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简 介
张明明,女,清华大学博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思政课讲师,青年拔尖人才。2013年荣获清华大学“校园风云人物”, 2014年清华大学主页封面人物。2014年作为杰出青年代表,成为《大学生》杂志封面人物。著有《不疯魔 不哲学》《马克思靠谱》(主笔之一)等。代表论文有《被误读的共产主义与什么是真正的共产主义》等。
站在中国石油大学思政课的讲台上,青春、阳光的张明明“粉丝”众多,她讲授的《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堂堂爆满。年纪轻轻,她已担起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职务。她上课不点名、不签到、不灌输、不迎合,却能用马克思主义真理之光照亮莘莘学子的青春前进之路。
“马克思主义”原来可以这样打开
“老师,我不同意书上的说法,如果当年我们走资本主义道路,说不定今天发展得更好呢!”
“你们都同意他的观点吗?”
很多学生点头表示赞同。
一个学期的思政课刚开篇,学生们就直接抛出了这样尖锐的问题。
“学生感到疑惑的问题你回答不了或者避而不答,他们就会认为你宣讲的理论什么都不是。”面对同学们期待与困惑交织的眼神,张明明简明扼要、清晰生动地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解答。
张明明的课堂上从来不缺问题,刁钻古怪的更不在少数,比如:“共产主义真的能实现吗?”“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真的有用吗?”网上流传的各种“低级红”“高级黑”也常成为课堂讨论的素材和案例。张明明擅长以问题为导向,循循善诱地将经过实践检验的马克思主义真理正确打开、娓娓道来。一位学生这样描述上课后的感受:“自己的价值观念、思想认知好像开始被一些新的东西引导着,不但不会排斥,反而会有一种想要进一步获得的激动……”
在张明明看来,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与价值的统一,它可以帮你分析社会、认清现实,建立信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能回避问题,只有解决了青年学生对时代、对社会、对自身的迷惑,解决了对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问题的困惑,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与喜爱,学生中的马克思主义者才会越来越多。”张明明充满信心地告诉记者。
有信仰才能讲好信仰
2019年1月,一本名为《马克思靠谱》的书在图书市场上受到了“90后”青年学子的追捧。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它以青春的表述方式讲述了马克思的一生及其思想理论精髓,让年轻读者们穿越时空,与一个有血有肉、契合“90后”心灵足迹的马克思相遇。这本书的主创之一正是张明明。
课堂之外,张明明做起哲学科普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同样激情无限。早在清华大学攻读博士期间,她就因为一位计算机系同学 “想学哲学又无从下手”的小愿望,开始以“哲不解”为名写起哲学科普帖,没想到竟走红网络,在豆瓣网、人人网的分享量超过20万次,最后还结集出版了《不疯魔 不哲学》一书,热销两岸、走红韩国。
这个小小“学术成果”的创作过程,为张明明打开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新思路,她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解析真理的能力也从中得到了充分锻炼。
在大学读书期间,张明明用了10年时间研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在系统学习了各种哲学理论和思想家的观点之后,她发现,绝大多数思想家都在不遗余力地解释这个世界是什么,唯独马克思主义跳出了理论的藩篱,要去改造这个世界。这种理论的彻底革命性深深吸引了张明明。
如今,她已不再局限于三尺讲台,而是在更广阔的世界里讲述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在课堂上、媒体中,亦或是书籍作品的字里行间,都能读到、听见、看到张明明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笃信和宣讲。
从2014年从事思政教育工作至今,张明明参与创作《马克思主义靠谱》,受邀编写《走进新时代——十九大精神学习读本》,翻译《给青少年的共产主义读本》,《不疯魔 不哲学2》现也已签约;她还走进新媒体,在《理论达人解读十九大》等栏目中,用易于被大众接受的方式,以马克思“改变世界”的革命精神,奋力消除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使真理的模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更加清晰生动。
做有光芒的思政教师
“今天我们来讲最后一章的内容……”
2019年4月10日下午,張明明本学期给大二学生开设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即将结课。同学们的脸上丝毫没有进入考试周的焦虑和恐慌,而是个个自信满满。
张永发是一名化学专业的研究生,这一天也出现在张明明的课堂上。他之所以来“蹭课”,是因为他是张明明老师的“铁粉”,研究生仅有10节的专题思政课实在没听过瘾。平时,张永发还把自己学到的东西跟其他同学分享,并推荐同学和学弟学妹们去听张明明的课。
谈起在张老师课上的收获,这些学习石化专业、平时少言寡语的工科生一下变得滔滔不绝。“张明明老师的思政课不是水课,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思想上的转变,这种转变一方面是对中国共产党由旧到新的认知,另一方面是对新时代新思想的一种从无到有的理解。我很享受这种思想转变的过程。”“明明老师的思政课是有信仰的人在讲信仰,每次上课我都很兴奋,这种兴奋来源于一边听老师讲,一边自己进行价值判断和思想交锋,在与过去的自己告别,我真切地感到自己在快速成长。”“我学到了很多,有关于政治、哲学、历史的,也有关于理想、信仰、价值的……老师的人格魅力和理论素养让我坚定了自己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路,那条路上的青年一定是有理想情怀、有坚定信念、心性高洁的共产主义奋斗者。”
“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可以做一名有光芒的思政课教师,照亮学生的成长之路,为他们的青春之梦护航。我希望今后喜爱思政课的学生越来越多,教师的希望就在学生身上。”张明明说。
张明明,女,清华大学博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思政课讲师,青年拔尖人才。2013年荣获清华大学“校园风云人物”, 2014年清华大学主页封面人物。2014年作为杰出青年代表,成为《大学生》杂志封面人物。著有《不疯魔 不哲学》《马克思靠谱》(主笔之一)等。代表论文有《被误读的共产主义与什么是真正的共产主义》等。
站在中国石油大学思政课的讲台上,青春、阳光的张明明“粉丝”众多,她讲授的《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堂堂爆满。年纪轻轻,她已担起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职务。她上课不点名、不签到、不灌输、不迎合,却能用马克思主义真理之光照亮莘莘学子的青春前进之路。
“马克思主义”原来可以这样打开
“老师,我不同意书上的说法,如果当年我们走资本主义道路,说不定今天发展得更好呢!”
