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数学教育是很重要的课程,而学好数学不单单是记好基础知识就行,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促进学生发散思維,创造性思考,教师应该改变传统以说为主的教学方式。应该翻转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培养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去发现、去创新。教师应该提升自我素质,给予学生最佳的教学环境去培养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主体;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1-0106-01
小学数学课程不只是去单纯学习数学基本知识的课程,更是一门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课程。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肩负着许多责任,而其中有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就是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发散性的思维,不同与呆板模式化的解题方式,而是尽可能用多样化的方式去解答习题。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很重要的,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应该提高自身教学素养,更应该明白小学教育的培养方案和培养的重点在何处。
一、转换主体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关键之一就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教师重新认识自己的作用。曾经的教学大多是老师在课堂讲,学生在下面听,但其实教师的教学重心并不是去传授知识,而是要让学生主动去学。在课堂上应该转变主体,改变原有的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而应该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需要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自主去寻找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尽可能的去提问,去互相讨论。只有把课堂留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发展与探索的时间,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在学习《长方形与正方形》一课中,先询问学生在生活中哪些物品是长方形的?哪些物品是正方形的?再请学生发言,组织学生讨论,再让学生总结观点,每小组派代表来讲解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定义及区别。以学生讲解为主,老师进行点评,指出不对之处,肯定对的观点,并留下有争议的观点让学生自己课下继续探究。这样把课堂留给学生的教学方式更能帮助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
二、创造质疑情景
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创造质疑情景。教师应该去打破传授知识的传统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例如老师先给出条件“字母A代表30,字母B代表40”,随后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己针对条件提出问题。(1)字母A比字母B多多少?(2)字母B比字母A少多少?(3)字母A是字母B的几倍?(4)字母B是字母A的几分之几?(5)字母B比字母A多几分之几?(6)字母B比字母A少几分之几?这样,同学就提出了一个个问题。这种让同学提问的方式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且,提问难易不限制,能让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都能共同参与讨论。同学之间相互讨论更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更能擦出思想的火花。这种适当地创造质疑情景,让学生去发散思维,既可以加强老师学生之间的互动,还极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三、主动动手操作
小学数学中存在着具有一定难度的抽象题目,而小学阶段也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重要阶段。在学习过程中,老师要有意识的让学生去动手操作,在操作中思考,通过动脑与动手相配合促进创造性思维的锻炼。例如,在《观察物体》这一课中,题目给出一幅摆放着无顺序的五个正方体的画,提问“请画出它的侧视图,正视图”单单凭想象力去想侧视图和正视图是什么形状太过于抽象。但若让学生去实际动手操作,用纸做出五个正方体,按照题目图像中摆放,就能很简单的看出其侧视图和正式图是什么形状了。再比如,计算长方形周长。先让学生用纸条动手去组成一个长方形,然后去探讨长方形周长和纸条的关系是什么样的,这样就很容易总结出长方形是由两长和两个宽的和计算出的。
这种让学生主动去动手操作的学习方式,既可以让学生更深入了解知识的构成原理,还让学生多动脑筋去思考。促使学生主动动手操作的学习方式极利于锻炼学生思维。
四、一题多解
与创造性思维相对的便是思维的模式化了。这种模式化的思维的含义就是学生按照一种固定的、通常的思路去思考问题。这种模式化的思维方式有其优势,可以按照一定套路解出问题,便于类化题目。但是这种模式也会带来消极性,模式化的思维极易让学生养成惰性,形成呆板的解题习惯,不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将会妨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有效的规避这种模式化思维,对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习题训练,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解答题目。就如,给出一道题目,可以选择先设未知数、再列出等式计算的方法,也可以选择直接根据条件关系列出式子进行计算。并且,一道题目极有可能列出不同的等式,采用不同的思路便会列出不同的等式。教师应鼓励学生一题多解的学习方式,每次讲解例题时,给出多种解答方法,并让学生课后探索是否还有更简洁的解题方法,这种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逐步拓展思维。
五、总结
创造性思维在小学生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在课堂中让学生多去展示与表达,而自己担任辅导者的身份。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掌握教学技巧,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多去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发现与探究中提高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莹莹,朱丽,吴晓璐.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09):103-104.
