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是高中阶段的重要科目,学习历史能够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农村普通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存在一些问题,文章主要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升农村普通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性的策略,希望可以对农村普通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农村普通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性
新课标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教学中要做到以人为本,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有效地提升课堂有效性成为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想提升农村普通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就要深入了解教学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一、农村普通高中历史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在农村普通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学习成绩比较差。学生缺乏历史学习兴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身原因,也有外部原因。在学生方面,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学生将学习重心放在数理化学科上,而认为历史知识对于自身的帮助比较小,因而对历史学习投入较少。在外部原因方面,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较少,主要结合已有的教案进行讲解,并没有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不仅如此,教师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并没有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关注。这种认知是片面的,学习成绩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但是不能完全体现学生的学习表现,根据学习成绩评价学生容易使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感到不公平,从而失去对历史学习的信心,影响到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教师队伍建设缓慢
农村普通高中教师队伍建设比较缓慢,缺乏对教师的培训,尤其是历史教师能力提升缓慢。很多农村普通高中历史教师接受培训的次数比较少,甚至很多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不仅如此,在对教师进行培训时,并没有做好相应的能力评估工作,培训工作开展中缺乏针对性,培训效果有待提升。农村普通高中资源比较缺乏,很多教师不愿前往农村开展教学活动,再加上对历史教学不够重视,农村普通高中并没有开展相应的招聘活动,教师的数量以及素质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对教学活动的开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现代资源应用少
农村普通高中历史教学中现代资源应用得比较少。由于条件限制,很多农村高中历史教师仍然采用板书教学的方式,学生在下面进行抄写,并在课下进行知识点的复习。板书教学具有很多弊端,一方面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很多历史知识点具有抽象性,单纯的文字会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农村普通高中历史教学中需要应用现代工具,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新课标下提升农村普通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农村普通高中历史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好互动,包括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
在师生互动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若学生对知识理解比较充分,则可适当加快教学进度;如果学生对知识理解得不到位,则需要放缓教学进度。
在学生互动方面,可以采用分组合作法,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提问。比如在学习诸子百家的相关知识点时,小组内部先进行讨论,对不同学派的观点进行概括总结,然后由教师选择学生回答问题,根据学生回答了解小组讨论的效果。分组合作法的运用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活跃课堂气氛,加快历史课堂教学的进度。
在农村普通高中历史教学中,要转变学生的观念,使其认识到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在历史学习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指标,不能只根据学生的成绩去评定学生,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进步之处,调动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
(二)提高教师的能力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者,教师的素质与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因此要提高教师的能力。农村普通高中需要做好对教师的培训工作,从多个方面分析历史教师的能力,包括学历水平、执教年限等,在培训中针对不同教师能力中存在的疏漏之处进行相应的调整。历史教师在课下要与同事进行沟通交流,完善知识结构,学习同事先进的教学方法,在学习时总结教学经验,避免在教学活动中出现与同事类似的问题,增强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农村普通高中还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招聘活动,提升历史教师的待遇水平,引进先进的人才,吸引大学生开展教学工作,使其将掌握的历史知识和教育理念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为历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充足的师资力量支持。
(三)应用现代化教学工具
农村经济比较落后,现代教学资源比较少,课堂效果比较差,农村普通高中要增加投入,开展多媒体教学。在讲述历史知识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尤其是学习古代知识时,这些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比如在讲述甲骨文时,教师展示图片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加深对甲骨文的认识。现代化教学工具的应用可以拓展教学内容,使教学活动更丰富。如在讲述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的知识时,教师可以播放相应的视频,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当时的环境、背景,增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在讲述社会风俗生活知识时,可以从《中国火焰史话》《服装文化錄》等影像中获取相关的资料,丰富教学内容。应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可以建立相应的学习平台,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平台进行沟通交流,在平台中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可以使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中结合学生的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教师可以通过学习平台进行作业的布置以及批改,减少的工作量。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使用能够为农村普通高中历史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三、结束语
新课标下教学活动开展中需要不断提升有效性,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农村普通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一些不足,包括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师队伍建设缓慢以及现代资源应用比较少等,这些不足削弱了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开展历史教学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能力和应用现代化教学工具,提升农村普通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胡召虎.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9):238.
[2]董均坤.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性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13):52.
[3]王丽霞.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中史料教学的有效性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5(36):78.
