培养理念不同,高职院校倾向于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大众性需求人才,一方面参考一定时期内社会人才需求种类,另一方面,培训主要以实践技能形式开展;而高等院校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以研究性、理论性为主,位于产业链的关键位置,往往一小部分的工作,就可以改善整个产业走向。
我国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水平提高的策略
1.提高职业核心能力思想认识
包括高职院校和用人单位在内的社会主体,都应该充分认识到提高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性,一方面,提高职业核心能力,是提高高职学生就业率的关键,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大有裨益;另一方面,提高职业核心能力,是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条件,也是基础实力。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夯实基础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师资力量引入存在一些问题,包括体制方面、知识结构方面、考核方面等,一些高职院校在引进教师的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学历,而忽视了真实能力,导致很多只懂理论、不懂实践的人才进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就必须夯实职业能力培养平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教师引进机制,可以采取“扩大渠道”和“缩小渠道”双管齐下的方式。
3.改良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中,改良教育方法是一项重要实现途径,可以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日常行为中去,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改善。例如,通过案例教学、情境教学、项目化教学、实训教学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堂转移到实践环境,增强现场感。
此外,在改良教育方法的同时,还需要形成与之配套的评价方法。传统的高职教育中延续了考试考核的形式,通过分数来判断学生的能力,这显然与职业教育不相符。创新教学考核方法,将考核内容集中在能力、素质和知识三个方面,实现相互统一和融合。
4.加强校企合作
高职学生与工作岗位联系较为密切,也较为直接,因此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是进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措施。一方面,以高职院校为基础,引入企业岗位,聘请企业主管、高级工人等参与教学;另一方面,可以将课堂转移到企业内部,让学生以实习生的身份,观察、模仿、参与现实中的工作。因此,“校企联合”是一种最有效的途径,校方根据自身开设的专业,以及人才教育方向,与当地企业取得合作意向,然后通过引进企业的岗位、职业,在课堂上展开针对性的训练,模拟真实的职场环境,让学生提前感受到职业氛围,并从中学习到课堂上所不具备的知识。
参考文献:
[1]杨霖:《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年第9期,第159-161页。
[2]温九祥:《地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现状调查分析及培养对策》,《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第33-36页。
[3]蒋新萍:《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现状与对策分析》,《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第11期,第54-58页。
[4]王莉:《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现状及原因分析》,《中国成人教育》2015年第14期,第102-104页。
[5]靖德云:《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研究》,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12。
作者单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杨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