[2]耿青松,占晓军.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7(12):80-81.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主体;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1-0106-01
小学数学课程不只是去单纯学习数学基本知识的课程,更是一门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课程。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肩负着许多责任,而其中有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就是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发散性的思维,不同与呆板模式化的解题方式,而是尽可能用多样化的方式去解答习题。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很重要的,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应该提高自身教学素养,更应该明白小学教育的培养方案和培养的重点在何处。
一、转换主体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关键之一就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教师重新认识自己的作用。曾经的教学大多是老师在课堂讲,学生在下面听,但其实教师的教学重心并不是去传授知识,而是要让学生主动去学。在课堂上应该转变主体,改变原有的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而应该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需要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自主去寻找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尽可能的去提问,去互相讨论。只有把课堂留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发展与探索的时间,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在学习《长方形与正方形》一课中,先询问学生在生活中哪些物品是长方形的?哪些物品是正方形的?再请学生发言,组织学生讨论,再让学生总结观点,每小组派代表来讲解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定义及区别。以学生讲解为主,老师进行点评,指出不对之处,肯定对的观点,并留下有争议的观点让学生自己课下继续探究。这样把课堂留给学生的教学方式更能帮助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
二、创造质疑情景
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创造质疑情景。教师应该去打破传授知识的传统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例如老师先给出条件“字母A代表30,字母B代表40”,随后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己针对条件提出问题。(1)字母A比字母B多多少?(2)字母B比字母A少多少?(3)字母A是字母B的几倍?(4)字母B是字母A的几分之几?(5)字母B比字母A多几分之几?(6)字母B比字母A少几分之几?这样,同学就提出了一个个问题。这种让同学提问的方式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且,提问难易不限制,能让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都能共同参与讨论。同学之间相互讨论更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更能擦出思想的火花。这种适当地创造质疑情景,让学生去发散思维,既可以加强老师学生之间的互动,还极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三、主动动手操作
小学数学中存在着具有一定难度的抽象题目,而小学阶段也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重要阶段。在学习过程中,老师要有意识的让学生去动手操作,在操作中思考,通过动脑与动手相配合促进创造性思维的锻炼。例如,在《观察物体》这一课中,题目给出一幅摆放着无顺序的五个正方体的画,提问“请画出它的侧视图,正视图”单单凭想象力去想侧视图和正视图是什么形状太过于抽象。但若让学生去实际动手操作,用纸做出五个正方体,按照题目图像中摆放,就能很简单的看出其侧视图和正式图是什么形状了。再比如,计算长方形周长。先让学生用纸条动手去组成一个长方形,然后去探讨长方形周长和纸条的关系是什么样的,这样就很容易总结出长方形是由两长和两个宽的和计算出的。
这种让学生主动去动手操作的学习方式,既可以让学生更深入了解知识的构成原理,还让学生多动脑筋去思考。促使学生主动动手操作的学习方式极利于锻炼学生思维。
四、一题多解
与创造性思维相对的便是思维的模式化了。这种模式化的思维的含义就是学生按照一种固定的、通常的思路去思考问题。这种模式化的思维方式有其优势,可以按照一定套路解出问题,便于类化题目。但是这种模式也会带来消极性,模式化的思维极易让学生养成惰性,形成呆板的解题习惯,不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将会妨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有效的规避这种模式化思维,对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习题训练,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解答题目。就如,给出一道题目,可以选择先设未知数、再列出等式计算的方法,也可以选择直接根据条件关系列出式子进行计算。并且,一道题目极有可能列出不同的等式,采用不同的思路便会列出不同的等式。教师应鼓励学生一题多解的学习方式,每次讲解例题时,给出多种解答方法,并让学生课后探索是否还有更简洁的解题方法,这种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逐步拓展思维。
五、总结
创造性思维在小学生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在课堂中让学生多去展示与表达,而自己担任辅导者的身份。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掌握教学技巧,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多去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发现与探究中提高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莹莹,朱丽,吴晓璐.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09):103-104.
[2]耿青松,占晓军.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7(12):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