“你们都同意他的观点吗?”
很多学生点头表示赞同。
一个学期的思政课刚开篇,学生们就直接抛出了这样尖锐的问题。
“学生感到疑惑的问题你回答不了或者避而不答,他们就会认为你宣讲的理论什么都不是。”面对同学们期待与困惑交织的眼神,张明明简明扼要、清晰生动地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解答。
张明明的课堂上从来不缺问题,刁钻古怪的更不在少数,比如:“共产主义真的能实现吗?”“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真的有用吗?”网上流传的各种“低级红”“高级黑”也常成为课堂讨论的素材和案例。张明明擅长以问题为导向,循循善诱地将经过实践检验的马克思主义真理正确打开、娓娓道来。一位学生这样描述上课后的感受:“自己的价值观念、思想认知好像开始被一些新的东西引导着,不但不会排斥,反而会有一种想要进一步获得的激动……”
在张明明看来,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与价值的统一,它可以帮你分析社会、认清现实,建立信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能回避问题,只有解决了青年学生对时代、对社会、对自身的迷惑,解决了对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问题的困惑,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与喜爱,学生中的马克思主义者才会越来越多。”张明明充满信心地告诉记者。
有信仰才能讲好信仰
2019年1月,一本名为《马克思靠谱》的书在图书市场上受到了“90后”青年学子的追捧。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它以青春的表述方式讲述了马克思的一生及其思想理论精髓,让年轻读者们穿越时空,与一个有血有肉、契合“90后”心灵足迹的马克思相遇。这本书的主创之一正是张明明。
课堂之外,张明明做起哲学科普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同样激情无限。早在清华大学攻读博士期间,她就因为一位计算机系同学 “想学哲学又无从下手”的小愿望,开始以“哲不解”为名写起哲学科普帖,没想到竟走红网络,在豆瓣网、人人网的分享量超过20万次,最后还结集出版了《不疯魔 不哲学》一书,热销两岸、走红韩国。
这个小小“学术成果”的创作过程,为张明明打开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新思路,她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解析真理的能力也从中得到了充分锻炼。
在大学读书期间,张明明用了10年时间研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在系统学习了各种哲学理论和思想家的观点之后,她发现,绝大多数思想家都在不遗余力地解释这个世界是什么,唯独马克思主义跳出了理论的藩篱,要去改造这个世界。这种理论的彻底革命性深深吸引了张明明。
如今,她已不再局限于三尺讲台,而是在更广阔的世界里讲述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在课堂上、媒体中,亦或是书籍作品的字里行间,都能读到、听见、看到张明明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笃信和宣讲。
从2014年从事思政教育工作至今,张明明参与创作《马克思主义靠谱》,受邀编写《走进新时代——十九大精神学习读本》,翻译《给青少年的共产主义读本》,《不疯魔 不哲学2》现也已签约;她还走进新媒体,在《理论达人解读十九大》等栏目中,用易于被大众接受的方式,以马克思“改变世界”的革命精神,奋力消除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使真理的模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更加清晰生动。
做有光芒的思政教师
“今天我们来讲最后一章的内容……”
2019年4月10日下午,張明明本学期给大二学生开设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即将结课。同学们的脸上丝毫没有进入考试周的焦虑和恐慌,而是个个自信满满。
张永发是一名化学专业的研究生,这一天也出现在张明明的课堂上。他之所以来“蹭课”,是因为他是张明明老师的“铁粉”,研究生仅有10节的专题思政课实在没听过瘾。平时,张永发还把自己学到的东西跟其他同学分享,并推荐同学和学弟学妹们去听张明明的课。
谈起在张老师课上的收获,这些学习石化专业、平时少言寡语的工科生一下变得滔滔不绝。“张明明老师的思政课不是水课,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思想上的转变,这种转变一方面是对中国共产党由旧到新的认知,另一方面是对新时代新思想的一种从无到有的理解。我很享受这种思想转变的过程。”“明明老师的思政课是有信仰的人在讲信仰,每次上课我都很兴奋,这种兴奋来源于一边听老师讲,一边自己进行价值判断和思想交锋,在与过去的自己告别,我真切地感到自己在快速成长。”“我学到了很多,有关于政治、哲学、历史的,也有关于理想、信仰、价值的……老师的人格魅力和理论素养让我坚定了自己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路,那条路上的青年一定是有理想情怀、有坚定信念、心性高洁的共产主义奋斗者。”
“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可以做一名有光芒的思政课教师,照亮学生的成长之路,为他们的青春之梦护航。我希望今后喜爱思政课的学生越来越多,教师的希望就在学生身上。”张明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