[4]普布卓玛.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6(36):149-150.
【关键词】农村普通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性
新课标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教学中要做到以人为本,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有效地提升课堂有效性成为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想提升农村普通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就要深入了解教学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一、农村普通高中历史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在农村普通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学习成绩比较差。学生缺乏历史学习兴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身原因,也有外部原因。在学生方面,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学生将学习重心放在数理化学科上,而认为历史知识对于自身的帮助比较小,因而对历史学习投入较少。在外部原因方面,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较少,主要结合已有的教案进行讲解,并没有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不仅如此,教师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并没有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关注。这种认知是片面的,学习成绩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但是不能完全体现学生的学习表现,根据学习成绩评价学生容易使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感到不公平,从而失去对历史学习的信心,影响到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教师队伍建设缓慢
农村普通高中教师队伍建设比较缓慢,缺乏对教师的培训,尤其是历史教师能力提升缓慢。很多农村普通高中历史教师接受培训的次数比较少,甚至很多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不仅如此,在对教师进行培训时,并没有做好相应的能力评估工作,培训工作开展中缺乏针对性,培训效果有待提升。农村普通高中资源比较缺乏,很多教师不愿前往农村开展教学活动,再加上对历史教学不够重视,农村普通高中并没有开展相应的招聘活动,教师的数量以及素质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对教学活动的开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现代资源应用少
农村普通高中历史教学中现代资源应用得比较少。由于条件限制,很多农村高中历史教师仍然采用板书教学的方式,学生在下面进行抄写,并在课下进行知识点的复习。板书教学具有很多弊端,一方面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很多历史知识点具有抽象性,单纯的文字会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农村普通高中历史教学中需要应用现代工具,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新课标下提升农村普通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农村普通高中历史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好互动,包括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
在师生互动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若学生对知识理解比较充分,则可适当加快教学进度;如果学生对知识理解得不到位,则需要放缓教学进度。
在学生互动方面,可以采用分组合作法,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提问。比如在学习诸子百家的相关知识点时,小组内部先进行讨论,对不同学派的观点进行概括总结,然后由教师选择学生回答问题,根据学生回答了解小组讨论的效果。分组合作法的运用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活跃课堂气氛,加快历史课堂教学的进度。
在农村普通高中历史教学中,要转变学生的观念,使其认识到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在历史学习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指标,不能只根据学生的成绩去评定学生,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进步之处,调动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
(二)提高教师的能力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者,教师的素质与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因此要提高教师的能力。农村普通高中需要做好对教师的培训工作,从多个方面分析历史教师的能力,包括学历水平、执教年限等,在培训中针对不同教师能力中存在的疏漏之处进行相应的调整。历史教师在课下要与同事进行沟通交流,完善知识结构,学习同事先进的教学方法,在学习时总结教学经验,避免在教学活动中出现与同事类似的问题,增强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农村普通高中还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招聘活动,提升历史教师的待遇水平,引进先进的人才,吸引大学生开展教学工作,使其将掌握的历史知识和教育理念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为历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充足的师资力量支持。
(三)应用现代化教学工具
农村经济比较落后,现代教学资源比较少,课堂效果比较差,农村普通高中要增加投入,开展多媒体教学。在讲述历史知识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尤其是学习古代知识时,这些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比如在讲述甲骨文时,教师展示图片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加深对甲骨文的认识。现代化教学工具的应用可以拓展教学内容,使教学活动更丰富。如在讲述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的知识时,教师可以播放相应的视频,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当时的环境、背景,增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在讲述社会风俗生活知识时,可以从《中国火焰史话》《服装文化錄》等影像中获取相关的资料,丰富教学内容。应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可以建立相应的学习平台,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平台进行沟通交流,在平台中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可以使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中结合学生的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教师可以通过学习平台进行作业的布置以及批改,减少的工作量。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使用能够为农村普通高中历史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三、结束语
新课标下教学活动开展中需要不断提升有效性,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农村普通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一些不足,包括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师队伍建设缓慢以及现代资源应用比较少等,这些不足削弱了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开展历史教学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能力和应用现代化教学工具,提升农村普通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胡召虎.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9):238.
[2]董均坤.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性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13):52.
[3]王丽霞.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中史料教学的有效性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5(36):78.
[4]普布卓玛.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6(36):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