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气象信息种类增加,时效要求高,保障气象信息的传输及时率是气象信息部门的重要任务之一。文章对信息传输监控的内容、要求、监控手段做了介绍,同时举例提出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并总结出影响信息传输准确性和及时性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省级;信息;传输;监控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1-5223-02
The Transmission Monitoring of Provincial Meteorological Data
DONG Ping, LUAN Yong-ming
(Liaoning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and Technical Support Center, Shengyang 110015, China)
Abstract: Recently, the kind of meteorological data is increased and the demand of timeliness to meteorological data is high. It is an important task of meteorological department that insure the transmission of meteorogical data is timel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tent, the demand and the method of transmission monitoring of data. In addition, it gives examples to provide the treatment of abnormal conditions. Furthermore, the paper concludes main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accuracy and the timeliness of data transmission.
Key words: provincial-level; data; transminssion; monitoring
气象信息网络传输业务系统是全国气象信息交换网络的统称,主要包括气象主干网和气象省内网。气象主干网目前是由全国宽带网和卫星通信网组成;气象省内网由宽带网及其他有关网络组成[1]。
通过气象信息网络系统传输的气象信息主要包括探测资料、气象加工产品和其他信息三部分。探测资料是指气象观测站利用各种探(观)测仪器系统产生的直接观测数据和初级产品;气象加工产品是指探测资料经过再加工处理后生成的信息;其他信息是指除上述以外的信息[1]。气象信息的传输又分为上下行气象信息传输。上行气象信息是指由下级气象台站向上级气象信息网络业务部门传输的各种探测资料、加工产品以及其他有关信息。下行气象资料是指由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向全国各省(区、市)级及其以下各级气象台站传输的所有信息。气象信息为准确的气象预报、预测分析和服务产品的生成打下了基础,做好气象信息传输业务监控为气象资料的快速收集、分发提供有力的保障,从而为经济社会服务,为人民的幸福生活提供了重要气象保障。
1 气象信息网络传输业务监控的主要内容
在省级,值班员重点监控各种时效要求较高的信息的传输情况。按照传输要求的不同,时效考核分为及时、逾限、缺报。各种信息都应在规定的时效内完成传输任务。然而,信息的传输并不是孤立存在,它要依托现代网络、各种机器设备,有时还需人工干预,只有确保传输的各环节均无异常情况出现,才能保障及时率。值班员监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1.1 气象资料的传输情况
传输情况是指信息从接收、处理到发送是否正常,主要是监视传输的及时情况。无论是上行资料还是下行资料,均需在一定时间要求内及时传输,每类资料设定了监视的时间。如在监视时间资料还未到达或发出,值班员则需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处理。
1.1.1 上行资料的传输
上行资料主要包括从省内收集的各类地面资料、高空资料、重要天气报告、自动站、闪电定位、大气成分、沙尘暴监测资料、酸雨观测资料、精细化预报产品、雷达资料、风能资料、气候月报、气象旬(月)报、数值预报产品、环境监测资料等。各类资料均要求在一定时效内传输。一方面保证向中国气象局的数据传输,同时,及时为省级气象预报等业务提供省内的各类气象资料。
1.1.2 下行资料的传输
上行资料经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收集后下发,除此以外,还包括传真图、卫星资料、指导产品、业务通知、气候产品等,资料涉及的范围广、数据量大、资料种类多。下行资料主要为省级的天气、气候、科研等业务提供,同时也为信息共享、行业用户等提供基础资料。
1.2 气象信息网络连接状态
数据的传输涉及县、市、省、国家共4级网络。任何一级网络中断都会影响信息传输。因此,在省级,主要监控省到省内各市县、省到国家局以及省级局域网的连接状态,一旦发现网络异常,立即通知网络管理人员处理。
