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新生血管形成是银屑病真皮中主要的病理变化之一.我们选择VEGF、VCAM-1为指标,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探讨VEGF、VCAM-1与银屑病发病及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以进一步阐明银屑病的发病机制。
【机 构】
:
410013,长沙,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皮肤科,410013,长沙,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皮肤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新生血管形成是银屑病真皮中主要的病理变化之一.我们选择VEGF、VCAM-1为指标,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探讨VEGF、VCAM-1与银屑病发病及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以进一步阐明银屑病的发病机制。
其他文献
腋臭的确切发病机制还不是很明确,一般认为与顶泌汗腺(大汗腺)的分泌功能异常有关.顶泌汗腺是性激素的靶器官,而性激素主要包括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皆属于甾体类激素,甾体类激素通过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发挥其生物学活性。
患者男,19岁.就诊前6年右上肢皮肤出现色素异常,呈细网状灰棕色色素沉着,逐渐扩大,渐延及脸面、胸、背和四肢,毛细血管扩张明显.发病3年后指甲板萎缩、变尖、弯曲并脱落.1年内其他指甲板和趾甲板也开始脱落.平时易流泪,每于风吹眼睛后症状加重,但视力一直正常.此外,头发稀少、干枯.长高至149 cm后发育停滞,个子矮小,偏瘦,智力正常.皮损与日晒无关,病前无服药史、化学物质接触史,否认药物过敏史及内分
我院于2005年6月引进窄波UVB光疗仪,对132例儿童白癜风进行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132例白癜风均为本院就诊患儿,男65例,女67例;年龄5~14岁,平均9.5岁。
我科自2002年至今共收治18例重症银屑病患者,给予环孢素或他克莫司口服,同时结合个体因素予以对症支持处理,现总结分析如下. 一、临床资料
先证者女,57岁.因腋下、腹股沟色素斑2年于2006年10月来我院就诊.患者2年前起无明显诱因双腋下、双侧腹股沟、胭窝出现点状色素沉着斑,无明显自觉症状,逐渐增多,并融合成网状,成片分布.曾在外院就诊,诊断为色素沉着,外用药物不详,无好转.其后乳房下、腹部、大腿内侧以及肘窝处开始出现类似皮疹.患者既往体健,否认长期服药史.体检: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患者男,35岁,因左小腿皮肤瘙痒、增厚、脱屑3年,于2006年1月25日来本科诊治.患者于2000年3月被摩托车撞伤致左小腿胫骨骨折(闭合性),在本地医院作钢板内固定术,恢复顺利,健康状况良好,一直在外打工,但因各种原因至今未取出金属固定物.近3年左小腿皮肤红斑、丘疹伴瘙痒反复发作,渐出现色素沉着、鳞屑、增厚,口服抗组胺药物,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可以缓解.既往无手表带、皮带扣接触性皮炎史.体检:各系
患者男,38岁.2003年7月18日因声音嘶哑、多发皮损及反复口腔溃疡、疼痛来本院皮肤科就诊.患者于出生1个月即有声音嘶哑,5岁时因患白喉行气管切开,10岁后双眼上下睑缘逐渐出现小丘疹,伴口唇变厚,舌体变硬、活动不灵活.16岁时又因呼吸困难在安徽某医院就诊,当时检查见声门下有新生物,质硬肥厚,作组织病理报告为慢性炎症伴玻璃样变性,考虑为声带慢性炎症,纤维瘢痕样增生,遂行第二次气管切开,并维持插管1
我们自2005年起采用肝素钠乳膏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60例患者均来自我科门诊.其中男5例,女55例;年龄18~60岁,平均39.4岁,病程3个月至2年.符合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诊断标准[1,2];面部皮损均无糜烂渗液,未合并细菌和真菌感染;此次发病后未采用任何治疗。
目前对白癜风的治疗方法虽然有多种,但有各种局限性,而且疗效不确定,疗程长.他克莫司软膏是一种新型外用免疫抑制剂,有资料表明,其治疗白癜风的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