1.3 计算机设备运行情况
数据传输依赖现代计算机技术,因此,计算机设备的异常可能影响的是资料的存储、分发等,会造成部分数据传输的中断。对计算机设备的监视主要包括文件系统使用情况、ftp服务情况、进程运行情况等。对计算机的监视不能单纯依赖人工检查,通过自行开发的运行状态监视页面可以及时查看并自动报警。值班人员发现后立即通知系统管理员做相应处理。
2 信息传输的时效要求
信息种类不同,编发时间不同,监控时间也不同。例如监控地面报SM(每日00,06,12,18时共4次)、SX(每日00,06,12时共3次)、补充报SI(每日03,09,15,21时共4次),国家局考核时效标准在发报时次的30分钟内为及时报;超过30分钟为逾限报;超过360分为缺报。监控探空报US, 在发报时次的60分钟内为及时报;超过60分钟为逾限报;超过720分为缺报;由于报类不同,所以考核时效也不同。
在数据收发监控页面下查看:点击站号级,选择日期、时次、报类,查询到报站数。
3 监控手段
传统格式的常规资料的监控基于9210通信节点机,采用终端方式远程连接到节点机,利用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界面实现。对于新增气象资料的传输,均采用自行开发的监控软件实现,采用Windows平台。省级在接收了台站的信息以后,一般会自动产生回执信息反馈给台站,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信息及时传输争取时间。
4 问题分析与处理
4.1 对资料缺收情况的处理
通过监视平台往往发现有些数据不能及时接收。遇到这种情况,需要值班员做简单的判断,在排除本省级原因以后,必须马上通知相关台站或部门及时补传,紧急情况下,可采取人工抄报的方式,以保证数据及时到达国家气象局和省级各用户。以某站4日00时(国际时)基本天气报告(SM)为列:
如果查询时发现SM没有发送,先查看给台站的回执是否生成,如果没有,说明台站没发上来。这时可能对方编报有问题,或者传输线路故障,及时与负责网络人员沟通,处理。如故障不能快速处理,考虑到资料的传输时效,需要手工抄报,报文录入后发出。
4.2 对错报的处理
有些报文出现格式错误、时间错误、文件名错误等。值班员会立即通知相关台站改报,确保数据准确传输。错报产生的原因有时也和文件名错误相关。
5 结束语
5.1 影响数据准确性因素
数据的准确性一般依赖观测仪器设备,但有时也会因为台站发报人员疏忽使报头的日期编错,从而影响数据准确性。
5.2 影响信息传输及时性因素
通过信息传输流程可以看出,信息传输的及时率往往受到计算机、网络、人员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加强监控可以及时发现传输各环节的故障,尽早处理。
参考文献:
[1] 中国气象局监测网络司.气象信息网络传输业务手册[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
关键词:省级;信息;传输;监控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1-5223-02
The Transmission Monitoring of Provincial Meteorological Data
DONG Ping, LUAN Yong-ming
(Liaoning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and Technical Support Center, Shengyang 110015, China)
Abstract: Recently, the kind of meteorological data is increased and the demand of timeliness to meteorological data is high. It is an important task of meteorological department that insure the transmission of meteorogical data is timel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tent, the demand and the method of transmission monitoring of data. In addition, it gives examples to provide the treatment of abnormal conditions. Furthermore, the paper concludes main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accuracy and the timeliness of data transmission.
Key words: provincial-level; data; transminssion; monitoring
气象信息网络传输业务系统是全国气象信息交换网络的统称,主要包括气象主干网和气象省内网。气象主干网目前是由全国宽带网和卫星通信网组成;气象省内网由宽带网及其他有关网络组成[1]。
通过气象信息网络系统传输的气象信息主要包括探测资料、气象加工产品和其他信息三部分。探测资料是指气象观测站利用各种探(观)测仪器系统产生的直接观测数据和初级产品;气象加工产品是指探测资料经过再加工处理后生成的信息;其他信息是指除上述以外的信息[1]。气象信息的传输又分为上下行气象信息传输。上行气象信息是指由下级气象台站向上级气象信息网络业务部门传输的各种探测资料、加工产品以及其他有关信息。下行气象资料是指由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向全国各省(区、市)级及其以下各级气象台站传输的所有信息。气象信息为准确的气象预报、预测分析和服务产品的生成打下了基础,做好气象信息传输业务监控为气象资料的快速收集、分发提供有力的保障,从而为经济社会服务,为人民的幸福生活提供了重要气象保障。
1 气象信息网络传输业务监控的主要内容
在省级,值班员重点监控各种时效要求较高的信息的传输情况。按照传输要求的不同,时效考核分为及时、逾限、缺报。各种信息都应在规定的时效内完成传输任务。然而,信息的传输并不是孤立存在,它要依托现代网络、各种机器设备,有时还需人工干预,只有确保传输的各环节均无异常情况出现,才能保障及时率。值班员监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1.1 气象资料的传输情况
传输情况是指信息从接收、处理到发送是否正常,主要是监视传输的及时情况。无论是上行资料还是下行资料,均需在一定时间要求内及时传输,每类资料设定了监视的时间。如在监视时间资料还未到达或发出,值班员则需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处理。
1.1.1 上行资料的传输
上行资料主要包括从省内收集的各类地面资料、高空资料、重要天气报告、自动站、闪电定位、大气成分、沙尘暴监测资料、酸雨观测资料、精细化预报产品、雷达资料、风能资料、气候月报、气象旬(月)报、数值预报产品、环境监测资料等。各类资料均要求在一定时效内传输。一方面保证向中国气象局的数据传输,同时,及时为省级气象预报等业务提供省内的各类气象资料。
1.1.2 下行资料的传输
上行资料经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收集后下发,除此以外,还包括传真图、卫星资料、指导产品、业务通知、气候产品等,资料涉及的范围广、数据量大、资料种类多。下行资料主要为省级的天气、气候、科研等业务提供,同时也为信息共享、行业用户等提供基础资料。
1.2 气象信息网络连接状态
数据的传输涉及县、市、省、国家共4级网络。任何一级网络中断都会影响信息传输。因此,在省级,主要监控省到省内各市县、省到国家局以及省级局域网的连接状态,一旦发现网络异常,立即通知网络管理人员处理。
1.3 计算机设备运行情况
数据传输依赖现代计算机技术,因此,计算机设备的异常可能影响的是资料的存储、分发等,会造成部分数据传输的中断。对计算机设备的监视主要包括文件系统使用情况、ftp服务情况、进程运行情况等。对计算机的监视不能单纯依赖人工检查,通过自行开发的运行状态监视页面可以及时查看并自动报警。值班人员发现后立即通知系统管理员做相应处理。
2 信息传输的时效要求
信息种类不同,编发时间不同,监控时间也不同。例如监控地面报SM(每日00,06,12,18时共4次)、SX(每日00,06,12时共3次)、补充报SI(每日03,09,15,21时共4次),国家局考核时效标准在发报时次的30分钟内为及时报;超过30分钟为逾限报;超过360分为缺报。监控探空报US, 在发报时次的60分钟内为及时报;超过60分钟为逾限报;超过720分为缺报;由于报类不同,所以考核时效也不同。
在数据收发监控页面下查看:点击站号级,选择日期、时次、报类,查询到报站数。
3 监控手段
传统格式的常规资料的监控基于9210通信节点机,采用终端方式远程连接到节点机,利用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界面实现。对于新增气象资料的传输,均采用自行开发的监控软件实现,采用Windows平台。省级在接收了台站的信息以后,一般会自动产生回执信息反馈给台站,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信息及时传输争取时间。
4 问题分析与处理
4.1 对资料缺收情况的处理
通过监视平台往往发现有些数据不能及时接收。遇到这种情况,需要值班员做简单的判断,在排除本省级原因以后,必须马上通知相关台站或部门及时补传,紧急情况下,可采取人工抄报的方式,以保证数据及时到达国家气象局和省级各用户。以某站4日00时(国际时)基本天气报告(SM)为列:
如果查询时发现SM没有发送,先查看给台站的回执是否生成,如果没有,说明台站没发上来。这时可能对方编报有问题,或者传输线路故障,及时与负责网络人员沟通,处理。如故障不能快速处理,考虑到资料的传输时效,需要手工抄报,报文录入后发出。
4.2 对错报的处理
有些报文出现格式错误、时间错误、文件名错误等。值班员会立即通知相关台站改报,确保数据准确传输。错报产生的原因有时也和文件名错误相关。
5 结束语
5.1 影响数据准确性因素
数据的准确性一般依赖观测仪器设备,但有时也会因为台站发报人员疏忽使报头的日期编错,从而影响数据准确性。
5.2 影响信息传输及时性因素
通过信息传输流程可以看出,信息传输的及时率往往受到计算机、网络、人员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加强监控可以及时发现传输各环节的故障,尽早处理。
参考文献:
[1] 中国气象局监测网络司.气象信息网络传输业务手册[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